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刀

寧憶,字閣臣,江湖人稱“血刀”,被譽爲“天下三刀”之一,可謂是極高的評價了,幾乎是公認的天下用刀第三人,更勝於用刀之人無數的佛門,僅次於“天刀”秦清和“魔刀”宋政,而且未來成就有望直追秦、宋二人。要知道秦清也好,宋政也罷,都是在知天命的年紀躋身長生境,固然比不得李玄都和澹臺雲,但也是極爲不俗了,寧憶有望追上兩人,也就是說寧憶被認爲是有望長生境之人。

如今的江湖,不論輩分,只論年齡,大體可以分爲老中青三代人,老輩中人已經開始逐漸離開江湖,比如徐無鬼、張靜修,便是還是留在世間的,至多還剩下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接下來的一代人則是正值壯年,在人世間還有四十年以上的時間,以秦清、宋政等人爲首,也可以包括澹臺雲,接下來就是年青一代,年紀大的如寧憶、李元嬰等人,而立之年,年輕一些的如李玄都、顏飛卿等人,及冠之年,人生剛剛起步,還有極爲長遠的路途可走。

寧憶能以不足不惑之年的年紀走到今日的地步,說是天縱奇才也不爲過,如果李玄都沒有諸多機緣,至多就是與寧憶持平。

作爲當年與李玄都打平的人物,寧憶的確是個不能被小覷的人物,哪怕他如今還未躋身造化境。更何況現在的寧憶與剛剛脫離牝女宗的寧憶已經大不相同。

李玄都從來都不是一個小氣之人,不會將一家之學視作不傳之秘,雖然對待寧憶不像對待秦素那樣毫無保留,但他還是將部分法門傳授給了寧憶,尤其是在寧憶加入太平宗後,李玄都就將太平宗的許多絕學傳授給了寧憶,而李玄都的兩大絕學“太平青領經”和“南鬥二十八劍訣”又與太平宗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再加上寧憶也參與了“南鬥二十八劍訣”的整合修訂,所以寧憶與李玄都之間,談不上傳承,也是有些類似於師出同門的意思了。除此之外,寧憶還有自己的獨門絕學,也曾收過弟子,再往前推移,寧憶還是儒門弟子,“浩然氣”和“正氣歌訣”都有涉獵,若說所學龐雜,寧憶也不遜色李玄都太多。

不過所學再多,最終都要千機歸一,正如李玄都陸續學了“北斗三十六劍訣”、“太陰十三劍”、“慈航普度劍典”,最終還是整合爲了“南鬥二十八劍訣”,寧憶也是走了這條路,與李玄都不同的是,他用刀而不用劍。

寧憶拔刀之後,刀尖斜斜指地,刀刃朝向自己,而刀背朝向寧奇,雖然寧憶沒有開口說話,但意思十分明顯,請寧奇亮出兵刃。

儒門七隱士還有可能用些奇門兵刃,儒門大祭酒的兵刃只可能是劍,寧奇取出自己的長劍,拔劍出鞘,三尺長劍神華內斂,不見青光白虹紫氣,不過劍身清亮如水,可以映人面容。

寧奇一抖掌中長劍,終於是開口道:“進招罷。”

寧憶也不廢話,直接一刀向前掠出,寧憶自創的“血影幻身”和“血刀十二式”本就是以速度見長,經過他的改進之後,又有增進,此時寧憶出手之快,實在不可思議,在這電光火石的一剎那間,“欺方罔道”的刀劍已經觸及了寧奇的咽喉位置。

幸而寧奇的境界修爲要高出寧憶一籌,在千鈞一髮之際險之又險地擋下了這一刀,不過他握劍的手掌還是微微一顫,寧憶這才驚覺寧憶的修爲之高,距離自己已經相去不遠,進境之快,比他當年在儒門的時候強出不知多少。

