第245章 不差錢

如果不是瞭解玉尹,如果不是知道玉尹骨子裡的大漢主義,安道全甚至會認爲,玉尹有賣國傾向。

“援助西遼,這不太合適吧。”

他怎可能聽不出玉尹所謂的‘西州商路’,實際上是變向給予西遼援助。

玉尹嘆了口氣,“錯非不得已,自家如何不曉得此事不妥?

可而今局勢,單憑我大宋想要抵擋住虜人兵鋒,卻非一樁易事。非是說我大宋國力不強,而是這滿朝文武,從上到下對金人根本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李邦彥之流,對虜人畏之若虎;李綱李若水,對虜人視若無物。加之宣和以來,叛亂不絕,天災不斷,我大宋兵事糜爛至極。空有良將,卻不得信任,偏許多不知兵事者指手畫腳。如此狀況,想要抵擋住虜人兵鋒,着實困難,更不要說官家的態度……”

官傢什麼態度?

自然是‘萬事以和爲貴’。

徽宗皇帝不想打,哪怕是之後的欽宗皇帝也不想打,這最終的結果,便是靖康之恥。

玉尹說着,臉上更透出無奈之色。

安道全在一旁聽得真切,也是沉默無語。

“那西遼,便可以助一臂之力嗎?”

玉尹沉默片刻,輕聲道:“西遼的態度我說不準,但我卻知道,耶律餘里衍對虜人恨之入骨。我不求西遼真能和我們結盟,這也不是我能夠插手的事情。只希望宋金一旦開戰,西遼能在西州。牽制一部分虜人……至於結果,誰又能知曉?”

安道全點點頭,便不再開口。

張擇端突然問道:“卻不知小乙,打算開甚商路?”

“我大宋兵器精良,而西夏甲冑無雙。

我欲互通有無……除此之外,西域的一些特產,正是我大宋所需。只要這條商路打開。則自家便無需擔心錢兩。自家所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卻不知大兄可有主意?”

張擇端道:“你準備要誰來經營此事?”

“開封府柳青。手眼通天,可以接手;杭州主簿黎大隱,累世東南。人脈頗廣,也可以接手。所以我準備雙管齊下,派小七前往晉寧軍負責聯絡,主持這樁事務。

只是小七人雖機靈,終究眼界太淺。

可這一時間,又想不出一個合適的人選,所以……也只能讓小七先過去,慢慢適應。”

黎大隱嗎?

張擇端想了想,覺着倒是一個合適人選。

至於柳青,張擇端倒是沒什麼意見。可內心裡還是有些嘀咕,擔心黃小七不堪重任。

“小乙,不若我也過去?”

“啊?”

“自家早就想一窺西北風貌,反正你這邊已經穩定下來,自家也幫襯不得你太多。與其這樣。倒不如去西北走一遭,順便看看當地風景,倒也不算白來這世上一遭。”

張擇端說完,便看着玉尹,等待他回答。

玉尹還真沒有想過讓張擇端過去做這件事……畢竟,在他心裡。張擇端是一個畫者,怎可以去操持這樣的事情?不過細一想,張擇端心思細膩,做事也非常沉穩。

這一點,從之前營救武松一事上便可以看出。

哪怕到後來施全暴露,玉尹等人還是非常安全。由此也可看出,張擇端做事的時候,是何等小心。沒錯,張擇端的確是個畫者,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個讀書人。

錯非他此前沒有機會,說不得就是另一個狀況。

而更重要的是,主持西州商路,的確是需要一個心思細膩之人來進行。畢竟這種事,換個說法就是‘走私’。這可是殺頭的大罪,斷不能找個大大咧咧的人主持。

魯達,是個豪爽之人。

大事不糊塗,但在細節上……

武松的情況還不瞭解,不過從他刺殺蔡鋆一事來看,也是個衝動派掌門人。

施全也好,施勇施恩也罷,包括黃小七在內,都算不得合適人選。思來想去,玉尹發現自己身邊,能夠派上大用場的人,適合前去主持西州商路的人,只有張擇端。

“大兄可要想清楚,西北不比中原,更不似東南。

那裡局勢頗爲複雜,虜人、西夏還有漠北異族,糾纏一處。加之氣候也不甚好,環境也頗爲惡劣。若大兄去了那邊,少不得要面臨許多麻煩,不知大兄可準備好?”

