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實利

朝鮮道鴨綠水北岸,皇帝儀仗從簡,但還是玄甲護衛銳士成軍,綿延出去,馬隊似一條十里長的巨蟒,就這麼裹着中軍大帳,鬆散卻又犀利。

“噢?這就是那個鹿?”

“最大的野性難馴,脾性暴躁,但只要偶有馴化,力大勝牛。磧西有兩頭別種,曾頂死過一大三小棕熊,乃是罕見怪獸。”御前說話的,乃是提拔進入民部的賈飛,如今雖說年紀輕,職位低,更是被人吐槽“常與禽獸爲伍”,可皇帝不是士大夫,用之以能是最起碼的素質。

“如此說來,馴鹿不堪大用。”

“回陛下,確實如此。”

賈飛誠懇道,“最合秋冬使用的,不是大角駝鹿,而是大角馴鹿。此鹿體型次等,但也有牛馬力,雪地奔馳二倍漠北馬,行二十里,可補一次精料,出肉膘比漠北馬高,低於河套馬。其餘馬鹿、麋鹿,此類中國多產,便是楚州、揚州,也有野種。”

“一頭馴鹿,能運一石米糧否?”

“能。”

馴鹿能運輸物資顯然不止一百斤,但一百斤是一個重點的點,能抵得上三到五個人的運力。大部分時候用人運輸,損耗不是運輸本身,而是人自己要吃糧食。

這也是爲什麼牲口如此重要的原因,牲口除了單次運力較高之外,可以不吃主糧,而吃雜糧,能省很大的一筆。

哪怕武漢這種道路運輸條件數倍於別處的地方,牲口存欄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不僅僅是爲了肉類蛋白的攝入,其中也包括陸地五百里一千里的運輸需求。所以張德在長江河道中心的沙洲上,開闢了大量馬場。

長江中下游兩岸,若非有糧食產出需求,是相當優質的養馬地,只是爲了避免侵佔基本糧食產出,張德選擇了山坡地以及沙洲養馬。

“賈卿於馴鹿,可有成效?”

“大種鹿已經選出三百,十七年存欄各等馴鹿三千五百頭,投入使用三百頭,爲敦煌宮採買。十八年擴欄,河北遼西共有馴鹿五千二百頭,並河套一千餘頭,若是入冬調用,如今是夠了的。”

馴鹿說到底只是馬匹的補充,實際上皇帝營帳之外,冬季運輸用的更多的是駱駝。而且還是優選出來的一種雙峰長毛駱駝,這種駱駝不似常見雙峰駱駝那樣換毛痛快,一到夏天,就比較辛苦,但是在冬天,戰鬥力倍增。

“此鹿較之牛馬,飼料用度如何?”

“能省最少三成。”

馴鹿如果不是有特別需要,比如要吃鹿奶、鹿肉、鹿角,那麼追逐苔原林原的話,能省更多,大牲口中,也就牧羊能夠比。

如果是存欄圈養,青料需求也比牛馬少,說到底還是馴鹿體重要輕一些。

“依賈卿之間,皇家可以飼養幾何?”

皇帝問的,是保持多少種羣划算,賈君鵬心領神會,這個皇帝和別的擺闊老闆不同,對實利要求極高。如果養鹿不經濟,那就直接不養,搶靺鞨野人養的不就行了?

“多了也是無用,有三千即可。”

三千數量的鹿羣,差不多就是一個小部族的保有量,能夠保證不需要太過依賴漁獵,日子也好過不少。

“嗯……”

李董點點頭,對賈飛的答覆很滿意。賈飛這個人,是很有才能的,在農林水產方面堪稱“權威”。若非賈飛出身大河工坊,又是張德培養出來的人才,李董早就委以重任,而非在民部下面不着不落。

並非沒有用“追封賈思勰”來誘惑賈飛,實際上賈氏族人都非常動心,賈飛自己也是心潮澎湃,但還是理性戰勝了感性。

儘管滿朝文武都是貞觀皇帝的朝臣,可真個說不劃分陣營,全都一心忠君,誰信?