寧憶絲毫沒有因爲眼前之人是自己的至親之人就心生猶豫,又是連續數刀,不見刀光殘影,微風不起,寂然無聲。便是寧奇也沒有捕捉到寧憶的出刀軌跡,只能憑藉直覺連出十數劍,周身竟無半分破綻,將寧憶的出刀悉數防下。

寧憶和寧奇鬥在一處,當真是刀光劍影了,寧憶境界更低,卻是處於攻勢,寧奇境界更高,卻是處於守勢。一連串金石碰撞之聲連綿不絕。

秦清雖然早就聽聞晚輩寧憶的大名,但是從未共事,更未曾與寧憶交手,此時見得寧憶出刀,審視片刻之後,發現寧憶與李玄都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子,李玄都以氣機浩大著稱,寧憶體內氣機算不得雄厚,便是比之當年的李玄都也相差不少,但是氣機流轉速度極快,不遜於李元嬰。不過寧憶的快與李元嬰的快又有不同,李元嬰的快是純粹的速度之快,寧憶的快卻是變化之快。

如果用輕身功夫做比方,李元嬰長於直線奔騰,寧憶長於輾轉騰挪,各有千秋。

當初李元嬰對上李玄都,便是李玄都佔盡優勢,仍舊險些命喪李元嬰之手。此時寧奇對上寧憶,也是如此。儒門大祭酒,境界雖高,但長年養尊處優,極少與人交手過招,偶有出手,也是點到爲止,甚少有生死搏殺的經歷,若論對敵交手的經驗,哪裡比得上李玄都、寧憶、李元嬰一干人等。

寧憶出刀越來越快,“血影幻身”也完全施展開來,只見得寧奇周圍出現了上百個殘影,殘影疊着殘影,重合層疊,及至後來,已經看不到寧奇的身影。

只是就算如此,寧憶手中之刀仍舊沒能破開寧奇的守勢。

久攻不下,寧憶突施殺招,只見得一輪血月在兩人之間升起。

寧奇毫不客氣地一劍將血月劈成兩半,手中長劍點向寧憶的眉心。寧憶身形倏忽向後退去,兩人一進一退,寧奇的劍尖與他的眉心始終保持着半寸距離,不過劍尖上吞吐不定的劍氣還是傷及了寧憶的眉心,割裂開一道血痕,彷彿一隻血色的豎眼。

如此向後退出十餘丈之後,寧憶猛地止住退勢,終於拔出腰間的“大宗師”,猛地格開寧奇的長劍。

先前宋政沒有在意,此時才注意到了自己的佩刀竟然在寧憶的手中。也如秦清那般,開始注意起這個與自己並列其名的晚輩。

只見寧憶手持雙刀,右手持“欺方罔道”,刀身略顯平直細長,略有弧度,與長劍有幾分相似,左手持“大宗師”,厚背刃寬,盡顯厚重之意。兩口寶刀都自有氣勢,鋒銳異常,只是雙刀截然相反,一件至剛至重,一件卻極盡輕柔。

這卻是寧憶在太平山無憂谷中練刀多時,又自創了一門對敵之法,這門對敵之法勝在一個“奇”字,要的就是出其不意,若是突然用出,就算對手高出他一個境界,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破去。可寧憶一旦用出了此種手段,與他同等境界之人,是無論如何也敵不過百餘招的,就算是高出他一個境界之人,也要敗在這個出其不意之下。

寧憶擋下寧奇的一劍之後,隨即以“欺方罔道”向寧奇攻去,可是並非直來直去,卻是畫了一個圓圈,好似滿月。寧奇一時不知這“欺方罔道”要刺向何方,只得向後一退,暫避鋒芒,可寧憶出手快極,寧奇後躍退避,“欺方罔道”劃成的圓圈又已指向他身前,圓圈越劃越多,初時只有三個,數招一過,三化九,九化三十六,自成陣勢,已將寧奇完全籠罩其中,觀戰中人中少有庸人,已經有人看出些許端倪,這等手段,似乎與張海石所用劍法有些相似,又與太微真人所用的“北斗三十六劍訣”有些相通之處。

