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

江都對上官儀來說,實在是談不上有什麼美好回憶。他爹就是死在這裡,而他自己更是在這裡死裡逃生。

這也是爲什麼一到江都,就感慨“舊年江都一場夢”,對上官儀來說,當年就特麼是一場慘無人道的噩夢。

如今還是渾渾噩噩的,若非楊仁恭介紹,他連寫應制詩的機會都沒有,更談不上跑去科舉中進士。

講到底,上官家還是要比土鱉們強,至少上官儀的“知己”是老楊家的。

“遊韶兄,武漢消息傳來啦!”

李奉誡穿的極爲隨意,上身跟T恤似的,下身一條麻布長褲,在外面奔跑,別人還以爲他沒有穿衣服。

這等穿戴,士人不多見,窮漢是見得多。

“甚麼消息?”

正在寫文章的上官儀一愣,忽地反應過來,“怎地恁般快,這漢陽江夏到揚州,哪有這般快的?”

“哈,此間門道,不可外傳。”

李奉誡笑呵呵地說着,卻讓上官儀深信不疑,因爲京城和長安,都有人傳言,說是華潤號有特殊的傳訊渠道和方式。哪怕從西域傳消息回來,都能控制在三天以內,簡直匪夷所思。

朝廷“加急”,任你幾百里加急,跑死多少匹馬,都做不到這種程度。

靠着時間差,華潤號在河南、山東、江淮,可是殺了不少不知道死活想要挑戰江湖地位的豬頭三。

“兄長已經命人寫了一封信進京,王二郎還是能說得上話的。”

“哪個王二郎?”

“王敬直啊,他跟兄長還有魏王都是有交情的。兄長讓王二郎舉薦你,到時候弘文閣內混個差事有甚難的。”

前侍中王珪的兒子,又是一直跑魏王那裡白看書的書蟲,這點面子還是有的。

別說看在王珪的面上,就是魏王李泰自己,也不可能說王敬直開口直接就回絕。那還混個屁,真去做寫酸詩一天到晚除了裝逼幹啥啥不成的酸儒好了。

橫豎又不是讓上官儀去做個弘文閣學士,混個啥啥郎,或者啥啥秘書,惠而不費的事情。

不但賣了王氏一個面子,李泰還能賺個“好兄弟講義氣”的名氣。

至於王敬直背後有沒有什麼阿貓阿狗亂拱,那是王二郎自己的事情,李泰根本不需要理會。

“這……”

上官儀頓時就呆住了,這特麼就這麼簡單?這不科學啊,老子中了進士,在京城簡直跟鹹魚差不多。要不是楊恭仁還有三分薄面,連混個長期飯票都混不到啊。

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有這麼大?

說實話,上官儀對李奉誡某種程度上還是有優越感的。比如李奉誡別說進士了,一個職稱都沒有,上官儀頗有一種老夫可是正規渠道出品。再一個,李奉誡別說不給魏王李泰面子,連朝廷徵辟都是當放屁,混了幾天班就辭職,簡直陶淵明再世。

當然了,上官儀覺得李奉誡是比不上陶淵明的,然而他大概也不曉得,李奉誡壓根就瞧不上“採菊東籬下”那破爛調調。

和嫌棄工資太少的“靖節先生”不同,李奉誡屬於能放話“我對錢沒有興趣”的貞觀款爺。

履歷上更是令人羨慕,就一個,皇帝玩宣紙大派送,暴漲供應主持生產的,就是他李奉誡。

就這麼一條履歷,李董要是哪天嗝屁,他兒子上位,起碼也得讓李奉誡混個將作監的二三把手,實在不行,工部侍郎肯定有的。

所以說,感情上有點不能接受,但理性出發,上官儀還是拎得清,知道李奉誡是屬於有資格任性的同輩英傑。

“遊韶兄無須擔心,兄長早就打聽好了。褚遂良除職黃門侍郎,本是要返鄉丁憂,不過如今這世道……嘿。”

李奉誡語氣嘲諷,顯然是瞧不上褚遂良的。原本褚遂良的的確確是打算守個三年,哪怕皇帝說奪情,也不打算鳥。

可世道變化何等的快,萬萬沒想到皇帝跑去“巡狩遼東”,而且已經有了消耗東胡精力的大型工程,堪比秦朝修長城的大型工程,這一套下來,凡是在裡面摻合的,根本不要三年,一二年出初步成果就能升職加薪。

按照級別,起碼三五個同僚能跟三年後的他爭,到時候不是鬧麼。

所以,褚遂良一咬牙,厚着臉皮,居然就順了李董的“奪情”。不但讓外朝感覺錯愕,連李董自己都覺得有點意外。

唯有許敬宗表示這纔是正確的爲官之道,應勢而變,方能如魚得水啊。

爲官不怕死爹不怕丟面子更不怕流言蜚語,就怕“曾經有一個機會放在我的面前,我卻沒有好好珍惜”……

“褚夕郎莫非沒有丁憂?”

