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司徒玄策

其實李玄都在第一時間就猜出了秦清的身份,只是他沒有道破,秦清也心知肚明。

秦清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意思是兩家聯姻,關鍵不在於李玄都和秦素這兩個當事人如何想,在於秦家兩家的“父母”如何想,所以是父母之命。李玄都回答說“天變不足懼,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意思便是不需要父母之言,此乃二人私事,而非兩家公事。所以秦清笑罵李玄都狂妄,卻無甚怒意。於是李玄都又問秦清能否看到他的誠意。

後來秦清又問李玄都此來遼東難道只是爲了這些天下大事,李玄都回答說世上之事如長河之水,家國一體,國事家事並不衝突,而人心複雜,誰也不能拋開利害只談感情,或是拋開感情只談利害,終究是混雜一處,難以區分。

秦清算是認可了李玄都的說法,這才提出切磋武藝,因爲秦清壓抑了境界修爲,所以的確是單純切磋而已。可如果李玄都的回答不能讓秦清滿意,也許就不會是這般公平切磋了。

二人沒想到秦素會出現在此處,所以沒能真正分出勝負,不過也算盡興,尤其是李玄都,過去遇到的對手中,同境相爭,旱逢敵手,真正能讓他感覺棘手的不過是李太一和李元嬰二人,可這二人也沒能勝過他去,唯一讓他落入下風的是白繡裳,今日又要再加上一個秦清,難怪秦清在太玄榜上的排名要高出白繡裳,是爲長生境之下的第一人。

至於秦清與司徒玄策交好,也不是秦清信口開河。

正邪兩道相爭綿延千年之久,傷亡慘重,於是正邪兩道中有了主和一派。邪道之中,主和的遼東五宗與主戰的西北五宗公開決裂,正是自秦清始,由此可見,秦清乃是主和一派之人。而在正道之中,司徒玄策也是主和之人,當年司徒玄策天縱之資,更勝如今李玄都,同輩之中無人能及,幾乎所有人都將其視爲未來正道盟主的不二人選,最早時候,“大先生”這個稱呼是專門代指司徒玄策一人而已,後來才由此衍生出二先生、三先生、四先生等稱呼,哪怕是術算第一人的沈無憂,也要在“大先生”之前加一個姓氏。司徒玄策得知秦清的心意之後,曾多次前往遼東,與秦清面談,並極力撮合秦清與白繡裳。

與秦清議定之後,司徒玄策又主張緩和清微宗與正一宗的敵對態勢,主張兩宗和談,兩宗並立。此舉深得大天師張靜修心意,故而邀請司徒玄策前往大真人府一晤。的當時清微宗中,因爲對正一宗無必勝把握,故而是戰是和尚有爭論,司徒玄策力排衆議,又說服李道虛,前往雲錦山,與大天師張靜修面談數日,又與張鸞山一見如故,兩人常常秉燭夜談,同後來張鸞山的種種行爲也深受司徒玄策的影響。

當時清微宗和正一宗只是敵對,還未正式開戰,正一宗對於後起之秀清微宗的挑戰,同樣忐忑,眼見司徒玄策親臨正一宗,雙方化干戈爲玉帛,無不如釋重負、歡欣鼓舞,在司徒玄策離開雲錦山時,張靜修親自相送至上清鎮,當時還未犯下大錯的張靜沉率領張嶽山、張岱山等人再送三十里才折返而回。

司徒玄策外聯遼東五宗秦清,又平定正道十二宗內部,只待整合完畢,便可代天行罰,誅滅冥頑不化的西北五宗,從此之後,江湖上再無正邪之分,只剩下十七大宗門而已。

只是誰也不曾想到,就在司徒玄策從吳州返回齊州的途中,被人伏擊,饒是司徒玄策已經躋身造化之境,仍是寡不敵衆,重傷之下逃回東海,已是奄奄一息,命不久矣。

在這種情形下,能救司徒玄策的只有李道虛,當時李道虛已然躋身長生境,而司徒玄策本身也有天人造化境的修爲,若是李道虛捨得跌落一個境界,可以救回司徒玄策,以李道虛的資質和經驗,也未必不能重回長生境,可在種種顧慮之下,李道虛未曾出手相救,而是坐視司徒玄策身死。正因爲如此,張海石與李道虛反目,而李道虛因爲心中有愧的緣故,又秉持以法爲尊的理念,始終不曾爲難張海石。可在這種情況下,大弟子身死,二弟子離心,李道虛只能在時隔多年之後收了其他幾位弟子,這也是李玄都等人與張海石年齡相差極大的原因。

司徒玄策之死,影響深遠,除了直接導致張海石與李道虛反目之外,李卿雲也對李道虛極爲不滿,夫妻二人爲此幾番爭吵,李道虛一怒之下,與妻子分居兩處,後來李卿雲既是傷心丈夫薄情,更是難過如同親子的司徒玄策身死,幾番打擊之下,練功出了岔子,修爲大損,每況愈下,終是鬱鬱而終。

