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暴風雨前夕

當晉王李隱與秦王李世民至東宮赴宴,卻雙雙病重的消息傳開後,長安朝野頓時一片譁然。

發生這種事情,任誰都知道其中肯定有蹊蹺,不少人都猜測這是太子給晉王、秦王下了毒。

不過李建成卻是矢口否認的,只說是李隱與李世民兩人因常年征戰,落下了病根,在昨晚忽然爆發了。

對於李建成的解釋,有人信了,但也有人不信,不過別人的信與不信,李建成都不關心,他現在關心的,是李隱與李世民到底死沒死!

只要李隱和李世民死了,百官朝臣的意見都將不再重要,他也必將能安安穩穩的繼續做他的東宮太子。

然而事情過去了一整天后,無論是李隱的承德殿,還是李世民的承乾殿,傳出來的消息都依舊是“病重”,而非“病逝”。

李建成見此,頓時向李元吉發火道:“你不是說那毒藥人喝下後,數個時辰便會毒發嗎?”

李元吉嘀咕道:“這我怎麼知道,一定是賣藥給我的人騙了我,或是他們府中,有醫術高明的人,又或是……或是他們根本就沒喝下酒,當時騙過了我們。”

李建成聽後,陷入了沉默之中,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三天後,承德殿傳出了晉王李隱病情好轉的消息。

這天晚上,李淵與李建成來到承德殿探望李隱,隨後命令李建成道:“晉王平素不善於飲酒,從今以後,你不能夠再與他夜間飲酒。”

李建成連忙答道他以後都不敢了。

李淵此言,是直接將李隱的病因直接歸爲“不善夜間飲酒”所致了。

李家兄弟雖已是水火不容的狀態,但李淵卻希望他們能至少維持個皇家臉面。

之後,李淵先讓李建成退下,然後屏退左右,自己單獨留在了李隱身邊。

李淵對李隱道:“我看你們兄弟似乎難以相容,你們一起住在京城裡面,肯定要發生紛爭,我打算派你返回行臺,讓你留居晉陽,主持太原道事物,防範突厥人。”

李隱哭泣着,以不願意遠離李淵膝下爲理由,表示推辭。

李淵見李隱的神情不似作假,才微微的點了點頭,“天下都是一家,長安晉陽兩地,路程很近,只要我想念皇兒你,便可動身前來,不用煩惱悲傷。”

李隱聽後,這纔沒有繼續推辭。

然而,當李隱準備出發前方晉陽的時候,李元吉卻勸李建成道:“李隱在河東威望極高,如果他到了晉陽,擁有了地盤與軍隊,便再也不能夠控制了。不如將他留在長安,這樣他就只是一個獨夫而已,捉取他也就容易了。”

於是,李建成暗中讓好幾個人以密封的奏章上奏李淵,聲稱:“晉王身邊的人們得知晉王前往晉陽的消息以後,無不歡喜雀躍。察看晉王的意向,恐怕他不會再回來了。”

李建成還指使李淵寵信的官員以李隱去留的得失利弊來勸說李淵,李淵於是便改變了主意,李隱前往晉陽的事情又半途擱置了。

李建成、李元吉與後宮的嬪妃日夜不停地向李淵誣陷李隱,衆口鑠金之下,李淵慢慢起疑,便準備懲治李隱。

陳叔達進諫道:“晉王爲大唐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是不能夠廢黜的。況且,他性情剛烈,倘若加以折辱貶斥,恐怕經受不住內心的憂傷憤鬱,一旦染上難以測知的疾病,陛下後悔還來得及嗎!”

李淵被陳叔達這一番話勸服了,沒有處罰李隱。

然而這時,晉王府所屬的官員卻人人憂慮,個個恐懼,不知所措。

行臺考功郎中房玄齡對比部郎中長孫無忌道:“現在仇怨已經造成,一旦禍患暗發,豈只是晉王府不可收拾,實際上便是國家的存亡都成問題。不如勸說晉王採取周公平定管叔與蔡叔的行動,以便安定皇室與國家。存亡的樞機,形勢的危急,就在今天!”