“這倒是不至於,回去了三個月。”

李奉誡搖搖頭,看着上官儀,“不過還是除職黃門侍郎,聽說另有任用。似是要主持修史,至於修哪部,如今還不好說。”

“修史?!”

提到修史,上官儀就心動了。能參與進去,在履歷上就很硬扎,可以說將來仕途,能夠一路清貴下去,靠嘴炮就能混長期飯票,還是山珍海味只管造的那種。

李董喜歡修史,就跟某些人喜歡修車是一樣的,純屬愛好。當然了,修的時候加點私貨,跟修車時候加點潤滑油,也是一個道理。

平順絲滑讓人愉悅。

“兄長信中說,前幾年就有重修《晉書》之願,房相提過此事,只是一直沒有擬出章程。較之當年山東士族把持文字,朝中人物不及山東。也是積攢數年,有了底氣,這纔敢重提舊事。”

其實李奉誡是知道房遺愛現在就在武漢,這事情就是房遺愛跟張德說的,至於是不是房玄齡交待兒子把事情禿嚕給張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消息確實相當準確,至少弘文閣內諸學士,都在貢獻典籍。

“司馬代魏”這事兒是美化還是抨擊,基調還沒定,畢竟眼下的李董跟十五年前,那就是兩個物種。

雖說一如既往的自信,但如今的李董自信程度已經超出了滿朝文武的腦洞。

其不講理的程度,大約就是扶着胯下吹噓:這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能大能小……

總之,非一般的感覺。

乃至某些時候,李董私下裡還很悠哉地跟不想說話的馬周放炮:朕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當皇帝。

馬賓王身心都遭受了重創,一度想要辭職。

於是不難看出,這種狀況下的李董,對於黑歷史有多黑已經不太在意,甚至可以說不予理會。

畢竟……反正你們跟朕作對都是輸。

但不管怎麼說,修史依然是個大工程,李董說什麼還是表個態,要不然嗝屁之後,滿地狼煙,他兒子指不定祭祖的時候,連冷豬肉都不上一塊。

“修《晉書》?”

上官儀下意識地舔了舔嘴脣,這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只要跟着劃劃水,就是個相當金光燦爛的履歷啊。到時候誰敢說他上官儀不能做大夫?

五鼎烹是不敢也不想的,但五鼎食那絕對的好啊。

一剎那,上官儀連自己將來當上吏部尚書,三省隨便混的光輝前程都想好了。

“遊韶兄,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早作準備啊。”

“大恩不言謝,儀對李君相助,銘記在心!”

上官儀目光灼灼,十分的激動。

老夫微信公衆號貌似也是作者名……本來是想髮長孫皇后**的,然而嚴打,領會精神。

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三章 渣男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七十八章 實利第五章 這一切都是誤會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八十七章 小盤算(年初二第三更!)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五十章 信號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七十章 戰慄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五十一章 下水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八十八章 明鏡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七章 大舞臺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十五章 張德取字(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七章 予其誓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六十幾章 泡湯第十五章 碰瓷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六十一章 領會精神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四十九章 爭食之相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十八章 求援第二十二章 勤奮做事第九十三章 光明正大第三章 機靈鬼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一章 挫傷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七章 大舞臺第七十章 戰慄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十六章 熬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六十章 聚餐第十一章 兩證第六十六章 開飯了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
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三章 渣男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七十八章 實利第五章 這一切都是誤會第四十八章 江陰來船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八十七章 小盤算(年初二第三更!)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五十章 信號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七十章 戰慄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五十一章 下水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第八十八章 明鏡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七章 大舞臺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三十章 有福之人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十五章 張德取字(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七章 予其誓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六十幾章 泡湯第十五章 碰瓷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六十章 仁者愛人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六十一章 領會精神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三十二章 法不傳六耳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四十九章 爭食之相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十八章 求援第二十二章 勤奮做事第九十三章 光明正大第三章 機靈鬼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一章 挫傷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七章 大舞臺第七十章 戰慄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十六章 熬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六十章 聚餐第十一章 兩證第六十六章 開飯了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