賈飛賈君鵬,哪怕自宮伺候皇帝,他也還是張德的人。

而且千里萬里之外的張德,對賈飛從來沒有過分的要求,賈飛求學自學的過程中,張德也沒有任何約束。

要材料有材料,要技術給技術,十幾年的資金揮霍,賈氏投胎十次都還不起。

倘使賈飛真的就全面跪舔皇帝,張德也不會說什麼,但賈氏就徹底要走“孤臣”的道路。

一個非科舉道路晉升的官場新丁,還是農林水產這一塊的,做“孤臣”給誰看?

更何況,賈飛不是沒有想過,就憑歲數,張德才三十,皇帝呢?

退一步講,除非百分之一百確定下一任皇帝不是李承乾,那麼賈飛纔有機會。就李承乾對張德的心態,賈飛又不是沒有見過。

“朕欲開農事司,爲弘文閣直屬衙門,賈卿可願爲司令?”

“陛下但有差遣,臣自全力以赴。”

“好。”

李董語氣平淡,瞄了一眼賈飛,隨後目光看着鴨綠水上狹窄的水面,冬雪冰封了兩岸好大的一塊水面,但還是有船隻在艱難地前行。

南岸縴夫的隊伍,多是一些扶余叛逆,還有不服王化四處劫掠的靺鞨人。

啪!

一聲激烈的響鞭,倒伏在雪地中的縴夫連單薄的帽子都滾到了一旁,露出了裡面極爲醜陋的髡髮髮型,頭皮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讓倒伏的虛弱縴夫竟是迅速地掙扎抓起帽子,要戴在頭上。

然而這時候監工的鞭子已經抽了過來,只兩三下,這個縴夫立刻再也不能動彈,片刻,兩個騎馬大兵過來,用套索綁住了縴夫的腿腳,策馬前行,被拖走的縴夫,在雪地中劃出了一條長長的溝壑……

皇帝饒有趣味地看着這一切,那些縴夫連躁動都沒有,竟是麻木一般,繼續低頭拉着鴨綠水中的航船。

“都說靺鞨野種難以馴化,朕觀之,有類馴鹿嘛。”

一旁賈君鵬臉皮抖動,只敢唯唯諾諾,卻是半句話都不敢多說。

餘光看去,賈飛看到那些縴夫,哪裡不曉得是冬月時,出來搶劫的靺鞨部族。只是靺鞨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唐朝皇帝居然就在遼東,他們的搶劫行爲簡直就是以頭撞柱一般。

當今皇帝上臺後的第一個大業績,就是吞併突厥牧業,要知道,劫掠這種事情,貞觀皇帝真的見得多了。正因爲見得多,但凡有人敢效仿突厥的,他都是雷霆手段,不施恩德。

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十章 提督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五十八章 服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六章 生無可戀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七十六章 狂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三十五章 騷動的人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六十六章 難也不難第二十五章 雞同鴨講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十八章 取名秦懷道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九十四章 基調第三十九章 假裝自己是好人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八十八章 官場第十一章 站隊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八十三章 閹人不易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四章 喝湯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四章 流言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二十章 虎威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十章 禍害鄉里第九十二章 事態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章 海闊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六章 狂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七十四章 穩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六十章 聚餐第五十一章 量第八十章 冬季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三十章 白日第六十六章 開飯了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八十九章 放話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二十二章 逼迫
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二十六章 這個破遊戲第十章 提督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五十八章 服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六章 生無可戀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七十六章 狂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三十五章 騷動的人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六十六章 難也不難第二十五章 雞同鴨講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十八章 取名秦懷道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九十四章 基調第三十九章 假裝自己是好人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八十八章 官場第十一章 站隊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八十三章 閹人不易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四章 喝湯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四章 流言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二十章 虎威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十章 禍害鄉里第九十二章 事態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三章 海闊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六章 狂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七十四章 穩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六十章 聚餐第五十一章 量第八十章 冬季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三十章 白日第六十六章 開飯了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八十九章 放話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二十二章 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