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鋌而走險只爲利

億歲殿。

皇帝派人催促了四次,馬周才終於前來。

因爲是白身面聖聖,因此馬周入宮後還被內侍帶去沐浴更衣,特賜了一件白袍。

“草民以爲,陛下當嚴明賞罰、倡行節儉、與民休息、約束諸侯、選拔良吏,如此則天下大安,國祚綿長。”

羅成見到馬周後,發現這位放蕩不羈的才子倒是氣度不凡,面對着馬上打下江山的戰神天子,馬周也很鎮定。奏對之時,不急不緩,十分有條理,而且每一條都確實很有見地。

“從前開皇盛世之時,國家遭遇災荒,可一匹絹才值一斗米,而天下安居樂業。百姓知道皇帝十分關心愛憐他們,因此人人自安,不曾有怨言。而到大業初年,連年豐收,一匹絹卻值數石粟,百姓都認爲皇帝不關心愛憐他們,都有怨言。”

“本朝立國雖未久,然則如今鬥米不過二三十文錢,匹絹卻直千錢,能值五石米以上,加之鹽法專稅,鹽價極高,百姓已經頗有些議論。臣以爲,這多是因爲如今朝廷新辦之事,有許多並不是當前首務之急,有不少是目前無關緊要之事的緣故。”

“自古以來,國家的興亡不能取決於積蓄了多少,只決定於百姓生活是苦還是樂。就拿近代之事便可證明,隋朝之時,兩代天子不過三十餘年,可積蓄極多,隋朝貯糧的洛口倉,當時積糧數千萬石,可中原卻有無數百姓飢餓而死,最後洛口倉卻被李密所據,成爲其反隋割據的糧草來源,其它各地的糧倉府庫,也多爲那些反王所據有,直到如今大秦立國數年,當年隋朝的許多府庫都還沒有用盡。”

“大隋從民間百姓手裡取走的大量糧食布帛,結果卻爲王世充、李密、李淵等利用,積聚起大量人馬。”

羅成問,“難道國家不應當徵收稅賦儲藏積蓄嗎?”

“陛下,貯積本來是國家的正常事務,但不能因而國富而民窮,應當使百姓有餘力然後徵收儲藏,怎麼能使百姓勞苦而強制徵收,結果百姓受飢,徵收來的錢糧最後卻全被賊寇所用呢?這樣的儲藏是沒有好處的,節儉讓百姓休養生息,這纔是應當做的,不能國富民窮,而應當藏富於民,國方安穩。”

“陛下自登基以來,雖也修改稅賦律法制度,給百姓授田均地,減輕民衆負擔,但這幾年朝廷做的事情太多,太急。天下未安,朝廷用兵卻無時無刻,沒有片刻停止,臣聽說朝廷爲了征戰,府庫已經用盡,不得以發行債券,借債五千萬貫,五年借債利息都得幾百萬貫,這是把以後幾年的朝廷收入提前透支,這是寅吃卯糧,萬一將來有水旱蝗災,或是什麼疫病瘟情,又或敵人侵犯,不法之人趁機作亂,就會出現不可預測之情況。”

做爲一個白身,初次面聖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羅成覺得馬周已經顯現出宰相之才了。

“馬周,你說的這些都很有道理,朝堂上諸公也都有如此見識,今年河隴戰事結束後,朝廷已經要全面與民休息,朕如今也欲廣選才幹之士,馬周,朕便授你爲御史臺巡察御史如何?”

巡察御史只是正八品下,品級低,甚至無出入朝堂正門的資格,只能由側門進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但對內外官吏皆有監察權,權限甚廣,可以令百官忌憚。

大秦的御史臺改隋制的三臺爲一臺,但御史臺內又下設臺院、殿院、察院三院,實則就是把隋朝的司隸、御史、謁者三臺變成了御史臺三院。

皇帝直接授馬周正八品下的巡察御史,看似品級低下,可這卻是個極清要之職。

誰知,馬周卻直接拒絕了。

“臣不欲倖進,陛下有意推行科舉取士,臣自以爲可以參加科舉而中取,走正途出身。”

“哈哈哈,你這個自信倒不是錯,也罷,朕便賜你銀符白袍,可受詔入宮奏對。朕希望明年金殿殿試之時,能夠看到你。”

