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

“這幾年稀奇古怪的衙門越來越多,卻也不覺冗員,倒也是透着古怪。”

“有甚古怪的,舊年做賬,才幾個人?如今賬目變化,想要胡亂應付,怕是自討苦吃。只這一項,增補多少缺位?魔都張公的學生,嘴上最愛掛着的一句,便是‘專業’二字。”

“專業專業,專攻其業啊。”

相較於老大帝都長安城的風氣,“地上魔都”雖說是羣魔亂舞各種妖魔鬼怪出沒,可辦事效率確實有口皆碑。“專業”二字,放在“地上魔都”身上,也算是一個良性標籤。

房玄齡在京城放了一顆衛星,甩手就是“四個二”“一對王”,炸的一羣京城“老鄉”七葷八素,連身體不算太好的李皇帝,也冒出來主持了幾次弘文閣會議。

“相公,這鐵路和弛道有個甚麼分別?怎地還要專門設個衙門?這不是多此一舉?”

皇帝離席之後,弘文閣內部開始了瘋狂的討論。

有人奇怪鐵路問題,可知道內情的馬周,也不好直接解釋,於是用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藉口。

“偷鐵刁民甚多……”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馬賓王恨不得抽自己倆耳光。

可偏偏這藉口很給力,京城的老爺們一聽,頓時滿意點點頭。

理由很充分!

若非要“爲君分憂”,馬周肯定要罵一聲“老夫可去你們媽的”,作爲弘文閣大學士,他說出這樣的話,其實要承擔政治風險。罵誰都可以,就是不能罵治下百姓是“刁民”,哪怕你罵李皇帝是昏君,這也是可以的。

馬周說出這句話,其實也算是給自己留個小黑點兒。但他萬萬沒想到,弘文閣諸學士的下限超乎了他的想象,這幫老雜碎居然認同了這個扯淡的觀點。

平日裡唸叨的“教化”,在此刻都成了放屁。

這讓馬周很受傷,心中暗忖這幫雜碎給張操之提鞋都不配!

張德治下固然也是處處吃人的,但至少有一點讓馬周很服氣。你隨地大小便,我教你不要隨地大小便;你到處拉野屎,我教你不要隨便親近大自然;你半個大字都不認識,我教你如何讀寫畫畫。

論跡不論心,固然這一切背後都是爲了某個目的而服務,但孰優孰劣,一眼就能看明白。

“只是……這‘鐵路衛’和‘鐵路局’,作甚要並作一項?”

“陛下聖心獨裁。”

馬周沒好氣地回了一句,一羣學士微微點頭,琢磨着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深意。

其實沒什麼鳥深意,“鐵路衛”就是歸“鐵路局”管理的“警察”部門。雖然“鐵路局”只是一個局,但是局令品級極高,比照六部,這就很有說道,等於說就是個低配版的工部加兵部。

平日裡倒還好,可要是局令會經營,落在某些豪門大族手中,等於就是一支相當可觀的力量。

這種情況會不會發生,馬周不知道,但一切事情只能防微杜漸。當年吃肉喝湯各種痛快,眼睜睜地看着武漢人口踩在兩百萬這條線上的時候,痛快也就只剩下痛,可誰又敢說重來一回,當年的甜頭不吃下去?

思來想去,重來一回,照樣還是要吃下去。

“鐵路局”所設局令第一回有了“任期”這個成文立法的概念,而不是以往嘴裡的“任期”,皇帝是可以隨時“奪情”想用誰用誰。

李皇帝也想通了,在這個事情上必須嚴格執行,在張德這個事情上玩脫之後,他很清楚,後世子孫能夠比得上他和他老子的,大概是不太可能有了。他尚且會玩脫,還指望後世子孫能夠微操有如神助?

一旦微操起來,怕不是都成了“逍遙津”,儘讓姓張的耀武揚威了。

所以,“鐵路局”局令不但有“任期”,還嚴格執行了“退休”制度,到年齡線,哪怕“任期”未滿,也得結束“任期”。

除此之外,“鐵路局”局令,是從內府中選拔,只有副官局丞是從工部中“借調”。

地方上比照中央,各地只要開建鐵路,就可以建設地方分局,這就留給了進奏院搞事的機會。

算是皇帝老子扔出來的肉骨頭。

橫豎修鐵路對不少人來說,就是個“發家致富”的好路子。

馬周要協調弘文閣諸學士的“念想”,鐵路真正的大殺器還沒有被祭出來,這光景就算想要撈,也就是賺點工錢賺點中間商應該有的差價。

但是隻要大殺器祭出來,這些王八蛋有一個算一個,想要和現在一樣胡亂伸手,能成事他馬周當場自殺。

外臣從馬周這裡得到解釋,而皇帝皇后又一次召見了房玄齡。

“那物事,當真這般厲害?”

已經胖的跟李靖一般的李董,說話都沒有了以往的中氣十足,帶着一股子沉悶聲響,聽得房玄齡十分不好受。

沙場馳騁的“宿將”,落到現在這幅模樣,房玄齡也只能說是感慨。

“眼下還是不成事的,只是諸多手段業已攻克,剩下的,只剩時間。”

言罷,房玄齡拱拱手,又道,“定下的計劃表,是在十八個月內正式在‘永興線’上跑。這一次同期開建,共有四臺車頭。臣在南昌地,也是定了一條線路直通彭蠡湖。”

“如你所言,怕是江南兒是有了十足把握。”

“這是自然。”

房玄齡回答的理所當然,李董聽了雖然不爽,可還是微微點頭,他這輩子的敵人對手中,最具備欺騙性最具有威脅性的,也只有張德這麼一個。

而且嚴格地說,張德還未必是他的敵人。

杜如晦臨死前的話還歷歷在耳,這條江南土狗的敵人,可不止他這麼一個皇帝。

“若如此,比照京洛板軌,可在兩京之間,再修一條鐵路。”

話是這麼說,實際上李皇帝就是打算把京洛板軌換成京洛鐵路,別人能想到鐵路運輸物資,作爲皇帝想到的就不可能只是運輸物資。

只是,正如馬周跟外臣解釋的那樣,“刁民偷鐵”啊。

思來想去,這“鐵路衛”組建,簡直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八十一章 秋戰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二十七章 時勢擇選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四章 太年輕第十章 瞬間第六十幾章 有遠見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十三章 暴打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二十三章 麻煩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七十章 分析第八十六章 進京三件事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二十章 玩火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時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九十六章 產業興盛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四十章 爭第十一章 兩證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十六章 開闢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三十七章 五步殺一人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三十六章 衛公人情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八章 金子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六十六章 拿來教學(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六十六章 所付幾何第十九章 需求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九章 一點點區別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二十三章 用力舔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九十章 宰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
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八十一章 秋戰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二十七章 時勢擇選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四章 太年輕第十章 瞬間第六十幾章 有遠見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十三章 暴打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二十三章 麻煩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六十二章 心情跌宕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七十章 分析第八十六章 進京三件事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二十章 玩火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時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九十六章 產業興盛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四十章 爭第十一章 兩證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十六章 開闢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三十七章 五步殺一人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三十六章 衛公人情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八章 金子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六十六章 拿來教學(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六十六章 所付幾何第十九章 需求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九章 一點點區別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二十三章 用力舔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九十章 宰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