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稱讚

“如此說來,你們祖上還是鮮卑小支?是宇文鮮卑這一支?”

“原是迭喇部一脈,後來就分了家,前隋時給煬帝賣過命。”

早先姓“石剌”,後來改姓“石”的契丹、鮮卑混種後人,多在河北河南給隋朝當差。也不僅僅是隋朝,北周北齊時期都有人爲宮室宦官,北朝在北地設置的諸監,有不少就是由他們擔當。

曾在太原宮做過倉監的石順,很是有些受寵若驚地接受了張德的招待。老張在他們這羣閹人心裡頭,屬於“大魔王”一樣的梟雄。

別說他們這種不怎麼受器重的,就是那些史大忠的徒子徒孫乾兒子幹孫子,提到張德,言語之間也是恭順有加。

原本石順想着張德會不會來個“下馬威”什麼的,卻萬萬沒想到,張德只是讓他們安心做事,有事只管上報,武漢的監察部門,可不管你是閹人還是女人,只要有人舉報就是好啊,年終獎就指着這個吃呢。

“石剌?是不是扶余奴所說的‘耶律’?”

聽到石順說了自己祖上的跟腳,老張也是有些記憶,當年他扶持黑水三星洞那個不知死活靺鞨雜種的時候,運輸金沙的苦力中,就有姓“石剌”的契丹、鮮卑種。不過這些人在大賀窟哥那裡,跟奴隸沒有任何分別,扶余人多稱呼他們爲“耶律”種。

“正是‘耶律’。”

石順點點頭,他年歲不小,五十多了,屬於族中老人,儘管是奴二代,可見識是不缺的。

“哈!”

老張一拍手,“本府認識個英雄,叫耶律阿保機,你可知道?”

“?”

石順搖搖頭,“前輩早就分化,豈能知曉東北故事。”

本來就是抖個機靈,老張笑了笑:“之所以先請石先生前來武漢,那時因爲石先生是有本事的。別人只當先生是個太原宮守着院牆的,卻哪裡曉得,黑水幽陵城還是先生督建的哩。”

“可不敢當明公‘先生’之言。”

石順情不自禁從團凳上站了起來,差點就給跪了。

在皇宮裡廝混得久了,什麼笑呵呵的場面沒見過?張德這個“大魔王”看上去和和氣氣,可不代表真的就和和氣氣啊。

他要是順水推舟“笑納”了,鬼知道會不會拿去喂揚子鱷?

“噯。”老張搖搖頭,擡手揮了揮示意石順坐下,“莫要驚懼,老夫非是客氣。工事一道,老夫素來看重,不看經手之人身份的。能在黑水之畔築城‘幽陵’,沒點本事可不行。”

老張嘴裡的“幽陵城”,其位置就是後世的黑河。這裡目前主要活動生存的部族,其實就是蒙兀人。相較幾百年後的蒙古老鐵,這時候的蒙兀人日子不算太好過,早先被突厥死命盤剝,幾乎就是龜縮在這一方狹窄的地方求存求活。

也就是唐朝覆滅突厥之後,蒙兀人的日子纔好過了許多,只可惜也沒有徹底趕上好時候,漠北的權力真空沒有留下全新部族崛起的空間。

只是好在唐朝對皮革、藥材、寶石、貴金屬、木材、石材、奴隸等等貨物的需求極大,蒙兀人經過多次轉型,也算是有了進賬。

再加上世仇黑水靺鞨玩脫,以黑水三星洞爲首的靺鞨聯盟垮臺之後,唐朝權貴再次扶持的部族,就是蒙兀人。

後來爲了以示恭順,蒙兀人將老巢讓了出來,交由唐軍校尉駐紮。多年忙活下來,確定了黑水榷場,是整個大唐帝國東北方向最遠的榷場。每年在這裡的皮草交易,總價值都在五十萬貫以上。

