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錦衣衛與皇城司

長安城裡,自七月初一朔望大朝會上,皇帝露面之後,一晃又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皇帝都再沒有在百官面前露面。

也僅有外朝政事堂平章事宰相和內朝翰林院大學士們,才能經常入宮面聖,除了府院宰輔,便只有御史臺和樞密院的長官能夠求見皇帝。

好在有那次大朝露面,關於皇帝種種病危甚至是已經駕崩的謠言都是不攻自破,每日常參以及大朝會上,依然還是由太子代爲攝政臨朝,而單皇后卻已經悄然的不再垂簾聽政。

隨着河隴前線不斷報捷,朝中先前那股凝重的氣氛,也漸由歡慶的喜悅所取代。

朝野官民們,也漸已經習慣瞭如今長安朝廷新的理政方式,皇帝外朝有宰相,內朝有大學士,府院內外製衡量,政事堂決策貼黃,翰林院議政批紅,加上樞密使單掌軍令權,御史臺有彈劾監督府院宰輔之權,另有親軍都尉府爲皇帝耳目,因此倒也形成了新的平穩。

最終的決策權,始終是握在皇帝手裡的。

三省六部,已經淪爲了執行機關。

朝會現在更是淪爲了一種例行儀式,常參不過是到金殿點個名走個過場,而就算是朔望朝會也不過是整個京師的官員和封侯們一起參拜皇帝,並不會在朝會上商議什麼國事要務。

因此皇帝參不參朝,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府院都在遵循着皇帝的旨意行事。在大家看來,如今的府院制度,其實就是皇帝效仿漢武帝中朝和外朝,都是爲了加強皇權皇威。

從隋初的三高官官爲宰相,到後來的不授三高官官以三省次官爲宰相,再到後來又擴大宰相範圍,連兵部、吏部、民部尚書也納入宰相範圍,宰相最終擴大到九人。再新設翰林院,設九位殿閣大學士,掌硃批之權,實際上宰相已經被嚴重分權和削權了。

隋初時的尚書左僕射,那是真正的宰相第一人,可如今,不論是政事堂還是翰林院,都是輪流主持府院會議,並沒有什麼首相首輔。

再加上單設出來的樞密院,分走了宰相們的軍令權,於是現在府院十八位宰輔的內外朝羣相制度,再無法與皇權抗衡,同時諸相也互相監督制約,避免權**相產出,再者羣相羣力。

“陛下,嗣業即將抵達渭橋。”

親軍都尉李君羨奏稟。

羽林宮中,皇帝今天過來檢校羽林騎,每十天一校閱,這是羽林軍的慣例,每次校閱中表現出色的羽林騎,都會受到皇帝的額外嘉獎,並記錄在檔案之中。

自中風以來,皇帝今天首次執弓射箭。

他費了很大的力氣拉開了一張一石的弓,箭射出去,有些歪斜,三十步的靶子都只中了邊,差點脫靶。

但是這一箭依然引來無數羽林郎和羽林騎的叫好,皇帝之前可是差點癱瘓的,如今不到三個月時間,居然就能開弓執箭,還能箭中三十步靶,太了不起了。

羅成哈哈一笑。

“還是雙臂無力啊,這不過一石之弓,步下發箭,射固定靶同,結果三十步居然勉強中的,差太遠了。”

李君羨便道,“天皇當年可是能挽三石強弓,步下命中百步遠奔騎的,不過陛下已經恢復的很不錯了,估計再過兩三月,就能再復昔日神勇。”

羅成放下弓,沒有打算再射。

還需要加強康復,射箭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還是強度過高了點,得循序漸進。

“嗣業速度很快啊,這麼快就到渭橋了。”

“陛下,慕容順、秦瓊、尉遲恭、來整等諸將軍也都回來了,樞密使張帥還在金城負責善後事宜,要更晚點回來。”

羅成擦了把臉上的汗水,緩步前行,李君羨落後兩步跟隨着。

“五娘子,你執掌親軍府也有好幾年了吧?”

“臣接替王君廓統親軍府已有五年了。”李君羨如實道。

五年,這已經是很長的時間了,親軍府是從早年的暗衛和影衛發展過來的,而暗影兩衛最早是由王君羨和張亮兩人帶出來的,後來合二爲一改爲親軍府,由王君廓統領。王君廓雖說後來謀反了,但這人本事還是不錯的,在他手裡,暗影有了質的飛躍。

不過李君羨接手這五年,卻也讓親軍府的實力更進一步,做爲皇帝的耳目,他們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可以說,現在親軍府的眼線暗諜遍佈天下。

“朕有意將親軍都尉府拆分爲親軍府和錦衣衛,另再設立一個皇城司。”

李君羨愣了一下。

“親軍府一分爲二,親軍府以後專責直駕侍衛,皇帝儀仗。而錦衣衛則負責巡查輯捕,偵察百官。”

