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參奏李超

杜淹隨手打開一本摺子,裡面全是彈劾京兆尹李的文字。天』籟小 說罪名還羅列的挺全,足足三十幾條。嗯,比剛纔那本少點,剛纔那本足足列出了七十多條罪狀,還有一份更加聳人聽聞,足有一百多條。

若只是看這些摺子,誰都以爲李是個罪大惡極的人了。

不過杜淹既然能當上大唐的新御史大夫,統領着御史臺,靠的可不僅僅是他被皇帝抓走時咬緊牙關一字未吐。歷仕隋朝、王世充和李唐,杜淹的任職履歷可是極爲豐富的。

在楊廣手下時,杜淹就已經官至御史中丞,是御史臺的佐2。在王世充的朝廷裡,也官居吏部尚書。到了李唐,天策府兵曹參軍,文學館學士,翰林學士。再到如今,秦王成爲太子,他也進入御史臺,成爲御史大夫,還爵封安吉郡公。

杜淹在原來秦王府可是幹髒活的,現在來御史臺,也是專門負責搞彈劾的。但他更清楚,太子讓他來東宮,不僅是信任他,也是要他來管好御史臺的這羣御史言官。而絕不是要被這羣人牽着鼻子走,甚至要彈劾太子最信任的李文遠的。

自己要是聽了他們的話,把這些奏摺送進東宮,甚至也跟着上摺子彈劾李,那纔是有鬼了。

“我們御史臺是朝廷的監察機構,諸位御史們也有風聞奏事的權力。但是,莫要把朝廷賦予給大家的這個奏事之權,肆意妄爲,過度行使。你們的這些摺子,你們自己信嗎?”

杜淹把摺子扔到一邊,桌案上,已經堆滿了。

御史中丞孫伏伽坐在一邊,也臉色不好看。他是御史臺的副長官,之前因爲彈劾李瑗之事被免職,後來投行狀給李,參加科舉,中了進士,然後成了李的幕僚。因爲他本就是秦王府的舊人,這次便也算是官復原職,重新出任御史中丞。

孫伏伽對於李很瞭解,同時對於這御史臺裡的御史們更加了解。

御史臺以御史大夫爲主官,御史中丞爲副,下面有治書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等一大羣御史。

御史臺僅僅有風聞奏事之權,卻沒有司法之權。

御史有風聞奏事之權,可現在這些御史全都彈劾李,而且還羅列了這麼多的罪名,這卻已經不是御史本份了。

他知道御史有時爲了讓所奏之事引起關注,會誇張一些。

可誇張也沒有這麼個誇張法。

不就是找長安的糧商們借了點糧食嗎?在這些御史的筆下,差不多都成了謀逆叛亂了。這樣的摺子他們如何通過?更不會附署。

“你們要是覺得自己寫的東西自己能信,那麼你們自己把摺子送上去,我們不會署名,更不會同意的。”

杜淹坐在那裡,也是一臉鄙視的看着御史們。

他很清楚,自己進入御史臺,甚至直接成了御史大夫,這些御史很不滿,也有人不服。有些人彈劾李,弄這麼多大的陣仗,未必就完全是衝着李去的,有的人肯定也是想衝着他來的。

他堂堂御史大夫,若是控制不住御史們,那他還當什麼御史大夫。在太子心裡,他豈不是無能,他這位子還能坐久嗎?

有人彈劾李,杜淹其實無所謂。

反正他心裡也有點妒忌李三,別人想彈劾就讓他彈劾。但這得有個前提,這些人彈劾,得是在自己的許可下,得是在太子的意圖下。

“朝廷給大家的奏事之權,不是讓你們這樣用的,看看你們寫的都是些什麼****,你們就是這樣當御史的,就是這樣使用朝廷所授與的監察之權的?把這些垃圾全都拿回去,滾回去好好反省一下,再寫出這樣的摺子,某不但不會署名,還要第一個彈劾你們瀆職!”

