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

夜幕中。

皇帝站在甘露殿前的葡萄樹下。

這是來自高昌國的葡萄種,經過宮人們的悉心栽培照顧,如今長的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秋天已至,葡萄葉慢慢的枯黃凋落,但是一串串的葡萄卻十分的飽滿,顏色漸漸好看起來。

皇帝伸手摘下一顆葡萄,放進嘴裡,飽滿的葡萄被咬破,那裡面的汁水立即炸裂開來,在皇帝的口腔裡綻放。

甘甜中,又帶着一絲絲的酸意。

“很不錯。”

雖然比不得後世吃到的各種葡萄,少了些甜度,但羅成卻覺得這種微酸的葡萄似乎更好吃,似乎這才應當是葡萄本來的味道。

“摘些下來,釀一些葡萄酒吧,之前麴伯雅不是獻給朕高昌葡萄美酒釀製秘方嗎。”

皇帝義子闞棱便笑着道,“麴伯雅的兒子麴文泰如今不是留在長安,還在陛下的內軍中當侍衛嗎,我看可以直接喊他來親制釀造就好。”

皇帝笑笑。

“文泰可是高昌王子,這釀酒之事怎好叫他做呢。”

那邊皇帝另一義子王雄誕則道,“陛下幫他麴氏復國,讓他釀點葡萄酒,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不過羅成也只是哈哈一笑,又伸手摘了一顆葡萄。

經過這些時間的康復訓練,皇帝如今撐着根柺杖,已經能夠自行行走了,雖然手腳還是有些不太利索,但人精神不錯。

大秦幫麴氏復國,這當然只是個笑話。

事實上,秦軍滅掉復國的伊吾王,恢復爲伊吾郡,就已經宣示着大秦正式進入西域的開始。

讓麴伯雅復辟,不過是要利用高昌的勢力,讓秦軍好插手其中。有麴伯雅這個前高昌王,秦軍果然很輕鬆的就奪取了高昌國。

當然,表面上是秦軍助麴伯雅復國,但實際上現在裴行儼已經率軍兩萬餘進駐高昌。

高昌國對大秦進入西域很重要,若說伊吾是個門戶,那高昌就是個堡壘。

高昌國在後世吐魯番盆地,是西域交通樞紐,爲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爲東西交通往來的要衝,亦是西域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更爲難得的是,自公元五世紀起,在這個狹窄的盆地,就一直是由漢族建立的王國,先後出現了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高昌本是西域的車師國,西漢宣帝時,派士卒攜家眷往車師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時,在其地建築軍事壁壘,地勢高敞,人庶昌盛,於是稱爲高昌壘,這是高昌的由來。

東漢、魏晉都沿襲其制,設校尉,治於高昌,主管屯田和軍事,隸屬於涼州敦煌郡。

直到十六國時期,高昌已經空前繁榮,足備置郡條件。

前涼時,校尉叛亂,被擊敗斬殺,於是在其地置高昌郡。在混亂的十六國時期,高昌郡先後隸屬於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五國。

直到北涼時,柔然攻高昌,滅高昌北涼沮渠氏,立闞伯周爲高昌王,爲高昌建國之始。

此後高昌國經歷了四姓,立國也有二百來年。

一直都是漢人王國,其國四十六鎮,官有四鎮將軍及雜號將軍、長史、司馬、門下校郎、中兵校郎等。

國人言語與中原幾乎一樣,也同樣讀中原五經,學歷代諸子史集。

不過到了隋時,這些早年西漢屯田兵的後裔,也漸漸染上胡風,比如習慣辮髮等。

正因爲高昌國的這種特殊的漢文明傳統習俗,讓羅成很重視高昌。佔據高昌之後,稍加移風易俗,那麼這就將成爲秦軍西域的最佳橋頭堡。

不論怎麼說,高昌人大都還是西漢屯田兵的後裔,他們是同族,有天然的親近感,易於大秦統治。

“薛延陀的乙失鉢到哪了?”

“據報,乙失鉢率十萬鐵勒大軍,前鋒已抵達金山。”

鐵勒九姓,遊牧於金山南北,漠北之地。早年乙失鉢曾是處羅可汗的部衆,後來因不滿處羅的強徵攤派,於是起兵反叛,自稱可汗。兵敗後遠走東部,投奔東突厥。

多年以後,乙失鉢卻成爲了漠北草原的老大,而當年強大的處羅可汗、啓民可汗、始畢可汗、頡利可汗等,一個個都煙消雲散了。

東突厥更是已經成了一個歷史名詞。

成爲了漠北老大之後,乙失鉢還是比較低調的,沒有馬上膨脹的不知天高地厚,對於中原秦國還是十分尊重,甚至也根本不敢染指漠南之地,老老實實的呆在漠北,繼續圍剿那些突厥的殘部。

