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茶樓閒話

所謂瑞雪兆豐年,葉宇身着一身官服坐在後院,看着飄零的雪花想到了這麼一句諺語。

如此飄落雪景,若是一般文人,定會詩興大發吟出幾首詩句。可葉宇卻是與衆不同,他想到不是讚美抒懷的詩句,而是這場雪帶給百姓的美好實惠。

就在這時,葉宇聽到縣衙前堂傳來嘈雜之聲,沒多久孫巨陽便疾步走了進來。葉宇轉過頭來,輕聲問道:“這下雪天,還有人告狀?”

“大人英明,擊鼓鳴遠的乃是一名老嫗,說是有冤情懇請大人審理!”

葉宇聞聽此言,不由流露一絲苦笑:“就沒有一天安生的,既然有冤情就得伸冤!走,開堂審案!”

隨即一幫衙役按司其職,紛紛佇立在公堂兩旁,三班衙役、羣蟻排衙、孫巨陽端坐在一旁以作筆錄,整個縣衙一副井然有序的樣子。

葉宇一聲令下,將擊鼓鳴遠的老嫗領了上來。

“老身叩見青天大老爺……”老嫗是一個年過六旬的婦人,已是滿頭的銀髮面容憔悴不堪。

葉宇一瞧這老人如此年邁,也不忍心妄動驚堂木,以免嚇到了這位老嫗。

於是一改往常的威嚴,和顏悅色輕聲問道:“老人家,你有何事擊鼓鳴遠,不妨一一道來,本官也好爲你伸冤!”

“大老爺,老身只想要回自己的小兒子……”

老嫗老淚縱橫的向葉宇講述了,她擊鼓鳴遠的主要原因。

原來這名老嫗是一個寡婦,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了。原本膝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家種地,二兒子當了和尚。

後來,大兒子不幸去世,撇下寡婦老嫗無人照顧,實在孤苦伶仃可憐得很。這老嫗就有心讓小兒子還俗回家,一來是爲了延續家中香火,二來待她百年歸老也好有個送終的人。

這本是一件極爲合理,且符合人倫的事情,可當老嫗前去彌陀寺,向住持方丈求告之時。住持方丈明遠,是一口拒絕了老嫗的請求。

之後老嫗是好話說有兩大車,那明遠住持硬是不答應。聲稱既然出家,就不能輕易還俗,這是出家人的規矩……

老嫗聲淚俱下,磕頭請求葉宇出面做主。

葉宇聽完這一番原委講述後,對老嫗處境表示同情之餘,也對這彌陀寺住持不通人情氣憤不已。

這時孫巨陽來到葉宇近前,輕聲道:“大人,此事其實也怪不得那明遠住持……”

“哦?那依孫書吏的意思,就是這老人家的過失了?”

葉宇一聽孫巨陽替被告說情,心頭就莫名有些不悅。這當和尚出家哪有立規矩強留的道理,即便佛家再如何神聖,也不能忘了孝悌之恩!

孫巨陽見葉宇一臉不悅,也不爲氣惱,而是耐心的解釋道:“想必大人還不知道,本朝僧人出家也並非人人都可以,否則豈不是都出家爲僧?”

“凡是有意出家爲僧者,都須得有度牒爲憑據,如此才能進入寺廟爲僧!此例既是對僧人數目的節制,也是對僧人的一種規制!”

“原來如此……”

孫巨陽的提醒,倒是讓葉宇明白了其中不少規矩,但隨即道:“即便如此,這明遠和尚也太過蠻橫!我大宋以孝義立國,若其子不能膝下盡孝,又談何僧人敬佛?”

葉宇說着從桌案上拿起毛筆,在空白紙張上寫下兩行字:和尚有再收之徒,寡婦無再生之子。

“有勞孫書吏前往彌陀寺一趟,將這字條交予那明遠和尚,讓他好之斟酌吧!” 葉宇說完便將這字條交予孫書吏,隨即吩咐堂下老嫗跟隨孫書吏前往彌陀寺。

孫書吏看了一眼字條上的兩行字,心中卻是十分的敬佩,自語道:“大人果然是非同一般,短短几個字,就已經讓這明遠住持無路可退!”

一旁的杜雙魚識字不多,歪過頭來瞅了半天,低聲問道:“僧人不能輕易還俗,這是朝廷規制,僅憑大人就這幾個字,能管用嗎?”

杜雙魚的疑惑,讓孫書吏自嘲的笑了起來:“膠多不粘,糖多不甜,鹽多不鹹。莫看字少,可胡椒雖小辣人心,秤錘雖小壓千斤……”

“大人如此年輕,論手腕、論才學卻不輸於任何人,能以年齡論本事?這幾個字也是這個道理,字雖少,卻已經直戳那明遠的心窩!”