杜淹一通怒火,把一羣御史噴的體無完膚,唾沫星子都噴了他們一臉,還沒有人敢吭一聲。

杜淹是新貴啊,還是頂頭上司。

李雖然官職更高,但畢竟跟他們不是一個系統的,但杜淹卻是上司,得罪了這個頂頭上司,日子以後肯定難過。

一羣御史退下。

杜淹哼了一聲,對孫伏伽道,“這羣混蛋,把御史臺當成什麼地方了?”

孫伏伽笑笑,“有人故意煽風點火,想撐渾水。”

“我知道,這些人對於我們兩個不服氣,尤其是對於我當御史大夫不服氣。”

孫伏伽拿出一個摺子。

“我也寫了道奏摺。”

“你不會也要彈劾李文遠吧?”杜淹笑問。

“當然不會,不過跟他有關,我要彈劾李瑗、李崇高父子,這裡詳細列有他們的罪狀,不知道院長是否願意一起署名合奏?”

“又彈劾李瑗?”

“你就不怕別人說你公報私仇?”

孫伏伽笑笑,他本就是要公報私仇,誰讓李瑗又落他手裡了呢。這次要不搞死搞殘李瑗父子,別說讀書人就多好,人都有私慾。孫伏伽上次被李瑗搞的很慘,這次有機會當然有搞回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既然有機會報當然也不會放過。

李在算賬。

看過京兆府裡的檔案資料後,李心情有些沉重。

長安的黑戶人口比他想象中要多的多,僅僅是僧道數量就極爲驚人。據京兆府的記載,長安有佛寺81所,尼寺28所,共一百零九所。長安附近以及秦嶺山上還有許多佛寺,大概長安以及附近的佛寺至少在一百五十所以上,就算以一寺二百人計算,則京畿的僧尼就有起碼三萬人。

而長安城內有道觀三十所,一觀五十人計,則有道士女冠五千人左右。

當然,這還只是僧道數量,他們還佔有大量的土地,以及擁有許多隱戶佃民,寄在寺觀名下的這些黑戶人口,起碼是十倍於僧道。這意味着京畿二十三縣,就有三十五萬的黑戶人口。

另外,長安城人口將近三十萬,其中依賴朝廷供給糧食的人口就有一半多,達到十五六萬。包括皇室以及宮廷人員、京官京吏還有常備禁軍,以及到京師參加選官和科舉的人口等。

如果按月需一石半算,一年就是十八石,十幾萬吃官糧的,就需糧二百多萬石。

這二百多萬石,就全得靠朝廷支付的,也就是稅糧。

關中當然不止產出二百多萬石糧食,但關中也還有百多萬人口,還得供應關中百姓商人們。只有關中百姓上繳的田租,這纔是朝廷能拿到供給京師那十幾萬吃官糧的糧食。

耕地和納糧戶口,這纔是大唐收稅的基礎。

與長安龐大的消費人口增加相反的是,關中土地的生產能力下降,民田不足、水田減少,勞動力也在減少。

大唐的制度,並不是所有田都收租的,就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納課一樣。

大唐戶籍上一千五百萬人口,課丁全二百三十餘萬。

京畿人口早就過了百萬,但納課的人也很少,能徵稅的民田更少。大量的田地,都被宗室、官僚們佔據了,還有許多田是府兵的,這些田都是不納課不繳稅的。

剩下的田裡,還有許多被那些佛寺道觀給佔去了,這也一樣不納課稅。

關中平原現在是地少人多,而且土地也不那麼肥沃,甚至水利也不充足。

王侯之家大增,這些人要麼是實封貴族要麼就是大量買進田地,導致民田減少,私門有餘,公家不足。其次,唐初京畿有大量的公廨田、職分田、賜田等,這些田當然也是不納租稅的。