張擇端聞聽大笑,“十年寒窗,所爲便是報效國家。

以前自家沒有這機會,也沒有這等門路,只能醉心於畫……如今有這機會,自家又怎可輕易放棄?至於環境惡劣,總不成似我當初在東京,連個棲身之處都沒有吧。

再者說了,小乙已爲我做好了準備。

有魯鈐轄等人在,哪裡會有危險?只是西州方面,還需小乙提供一件事物,否則也不好取信於西遼。”

見張擇端態度堅決,玉尹也就不再勸阻。

從目前來看,張擇端的確是前往西州的最佳人選,既然如此,便拼這一回。

只是不曉得,自己在這邊做了這許多事情,能否爲這個時代,帶來一絲的轉機呢?

“如此,那就煩勞大兄。”

“卻不知何時可以啓程?”

“隨時可以動身。”

“這樣的話,三日之後,自家便動身前往環州。”

張擇端拿定主意,便放開心懷,開懷暢飲。

這一晚,他喝得是酩酊大醉。

待高寵等人都歇息了,安道全又爲玉尹診治了一下身子。

“小乙這傷勢。已無大礙。

明日一早,我去配些藥來,再調養一番,很快就可以痊癒。天已經晚了,便早早歇息。你而今也是統兵之人,更需要儘快恢復身子,休要太過勞頓。反而壞事。”

送安道全回屋,已近子時。

玉尹站在庭院中,仰天一聲長嘆。

重生整整一載。在這一年裡,經歷了太多事情。乍看,那些事情之間毫無聯繫。然則一年之後,卻發現那些事情當中,卻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也不知,燕奴此刻如何?自己居然要做爸爸了!一想到這些,玉尹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

第二天清早,玉尹便帶着高寵和王敏求,來到望仙橋兵營。

此時,趙不尤已經開始操練人馬,近八十個軍士在隆隆戰鼓聲中。透着一股子威武氣概。

陳東經過一夜的功夫,編好了花名冊。

這名冊一成,也就代表着從莫干山出來的那些人,徹底洗清了底子。玉尹又把從開封過來的五十人一併撥給了趙不尤訓練,然後把一百二十多個銳士進行分派。

其中三十餘人。精於射術。

便由王敏求統領,帶着他們在校場中訓練。

剩下八十人,則讓高寵帶領,暫時進行一些基礎的搏殺練習。

當旭日東昇時,望仙橋兵營一改昨日的冷清場面,喊殺聲不止。熱鬧非凡……

玉尹和陳東坐在大帳裡,商量事情。

陳東身爲應奉局主簿,承擔着軍中糧餉輜重等一切事宜,就類似於後世軍中的司務長。他爲人心細,做事一絲不苟,所以也不需要玉尹太過於費心。只是,陳東出身於貧困家庭,喜歡精打細算。比如對軍中飯食的標準,便和玉尹起了爭執。

“小乙,非是自家吝嗇。

糧餉便這許多,而今看着充足,可一旦滿員,也就是正好夠用,甚至還有些不足。你而今把一日兩餐,改爲一日三餐便不說了,還要頓頓有肉,如何能撐的久遠。

便是東京禁軍,也是一日兩餐,而且還要精粟參雜。你卻好,全部要精糧……還有,你這甲冑兵器,也要全部更換,同樣是一大筆錢。李梲看在邢侯面子上不好刁難你,可似你這般支出,他也未必能夠接受。到時候這虧空,又該如何填補?”

看着陳東一筆筆賬的計算,玉尹就覺得有些頭疼。

但是,他別無選擇。

這是他手上真正意義的兵馬,怎地也不能像那些官軍一樣訓練。

“使些銀子便使些銀子,某家所求,只是一支精兵。

少陽,賬上出了虧空,便由我來填補吧……正好十三郎送來十萬貫,我便撥出兩萬貫來供你支配。怎地也要把這支人馬練成一支好似龐萬春黑旗箭隊那樣的精銳。有朝一日與虜人決戰疆場時,自家卻不希望好像杭州官軍那般,一擊即潰。”

“這個……”

陳東苦笑搖頭。

“小乙,你也算是個奇葩。

自古以來,哪有你這樣倒貼練兵的人?不過既然你這麼要求,便聽從你的安排吧。但醜話說在前面,若錢兩不夠時,我會找你支取,到時候你莫要推三阻四纔是。

還有,還要不要繼續募兵?”

