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

越到年關,各地發來的統計正本就越多。河北道今年用紙量就比洛陽還要多,當然和京城還是沒法比的。

“阿郎,怎地這般喜慶?”

阿奴裹着白狐皮裘,踩着黑皮馬靴,收身窄腰的束帶用粉紫蘇絲打了個蝴蝶結。她是不歡喜金器的,多是銀器掛在身上,又用了許多貓眼兒鑲嵌,加上藍綠的石頭,更顯得俏皮青春。

只是這女子一刻也嘴不停,跟張德說話時,手中還攥着一把松子……

“君鵬在河北的棉花產量,統計出來了。”

淺飲了一杯蜂蜜水,腿長腰細的薛招奴一步一聲響,然後大大方方地坐在暖榻一側,將松子塞回腰間的兜兜中,這纔給張德揉捏肩背起來。

時過境遷,當年的小籠包,亭亭玉立矣。

“哎呀,棉花可暖和了。那個棉被子,二娘子最喜歡了。”阿奴大約是不知道棉花的精妙好處,也不知道這物件的珍貴,在那裡唧唧喳喳地說道,“阿郎,能不能賞奴一條棉被子?上月姑母說是天冷,豹皮也沒甚個用場。太皇得了幾件虎皮,她也沒輪上……”

嗯,很好,老子差點忘了你跟太上皇還是親戚。

老張手上的統計表還是很喜人的,賈君鵬的麥棉套種,棉花最高記錄破了四石。不過那地不一樣,是上上田,河北道爲數不多的上上田,頂好的水澆地。大部分還是維持在兩石左右,低的甚至一石都不到。

這個產量,放一千五百年後,那就是一坨便便,種地的要虧成狗,然後被老婆用鞭子抽的嗷嗷叫。

可如今是唐朝,是貞觀八年,李董這樣大皇帝目標遠大,棉花只要展現出了威力,棉花當絲綢賣都沒問題。

當然了,現在的棉布,比蜀錦賣的還貴……

喜上眉梢的張德隨意道:“你也是有心,也罷,我讓坦叔去拿一件回來給你就是。”

“真的?”

“我騙你有甚麼好處?”

“痛快啊。阿郎這幾年不都是經常作弄妾麼?”

“……”

老張也是感慨,這年頭,棉被褥子也能成裝逼利器,也是沒誰了。

京城下過一場小雪,放晴之後,張德騎着黑風騮,前往東城。

張叔叔馬上就要回京,此時琅琊公主府已經開始佈置,摔到掉渣的美男子迴轉長安,皇帝也是要過來圍觀的。

老張到了府邸門口,家令親自迎接,上前微笑問候道:“操之公,殿下等候多時。”

“莫要栓它,有勞家令。”

說罷,張德又解下一個錦囊,遞給了家令:“天冷的厲害,家令拿去買些雞湯,讓大夥都暖暖身子。”

“多謝操之公。”

已經熟稔無比,家令自然知道張德出手一向闊綽。不出意外的話,錦囊中會有一張華潤飛票,然後還有幾塊銀元。

銀元在街面上是買不到東西的,不過卻能在華潤商號的鋪面中使用,總之,京城中大凡精巧絕妙器物,華潤商號連帶着的,肯定有。

久而久之,民間商戶之間,雖說名面上銀元是不能交易不能當作貨幣的,然而實際在操作便利性上來說,華潤商號在登萊使用的銀元,就能當貨幣用。甚至在一般的大交易上,比開元通寶好用的多。

黑風騮吭哧一聲,打了個響鼻,這才自顧自地跑去琅琊公主府的馬廄,尋了個寬敞馬槽,然後低頭吃起了豆子……

“嬸嬸。”

“大郎,聽說保利營造新制了一批織機?”

新制的織機是織絲機,新式蠶房投產之後,來年養蠶業將會發生質的飛躍。原先還需要捕捉野蠶的行爲,將會一去不復返。所以,面對蠶絲的短期暴增,長期穩定大規模增長,新式織絲機提前佈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這次新式織絲機首先投放的地方,都是江南地區,除開蘇州,還有襄樊地區。其中就包括張德要開大建的沔州。

知道保利營造有動作的人很多,但也就是看看就算,畢竟誰也不知道養蠶業會突然效率暴增。

但是,知道張德底牌的,心思就不一樣了。

琅琊公主顯然不是吃飽了沒事幹就噓寒問暖一下。

李蔻抱着兒子,眼睛卻是看着張德。

行禮之後,張德跪坐在一側,拿起案几上的熱茶淺飲一口,整理了一下思路,於是直接問道:“可是有人來尋嬸嬸說項?”

“漢南王府送來五萬貫大禮。”李蔻頓了頓,臉色並無貪財的欣喜,也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妥。她是實權公主,戰功在身,不是尋常李氏女,“他女婿盡是做苦差事,望你扶持一把。”

“漢南王?”

