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鐵桿莊稼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桂花黑糖、椰子糖、榴蓮糖、綠豆糕、牛角梳、木雕,逛了半天街,回來的時候隨從們手裡都拎滿了各式各樣的交州土產。

雖然走的腳都有些酸,可紅線、四娘兩個還是非常興奮的,到了家,還忙着商量這些禮物帶回去後怎麼分配。

李超倒是一直還想着那個老丐的事情。

楊師道過府來商議回京朝集的事情,身爲地方封疆大吏,他本來應當在十月就進京的。不過這邊事務多,且又還要等着隨李超和太子一起回京,便一直沒動身。

“扶南、真臘那邊我們都派人去傳了話,兩邊使者也來見過我,我轉達了趙王的意思,他們表示會立即派人回去稟報,稍後給我們回覆。”

“嗯。”李超點了下頭,對於扶南、真臘、林邑三國的態度,他已經定下了調子。大唐要趁機插手,先滅林邑。

“對了,交州這邊對於今年新考出來的秀才是怎麼安排的?”李超問。

楊師道聽李超說到這個,還有些不太好意思。廣南道也算是大唐二十餘道中的一道,可大唐今年開新式科舉,天下錄取了五萬秀才,廣南道卻只錄取了一百個秀才。

就是這一百秀才,還算是對廣南的照顧了,要不然,若真全按着成績來錄,估計一百秀才還錄不到呢。

一道只錄了一百秀才,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廣南的文教不興啊,這也算是他爲政地方的一個失職了。

可說起來,楊師道也有些無奈。

大唐科舉考試製度,是有學籍的。也就是隻有廣南籍的讀書人,才能參與廣南道的科舉考試。都是按着戶籍確定學籍,廣南的只能在廣南考,而交州的只能在交州考,宋平縣的就只能在宋平縣考。

這一個制度,使得科舉考試的時候,廣南的許多讀書人都跑回原籍考試去了。而這些人,卻又佔據了廣南漢人士子中的多數。

許多在廣南經商啊,辦莊園的地主、商人們,他們的籍貫依然還在原籍。雖然納稅的時候,朝廷按他們在這裡的產業,照樣徵稅。但科舉就不行了,他們必須回原籍考試。

“今年考中的那些秀才,官府是怎麼安排的?”李超問。

楊師道撫着鬍鬚,不知李超爲何這樣問。

“按朝廷的規定,錄取的秀才,要在縣學中進修學習,只有拿到足夠的學分纔有資格參加州試的科試,科試中取後,才能參加州試正式考試。”

李超點頭,這些他是知道的,甚至這些還是他爲朝廷設計的科舉改革新制度。

所謂的進修學習,就是指考中了秀才之後,必須的一個條件。

畢竟科舉的目的是爲了選拔官吏,大唐對於縣試的參考條件還是放的比較寬鬆的,年滿十四歲,身家清白的良民,就可以參加縣試。

這個身家清白的要求比過去也降低了許多,過去的身家清白講的是三代無犯罪記錄,而且過去工、商子弟是沒資格考試的,更別說那些賤籍之人了。

而如今放寬了條件,只要父兄無犯罪記錄,本身是良民,就算是工商之子也一樣可以參加科舉。只不過加了一個年齡限制,十四歲。

當初加這個年齡限制,也是考慮到雖會有天才,但年紀太少肯定是當不了官做不了吏,人生閱歷這些也不足的。因此十四歲就是最低參加科舉的年紀,這樣真要有天才,那麼縣試道試會試一路過關高中,三年一期,也就十六歲了。

十六歲如果再國子監裡進修一年,十七歲年紀也是勉強能當個官吏的。多少人不可能一次就中,正常考個幾次,那麼二三十歲中進士都是正常。

中秀才之後入縣學讀書,也是一個硬性規定。

這個縣學裡讀書,讀的不是一般的儒家經典這些,中秀才之後入縣學,他們讀的是處理公文,學習行政這方面的知識技巧。甚至還特別給幾個學科定了學分,只有修滿了學分,纔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州試資格考試,去考取舉人。

秀才入縣學進修,要求不高,也不要求一下子學到太多東西。甚至報名拿了課本在家修習也可以的。

當初李超弄出這些來,就是爲了避免到時科舉選出一羣只知讀死書的書呆子,因此纔會有考試和學校並重。

“這個縣學進修要收費嗎?”