尤其是大量的王侯之家擁有田地後,開始修壩建碾,使得關中的水利設施灌溉面積大大減少,秦漢時鄭白渠灌溉面積達4萬餘頃。唐朝權勢之家多在涇河渠道兩岸設置水磨牟利,使水量減少,灌溉面積減少。往日鄭白渠溉田四萬餘頃,今爲富僧大賈競造碾磑,止溉一萬許頃。水利灌溉面積減少,糧食產量自然也就大減。

還有一點,京畿勞動人口在減小。

本來戰亂之後,人口就減小了。

加之大量的隱戶逃丁,託庇於權貴和寺觀之下,更讓朝廷的課丁大減。

而那些富人多丁者,也一樣想方設法的避役逃課,要麼爲官要麼爲僧,因此現在朝廷的那二百多萬課丁,其實都是些窮人,沒地方可逃,於是就保留下來。

國家帝業,本在京師。但現在京師卻成了一個地狹人多,而偏卻又糧食完全不法自給,朝廷稅賦更嚴重不足的地方。

問題的根源,其實正是在李這羣貴族們的身上。

就好比李,一人在京畿二十三縣,擁有的田產,有幾萬畝,還沒算上李元吉的那十萬畝。光一個洗澡溝,都兩萬畝了。除去這個,良田也足有三千多畝。

他在隴右還擁有幾千畝地呢。

李家現在的奴隸,就有好幾百。

而李家擁有這麼大的產業,卻是不課戶,田地產出什麼的不用向朝廷繳一粒谷。

官僚貴族還有世家地主,都在與李家共同分享着這個天下。

算了幾筆賬,李就把筆扔下了。

不能爲了李三的國家朝廷利益,就損害了他李三的個人家族利益啊。

真要弄,那也應當拿那些禿驢和老牛鼻子們開刀,從他們手裡奪田奪人口,反正,他李總不能拿自家開刀吧!(未完待續。)

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534章 少壯派第1256章 朕要親征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800章 領班第1064章 小辣椒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960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809章 暗殺第428章 權臣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第356章 被辜負第1319章 全民分封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100章 大水牛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608章 看起居注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第185章 查小三第906章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62章 要有前戲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101章 上環第1180章 先斬後奏第1452章 三足鼎立第757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363章 刺字第160章 狼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315章 太上皇后第628章 九世善人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242章 被遺忘第1418章 離婚第951章 海賊第160章 狼來了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1180章 先斬後奏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687章 龍涎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1074章 寶地第1109章 天子詔第78章 買牛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95章 雙飛燕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1263章 張若華第949章 感謝yyww668萬賞.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1512章 紅旗飄飄,劍已出鞘第178章 超豪華迎親車隊第1352章 怕老婆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1562章 新世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7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031章 王對王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1059章 漢京留守第816章第1567章 江西第988章 私軍第1087章 漢京
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七百三十章 別咬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534章 少壯派第1256章 朕要親征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941章 隆重推薦:無雙大都督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800章 領班第1064章 小辣椒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960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寧民縣開國男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809章 暗殺第428章 權臣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第356章 被辜負第1319章 全民分封第321章 太子不敗而敗,突厥不勝而勝!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100章 大水牛第587章 長孫無忌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608章 看起居注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第185章 查小三第906章第1495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62章 要有前戲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101章 上環第1180章 先斬後奏第1452章 三足鼎立第757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363章 刺字第160章 狼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第1315章 太上皇后第628章 九世善人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242章 被遺忘第1418章 離婚第951章 海賊第160章 狼來了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1180章 先斬後奏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687章 龍涎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1074章 寶地第1109章 天子詔第78章 買牛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95章 雙飛燕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1263章 張若華第949章 感謝yyww668萬賞.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1512章 紅旗飄飄,劍已出鞘第178章 超豪華迎親車隊第1352章 怕老婆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1562章 新世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個帶把的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7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031章 王對王第1330章 等額本息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1059章 漢京留守第816章第1567章 江西第988章 私軍第1087章 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