“要!”

玉尹想了想,沉聲答道。

“需幾多人?”

“正營八百滿員,此外小營至少五百。”

“一千三百人……”

“那五百人,便充作雜兵。”

陳東心裡計算了一番,也是暗自咋舌。

看這樣子,小乙是真心想做一番事……既然他有此雄心,便陪着他大幹一場……

正商量着,忽聽吉青在門外道:“都監,轅門外有杭州人何元慶,率一百青壯前來投軍。”

“哦?”

玉尹聞聽,先一怔,旋即便笑了。

“既然是投軍,便照着規矩來。還要麻煩少陽,過去爲他們打造名冊……另外,把何元慶帶過來。”

吉青領命而去,玉尹和陳東則相視一笑。

何元慶這次帶人過來投軍,無疑是一樁好事。

至少從某些方面來說。也算是打開了局面。昨日募兵,主要是靠着莫干山的那批人幫襯。但那人數,畢竟是杯水車薪,遠遠達不到玉尹的要求。真要想從杭州本地募兵,還需要有人帶頭。何元慶這一來,正好解決了玉尹眼前,最頭疼的問題。

何元慶走進軍營。便感受到了一種別樣氣息。

校場一側,王敏求帶着三十名弓箭手正在練箭;而校場中央,昨天擊敗他的高寵。則領着兩隊人,演練搏殺之術。雖然拿的是木刀木槍,可是操演時卻一板一眼。絲毫沒有半分懈怠。最讓何元慶吃驚的,還是這些人操練,是實打實的搏殺。

一場操演下來,失敗者便繞着校場跑步,而勝利者則繼續操練。

這種氣氛,令人熱血沸騰。

與先前所見官軍營盤裡,那股子頹廢之氣截然不一樣。

看樣子,這位玉都監不簡單啊……雖則只是應奉局的兵馬,卻顯示出連官軍都不如的氣勢。

這豈不是說明,玉都監並非是來杭州混日子的主嗎?

正思忖着。忽聽有人喚他名字。

何元慶擡頭看去,就見玉尹站在大帳門口向他招手。

他這一次,不敢再有傲慢,忙上前幾步,躬身行禮道:“草民何元慶。昨日冒犯都監,實罪該萬死,今日攜一干弟兄前來投效,還請玉都監能夠收留我等。”

“何元慶,我聽說你叫小乙?”

“啊……此鄉親擡愛,與我暱稱。”

玉尹拍了拍他肩膀。笑道:“說來也巧,自家也叫小乙,你我還真是有緣。”

何元慶聽了一怔,有些迷茫。

他不明白玉尹說這些是什麼意思,但又覺得非常親切。

“昨日我見你和十三郎交手,坐騎實在不堪……說來,我手頭正好有一匹好馬,與十三郎那匹王追配對。我自有坐騎,不忍捨棄,這匹馬留在我身邊,便有些浪費。

我見何小乙也是一條好漢,武藝高強。有道是寶劍贈英雄,你今日既然來幫襯我,便把這匹馬送與你當坐騎,將來若有機會征戰疆場,也好建立功業,光宗耀祖。”

說着話,玉尹一擺手。

就見吉青牽着一匹王追馬,走上前來。

想當初,玉尹從田行建那裡一共得了三匹馬,一匹照夜玉獅子,兩匹烏雲踏雪。這三匹馬,照夜玉獅子被楊再興牽走,一匹烏雲踏雪被高寵帶走。剩下一匹烏雲踏雪,玉尹讓高寵帶來,原準備送給關勝,拉近一下感情。不過現在看來,倒也不必。何元慶也是一員猛將,最重要的是,他投效了自己……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等寶馬良駒,怎地也要給自己人用,更何況玉尹還想拉攏何元慶。

三國演義之中,董卓一匹赤兔,便拉攏了呂布。

而今,何元慶雖非呂布,卻也是一員悍將……

至於玉尹自己,正如他所言,有暗金便足夠了,也不想更換什麼馬匹。

何元慶一看到那烏雲踏雪,眼睛頓時亮了!