楊師道點頭,“有收費,不過收費不高,縣學秀才班有專門的課程,因此要發給教材,還要定期考試,所有有收費。”

嗯,沒有優待。

李超有些意外,這是自己當初疏忽了還是朝廷疏忽了?

李超是贊成優待讀書人的,當然,他也反對如明朝那樣過份優待讀書人。一個讀書人,就想免役免錢糧,甚至接受投效,庇護親黨不納稅服役,甚至連做生意都不納稅,這不可能。

大明後來國庫空虛,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士紳階層的特權給害了,大量的人都不納稅不服役,一人中舉,就有許多鄉人連人帶田產的白送。但這種送田甚至自賣爲奴也不是真正的,只不過是一種藉着秀才進士的特權,逃役逃稅,他們不再向朝廷納稅服役,只向投靠的士紳交點租子,負擔就變輕的多。

士紳庇護他們,白得一筆租,而投效的百姓減輕了負擔,唯獨朝廷虧了,流失了大量的稅收。

這種亡國的做法,李超當然不能縱容。

可現在朝廷對讀書人居然沒半點優待,這也是出乎他意料的。

那個老丐家庭條件較差,年紀大身體差,幾乎是個殘廢。兒子卻出人意料的讀書成才,居然考中了秀才。可現在他兒子要進縣學讀書進修,卻交不起錢,老頭不得不去乞討要錢,供養秀才的兒子,甚至還不敢把他乞討的事情告訴兒子,生怕兒子知道後沒面子。

這種偉大的父愛,確實讓人敬仰感動。

李超把這個事情說了出來。

楊師道也很驚訝,“想不到一個漁民之子,居然也能考中秀才,不簡單啊。”

整個廣南道數州之地才考出來一百個秀才,而這個窮小子居然也能中,當然就很了不得了。

楊師道出身弘農楊氏,關西頂級名門,甚至還是前朝皇族,他讀書當然要簡單的多,家裡有的是資源。

“我回頭就讓人送筆錢給他家。”

李超卻搖頭,送錢並不是解決的辦法。

朝廷科舉改制之後,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窮人子弟也能通過科舉出人頭地。不過,讀書的負擔也確實不輕,如今朝廷也只能免費普及初小義務教育,對高小甚至更高的中學,也是無法完全承擔免費教學的。

“我的意思是,在高小和中學的辦學中,還是堅決收費教育,辦官學的同時,也鼓勵民間辦私學。而官府呢,也應當拿出些專門的資金,做爲對優秀學生的獎學金,對一些成績不是特別優秀,但也還不錯而家庭條件又很困難的,則發給助學金。”

全免費肯定是辦不起,但對部分學生獎勵資助還是可以的。

楊師道想了想,這個倒不需要太多錢,“回頭我就擬個章程出來。”

“楊公,對於秀才們,我認爲應當要更加重視。考一個秀才不容易,這些人都算是讀書人中的精英了。我有一個打算,就是以後考中秀才的讀書人,都可以免費進入縣學秀才班進修,地方官府還要給予一些紙筆的補貼。此外呢,給予縣學裡秀才們每月六鬥米口糧。”

免稅等特權口子不能開,但給點紙筆補貼,再一月給六鬥米的口糧,李超倒認爲還是地方上還是能負擔的起,也應當負擔的。

讀書人,總要優待些。

有了一月六鬥米口糧,就算是貧困的秀才,也能安心的讀書。

“趙王真是想的長遠啊,楊某倒是疏忽了這些。”楊師道也很贊同李超的這個優待士人的計劃。

廣南總共才一百個秀才,一人一月六鬥米,一人一年不過七石二,一百人也不過七百來石米,交州鬥米五錢,七百石米,折錢不過三十來貫而已,不值一提。

但一個優待讀書人的名頭,卻還是很響亮的,尤其是今年廣南科舉縣試成績如此慘淡的情況下。

“再窮不能窮教育的,開啓民智,爲國育才,也是官員們不可推辭的責任啊。”李超說道。

“趙王說的對,不過一月六鬥米是不是太少了點?”

