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歸納總結淺分析

葉宇向來認爲成功絕非偶然,而是一次次抓住機遇,也同時做了充分的應對準備。》,

否則平淡猶如一潭死水的南宋朝廷,又有什麼機會可以手握重權!

所謂亂世出英雄,並不是亂世纔會英雄輩出,而是因爲亂世,纔會讓這些人有了展現的舞臺。

在這個雖然強敵環視,但是內部卻相對安定的宋朝前提下,想要迅速的發家與崛起,除非特殊事件的發生,否則終身只能屈居於一介文臣。

權力的獲得,談何容易?

八年來,葉宇所面對的機遇只有兩個,一個就是宋金之間的文化交流,讓他一夜之間成了天下共知的文壇領袖,這也讓葉宇在文臣的仕途上註定是前途無量。

另一個就是不久前的內外交困的戰局,對於南宋朝廷是一個災難,但是對於葉宇而言卻是天賜良機,所以他很早以前就開始着手佈局。

在發覺機會來臨之際,葉宇主動辭官退出朝野,爲的就是遠離局中,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大局。然後在敵人麻痹的時候,再借機反撲成爲救世主。

雖然後來因爲孝宗趙昚的不配合,導致整個北伐佈局半路落空。但至少葉宇自此在軍中有了不小的名望,也成就了他如今的安樂侯。

不過也因爲孝宗趙昚的不配合,葉宇逐漸覺悟到了一個道理。

就是在這個君主權力集中的宋室王朝,想要左右皇帝的意願,那自己就要有實質性的實力。

所以他主動請調出京,坐鎮福州剿滅福建諸州叛黨餘孽。

這在外人看來是失寵的表現,畢竟京城纔是權力聚集的中心,遠離了這個核心,就等於失去了朝堂權力話語權。

但是葉宇卻覺得,在自己朝中勢力已經根深蒂固之後,地方勢力的發展纔是相得益彰的做法。

福州,這個當年福王的大本營,他到任之後,明爲剿滅叛黨餘孽,暗中則利用恩威並施的手段,將這些官員勢力暗中聚集於自己的麾下。

當福建諸州的官員,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勢力時,名爲安樂侯的葉宇,也就等同於成了福王趙琢的翻版。

外加葉宇與川蜀吳挺達成共識,那麼福州與成都之間雖然隔着萬水千山,但是假以時日之後,必定會互爲犄角同氣連枝。

如今這種局勢正在慢慢形成,將來即便朝廷想要動他葉宇,也要好好掂量一番得與失。

……

安排好諸多事務的葉宇,這幾日倒是清閒了不少。

對於朝廷如何迴應民間傳言,葉宇並沒有報以十分的熱衷,反而對於此事採取了不理不問的態度。

而誠如趙惇所猜測的那樣,這一次的事件看似趙惇掌握主控權,其實真正地受益者卻是葉宇。

趙惇妄圖以兩虎相爭的局勢,以便爲自己換來絕地反擊的機會。其實葉宇又何嘗不是利用這個機會,促使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利益合作與角逐的鬥爭中,誰也不是省油的燈,更不是三歲的孩童。

當趙惇在葉宇新婚之際拜訪,葉宇就知道他與趙惇的合作已經成了必然。

他葉宇放任趙惇這個敵人不管不問,爲的也就是這個攪屎棍不停地攪動。因爲只有不停的攪動,他葉宇纔有迅速上位的機會。

顯然,趙惇這個攪屎棍,無論是加速福王的叛亂,還是現今的散佈消息,都是間接或直接地幫助了葉宇。

此次傳言之所以風靡過境速度極快,這其中有趙惇不遺餘力的努力之外,其實葉宇在暗中也不是沒有做工作。

當初在京城的時候,蔣芾就多次向葉宇請示,是不是按照當初與虞允文的計劃,將葉宇的皇子身份暗中散播出去,以這種輿論壓力迫使孝宗趙昚重視並作出表態。

但是葉宇卻多次的予以拒絕,因爲他覺得當時還不是時候。

輿論的製造與散播,雖然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利刃,但是面對皇權這個敏感話題,若是沒有一些真憑實據,很難能夠起到預期的效果。

所以葉宇需要等,需要等一個人,那就是絕命逃亡在外的趙惇。

因爲葉宇心裡很清楚,既然趙惇能夠選擇炸死,那麼必定是個不甘於服輸之人。

趨於這種不服輸的性格,會尋求一切可以反擊的機會,所以趙惇當初選擇了福王趙琢合作。

而在二人兵敗之後,葉宇想到了趙惇遲早會找到自己,故而葉宇在默默地等待趙惇到來。

葉宇相信,能夠在他發跡之前就能探知與暗殺,趙惇的身上定然有他所需要的身份線索與證明。

只是讓葉宇意外的是,趙惇掌握的材料遠比他預料的要多!

等到了趙惇的主動相助,又讓蔣芾暗中推波助瀾,加上火蓮教數萬教衆的的有意散播,這種大夥燎原之勢的消息蔓延,自然會是讓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不過也有一點出乎了葉宇的預料,那就是這個消息傳播出之後,並沒有起到很大的爭端與激化,反而以一種理所當然的現象慢慢醞釀着。

就連一向喜歡口誅筆伐的文林士子,也只是在驚訝之後發出幾聲詫異,便順其自然的接受了這個傳言。

這反而讓葉宇準備應對的後續手段,被無情的落空了。

感到困惑的葉宇,經過幾番思考之後,終於明白了當下國人的心態。

這讓葉宇不禁感慨:自己這些年積累的名譽,果然在關鍵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信服作用!

