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資本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硬氣話當然可以隨便說,不過咱們做工程,還是要落在實際。從漢陽到安陸,走馬操船算下來,也就是二百里不到。但要修鐵路,咱們毛估一下,少說要三百五十里。”

機車廠的車間內,一羣大工坐在馬紮上,跟張德圍了一圈。

“鐵路一里地造價是多少來着?”

老張隨口問道。

“回先生,保底一萬五千貫。”

“哈……”老張衝說話的大工搖搖頭,“不老實啊,不要怕不撥款下來,一萬五千貫要是能做起來,到時候工程結束,缺的資金部分,是你來補?”

聽到張德的話,一羣大工都是鬨笑了一下,剛纔答話的更是面紅耳赤。

這幾年搞研發搞工程,老油條也多了不少。有時候爲了拿下工程項目,喊個低價也是常有的事情,先把工程攥到手裡,到時候錢不夠了,直接讓甲方加錢,不加錢就完不了工。

貞觀朝的甲方一般都是弟弟,除非遇上李皇帝這種,否則被武漢土木營造“小團體”硬吃,那是時有發生的事情。

但普遍甲方也只能忍氣吞聲,無它,有了獨步天下的技術或者施工團隊,想要軟弱一點都不可能。

趾高氣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武漢這地界,到底不比中國,山連山水連水的,還有蛟龍犀牛出沒的雲夢澤,這一里鐵路的造價,上兩萬貫就算沒有,但也不差多少。整個大工程算下來,七百萬貫總預算是要的。”

說到七百萬貫的時候,老張語氣淡然,但一衆徒子徒孫們都是臉色微紅,神色更是心潮澎湃的模樣。

七百萬貫,夠滅多少回突厥的?

把所有的實物稅都算上,要佔到貞觀二十二年朝廷總歲入的百分之七點幾。要是把損耗都計算進入,扔給貞觀朝廷去做這個大工程,能吃掉百分之十幾的歲入。

這樣的工程,一個不小心,會搞出大崩盤出來,連鎖反應是相當強的。

當然了,好壞一體兩面,工程要是順利,帶動整個社會運轉起來的資源,就不是區區七百萬貫。

先行條件,朝廷是肯定沒有餘錢來修鐵路,畢竟李皇帝手頭還有三條板軌要搞定,加上之前連續幾年“舉債”,每年償還本息,也是不小的壓力。

現在收縮河中、西域的力量,就是爲了穩住現在的財政局面。

西突厥爲了脫離唐朝的掌控和滅族追殺,把整個遠西攪合成了一鍋粥,帝國疆域的最西段,自然就會出現一段相對和平的時期。

當然治安戰還是不會少,但這年頭的治安戰,打起來相當的輕鬆,一伍唐騎能夠裹挾最少一百倍的僕從軍,外加一百倍的後勤奴工,也就是說,五個唐朝騎兵,實際上在河中地區玩治安戰,其實是一個千人隊。

帝國的威權加成下,根本不存在願意對抗帝國的蠻族“有識之士”,凡是敢跳出來造反的,無一例外,都是無知者無畏。

所以當長孫皇后御賜“崑崙海”之名後,西域雖說相對貧瘠,卻也而成了河中前線的後方,而且相當穩定。

這就創造了低成本治安戰的環境,程處弼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被調離西軍,專任天竺地的長官。

“七百萬貫聽着多,但分攤到每年的工期中,也就不算多。漢陽到安陸的這條鐵路,我看兩三年修不好,少說也要五年光景。咱們就照五年來計算,每年投入也就是一百四十萬貫,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張德也沒打算這條漢陽到安陸的鐵路,就全部由武漢出錢,中央政府不管願不願意,看在路權的份上,咬牙也要掏錢出來。哪怕掏錢的形式是從武漢借錢,但所有權必須明確。

除了政府投入,民間融資也是一個重要渠道,尤其是大貴族,在貞觀二十四年的當下,一味追求家族規模和財富累積的已經很少了。

連侯君集都放棄了繼續謀求國朝體制中的江湖地位,而是專心猥瑣發育家族底蘊,那些李皇帝的兒子兄弟們,堂堂親王,只要不是品行太差,底下的幕僚都會有建議規劃。

吳王李恪攢了一大筆錢沒有意義,子孫後代能夠保證還沾點皇族關係就不錯了,而傳世物業到手,纔是真正的旱澇保豐收。

當然毫無疑問的是,哪天中央政府威權碾壓武漢這種反賊了,傳世物業被收走也是可以想象的。

只是三代五代人的,維持體面不成問題。

張德要修漢陽到安陸的鐵路,李恪掏錢投資,短期內回本沒希望,但到他兒子孫子輩,每年紅利吃起來能撐死。

更何況,張德讓人跟李恪描述的,可不是鐵路修到安州就完事兒了,他還想修到洛陽,修到長安去,關洛地區只要被打通,三個超級城市被串聯起來,做什麼生意不賺?尤其是親王級的大貴族。

“一年一百幾十萬貫投入,願意投錢進來分一杯羹的,肯定不在少數。咱們江西難道物產不豐饒嗎?只是這江西的米麪糧油,想要進入中國,相當的不易啊。便是一隻橘子,由南到北,操船過境騎馬趕車的,爛了的是多數。”

蒸汽機車只要運轉起來,和直接收益以及間接收益比起來,運維成本就是九牛之一毛。

更何況,再你如何牛逼,蒸汽機車的老司機,他也只是個車把式,這年頭天然沒有地位。也就是說,整個鐵路系統的社會地位,是不可能達成老張非法穿越之前那種程度的。

這需要十幾二十年的經營,通過利益不斷傾斜,纔會扭轉狀況。

但在此之前毫無疑問整個鐵路系統的薪資條件,是相對較低的,而且整個鐵路系統的官吏員工,也並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那……先生可有安排?”

大工們的小心思有,但還沒有飄,他們還沒有成長到有資格下場入局,能騙一點經費就已經是相當有勇氣有野心了。

“先成立項目部,融資也好,招聘也罷,都由項目部去做,你們專心規劃線路準備開工。”

“是,先生。”

第七十六章 狂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五十章 定局第十七章 都不簡單第九章 無奈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三十四章 史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二章 震盪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十五章 以李爲禮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二十章 小白師兄有進步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四十章 充錢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八十六章 打聽消息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四章 傳奇第六章 露面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六章 心態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四十七章 階級屬性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三十七章 憂慮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四十章 爭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五十章 星星點點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五十八章 年獸第四十六章 手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五十一章 量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八十章 雞肋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四十二章 一個誤會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十章 肥雞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二十七章 時勢擇選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八十章 雞肋第七章 靠山第十四章 飛揚
第七十六章 狂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五十章 定局第十七章 都不簡單第九章 無奈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三十四章 史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二章 震盪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十五章 以李爲禮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五十六章 萌芽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二十章 小白師兄有進步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四十章 充錢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八十六章 打聽消息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四章 傳奇第六章 露面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六章 心態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四十七章 階級屬性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三十七章 憂慮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四十章 爭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五十章 星星點點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五十八章 年獸第四十六章 手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五十一章 量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八十章 雞肋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四十二章 一個誤會第五十三章 久違的出場(二更)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十章 肥雞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二十七章 時勢擇選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八十章 雞肋第七章 靠山第十四章 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