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

相較張德狐朋狗友的吃相,京中另外一些權貴的吃相,那就比較兇殘,甚至有點毫無底線的意思。

主要集中在關隴軍頭出身的武勳階層,在武德朝失勢之後,貞觀朝主要靠“榮寵”來過活。藉着高速發展的機遇,又恰好原本的基本盤處在絲路的起點,這就使得他們在壓榨底層的手段上,更顯殘酷。

國朝因爲現行體制的緣故,未來留給小農的機會並不多。

可皇唐天朝上溯千幾百年不管什麼時候,底層到個體,其最大的願景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擁有自己的一片土地。

“永業田”的成功,就是妥協版本的耕戰體制。

只是毫無疑問,因爲某條土狗的亂入,傳統的耕戰體制,是幹不過武漢這個膨脹起來的奇葩體系。

所以,當中央政府模仿“地上魔都”之後,往往會產生“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境況,陸續跟進的各種政策,甚至是引進了大量的武漢高端人才,一個政策的施行執行,週期只有兩年,甚至更短。

人事上的互相扯皮,老大部門的拖沓冗官,還有原本就猶如殭屍,但只是因爲王朝初期的發展慣性,而比爛勝出的體制,都讓帝國的高層精英又是發愁又是畏懼。

武漢同樣是臃腫的,但和洛陽的臃腫不同,武漢是個靈活死胖子,洛陽就僅僅是死胖子……

“‘天竺地’兩河流域能闢田千幾百萬畝都不止吧。”

“不止。”

張大象搖搖頭,“止信度河兩岸,少說可以安置皇唐全部人口還有富餘。只是兩岸邦國林立,雜種甚多,互相又時常攻打,自是逐漸衰敗,有類北朝關中。”

在信度河流域的考古發現,是相當豐富的,僅僅是玄奘老法師的團隊,就在信度河發現了最少二十個佛國遺蹟。除此之外,還有更加遙遠的遺蹟,只是更加殘破。根據經驗,玄奘很容易判斷出這是因爲遭遇了戰爭,至於是什麼時代的戰爭,玄奘老法師就無從得知。

然後老法師把遺蹟全部毀了。

原因很簡單,因爲遺蹟很多石像……胸都挺大的,還一個個佛陀相。

“‘天竺地’的天時,遠不如中國,畝產差江南極多,大概江南畝產一半都沒有。不過勝在穩定,普遍畝產一石,這就很難能可貴,尤其是耕地連綿。大者如河南,小者似關中。便是山地、坡地,亦可畜牧。尤其是北方谷地,苜蓿長勢不錯。”

很多數據,張大象都是如數家珍,沒辦法不如數家珍,他就是靠這個混飯的。中原想要搞大片的耕地,難度太高了。雖說參加了對兩崔的瓜分,但大頭全給李皇帝吃了去,除非下一代皇帝吐出來一點,否則沒戲。

可下一代皇帝是誰?

衝李承乾這張臉,張大象也不至於下死手。

更何況,還有張德。

所以,朝廷在遷民政策下達之後,表面上是在搞世家大族,典型就是盧氏、崔氏,實際上真正血本無歸的,還是中低層小農、小地主、小城市民。

只是包裝得很好,一般人看不出來。

而且張大象算是有良心的,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很多失地農民,以“遊俠兒”的名義,或者“民團”的身份,進入李淳風的轄區之後,是可以轉型爲小地主甚至是小農場主的。

只是通常這樣的小地主、小農場主,都是某個大農莊的一部分,屬於參股聯營的性質。

關西老世族吃相就難看得多,主要還是關隴土地產出本來就不行,加上連年鼓勵生產,原本就有大量貞觀一零後誕生,他們也是需要就業崗位的。

可原本應該足夠的農業崗位,在關西遠遠不足,就不得不外出討生活,整個絲路上,就充斥着大量關西口音的少年。這些個少年,或許被騙,或許被誆,總之,都通過絲路,在且末分道揚鑣。

南下過勃律山口,然後進入了李淳風的管理範圍。

在空白聖旨的照耀下,這些個被關隴軍頭之家矇騙的倒黴蛋,就會大量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當然了,可能還有性命。

賣命換來的,可能就是一百畝左右的土地。

同樣都是賣命,府兵之家好歹還能混個三百畝左右!

