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封禪

開元六年,秋八月。

金殿早朝之時,數名官員走出隊列,齊聲奏請。

“臣等請求聖人封禪泰山!”

羅成有些意外,“怎麼這個時候提出封禪的事來了?”

大學士虞世南奏道,“聖人之功德,天下人有目共睹。封爲祭天,禪爲祭地。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天命以爲王,使理羣生,告太平於天,報羣神之功。”

登封報天,降禪除地。

封禪泰山,對於古人來說,並不僅僅是一種炫耀捧場,而是有着極強的政治意義的。尤其是改朝換代之後的帝王,更需要去泰山封禪,這意味着與天的溝通,取得上天的天命,代天治理人世。

天子天子,上天之子,天命所授,這個封禪便是這個授天命的儀式,所以說是馬虎不得的。

而且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去封禪天地的,只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是在久亂之後,致使天下重歸太平,或是開創盛世的皇帝,纔有資格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接受天命代爲治理人間。

封禪儀式在中嶽嵩山和東嶽泰山都曾舉行過,但以泰山的次數最多和影響最大。

封禪泰山自秦始皇開始。

“聖人,臣等以爲眼下封禪都已經算是晚的了,聖人結束前隋之動亂,重歸天下太平,安民拓邊,功蓋秦皇漢武,當早封禪泰山,向天地報告,接受天命。請聖人前往泰山,在泰山之頂築圓壇以報天之功,在泰山之腳築方壇以報地之功!”

古人講究正統,重法理。

秦繼承隋,靠的是武力奪取的天下,雖說當時朝綱混亂,但羅成終究曾是隋家舊臣,因此更需要強調君權神授,以此來證明大秦的法理性和正統性。

這東西其實很重要,畢竟這代表的是正統性,若是不強調君權神授,那豈不是說以後誰想當天子都可以?

這和當初讓楊暕禪位一樣,但禪位還不夠,必須還得封禪泰山。

大秦的天下,不僅僅是楊家禪讓的,也是得到上天批准,君權神授的。

幾位大學士都請求皇帝早日封禪,以金泥銀繩將封禪文書封印,然後埋於泰山地下。

羅成微笑着道。

“諸卿不止一次提出泰山封禪,只是朕以爲如今天下還未完全一統,江南還有二藩割據,朕若就去泰山封禪,似乎有些沒臉。”

幾個大學士馬上道,江南二藩早已歸附,皆只是大秦的藩王而已,並不影響大秦一統天下的事實,今年雖有大災,可朝廷從容面對,上下齊心協力一起渡過了難關,百姓沒有流離失所,也沒有因災而餓死百姓,這便是天大的功德,這也是上天的護佑,因此更應當去泰山封禪,祭祀天地,拜謝天神。

羅成心裡還是蠻高興的。

大學士們也不是那種愛拍馬屁的人,大家都說他可以封禪,這也是對帝王功績的肯定。

這時御史大夫張儀臣出列。

“臣等請聖人封禪泰山,不僅僅是因爲異姓而王改朝換代,還因爲聖人治理天下的功績,結束隋末動亂,重安天下太平,尤其是將突厥、高句麗等亡我之心不死的外賊征服,使我漢家無外患之憂,這是天大的功績。而這功績,其實也不全是聖人一人之功績,這也是聖人率領的文武百官們的功績,聖人封禪,也正是對天下臣民的肯定。”

御史中丞長孫無忌也道,“聖人功高德厚,如今華夏安定、四夷賓服,五穀豐收,符瑞不斷,眼下正是封神告天地之時。”長孫無忌認爲,家中的孩子在學堂讀書,若是有了好成績,也肯定是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的,這也是讓父母一起高興。如今大秦有了這樣的好成績,爲何還要遲遲不告訴天父地母呢?