孫書吏將紙條放入懷中,帶着幾名衙役與老嫗一同前往彌陀寺。

此後彌陀寺的明遠住持看了葉宇這兩句話後,沉默了片刻,隨後微微一嘆,便讓老嫗的小兒子還俗歸家。

明遠住持沒有想到,自己原本佔據有利的立場,被葉宇這幾個字的辯駁,立刻成了被動的下場。若是他再一直不放手,倒是顯得他不通人情!

……

這幾日葉宇的心情很是不好,因爲此前卓馮凱一案後,雖然已經得以妥善處理,但是餘波依舊波及到了自身。

朝中以虞允文爲首的一衆大臣,彈劾葉宇治理安豐不利,以至於犯人死於獄中,要求革除葉宇翰林院編修的官位!

一般官職的任免,根本無須驚動孝宗趙昚,直接由吏部予以任免即可。但葉宇這個翰林院編修的官位,是孝宗趙昚特意予以保留的。

所以若要罷黜,必須經過趙昚這一關。

趙昚沒想到,這才半年而已,竟然又來彈劾葉宇。本打算置之不理,可吏部尚書黃博瑞也出面,當衆贊成了罷黜葉宇翰林院編修一職。

黃博瑞的出面,雖然只是一個人,但已然代表了張說一黨,默契的配合虞允文等人。在這兩撥人的眼中,葉宇是一個兩面不討喜的人。

卓馮凱的事情,虞允文不喜葉宇的關鍵時刻使絆子!張說不喜葉宇故作聰明,雖然平息了事端,但這件事的根源依舊是葉宇挑起的!

因此,對於葉宇這個不討喜的人,雙方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最後,他們終於勝了,葉宇被革除了翰林院編修一職!

對於這個翰林院編修,葉宇看的並不是很重,因爲掛着沒有實權的官名實在是沒啥意思!況且當他打算兩邊都不加入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一路的坎坷!

而最讓葉宇感到無語的是,自己兢兢業業這麼久,竟然就得到治理不力四個字,這幫人真是閒的沒事找事。

審理完了老嫗的案子後,見天色已經不早,於是便準備微服出去視察民情。

茶樓酒館一直是消息的集中之地,也是文人墨客的閒談之所!葉宇由秋蘭陪同着,來到一處茶樓吃茶。

以葉宇如今的這幅扮相,縣裡是沒有人不認識,這讓葉宇也是沒有辦法。於是知會了茶樓的掌櫃,嚴格保密的同時,尋一間靠近大廳的廂房。

茶樓掌櫃一眼辨認出了葉宇,欣喜不已的掌櫃按照葉宇的吩咐,給葉宇安排在靠近客廳的廂房裡。

大廳裡喝茶的人很多,雖是文人居多,但各行各業也是不少!冬天裡,尤其是這種大雪紛飛的季節,鄉下人都會躲在家裡烤爐火。

而城裡人的娛樂消遣自然要豐富多了,但大部分這個時候,衆人都十分熱衷於在茶館吃茶閒聊。人多了就形成一種氛圍,有了氛圍就不會覺得屋內的寒冷!

這是一種文化,一衆關於茶館的中華文化!

葉宇聽着大廳裡衆人,歡聲笑語熱火朝天,期間不乏有幾句笑罵之聲,此刻卻是讓人覺得十分的和諧。

這種獨有的文化,後世卻是不再重現了。葉宇端起茶盞,自顧品茗自語道。

“哎呀,這大雪過後又是豐收年吶!”一名微胖的中年男子,端起茶杯看着樓外的紛紛雪花,發自內心的感慨道。

身旁一名中年人,卻是爽朗笑道:“老李,你那城外一百多畝良田,來年可是收成頗豐啊!”

“咳!這還不是感謝咱們的知縣老爺,要不是修建了水渠引水灌溉,我那些田地也只能長草喂牛羊了!”

“哈哈!老李說的對啊!我家也有些許田地,此前一直都乾旱無收。如今可是好了,這水渠修建成功後,只要不是大旱大澇,就可保證年年豐收!”

一名上了年紀的老人,感慨頗深地誠聲道:“本縣知縣雖然年輕,可這做事毫不含糊!不到一年的時間,竟做了五任知縣沒能辦到的事情!難得啊!”