這次皇帝召他出兵西域,乙失鉢更是二話不說,立即發下令箭,召各部出兵,一下子就拉起了十萬人馬,直殺奔西域而來。

對於乙失鉢來說,此次出兵,既是尊從大秦天子的詔令,同時也是他衣錦還鄉的榮耀。當年被處羅追殺的狼狽東逃,如今終於又回來了。

只是當年他們起兵時,本來契必部的歌愣是大汗,他只是小汗。鐵勒諸部中,也本是契必部最強,奈何哥愣命不好,在始畢南征中原時,被始畢陰死了,部衆也實力大傷,他則運氣較好,得到羅成支持,成爲漠北的真珠可汗。

“陛下,東突厥覆滅之後,如今鐵勒人盡取漠北,實力已經非常強悍了,不得不早做提防,若是讓他們藉此機會,再攻滅西突厥奪得西域之地,只怕又是一個突厥崛起。”闞棱提醒皇帝。

皇帝卻只是搖搖頭,他雙手拄在拐上。

“朕不會給鐵勒這個機會的,雖然此次調鐵勒出兵西域,但此戰後,西域他休想染指。”

“可若是鐵勒人白眼狼翻臉不認人呢?”

“哈哈哈,怕什麼,朕還有契丹、奚等諸部,鐵勒敢試圖染指西域,朕就讓契丹等東部諸藩出兵抄了他們的老巢,到時讓他們既得不了西域,又回不到漠北。”

“陛下,兒扶陛下回去,外面起風了。”西門君儀上前。

今日皇帝的三義子入宮面聖,也是因爲皇帝要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

西線大戰未休,而南面江南三藩在蠢蠢欲動,雖然親軍府掌握了他們不少謀亂證據,但皇帝卻沒有公開,也沒打算現在出兵。

“江南三藩,始終是要除的,但不是現在,這次就算擊敗了吐蕃和西突厥與吐谷渾,對朝廷來說也是元氣大傷的,未來數年都難以再用兵。因此對於江南三藩,暫且姑息,朕這次叫你們入京,就是要派你們三個出鎮江北,防範三藩。”

闞棱被皇帝授以淮南道左都督指揮使職,王雄誕則被授予湖北道左都督指揮使,西門君儀被授爲巴漢道左都督指揮使。

對於這三個義子,皇帝既信任他們的忠心,也相信他們的能力。叫他們入京,也是要讓他們見見自己,好消除一些他們的擔憂與懷疑,好安心出鎮,防禦三藩。

“你們只管安心鎮守江北,防禦三藩,西面的醜蕃西虜們,不用擔心,這些就是入秋後的螞蚱,已經長不了了。”皇帝說道。

第378章 一路北逃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業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316章 血戰第122章 敲打第695章 暗夜兵變第725章 公敵羅成第570章 觀音婢第644章 兒可汗第645章 一夜暴富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1519章 軍區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493章 榮華富貴第715章 攻城巨獸第1373章 上國天使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88章 三隻母老虎第1280章 破城第1390章 全城戒嚴第453章 自污第1405章 吳王黨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1399章 倭國銀山第1323章 巡撫第506章 下江南第1117章 罪惡第1284章 諸侯聯軍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235章 唐國公第142章 福利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1481章 異教第23章 狐假虎威第425章 驍果統領第244章 卸甲風第1255章 狗奴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1293章 劫掠第1511章 飛地建國第396章 開倉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1270章 許秀才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1008章 聖文神武天皇帝第1243章 行刺第71章 身體被掏空第26章 分地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862章 死節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1300章 有罪第1340章 逼宮第469章 驍果揚威,天子破城第555章 棄婦第416章 故人來第1451章 刺蝟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201章 升職加官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606章 潛龍在淵第1340章 逼宮第436章 羣英會第473章 亂世之梟雄第720章 悔婚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63章 爺爺在此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358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680章 連殺三相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686章 再下一城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704章 矯詔第1272章 沙陀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441章 彈劾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536章 玄武門兵變第178章 福利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1529章 民心所向
第378章 一路北逃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業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316章 血戰第122章 敲打第695章 暗夜兵變第725章 公敵羅成第570章 觀音婢第644章 兒可汗第645章 一夜暴富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1519章 軍區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493章 榮華富貴第715章 攻城巨獸第1373章 上國天使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88章 三隻母老虎第1280章 破城第1390章 全城戒嚴第453章 自污第1405章 吳王黨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1399章 倭國銀山第1323章 巡撫第506章 下江南第1117章 罪惡第1284章 諸侯聯軍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255章 叔侄相見第235章 唐國公第142章 福利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1481章 異教第23章 狐假虎威第425章 驍果統領第244章 卸甲風第1255章 狗奴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1293章 劫掠第1511章 飛地建國第396章 開倉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1270章 許秀才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1008章 聖文神武天皇帝第1243章 行刺第71章 身體被掏空第26章 分地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862章 死節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1300章 有罪第1340章 逼宮第469章 驍果揚威,天子破城第555章 棄婦第416章 故人來第1451章 刺蝟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201章 升職加官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606章 潛龍在淵第1340章 逼宮第436章 羣英會第473章 亂世之梟雄第720章 悔婚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63章 爺爺在此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358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680章 連殺三相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686章 再下一城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704章 矯詔第1272章 沙陀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441章 彈劾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536章 玄武門兵變第178章 福利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1529章 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