有宋以來,中原缺馬,更缺好馬。對武將而言,一匹寶馬良駒,勝似良田萬頃,而且是有價無市。何元慶家道破落,他那匹馬還是當初方臘攻城時,從一名反賊手中搶來。只是那反賊騎得也不是什麼好馬,但對於何元慶來說,已視若珍寶。

現在,有一匹烏雲踏雪來到跟前……

何元慶心中頓感激動,二話不說,單膝跪地,“哥哥如此厚愛,元慶願效犬馬之勞。”

“哈,說甚犬馬之勞。

我這兵馬方紮起來,尚不成事。

元慶便委屈一下,暫時做我親隨,將來若有機會,再委以重任。”

何元慶雖然勇猛,但只是一員猛將。

不要說玉尹而今兵力不足,便是人手滿員,也不會輕易讓何元慶統兵。畢竟,他不清楚何元慶是否有統兵的能力,更不知道,這個人的性情如何,需要暗中觀察。

何元慶倒不在意,能得了烏雲蓋雪,已是天大幸事。

再者說了,玉都監要我做親隨,那是信得過我,給我面子,我又怎能薄了玉都監臉面?

這也是個直腸子的傢伙!

玉尹看何元慶興高采烈,暗自做出了判斷。

他讓吉青爲何元慶準備了一身甲冑,而後又帶着何元慶,在校場中觀看考覈。何元慶帶了一百個人過來,卻多是些潑皮閒漢。欺負些普通百姓還成,可想要通過考覈,難度卻不小。以至於考覈結束後,一百人當中只有不到二十人通過……

何元慶在一旁看着,也覺着有些臉紅。

心中暗自咒罵:都是些不爭氣的傢伙,這簡直就是丟了我杭州人的臉面。

昨天,他輸給了高寵。

今日來投效,固然是出於本心,但也有想要爲杭州人爭口氣的想法只是……

何元慶一把拉住了一個被淘汰下來的團頭,壓低聲音,咬牙切齒道:“直恁不爭氣,卻丟了我杭州人的臉面。回去告訴這杭州城裡的好漢,莫要讓玉都監小覷了咱杭州人。”

那團頭臉通紅,連連點頭。

而玉尹在一旁和吉青低聲交談,裝作沒有看見一樣,甚至沒有往何元慶這邊看一眼。

待何元慶訓斥了那團頭後,玉尹便讓吉青牽着暗金過來。

“元慶,隨我走一遭。”

“啊?”

何元慶一怔,詫異的向玉尹看去。

卻見玉尹翻身上馬,吉青在前面牽着繮繩,朝轅門外走去。

何元慶也不敢懈怠,連忙也騎上那匹烏雲蓋雪,緊跟在玉尹的身後往轅門外走。

三人先來到了玉尹家中,就見五個壯漢,挑着擔子正等在家中。

“把東西帶上,咱們去杏花塢。”

“杏花塢?”

何元慶有些詫異,忍不住脫口而出道。

身爲杭州本地的地頭蛇,杏花塢這個名字,自然不會陌生。

那是位於西湖蘇堤之畔的一處酒樓,因周遭遍是杏花而得名,登上樓便可以欣賞西湖美景。

在這個季節,杏花塢是欣賞西湖景色的最佳去處。

只是那地方可是不便宜,便是何元慶,也只在周圍轉過,未能進杏花塢一窺全貌。

看起來,自家這位東主,還真是個不差錢的主兒!

