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提攜

貞觀朝想要被張德睡的女人很多,但男人想被老張睡的也不少,可惜老張沒有龍陽之好斷袖之癖,也就絕了不少老鐵的進步路線。

差點天人交戰一番的盧照鄰反應過來張德是開玩笑之後,這才悻悻然地看着張德:“北地是不想去了,若是得成,小弟願去河中。”

天生的冒險家。

當然去哪裡冒險,聰明人也是需要權衡一番的。

東海倆府院不是不好,實在是僧多肉少,連唐儉的兒子都要自己上陣砍人,何況別人?

再一個,東海戰功來得太容易,只說冬季作戰,唐軍因爲禦寒裝備僅僅一項的超前躍進,就已經能夠輕鬆以一當十。

一個唐軍正兵,一套棉服、皮靴、皮手套、護目鏡、兜帽,入冬之後拎着橫刀進入苦寒之地就是百獸之王。

最能熬最兇殘最野蠻的幾個部族,面對這樣的唐軍,只能乾瞪眼。零下十幾度的弓箭就是擺設,而唐軍裝備的鯨鬚弓卻反而能適應酷冷氣候。

至於李皇帝的羽林軍,通常都有校官帶一隊或者兩隊人馬壓陣,這些羽林軍的裝備特點就更加突出。

因爲是羽林軍,所以穿的羽絨服。

羽絨竄毛是肯定的,不過通過“塗膠法”,用棉麻做外底,絲綢做內襯,還是能夠保證竄毛在現有技術下降到最低。

也幸虧成本實在是高昂,否則二十萬邊軍人手一套羽絨服,事情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些行情,一般人還真不一定知道。但盧照鄰在江陰,消息渠道是不一樣的。偶爾李奉誡還會帶人來江陰串門,有李奉誡這個“新聞界”巨擘前輩,朝堂江湖上的消息,什麼都能知道一點。

盧照鄰沒打算去海東,選擇去河中,算是腦袋靈醒的。

“去河中自然很好,不過升之想要從軍還是進鴻臚寺操作一番?”

從軍有從軍的好,非戰功不能封爵,當然這年頭封爵什麼的,實際上全看臉。反正現在的爵位實惠並不多,遠不如撈外快。不過通常想要撈外快,比如商人投獻各種人身依附,最終還是要看老哥有沒有爵位。

有爵位,就證明大概率是“與國同休”的階層,逮着商人殺豬是大概率不會被官府找茬的。

橫行江湖黑吃黑,爵位就是個好招牌。

至於去鴻臚寺,理論上來說,這功勞也是“戰功”。唐儉砍人未必砍死多少,忽悠死的突厥老鐵少說有十多萬,這功勞,怎麼看也是“戰功”。

盧照鄰要是去鴻臚寺,還更體面一些,也適合他的身份。

常理來看,寫詩很溜的盧照鄰,大概是要去鴻臚寺玩弄嘴炮,或者去番邦那裡裝逼。偏偏現在的盧照鄰心思有點變化,他只想砍人……

磨練先進的砍人技術,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風險。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真當盧照鄰說要去河中砍人拼功勞的時候,老張還是相當驚訝的。

老子都抄了你好幾首詩了,過意不去啊。

但著名僧人智障大師曾經說過:神馬都是浮雲,隨他吧……

我們讀書人學習砍人技術,也是很認真的。

“升之,作甚要從軍?你可知眼下河中正兵不多,多是雜胡僕從,倘使進入,未必是福。”

張大安當年跟盧照鄰有“分果之誼”,兩個小朋友一邊吃堅果一邊圍觀大哥哥們打羣架,感覺老好了。

“眼下也只有從軍,方能振作盧氏。”

如今留下來的陸氏子弟,有門路有關係還能闖出去的不多。而盧照鄰因爲種種原因,比房玄齡老婆的嫡親外甥還要靠譜。

且不說張德如何,張大安本身就是鄒國公之子,繼母又是琅琊公主,只這份交情在,在北地大軍廝混,人到中年混個校尉不成問題。至於能不能拜將,那是機遇的事情。

“也好。”

見盧照鄰有這樣的決心,老張反而很欣慰,至少這樣可以成功轉型“邊塞詩人”嘛。多寫幾首新的詩,省得自己抄詩賣錢有些過意不去。

“大兄,這光景去河中……”

外人不知道,但作爲張氏嫡系子弟,張大安怎麼會不知道河中的行情?此時唐軍雖然滅國毀邦,但和當年幹掉西域諸國一樣,會持續很久的“治安戰”。河中不管是草原、沙漠還是山區,部族林立人種多樣,化整爲零的雜胡真要是有幾條“好漢”,硬挺着就是要給唐人添堵,那也非常的難受。

當年西域幹掉疏勒、且末等幾個大國,先後嗝屁的唐軍將校不在少數,至於投降唐朝然後就地爲官的“僞軍”,更是被暗殺三四成。

平均一個羈縻軍州的“一把手”的存活時間,不會超過十個月,也就是說,被唐朝冊封后一年之內必死。

後來穩定下來,也無非是程處弼這個魔頭大開殺戒,純粹殺出來的太平。

等到吳虎之流入駐西域,用曹夫子的經典洗白西域風貌,纔有了現在能夠內部資源循環的西域諸州縣。

而做到這一切,還跟蕃地、天竺的經略有莫大的關係。

河中太過偏僻,也沒有李淳風這個頂級老神棍,更沒有已經穩定的土地產出,毫無疑問,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大投入且是長期投入。

等到有所回報,搞不好現在在河中出生的孩子,自己的娃也能牙牙學語了。

“如今河中誠然危機四伏,不過,武漢有句話,所謂危機,有危險,也存機遇。升之與其按部就班於‘中國’蹉跎,倒不如在外拼一把。”

言罷,張德接着道,“處弼爲人爽直,但也不失圓滑,你若去了河中,先去拜會他,自有一番安排。至年底,朝廷必有動作,倘使就地任用官吏,必用漢官,這是個生死有命的苦差事,但只要熬過去,敦煌宮自有表示。”

一番話可以說相當的推心置腹,盧照鄰略微揣摩,連連點頭,眼神肅然道:“多謝兄長提攜!”

“老夫提攜的人多了,但成事與否,還是看自己。”

說着,張德又道,“舊年吳應熊苦熬多年,纔有如今盛名。此人經歷,可作榜樣。”

“是。”

第六十八章 安排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十一章 過分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四十章 開搞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十一章 一問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九章 皇后讓利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處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七十三章 看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九章 不順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三十六章 王福疇之思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一章 共識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三十五章 騷動的人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六十章 意外之外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二十二章 等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六十七章 彩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七章 總督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十九章 數學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四十七章 張德的七夕(第一更)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五十九章 溫家堡的人(求票)
第六十八章 安排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十一章 過分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四十章 開搞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十一章 一問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九章 皇后讓利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處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七十三章 看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九章 不順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三十六章 王福疇之思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第六十九章 薛書記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一章 共識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三十五章 騷動的人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六十章 意外之外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二十二章 等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六十七章 彩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七章 總督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十九章 數學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四十七章 張德的七夕(第一更)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五十九章 溫家堡的人(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