“至於皇城司,負責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並監督錦衣衛。”

說到底,皇帝這是要把制衡推行到底,朝堂上有政事堂和翰林院這內外朝。現在連親軍都尉府這個天子耳目也不打算放過,一分爲三。

其中的親軍府不再負責情報偵察,只是充當護衛和儀仗隊,比較純粹的承擔親軍本職。

而新設的錦衣衛和皇城司卻是掌握偵察職責,但卻是各有側重。

皇城司設立在殿中省下,由宦官擔任首領,稱爲提督皇城司,簡直提督。他們最大的職責就是監視,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包括監視錦衣衛,目的是平衡錦衣衛。

皇帝羅成深知要加固皇權,錦衣衛這樣的情報特務機關不能少,但也必須得加強掌控,而另建一個皇城司,便是最佳方案。

就如宰相統領朝政,但列朝列代,御史臺都有彈劾監督宰相之權,御史臺的長官任命也不經宰相,這就是制衡。

皇城司負責偵輯、抓人,同時賦予他們聽審的權力,重大案件,皇城司都要派人聽審,但羅成沒有給皇城司審訊之權,他們只有監視、偵輯以及拿人的權力,但最終審問定罪卻不歸他們,也是給他們的限制。

至於錦衣衛,他們還是繼承了原親軍都督府偵察那塊的職責,監察百官、諸侯、宗室,同時負有收集軍情、策反敵將、斬首刺殺等職能。

錦衣衛與皇城司的職責差不多,但多了收集軍情、策反敵將、斬首刺殺這些軍事任務,同時他們的規模要比皇城司稍大,並也負有監督皇城司的職責。

一樣的,羅成同樣只給錦衣衛監察、揖捕的權力,並不給他們審訊之權。

錦衣衛和皇城司,皆爲皇帝耳目,但如此一來,皇帝不用擔心被人矇騙。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朕希望錦衣衛與皇城司以後能夠做好偵察揖捕這塊的任務。”

“陛下,臣統領親軍都尉府五年了,時間太長,職責性質原因,不適合再繼續任職,請陛下准許辭職。”李君羨非常聰明的當即向皇帝請辭。

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354章 戰爭財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551章 熬鷹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1238章 榜下捉婿第480章 楊老二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1126章 鏈枷騎士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28章 軟硬兼施第669章 火併第182章 分家立戶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62章 私放要犯第394章 李玄霸第1302章 聖心獨裁第546章 驚雷第367章 減負藏糧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497章 面聖第710章 五鳳第197章 龍氣將盡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1324章 代言人第200章 長白鷹揚府第156章 膽大包天第894章 吳越樑楚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271章 騎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227章 七次郎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365章 賜劍第1291章 北斗七星高第595章 尉遲恭第477章 駙馬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498章 拜帥第935章 禁令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384章 赴湯蹈火第1449章 挖坑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1013章 皇帝賦詩決戰心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1300章 有罪第1414章 鬥殺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901章 皇太子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501章 李氏當有天下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1052章 秀才舉人爭進士第380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第890章 白登山之圍第444章 無間道第802章 永通第1384章 建安第713章 招安第757章 鄭觀音第86章 鉤鐮槍第1074章 禁軍下海僱傭兵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1400章 衍聖公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168章 僱傭兵第1232章 君子第77章 羅士信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583章 張金稱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152章 步步緊逼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353章 南水北調第205章 魚俱羅第279章 尚方寶劍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1503章 玩火
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354章 戰爭財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551章 熬鷹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1238章 榜下捉婿第480章 楊老二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1126章 鏈枷騎士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28章 軟硬兼施第669章 火併第182章 分家立戶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62章 私放要犯第394章 李玄霸第1302章 聖心獨裁第546章 驚雷第367章 減負藏糧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497章 面聖第710章 五鳳第197章 龍氣將盡第1345章 兩湖熟天下足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1324章 代言人第200章 長白鷹揚府第156章 膽大包天第894章 吳越樑楚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271章 騎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227章 七次郎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365章 賜劍第1291章 北斗七星高第595章 尉遲恭第477章 駙馬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498章 拜帥第935章 禁令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384章 赴湯蹈火第1449章 挖坑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1013章 皇帝賦詩決戰心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1300章 有罪第1414章 鬥殺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901章 皇太子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501章 李氏當有天下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1052章 秀才舉人爭進士第380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第890章 白登山之圍第444章 無間道第802章 永通第1384章 建安第713章 招安第757章 鄭觀音第86章 鉤鐮槍第1074章 禁軍下海僱傭兵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1400章 衍聖公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168章 僱傭兵第1232章 君子第77章 羅士信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583章 張金稱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152章 步步緊逼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353章 南水北調第205章 魚俱羅第279章 尚方寶劍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1503章 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