可以說蒙兀人只要不擴張,小日子過的還是很舒服的。尤其是因爲漠北禁絕遊牧之後,定牧情況下的草場,也讓蒙兀人無法擴張人口,反而定居之後,生活更加安定穩妥。

這幾年唐朝流放人員的主要方向是西域、河中、嶺南,但隨着“黑水榷場”的興盛,原本可能要流放嶺南的人員,就要“闖關東”了。

死傷無數,不僅僅是死在路上的,每年的大雪封山,熬不過去的人太多太多。

只是去年開始,石城鋼鐵廠陸續修成了信號機,這才大膽地把唐軍散出去,並且鼓勵唐軍就地“開枝散葉”,效仿西軍故事。

“黑水榷場”隨後地位逐漸拉高,也就有了築城的必要,只是舉凡邊陲之地築城,都要考慮到反叛的可能性。好在蒙兀人倒也爽快,或許是怕重蹈靺鞨人覆轍,又或許實在是沒有擴張的本錢,索性由得唐朝隨意安排。

幽陵城,就是在這樣的和平環境下,順利修築而成。

這是一個軍事、貿易雙重功能的城池,人口成分相當複雜,靺鞨人、室韋人、蒙兀人、流鬼人、突厥人、扶余人、倭人……唐朝在這裡設置了都督府,軍府配置極其齊全。

除了軍人之外,商隊商會數量也不少,還有專門做“商屯”買賣的,“糧食換產本”的成功,讓唐朝有了“一招鮮”。

本地的特色,就是“糧食換皮草”,“商屯”隊伍主要工作,長期以來都是開荒,但收益真心不低。

一年只能種一季,冬季全靠熬,但因爲幽陵城在築城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煤炭取暖的改進,這讓幽陵城相較黑水流域諸部,生存率大大提高。

再者,一年只種一季,糜子和小麥的產量都相當可觀。蒙兀人自己存下來的糧食,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現在能養活的部族人口,是以前遊牧時期的五倍都不止。

通過結親或者說認乾爹的方式,不少多子的蒙兀人家庭,就把小兒子們通過“分家”的方式扔出去求存。

主要方式和漠北差不多,在幽陵城認親之後,就能通過“介紹”的方式,前往朝鮮道當兵或者前往河中當兵。

這種轉變方式,要是沒有幽陵城這個新式城池的建造爲根基,是萬萬不能做到的。

要知道,幽陵城是爲數不多在邊陲地區,能夠保證糧食自給,還能略微對外支援的城池。

而督建幽陵城的監令,就是原太原宮倉監石順。

在特殊地理環境自然環境下築造這麼一個城池,需要用到的工程技術、工藝技術,顯然是有別於中原或者其它地方。

老張稱呼石順一聲“老先生”,也的確不是爲了客套一下。

到了他現在的地位身份,也沒有必要跟一個閹人客套什麼,純屬佩服石順在土木工程技術上的腦洞巧思。

“明公居然對幽陵城也知曉?”

石順很是訝異,他當年也圍觀過文宣王廟,當時只覺得“巧奪天工”,後來嘛……天工就把文宣王廟又奪了回去,但不管怎麼說,石順更佩服張德的手段。

“君築城‘幽陵’,可比宇文愷。”

“不敢當……”

聽到張德的稱讚,石順又是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戰戰兢兢,惶惶恐恐。

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七十三章 預見第六十六章 難也不難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六十四章 榨乾良心第二十六章 提攜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八十六章 急流勇退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九章 赴宴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六章 茫然熱鬧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十三章 暴打第六十七章 繼續修路第十章 物流業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二十一章 跳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六十五章 認真做事第二十三章 活躍的氣氛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六十七章 彩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十九章 冷靜一下第十五章 運氣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九章 不順第二十章 虎威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二十章 由頭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六章 用能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六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九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十五章 一生平安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誤會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六十幾章 王氏
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七十三章 預見第六十六章 難也不難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六十四章 榨乾良心第二十六章 提攜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八十六章 急流勇退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九章 赴宴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六章 茫然熱鬧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十三章 暴打第六十七章 繼續修路第十章 物流業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二十一章 跳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六十五章 認真做事第二十三章 活躍的氣氛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六十七章 彩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十九章 冷靜一下第十五章 運氣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九章 不順第二十章 虎威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二十章 由頭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六章 用能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六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九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十五章 一生平安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誤會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六十幾章 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