在司徒玄策身死之後不久,被壓抑已久的主戰派佔據上風,清微宗終是以後起之秀的身份向正道盟主的寶座發起了挑戰,正道由此分裂出兩大陣營。在這種情況下,司徒玄策關於聯合十七宗共誅西北五宗的宏圖便變成了一場空。

沒了司徒玄策的支持,遼東五宗和正道十二宗的聯盟無果而終,秦清和白繡裳的婚事也只能作罷。不過在多年之後,秦清還是通過接任忘情宗宗主一事正式與西北五宗決裂,並得到正道各宗的支持,這也是仰賴當年司徒玄策的謀劃之故。

到了如今,李玄都的所作所爲,對於許多老輩江湖人來說,並不陌生,這正是當年司徒玄策已經做過的事情,李玄都又做了一遍。正因爲如此,張海石對於其他師弟都不假辭色,唯獨與李玄都親如父子兄弟。大天師張靜修也對李玄都青睞有加,蓋因李玄都又讓他想起了當年功虧一簣的議和。張鸞山、秦清、白繡裳等人,也很難不想起當年那位風姿如玉的同輩領袖。

這段往事,李玄都是隨着年齡增長、閱歷漸深才慢慢完全清楚的。最早的時候,他只知道大師兄司徒玄策死了,後來才知道是意外身故,等到他知道大師兄曾經做過什麼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反思“四六之爭”的對錯。

在李玄都看來,大師兄司徒玄策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唯一的不足便是,走得太快了,太想一戰功成,與當年的張肅卿有相似之處。萬世之功,一步之遙。一步踏空,萬劫不復。

不說廟堂,只說江湖,多少風雲人物。邪道有宋政,可稱梟雄,以布衣之身起家,以下克上,躋身天下頂尖豪強之列,開創西北大周基業,這纔有了後來澹臺雲與大魏朝廷分庭抗禮。正道有司徒玄策,可稱英雄,整合正道十二宗,聯合遼東五宗,更在李玄都之前,要將西北五宗置於死地,結束千年紛爭,開百年太平。可到了如今,宋政何在?司徒玄策又何在?這兩人都倒在了江湖之中,更何況是一個李玄都?帝京一變,李玄都險些就要步了此二人的後塵,所以李玄都纔要用數年時間去痛定思痛,反思自身。哪怕是今日的李玄都,也萬不敢說小覷了天下英豪。

正因如此,李玄都時常會說徐徐圖之,可在如今的形勢之下,又時不我待,實在是兩難處境。

幸賴有前人已經走出了一條路,李玄都再順着這條路去走,便會省力許多。

只是這條路走到最後,會是怎樣的局面,李玄都也不知道了,總不會比現在更壞。

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廣寒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二百零一章 大婚之日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交流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二百零五章 沾泥帶水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一百九十七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三十六章 非仙非俠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八十一章 血神君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樓春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陽法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一百六十一章 應帝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一百九十二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上鬼國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第一百一十五章 勝負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昇之後第二十七章 九重雷劫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未來事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起第八十四章 過手如登山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五章 請神之術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一百六十章 傳國璽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一百零八章 妖女柔情第三十八章 人若無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姐姐第二百二十九章 六項條件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十九章 少年長生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六十八章 相會天蒼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二百二十九章 六項條件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見故人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鬥劍陣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散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一百九十五章 結伴同行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一百四十章 天井激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
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八十二章 敗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廣寒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送禮第二百零一章 大婚之日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一百五十四章 皁閣隱現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交流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西二王第二百零五章 沾泥帶水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一百九十七章 浩然正氣第一百一十章 深埋地下第三十六章 非仙非俠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零五章 異獸之血第八十一章 血神君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樓春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陽法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雷之憂第十六章 咫尺飛劍第一百六十一章 應帝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邀月第一百九十二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論罪當誅第一百四十九章 地上鬼國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第一百一十五章 勝負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宮洞天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昇之後第二十七章 九重雷劫第四十三章 帝釋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未來事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起第八十四章 過手如登山第四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五章 請神之術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纏心絲第三章 錢之二事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一百六十章 傳國璽第八十三章 男女之間第一百零八章 妖女柔情第三十八章 人若無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姐姐第二百二十九章 六項條件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七十八章 出劍與否第十九章 少年長生第二十五章 二人皆至第六十八章 相會天蒼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虞美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六十二章 做個了斷第二百二十九章 六項條件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見故人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鬥劍陣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散第二百零二章 相迎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三十三章 四月初五第二十三章 王庭第一百九十五章 結伴同行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百四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一百四十章 天井激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一百四十三章 正一神霄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