馬周謝恩。

待命人送馬周出宮後,羅成坐在殿中沉思良久。

連馬周這樣的書生,都知道現在大秦做了許多並不是很當務之急的事,看出大秦行事太過急切,已經導致有些不穩了。

用兵頻繁,鹽價居高,這都是百姓不太滿意的地方。

還有就是他們認爲宗室和諸侯們權力過大,剛纔馬周甚至認爲完全沒有必要實封諸侯,更沒有必要在中原還沒穩定的時候,就急着去開疆拓土。

雖然這幾年,朝廷打下了許多新的疆土,可這些新疆土上哪怕移去了許多中原的罪犯、貧民、奴隸等,但要穩固還需要很長時間。

而現在,朝廷恰恰是最需要休息生息的時候。

百姓厭惡戰爭,經歷隋亂後,他們更迫切的期待能夠早點過上幾天太平日子。

對外戰爭不斷,雖然一直是勝仗,但開銷也大,甚至戰馬牲畜以及將士們傷亡也大。

就拿上次的河隴戰爭,傷亡將士兩萬餘,死亡軍馬馱馬等十餘萬匹,朝廷爲此耗光國庫,還得借貸五千萬貫來善後。

開皇中,鹽每鬥十錢,不及米價。

大秦開國,朝廷每鬥鹽加價百錢,同時因爲實行民產官收商運商賣,鹽民產鹽,賣給朝廷是一斗十錢,除去人工等成本,鹽民還有不錯的收益。朝廷收到鹽,直接加價一百,一斗一百一賣給商人,商人得運輸得售賣,於是這個鹽價最後還得加,到百姓手裡,已經有一百二三十甚至更高。

此後用兵頻繁,朝廷對於鹽稅的倚仗更高,於是鹽價不斷走高,從一開始每鬥加價一百,到後來加價二百,再到如今加價三百。

百姓買鹽,往往要一斗三百四五十文。

這其實便是變相的寓稅於鹽,是變相的人丁稅,但現在問題是兩稅改革後,兩稅大大降低,朝廷稅賦減少,全靠工商市舶專賣等稅收,尤其是鹽稅,已經成爲了朝廷第一大收入來源。

鹽價哪怕降低個一兩成,朝廷這邊馬上就要出現財政缺口。

但高鹽價又導致了百姓開始不滿,同時也催生出了一大羣鋌而走險的私鹽販,哪怕朝廷再三宣告,販賣私鹽一斤一兩都要論罪,而朝廷的懲罰極重,一經抓獲私鹽販,都是直接發配邊疆流放墾田,永不得回中原。

但十文本錢不到的鹽,到百姓手裡就要三百多文錢,這裡面是幾十倍的利潤,依然還是有大量的人冒險犯禁。

其實有不少官員提出,鹽稅降低,販私鹽的利潤變少後,私鹽販子自然也會少。

可朝廷卻無法降低鹽稅。

“連馬周這樣的民間書生都能看出來的問題,可滿朝公卿卻無人能夠解決啊!”羅成嘆惜。

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859章 推恩令第1465章 書同文,語同音第65章 將功贖罪第82章 佔領第1092章 羽林初陣斬賊帥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884章 真真假假第1358章 秋狩第61章 八風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1052章 秀才舉人爭進士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1092章 羽林初陣斬賊帥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384章 建安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712章 困獸李淵第1356章 利益第686章 再下一城第261章 宇文承都第442章 黎陽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32章 刺客第1240章 佳人青睞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49章 咄咄逼人(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95章 殺官造反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18章 一筆勾銷第518章 納叛第1272章 沙陀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234章 動員第883章 於絕境之中綻放第1526章 太上皇第888章 天威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168章 僱傭兵第1397章 殖民者第505章 吳帝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523章 十八道金牌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702章 擁立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781章 朕爲天子第1356章 利益第1489章 頑抗第669章 火併第68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891章 夜哭第406章 再次殺回平壤第1043章 朝廷請借天子錢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541章 密謀第40章 飢渴難耐第1336章 改旗易幟第385章 孤軍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1232章 君子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302章 慕容長生(謝謝平安10113萬賞!)第388章 後宮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256章 天降爵位第431章 暗影衛第995章 長孫策反東西面第706章 假黃鉞第380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
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859章 推恩令第1465章 書同文,語同音第65章 將功贖罪第82章 佔領第1092章 羽林初陣斬賊帥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884章 真真假假第1358章 秋狩第61章 八風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1052章 秀才舉人爭進士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1092章 羽林初陣斬賊帥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384章 建安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712章 困獸李淵第1356章 利益第686章 再下一城第261章 宇文承都第442章 黎陽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32章 刺客第1240章 佳人青睞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49章 咄咄逼人(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95章 殺官造反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18章 一筆勾銷第518章 納叛第1272章 沙陀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234章 動員第883章 於絕境之中綻放第1526章 太上皇第888章 天威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168章 僱傭兵第1397章 殖民者第505章 吳帝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523章 十八道金牌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702章 擁立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781章 朕爲天子第1356章 利益第1489章 頑抗第669章 火併第68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891章 夜哭第406章 再次殺回平壤第1043章 朝廷請借天子錢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541章 密謀第40章 飢渴難耐第1336章 改旗易幟第385章 孤軍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1232章 君子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302章 慕容長生(謝謝平安10113萬賞!)第388章 後宮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256章 天降爵位第431章 暗影衛第995章 長孫策反東西面第706章 假黃鉞第380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