“朕擔心封禪泰山,到時車駕東巡,千乘萬騎,耗費太多。到時沿途得修路,又要供應,這花銷不少,且封禪泰山,必然也得召諸侯藩邦前來,各地諸侯,遠夷君長,都要趕來,這勞師動衆啊。”

門下侍郎魏徵便道,“聖人無須擔憂這些,雖說剛經歷了一場大災,但中原各地府庫依然充實,聖駕東巡,朝廷完全可以自己供應,不會讓百姓加重負擔承擔,至於說諸侯藩邦們前來,這不正是宣示我大秦盛世的機會嗎?讓這些藩邦看到我們的強大,這樣他們才更不敢亂來,也能使的邊疆更加安穩。”

“至於說諸藩到來,到時要賞賜,其實現在朝廷每年的正旦大朝,以及聖誕節、千秋節等,諸侯藩使也都會前來拜賀,朝廷也諸藩早有了一套成熟的朝貢貿易體系,朝廷適當給他們點貿易優惠,免除他們一些關稅,他們高興不已,而朝廷也從沒有虧過,每次諸藩朝貢,朝廷跟他們交易,其實都是賺的。因此我們根本不必擔心諸藩來了的賞賜問題,來的越多,還能賺的越多。”

張須陀也說皇帝封禪泰山,還可以東巡,看看東方各郡的情況,瞭解下民情。

百官皆贊成封禪泰山。

“封禪也可,然朕要提出幾點,首先就是不可過於排場耗費,比如沒有必要爲了朕封禪東巡,特意再修一條路,不需要什麼黃土墊道、路邊栽柳等。另外,這次出巡,沒必要帶太多的人,後宮裡一後四妃九嬪同往即可,宮女內侍數量也要控制在五百以內。”

“還有車駕等要從簡,不要搞的過於奢華隆重,隨駕的侍衛軍隊,可從北衙禁軍和內衙親軍中各選四千,然後再調兩千羽林隨駕便好。多了也沒必要,朕在大秦的疆土腹心巡視,不可能還要數萬大軍護衛,不要搞的跟楊廣一樣,出巡一次,隊伍二三十萬人。”

皇帝的話倒是讓大臣們十分意外和高興,能有一個節儉的皇帝總是好的,雖說皇帝其實是天下最有錢的人,皇帝的內庫一年都能收入兩三千萬貫,相當於朝廷小半年的所有收入。

張儀臣感嘆着道,“臣當年曾親自參與過隋朝建造東都洛陽,當時爲修建洛陽紫微宮殿,其中的樑柱取材於江西豫章,一根樑柱需要兩千人擡,還要用鐵輪子,走了幾里路,鐵輪就壞了,得要有數百人帶着鐵輪跟着,每天走不了三十里。一材之費,便要數十萬工,其它可想而知了。從前秦修阿房宮,失了人心。楚國修章華宮,也失了人心,隋朝修好東都洛陽,也開始失了人心,如今聖人坐擁萬里疆土,國庫收入數倍於隋,泰山封禪,卻如此一切從簡,此真是江山社稷之福也!”

殿中羣起恭賀之聲。

羅成呵呵笑道,“朕當初十六歲時,便被隋朝徵召去挖運河,一家七個男丁,成丁才五個,但六人被徵召服役,不是涿郡打造軍械,就是東萊造戰艦,要麼就是洛陽修宮殿,或是河北挖運河,想想楊廣如此不體恤民力,他不亡誰亡?朕也是自隋朝一路過來的,親眼看到楊廣是如何折騰敗亡了天下,因此朕深以爲戒。”

虞世南說,封禪泰山是大事,該有的儀式得有,該有的依仗也還是得有的,後宮只帶五百人太少,護衛只帶一萬人也還是太少。

“聖人,朝廷雖剛經歷了一場大災,但是封禪儀式也不能辦的寒酸了,這是我朝最重要的一件盛事,又是要祭祀天地,絕不能簡單了,國庫有充足的錢糧可以供給,請聖人放心,我等會認真辦好這場事情,雖不會太簡陋但也不會過於耗費的。”

那邊魏徵也贊成,“就算是普通農人小戶家裡,平時勤儉持家,可若遇到兒女婚事之時,該有的禮儀也是得有的,該花的錢也會花的,並不會少半分。”

“這是禮!”