可就算不甘心,相較在國內一分地都沒有,這種沒有官方背書的土地,還是很有吸引力。

因爲李淳風是用“太昊天子”的名義,給予了新土地的合法所有權。

得到土地之後,這些少年沒有農具、種子、牲口,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憑藉唐人的身份,直接突破下限,去威逼利誘坑蒙拐騙土著,以獲得廉價勞力,實際上這是最高效最合算的;二是繼續給人打工,不是李淳風就是原先的關西老鄉,然後攢錢夠了,再老老實實幹活。

整個過程中,一旦出現傷亡,土地自然又成了無主之地……

若非皇唐天朝缺少人口,嚴格控制人口流失的情況,關隴軍頭之家,可能會做得更加狠辣更加隱蔽。

好在“天竺地”的競爭對手不少,一旦落人口實,對他們也不利,所以貞觀一零後的日子,總算比老前輩強得多。

“凡事總有高低比較,這‘天竺地’總不乏有成功之輩吧。”

已經大爲意動的李震,追問着張大象。

回憶了一下之後,張大象對李震道:“此間成功,指的甚麼?”

“開枝散葉,家有餘財。”

“有,還不少。”

張大象點點頭,“凡入‘天竺地’之少年,大多都在敦煌宮登記造冊,自是受朝廷約束。故中國鼓勵生產之獎勵,‘天竺地’之少年,亦可享受。”

“噢?如此說來,是因爲生兒育女甚多?”

“這他孃的下得去屌?”

“……”

“……”

吐槽歸吐槽,但日子不能因爲吐槽就不過。

張大象翻了個白眼,擡手指了指程處弼:“你們問問三郎看,這出生入死的漢子,再醜的女子……熄了燈照樣硬的起來。”

“是嗎三郎?”

“別問!”

程處弼瞪了一眼,腦海中頓時又許多在西域當兵時候的記憶,真糟糕啊。

美女終究是少數啊。

“因‘天竺地’連年征戰,加上瘟疫數年,女子極其廉價。故而一個關中少年,最少能養活五個以上‘天竺地’女子。”

“一百畝地?”

“一百畝地。”

張大象連連點頭,“有口吃的,那就不錯了。不要用京城、武漢來衡量‘天竺地’。若論吃相,侯君集那老貨都比‘天竺地’的土王土公強得多!”

這一點張德不否認,實際上老張非法穿越之前,那地界的土霸王,吃相也還是不如已經算人渣的侯君集。

現代社會中的奇葩,空有文明國家的外表,內裡簡直殘暴到了極點。

老張非法穿越之前跟電力口的老鐵一起前去考察交流,說是考察交流,主要就是指導電力設施的設計安裝調試。老張當時是陪太子讀書,主要是在機電這一塊幫點小忙,跟那地界的同行有過接觸,這些個同行家中,居然還有奴僕……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還是城市中的奴僕,因爲在同行的老家,一個鄉村中,還有比奴僕更下等的。

這是徹底讓老張shock到了,然而同樣接受了高等教育,還在國外深造過的同行,卻不覺得這又什麼問題,還表示這些奴僕以及賤民,他們自己也願意選擇這樣的人生。

邏輯無懈可擊……但也算是讓老張接受了一次思想再教育。

“現在‘天竺地’幾個大莊園之間,都在修路,這些個關中少年,大多都在中國有過見識,工地上用起來也熟練,所以除了家中田地產出之外,工地上的工錢,也夠貼補家中。”

“加上生兒育女的補貼,這算下來,的確可以維持一個五口之家。”

“這算個屁的五口之家,上無老,下無小。一個男人四個女人,這算家?”

“怎麼不算?”

“好了好了,爭這個無用,這有甚麼好爭的?只說這‘天竺地’行情,便不能用中國道理去揣測,各地自有其變化。如今‘天竺地’,便是女多男少,地多田少。”

“不錯。三郎此去天竺,行事首重,怕是還在這些個新五口之家身上。”

程處弼不置可否,他心中自有計劃,更何況,還有張德相助,“天竺地”的運作,他是有底氣的。

只是毫無疑問,這一回去做天竺都護府都護,要打交道的各色人等,遠比西軍之時多得多。

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九十九章 說客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五十章 數百年風流第十二章 過冬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十一章 天氣太熱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四十八章 滿庭芳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二十二章 社長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四十四章 紅口白牙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二十二章 勤奮做事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四十章 充錢第九十五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七十八章 極品飛馬2(三更)第四章 大驚喜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十二章 門路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五章 跑官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三十章 白日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六十七章 風乍起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鱷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八十七章 魚餌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九章 方向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五十三章 贊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
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九十九章 說客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五十章 數百年風流第十二章 過冬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十一章 天氣太熱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四十八章 滿庭芳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八十九章 德不配位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二十二章 社長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五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四十四章 紅口白牙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二十二章 勤奮做事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四十章 充錢第九十五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七十八章 極品飛馬2(三更)第四章 大驚喜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十二章 門路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五章 跑官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三十章 白日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六十七章 風乍起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鱷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八十七章 魚餌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九章 方向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五十三章 贊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