老人的感慨之言,讓衆人也是唏噓不已,紛紛點頭髮表着各自的讚美之言。

廂房裡,秋蘭聽着衆人紛紛讚美自家少爺,也是歡喜的笑着說:“少爺,您聽很多人在稱讚你呢!”

“聽到了,些許小事罷了!只要這些人不罵我,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葉宇端起茶盞,輕呷了一口,看着火焰正旺的炭火漸漸地出了神。

這時,茶樓的大廳裡依舊是閒聊的火熱。

“嘿,聽說近日金國要派使節來我們大宋……”

“哦?是麼?難道又要打仗了?”有人在一旁驚呼道。

另一桌上的書生男子,卻是不屑道:“切,打什麼仗!如今兩國和平時期,一定是兩國之間的禮節儀式罷了!”

“那可不見得,聽說此次來咱們大宋的,可不止金國,還有遼國與夏國的使節呢!”

“咦,如此隆重齊聚我大宋,究竟是爲了什麼?莫非要出大事不成?”

“鬼才知道呢!以某家看來,他們都不是什麼好鳥,也定然不會有什麼好鳥事!”

“我等小民,那裡管得着這朝中大事,何必去瞎·操那份閒心,還是吃茶閒聊,來得逍遙自在……”

“哈哈!說的極是,說的極是!”

第656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2章 別無選擇第747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736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108章 三元定頂第338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791章 連番詔令天下定第435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第550章 起死回生造勢成第492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16章 叛我者死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730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65章 茶道留香第310章 傲然目空天下士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384章 強勢男人我喜歡第728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61章 浴火重生第422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465章 前往柴家探緣由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304章 孤狼難言述玄機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745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513章 五行奇門覓尋蹤第527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785章 策影令出風雲動第695章 炮船開火搶登陸第401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342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78章 瘋癲和尚第730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217章 斷筋碎骨第760章 此後再無完顏氏第364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713章 陽謀區別於陰謀第494章 說你壞話又何妨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341章 滁州之地我爲法第360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86章 勤學苦練第414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628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329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461章 絕色佳麗畫中來第703章 一路凱歌氣勢宏第675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第466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700章 人未至,威已施第680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274章 下一盤棋第167章 心心相印第424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196章 不解風情第744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5章 何人爲證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349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221章 飛蛾撲火第197章 來則不拒第609章 遼軍之中兵變生第172章 劫後餘生第736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43章 陰曹地府第674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27章 孤星獨吟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283章 殿前發難第594章 勸降已是不可能第62章 一縷茶香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686章 北伐滅金的序幕第635章 奉旨回京認歸宗第507章 朝野上下皆沉默第440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451章 趙氏子孫出異類第783章 不單純的柴叔夏第351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782章 趙斌皇太子第243章 空降美人第604章 可是我卻當真了第271章 夜讀春秋第444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327章 亭下漠然訴前因第429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72章 佛前發難第560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145章 馬踏天下第195章 都是假貨第287章 沒有看法第245章 一首好詩
第656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2章 別無選擇第747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736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108章 三元定頂第338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791章 連番詔令天下定第435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第550章 起死回生造勢成第492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16章 叛我者死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730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65章 茶道留香第310章 傲然目空天下士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384章 強勢男人我喜歡第728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61章 浴火重生第422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465章 前往柴家探緣由第589章 肅州城下蘊軍威第304章 孤狼難言述玄機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745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513章 五行奇門覓尋蹤第527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785章 策影令出風雲動第695章 炮船開火搶登陸第401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342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78章 瘋癲和尚第730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217章 斷筋碎骨第760章 此後再無完顏氏第364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713章 陽謀區別於陰謀第494章 說你壞話又何妨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341章 滁州之地我爲法第360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86章 勤學苦練第414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628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329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461章 絕色佳麗畫中來第703章 一路凱歌氣勢宏第675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第466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700章 人未至,威已施第680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274章 下一盤棋第167章 心心相印第424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196章 不解風情第744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5章 何人爲證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349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221章 飛蛾撲火第197章 來則不拒第609章 遼軍之中兵變生第172章 劫後餘生第736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43章 陰曹地府第674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27章 孤星獨吟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283章 殿前發難第594章 勸降已是不可能第62章 一縷茶香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686章 北伐滅金的序幕第635章 奉旨回京認歸宗第507章 朝野上下皆沉默第440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451章 趙氏子孫出異類第783章 不單純的柴叔夏第351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782章 趙斌皇太子第243章 空降美人第604章 可是我卻當真了第271章 夜讀春秋第444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第525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327章 亭下漠然訴前因第429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72章 佛前發難第560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145章 馬踏天下第195章 都是假貨第287章 沒有看法第245章 一首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