每一個民族,所崇尚的都是強者,而他葉宇,顯然在當下百姓以及文林之中,都有着無可替代的無數光環。

例如漢粉,以漢人血統純正爲驕傲。

但是我們所崇拜的歷代王朝,帝王純正漢人血統卻是寥寥無幾,但之所以有後世衆人的頂領膜拜,無外乎是崇拜強者一種心態追求。

無論是崇拜統一天下的秦朝,還是中國最強大的王朝唐朝,以及自詡華夏延續的明朝皇帝,非要較真起來的話,又有多少是純正的漢族血統。

但是人們會選擇記住光輝的一面,而不再去爭糾這光輝背後的真與僞、純與雜!

所以以葉宇如今在天下人的印象裡,若真的是趙氏皇族,那麼反而是他們最樂意看到的結果。

因爲對於君權神授的封建社會而言,皇室子孫的超然出衆,則是代表着國家將來的希望……

(今天出去有事,暫且一更,明天會恢復,在這一章裡,三生闡述了很多,因爲怕有些小讀者會暈,畢竟不是直來直往的打臉熱血文。再則就是引用了漢族血統論,三生無意爭辯以及樹敵,只是闡述一個道理。不過華夏兒女能有今日五千年曆史,就是一個融合,也沒有可爭辯的,世上沒有百分之百的純,所以以文化傳承區分民族,纔是最正確的,朋友們,你們說呢??)

第3章 無言以對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329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324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661章 一腳踏入生死門第133章 八大山人第542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413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333章 此番盪漾真不好第158章 三觀盡毀第169章 游龍戲鳳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60章 百鳥朝鳳第778章 月夜之下顯神蹟第497章 權衡利弊放歸去第710章 包天初會柳千帆第27章 孤星獨吟第640章 葉宇無奈地決定第323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331章 兩國邦交暗爭鋒第449章 吳曦力戰馬承虔第395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246章 牢獄風波第440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298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462章 其實我叫富二代第643章 精忠報國引風潮第342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461章 絕色佳麗畫中來第373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233章 成了老子第607章 深陷重圍難生天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666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205章 葉宇被逼撤北漠第263章 吃喝玩樂第412章 別把敵人當弱智第294章 琴棋詩書第759章 一張紅色的信籤第85章 桂榜之上第300章 另闢蹊徑圖大勢第594章 勸降已是不可能第66章 以簡化繁第302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86章 勤學苦練第446章 風緊火急葬三軍第158章 三觀盡毀第361章 佛道之爭進行時第464章 赴任在即先離去第391章 星夜狂奔脫險難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621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116章 七竅玲瓏第671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716章 三軍強勢逼開封第494章 說你壞話又何妨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301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780章 故人相聚把酒歡第699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73章 衆生行善第349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564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462章 其實我叫富二代第458章 公主殿下失蹤了第728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794章 你先抱個美人歸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288章 天生犯賤第131章 鐵劃銀鉤第389章 可惜知道太晚了第244章 武家青音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697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691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679章 或許我真的累了第245章 一首好詩第160章 選擇相信第67章 樸實無華第527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492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776章 三大神器再聚首第680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365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127章 左右爲難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299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364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798章 御花園中君問臣第324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273章 趙悌之死第732章 紫檀木盒有深意第496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
第3章 無言以對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329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324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661章 一腳踏入生死門第133章 八大山人第542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413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333章 此番盪漾真不好第158章 三觀盡毀第169章 游龍戲鳳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60章 百鳥朝鳳第778章 月夜之下顯神蹟第497章 權衡利弊放歸去第710章 包天初會柳千帆第27章 孤星獨吟第640章 葉宇無奈地決定第323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339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331章 兩國邦交暗爭鋒第449章 吳曦力戰馬承虔第395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246章 牢獄風波第440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298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462章 其實我叫富二代第643章 精忠報國引風潮第342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461章 絕色佳麗畫中來第373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233章 成了老子第607章 深陷重圍難生天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666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205章 葉宇被逼撤北漠第263章 吃喝玩樂第412章 別把敵人當弱智第294章 琴棋詩書第759章 一張紅色的信籤第85章 桂榜之上第300章 另闢蹊徑圖大勢第594章 勸降已是不可能第66章 以簡化繁第302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86章 勤學苦練第446章 風緊火急葬三軍第158章 三觀盡毀第361章 佛道之爭進行時第464章 赴任在即先離去第391章 星夜狂奔脫險難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621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116章 七竅玲瓏第671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716章 三軍強勢逼開封第494章 說你壞話又何妨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301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780章 故人相聚把酒歡第699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73章 衆生行善第349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564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462章 其實我叫富二代第458章 公主殿下失蹤了第728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794章 你先抱個美人歸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288章 天生犯賤第131章 鐵劃銀鉤第389章 可惜知道太晚了第244章 武家青音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697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691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679章 或許我真的累了第245章 一首好詩第160章 選擇相信第67章 樸實無華第527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492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776章 三大神器再聚首第680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365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127章 左右爲難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299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364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798章 御花園中君問臣第324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273章 趙悌之死第732章 紫檀木盒有深意第496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