張德腦子轉了一圈,立刻明白琅琊公主所說的他女婿是誰。

“冉灃州地位尊崇,又是陛下腹心,還缺財帛?”張德笑了笑,“冉氏久居巴東,蜀錦鋪面,半數出自他家,若論豪富,只怕中國也罕有敵手。”

蜀錦這東西,不管是過去先來還是未來,都是實打實的硬通貨。甚至張德可以這麼說,眼下的貞觀朝,若非蘇絲憑藉船運水利之便,否則只能被蜀錦吊起來打。

巴蜀之地的火麻布,放在長安,是等價於普通長安本地絲帛的。而高端產品蜀錦,價格一向是後面加多少個零的問題。

“新式織機這麼多,吾還不知道跟腳麼?”

李蔻笑了一聲,“大郎莫要小瞧了冉徵文,此人可是能文能武,蕭氏敗亡,此人功不可沒。”

冉徵文就是冉仁才,這人本身起家其實沒什麼波瀾壯闊的地方。主要是他爸爸冉安昌地位有點牛逼,楊廣玩脫的那幾年,巴東蠻的首領,就是冉安昌。

大唐這個公司草創之際,就是冉仁才的爸爸冉安昌投靠了老董事長,這纔有了西南地區業務員每天都能發展一個新組員。

然後麼,蕭銑這個倒黴催的,後來就因爲冉氏父子的接力棒,摁死在了江夏。

比起長孫無忌這種李世民的“好舒爽”“靠得住”“安爾樂”,冉仁才的地位大概是“大力丸”,總之,武德年巴東蠻對唐朝服帖,是因爲他。然後調往灃州,鎮守黔中東關,也是他。

基本上西南諸蠻的問題,在唐朝初年沒有出太大的幺蛾子,跟冉氏父子有很大關係。

再說了,人家是李皇帝封的巫山公,聽這名頭就和別人的畫風不一樣。

“冉灃州想要什麼?”

“一是要給長子冉實買幾首詩,不弱曲江文會,以茲科舉之用;二是織機要從保利營造買兩萬架,十貫一架,其中織工教授之用,一架五貫;三是蜀錦在漢陽需得一合用碼頭。便是這三樣,大郎看如何?”

這三個要求,都很合理。新式織機的成本大概兩貫,產量高到兩萬架這種程度,成本還能再壓縮五百文,基本上十貫一架,也是關洛地區的採購價,沒有什麼苛刻的地方。至於培訓織工使用新式織機還給錢,冉仁才的腦子真是非常進步。

不過這兩點要求,和第三點要求比起來,就是個屁。

漢陽那裡弄個碼頭,可以這麼說,冉家就算不賣蜀錦,也是賺到數錢數到手抽筋。

冉家只要有個幾條船,從江左江右各進口生絲和瓷器,到漢陽,生絲再運進蜀地,瓷器直接在本地或者北上關洛脫手。

原始的桑蠶養殖,巴蜀的產量是不低的,但面對新式養蠶業,巴蜀的產量恐怕都不如楚州一州的產量。當然,這一點冉仁才未必知道,可就算不知道,有了漢陽那邊的碼頭,他進口生絲又何方?反正蜀錦賣出去依然是後面加多少個零的問題。

於是張德要面對的,就是一個很強勁的潛在對手。

“叔父何時歸來?”

張德沒有直接回答李蔻的話,反而問道了張公謹。

“已到洛陽,大約是要宴會幾場,最遲初九抵京。”

“此事,還望嬸嬸莫怪,且等叔父歸來。”

“無怪無怪,吾不過是受人之託,五萬貫之禮罷了。冉徵文有甚所求,吾何須放在心上。”

她摟着兒子瀟灑笑着,然後又道,“你叔父歸來後,程家便會舉薦大郎入工部做事,大郎還需準備纔是。”

“侄兒醒的。”

第十章 衆犬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七十幾章 他不能死第二十九章 始於足下(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八十九章 擴產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七十四章 噴子找不到方向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九十六章 狗運滔天第二章 名動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十四章 狗何必爲難狗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十六章 荒誕時代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七章 至漢水第一章 穩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三章 海闊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一章 勢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八章 期望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七十章 分析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四十章 爭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第四章 所圖第十五章 碰瓷第九十四章 賣到遼東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第七十一章 未來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十七章 少年立論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六十一章 領會精神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
第十章 衆犬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七十幾章 他不能死第二十九章 始於足下(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八十九章 擴產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七十四章 噴子找不到方向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九十六章 狗運滔天第二章 名動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十四章 狗何必爲難狗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七章 又是小道消息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十六章 荒誕時代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七章 至漢水第一章 穩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五十七章 何來不妥第三章 海闊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一章 勢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八章 期望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七十章 分析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五十八章 胡思亂想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四十章 爭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第四章 所圖第十五章 碰瓷第九十四章 賣到遼東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第七十一章 未來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十七章 少年立論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六十一章 領會精神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