第48章 錦衣樓(下)第340章 漠北變局(一)第328章 海上劫殺(二)第94章 入獄第52章 新梅花三弄(下)第156章 御拳館第316章 斡離不第27章 聲名鵲起(上)第331章 嶽兵馬第2章 燕奴(下)第164章 下橋園第299章 走不了啦!第86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第242章 趙不尤(上)第62章 忻口寨第351章 漠北變局第33章 兩千貫恩義(下)第274章 郭橋鎮(二)第306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二)第119章 魯山盜第7章 大相國寺(下)第55章 流傳在東京的傳說(二)第81章 血戰金河泊(四)第153章 我非大官人第249章 風雲突變第156章 御拳館第194章 李若水第52章 新梅花三弄(上)第361章 再見第199章 滿城傳唱牡丹亭第274章 郭橋鎮(二)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302章 我死之後,任他洪水滔天第223章 殺虜(三)第235章 八段錦第109章 智信仁勇嚴第41章 通臂猿(下)第98章 乙室斡魯朵第222章 殺虜(二)第306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二)第16章 賭約(下)第49章 邸報(上)第204章 風波漸起第229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176章 貴客(一)第19章 序曲(下)第212章 暗戰(三)第35章 香燕(上)第14章 唱叫(上)第52章 新梅花三弄(上)第365章 最長一夜(三)第230章 不如離去第77章 蒲察石家奴第277章 郭橋鎮第4章 殺豬(上)第38章 小高衙內(中)第61章 水軍效用第343章 漠北變局(四)第237章 佈局續第98章 乙室斡魯朵第171章 燙手山芋第179章 衙內兇猛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下)第356章 血色桑乾河第267章 似有蹊蹺第39章 爭跤(上)第365章 最長一夜(四)第327章 海上劫殺(一)第185章 帝姬心思第290章 姚平仲,是白癡嗎?第288章 太子諸率府率第246章 十萬貫本金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下)第182章 魯智深第39章 爭跤(上)第117章 小乙,多珍重!第329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242章 趙不尤(下)第22章 金蛇狂舞(中)第103章 血色可敦城(五)第8章 二泉映月(下)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53章 荼蘼花落時第351章 漠北變局第7章 大相國寺(上)第27章 聲名鵲起(中)第231章 局第40章 角力記(下)第293章 轉折點第228章 閱殺第14章 唱叫(上)第353章 血戰逐鹿山(一)第45章 那一夜(上)第99章 血色可敦城(一)第16章 賭約(下)第40章 角力記(中)第340章 漠北變局(一)第98章 乙室斡魯朵
第48章 錦衣樓(下)第340章 漠北變局(一)第328章 海上劫殺(二)第94章 入獄第52章 新梅花三弄(下)第156章 御拳館第316章 斡離不第27章 聲名鵲起(上)第331章 嶽兵馬第2章 燕奴(下)第164章 下橋園第299章 走不了啦!第86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第242章 趙不尤(上)第62章 忻口寨第351章 漠北變局第33章 兩千貫恩義(下)第274章 郭橋鎮(二)第306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二)第119章 魯山盜第7章 大相國寺(下)第55章 流傳在東京的傳說(二)第81章 血戰金河泊(四)第153章 我非大官人第249章 風雲突變第156章 御拳館第194章 李若水第52章 新梅花三弄(上)第361章 再見第199章 滿城傳唱牡丹亭第274章 郭橋鎮(二)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302章 我死之後,任他洪水滔天第223章 殺虜(三)第235章 八段錦第109章 智信仁勇嚴第41章 通臂猿(下)第98章 乙室斡魯朵第222章 殺虜(二)第306章 陳橋大捷風雲起(二)第16章 賭約(下)第49章 邸報(上)第204章 風波漸起第229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176章 貴客(一)第19章 序曲(下)第212章 暗戰(三)第35章 香燕(上)第14章 唱叫(上)第52章 新梅花三弄(上)第365章 最長一夜(三)第230章 不如離去第77章 蒲察石家奴第277章 郭橋鎮第4章 殺豬(上)第38章 小高衙內(中)第61章 水軍效用第343章 漠北變局(四)第237章 佈局續第98章 乙室斡魯朵第171章 燙手山芋第179章 衙內兇猛第20章 誰是第一人(下)第356章 血色桑乾河第267章 似有蹊蹺第39章 爭跤(上)第365章 最長一夜(四)第327章 海上劫殺(一)第185章 帝姬心思第290章 姚平仲,是白癡嗎?第288章 太子諸率府率第246章 十萬貫本金第17章 一生一世跟你走(下)第182章 魯智深第39章 爭跤(上)第117章 小乙,多珍重!第329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06章 國之忠臣第242章 趙不尤(下)第22章 金蛇狂舞(中)第103章 血色可敦城(五)第8章 二泉映月(下)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116章 唱徹陽關淚未乾第53章 荼蘼花落時第351章 漠北變局第7章 大相國寺(上)第27章 聲名鵲起(中)第231章 局第40章 角力記(下)第293章 轉折點第228章 閱殺第14章 唱叫(上)第353章 血戰逐鹿山(一)第45章 那一夜(上)第99章 血色可敦城(一)第16章 賭約(下)第40章 角力記(中)第340章 漠北變局(一)第98章 乙室斡魯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