寧奇眼見寧憶招數越來越是凌厲,而左手倒提的“大宗師”始終未用,卻也無法可想,只得全力運轉手中長劍,儒門劍法自有獨道之處,僅僅是對上寧憶的單刀也不落下風。

就在這時,寧憶左手中的“大宗師”迅猛劈下,雖然寧奇勉強閃過,但聽得轟然一聲,在地面上劈砍出一道長近十丈的溝壑。

玉虛峰不比其他地方,山石堅硬無比,便是天人境大宗師想要留下痕跡也不是簡單之事,寧憶能一刀劈開長長溝壑,可見這一刀的威勢之大。

寧憶以雙刀對敵,“欺方罔道”以變化爲主,“大宗師”以剛猛爲主,寧憶雙手雙刀剛柔相濟,陰陽相輔,初次遇到之人,定要手忙腳亂。寧奇也是如此,不過他畢竟修爲高深,見多識廣,此時已經漸漸看出些許端倪,寧憶手中的“欺方罔道”迅捷凌厲,變化萬千,卻是以困人、牽制爲主,反倒是“大宗師”,勢大力沉,不動則已,一動便是雷霆之勢,取人性命,要好生防備。

便在這時,寧憶忽地尋到破綻,左手“大宗師”猛地一刀當頭劈下,氣勢雄渾,彷彿挾大勢而至,讓人躲無可躲,避無可躲,卻是儒門的路數,同時“欺方罔道”所劃圓圈卻籠罩住了寧奇前後左右,令寧奇絕無閃避躲讓之處。寧奇只得以手中長劍硬接了他這招。但聽得一聲巨響,刀劍相交,寧奇本人修爲高絕,無甚大礙,可手中長劍卻是被“大宗師”生生崩出了一個缺口。

第一百三十二章 終是發難第六十三章 三十六劍第一百九十章 靈丹妙藥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一百三十章 錢之一字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七十章 牝女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雷霆之威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二章 六部十二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二十五章 客人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九十六章 醒來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三章 我有一座劍秀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三十四章 有酒上酒第一百八十一章 美人白骨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四章 醜琴師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老峰第一百七十九章 晉州晉陽第一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十二章 動員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六十二章 六劫齊至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一百零三章 徐大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第八十四章 客棧之禍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零一章 人質第一百零一章 陰陽宗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人放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網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縛冤魂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九十一章 踏足玄元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一章 土豪田地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五十六章 牽涉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衍靈刀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陰太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吾之幸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翠樓吟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無幸第七十六章 一刀生滅終章(一)第十六章 循蹤而至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八十章 初步構想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
第一百三十二章 終是發難第六十三章 三十六劍第一百九十章 靈丹妙藥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一百三十章 錢之一字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七十章 牝女第五十章 金剛不壞第四十六章 師徒之間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雷霆之威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手第二章 六部十二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經臺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鋒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偶遇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二十五章 客人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一六十章 齊飲冰第九十六章 醒來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公第六十八章 策凌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三章 我有一座劍秀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左尊者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三十四章 有酒上酒第一百八十一章 美人白骨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陰劍陣第四章 醜琴師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老峰第一百七十九章 晉州晉陽第一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第五十五章 降妖傳說第十二章 動員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身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帳疑雲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六十二章 六劫齊至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師姐師妹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一百零三章 徐大第一百零一章 五大家族第八十四章 客棧之禍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零一章 人質第一百零一章 陰陽宗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人放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收網第一百三十二章 地縛冤魂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十九章 當年故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民在何處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中宋政第九十一章 踏足玄元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五十三章 龍脈地氣第一章 土豪田地第五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五十六章 牽涉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衆擊寡(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蹤重重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九十一章 退強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二百三十二章 理學一派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二百二十章 他心通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衍靈刀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陰太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吾之幸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地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星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翠樓吟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無幸第七十六章 一刀生滅終章(一)第十六章 循蹤而至第六十七章 天下兩刀第八十章 初步構想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中之月第二十七章 崑崙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