李超卻是搖頭。

“我們要優待士人,但也不能太過。過猶不及,一月六鬥米,差不多能夠一家三四口人的口糧了,這已經是很大的保障了。秀才也還可以一邊讀書,一邊做點事情嘛,比如到衙門裡幫幫忙,或者到學校裡兼個代課老師什麼的。”李超一口氣拒絕了要給秀才過多優待的提議。

補貼和口糧,都只是一個基本保障,卻不是要供養。

“對了,這個秀才口糧也不應當是誰都能領,我們應當定個標準。比如說,每年都要對秀才們進行一次歲考,評出甲乙丙丁幾個等級,成績最差不及格的評爲丁級,丁級則停發月糧。”

加上這條,李超是防止以後獲得秀才的人越來越多,那朝廷負擔豈不越來越大,就跟明末時全國擁有五六十萬秀才,都發米,也吃不消。連明朝都是每縣只有二十個人才有資格拿這米的。

李超定下這個考覈,每年一考,考覈通過,下年能拿米,考覈成績太差,那下年就沒資格拿米了。這也算是給秀才們一些壓力,不是考中了秀才以後就能混六鬥米的。

“那如果是那些家庭條件特別差,可成績又最後的秀才怎麼辦?”楊師道問道。

“那他可以申請下助學金,或者也可以邊讀書邊工作,比如到衙門幫辦,比如到學校教課,總不能一顆樹上吊死。”李超道。

ωωω● ttκá n● C〇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383章 玄武門之變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999章 勤王詔第1411章 國相第181章 洞房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1538章 三天三夜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1232章 京亂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504章 雙頭鷹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1408章 皇后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438章 徐惠第1460章 李世民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981章 受驚了第489章 叔父第241章 探監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282章 闖宮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704章 木蘭舟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372章 張超的七寸第625章 殺雞!第288章 致富經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837章 開刀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595章 太子的收買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751章 太上皇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1308章 美國公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1209章 李道宗第一章 武德四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家娶媳婦第655章 男爲奴女爲妓第926章 求月票第1341章 十年舊夢第1461章 哈里發第643章 殺無赦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1318章 選妃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39章 隨軍第1562章 新世家第279章 皇帝夜訪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1121章 暴風雨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1302章 長孫無忌兵變了第1145章 學壞了第1595章 蠻女多情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203章 納妾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90章 再次起兵第662章 撞破第1499章 李治第1035章 大清洗第850章 廢奴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405章 造反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446章 參奏李超
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953章 感謝木屋古鐘萬賞!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383章 玄武門之變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999章 勤王詔第1411章 國相第181章 洞房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29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432章 官居一品、位極人臣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1538章 三天三夜真第178章 場面失控第1232章 京亂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504章 雙頭鷹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1408章 皇后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438章 徐惠第1460章 李世民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981章 受驚了第489章 叔父第241章 探監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37章 雍州府拿人第1282章 闖宮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704章 木蘭舟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372章 張超的七寸第625章 殺雞!第288章 致富經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837章 開刀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595章 太子的收買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751章 太上皇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1308章 美國公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1209章 李道宗第一章 武德四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家娶媳婦第655章 男爲奴女爲妓第926章 求月票第1341章 十年舊夢第1461章 哈里發第643章 殺無赦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1318章 選妃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139章 隨軍第1562章 新世家第279章 皇帝夜訪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1121章 暴風雨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1302章 長孫無忌兵變了第1145章 學壞了第1595章 蠻女多情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203章 納妾第1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90章 再次起兵第662章 撞破第1499章 李治第1035章 大清洗第850章 廢奴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405章 造反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衣錦還鄉第446章 參奏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