長孫無忌道:“我有這一想法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只是不敢講出口來。現在你說的這一席話,正好符合我的心願。請讓我爲您稟告晉王。”

於是,長孫無忌夜訪承德殿,將心中所想都告訴了李隱。

李隱傳召房玄齡、宋正本計議此事,房玄齡道:“大王的功勞足以遮蓋天地,應當繼承聖上的偉大勳業。現在大王心懷憂慮戒懼,正是上天在幫助大王啊。希望大王不要疑惑不定了。”

隨後,房玄齡、長孫無忌和宋正本三人,共同勸說李隱誅殺李建成與李元吉。

李隱神色漠然,過了許久後,才緩緩的點了點頭,房玄齡、長孫無忌和宋正本三人見此,臉上都露出了驚喜之色……

由於晉王府擁有許多驍勇的將領,李建成與李元吉打算引誘他們爲己所用。

李建成首先在暗中將一車金銀器物贈送給了尉遲敬德,並且寫就一封書信招引他道:“希望得到公之屈駕眷顧,以便加深我們之間的布衣之交。”

尉遲敬德推辭道:“我是編蓬爲戶、破甕作窗人家的小民,遇到隋朝末年戰亂不息、百姓流亡的時局,長期淪落在抗拒朝廷的境地裡,罪大惡極,死有餘辜。晉王賜給我再生的恩典,現在我又在晉王府註冊爲官,只應當以死報答晉王。

我沒有爲殿下立過尺寸之功,不敢憑空接受殿下如此豐厚的賞賜。倘若我私自與殿下交往,就是對晉王懷有二心,就是因貪圖財利而忘掉忠義,殿下要這種人又有什麼用處呢!”

李建成見了尉遲敬德的回信後,頓時勃然大怒,與他斷絕了往來。

尉遲敬德將此事告訴了李隱,李隱道:“本王知道你的心如山嶽那樣堅實牢靠,以後太子再贈給你什麼,儘管接受便是。”

尉遲敬德見李隱如此信任自己,頓時大爲感動立誓要爲李隱肝腦塗地。

不久,李元吉指使勇士在夜間刺殺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得知這一消息以後,將層層門戶敞開,自己安然躺着不動,刺客屢次來到他的院子,終究沒敢進屋。

於是,李元吉向李淵誣陷尉遲敬德,尉遲敬德被關進奉詔命特設的監獄裡審問處治,準備將他殺掉,由於李隱的再三請求保全他的生命,這才得以不死。

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213章 內憂第243章 風雪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179章 江都之亂(下)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250章 回河內第九十三章廝殺第九十三章廝殺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九章 都城洛陽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199章 再次受賞第127章 大海寺之戰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213章 內憂第112章 定河東第八十八章 善後第五十四章 騎兵突擊第四十五章 進宮面聖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152章 娘子軍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106章 劉文靜之言第九十三章廝殺第235章 勸尉遲高麗與高句麗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188章 大婚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110章 戰火第244章 戰後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222章 兵敗雀鼠谷第122章 竇建德第263章天策上將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261章 進洛陽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六十一章 楊玄感造反第九十二章 馬匪來襲第196章 不降唐第160章 進軍河東郡第188章 大婚第二十九章賣妻賣女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191章 離間之計第五十六章二徵遼東第十章 夜市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175章稽胡反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九十三章廝殺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三十章 你賣,還是不賣?第244章 戰後第214章 定河西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161章 屈突通歸降第152章 娘子軍第240章 追擊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九十六章 阿朵兒第235章 勸尉遲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152章 娘子軍第五十六章二徵遼東第182章 無法無天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272章 鴆酒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148章 屯軍龍門第229章 願今後,勿生帝王家第206章 檢舉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98章 還師長安第169章 魅雪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東都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249章 連珠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九十三章廝殺第204章 東宮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
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213章 內憂第243章 風雪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179章 江都之亂(下)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250章 回河內第九十三章廝殺第九十三章廝殺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九章 都城洛陽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199章 再次受賞第127章 大海寺之戰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213章 內憂第112章 定河東第八十八章 善後第五十四章 騎兵突擊第四十五章 進宮面聖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152章 娘子軍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106章 劉文靜之言第九十三章廝殺第235章 勸尉遲高麗與高句麗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188章 大婚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110章 戰火第244章 戰後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222章 兵敗雀鼠谷第122章 竇建德第263章天策上將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261章 進洛陽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六十一章 楊玄感造反第九十二章 馬匪來襲第196章 不降唐第160章 進軍河東郡第188章 大婚第二十九章賣妻賣女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191章 離間之計第五十六章二徵遼東第十章 夜市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175章稽胡反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九十三章廝殺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三十章 你賣,還是不賣?第244章 戰後第214章 定河西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161章 屈突通歸降第152章 娘子軍第240章 追擊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九十六章 阿朵兒第235章 勸尉遲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152章 娘子軍第五十六章二徵遼東第182章 無法無天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272章 鴆酒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148章 屯軍龍門第229章 願今後,勿生帝王家第206章 檢舉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98章 還師長安第169章 魅雪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東都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249章 連珠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九十三章廝殺第204章 東宮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