一羣大臣堅持,說不能太寒酸了。

“此事就交由府院負責,朕相信你們能把此次封禪辦的既不失禮又不過於奢靡。”

魏徵帶頭,右手持笏在左掌心拍擊。

百官跟隨,羣起拍笏贊成。

改朝、統一、盛世、祥瑞。

大秦皆有,故百官請封禪泰山,皇帝羅成最終也同意了,一開始他是打算不要搞太大排場的。但是這個事情最後交到政事堂和翰林院負責後,兩邊一致認爲,封禪泰山,就算是一個王朝二三百年曆史,都未必有幾次封禪,故此一定得辦的不失禮。

“聖人封禪,欲帶太子前往,並讓太子爲亞獻,諸位以爲如何?”政事堂中,魏徵詢問。一般情況下,皇帝封禪,都會留太子在京留守監國,並且留老成持重的宰相輔佐。

但這次皇帝不但要帶一後四妃九嬪同往泰山,還點明瞭要帶太子去,並讓太子負責亞獻。

亞獻就是指皇帝在泰山封禪祭祀的時候,在皇帝敬完第一次酒後,太子跟着進第二輪酒,這是一個極重要的儀式。儀式上,皇帝自然是主祭,向天地進貢祭品進酒,太子就在旁邊遞祭品,並且隨後亞獻祭祀。

“我看陛下讓太子隨行並充當亞獻,用心良苦,這是要鞏固太子儲位,應當支持。”幾位宰相都道。

第669章 火併第84章 殺威第1109章 會盟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1402章 野豬皮第1067章 皇家織造女工忙第548章 海東王第785章 大秦開元第1378章 敵營十九年第48章 密謀第1291章 北斗七星高第396章 開倉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1507章 長卿不爭第1034章 手下敗將的敗將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527章 求降第987章 秘不發喪藏玄機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1235章 牛腿稅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210章 赤發靈官第491章 蛟龍入海,虎進洛陽第845章 洛陽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548章 海東王第280章 前廂都將第1458章 深入大漠第1129章 國仙第864章 將軍決戰豈在戰場第871章 受降城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061章 燒尾宴席驚吐蕃第776章 勸進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1028章 金輅馳過凱旋門第1407章 李世民第835章 屠城第1271章 血火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364章 結燕唐之好第1038章 人爲刀俎我魚肉第274章 斬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396章 開倉第109章 擴充第1316章 黃河灘第1412章 霸皇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66章 一羣莽夫第315章 羅門女將第756章 忠臣和貴族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48章 密謀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948章 跑單幫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298章 驅逐第1447章 請君入甕第1523章 另做打算第1404章 龍兄虎弟第560章 辭相第959章 禁中新拜羽林郎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466章 笑面虎第63章 爺爺在此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946章 大非川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1515章 安排後事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281章 竇建德第919章 東方不敗、一統北方第894章 吳越樑楚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214章 驃騎第505章 吳帝第73章 錢比命值錢第240章 鹽賊第365章 賜劍
第669章 火併第84章 殺威第1109章 會盟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1402章 野豬皮第1067章 皇家織造女工忙第548章 海東王第785章 大秦開元第1378章 敵營十九年第48章 密謀第1291章 北斗七星高第396章 開倉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1507章 長卿不爭第1034章 手下敗將的敗將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527章 求降第987章 秘不發喪藏玄機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1235章 牛腿稅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210章 赤發靈官第491章 蛟龍入海,虎進洛陽第845章 洛陽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548章 海東王第280章 前廂都將第1458章 深入大漠第1129章 國仙第864章 將軍決戰豈在戰場第871章 受降城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061章 燒尾宴席驚吐蕃第776章 勸進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1028章 金輅馳過凱旋門第1407章 李世民第835章 屠城第1271章 血火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364章 結燕唐之好第1038章 人爲刀俎我魚肉第274章 斬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396章 開倉第109章 擴充第1316章 黃河灘第1412章 霸皇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66章 一羣莽夫第315章 羅門女將第756章 忠臣和貴族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48章 密謀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948章 跑單幫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298章 驅逐第1447章 請君入甕第1523章 另做打算第1404章 龍兄虎弟第560章 辭相第959章 禁中新拜羽林郎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1435章 我好難啊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466章 笑面虎第63章 爺爺在此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946章 大非川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1515章 安排後事第306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281章 竇建德第919章 東方不敗、一統北方第894章 吳越樑楚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214章 驃騎第505章 吳帝第73章 錢比命值錢第240章 鹽賊第365章 賜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