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御口欽定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寒冷。

李世民站在殿前,看着陰沉沉的天空,似乎又要下雪了。他攏了攏身身上的袍子,下雪也好,瑞雪兆豐年。冬天不下雪,那才叫大好不妙。如果哪年冬天不下雪,那麼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連年都過不安心。

這意味着明年肯定會出現災情,沒有雪往往就有旱甚至有蝗。

一陣凜冽的風順着廊廡盤旋。

聽說在嶺南的崖州島,一年四季都見不到雪。漢京的冬天大雪紛飛,崖州島上卻火熱如盛夏。而在更遙遠的越南州,甚至連冬天都不會有,一年就春夏兩個季節。

交州則有雨季和旱季兩季。

朕的江山,真是萬里遼闊。若是有機會,也下一次江南,卻趟嶺南,甚至去那天涯海角看看就好。

打了個寒顫,李世民笑着搖頭,往殿中走。

屋外寒風凜冽,屋裡卻溫暖如春。

但坐在御案前,看着那些奏章,他的眉頭卻又一下子緊皺起來。

真是讓人煩啊。

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堆堆的奏摺,而這些,全都是彈劾李超的。

來自各方各面,有來自嶺南的,也有來自朝廷御史臺,甚至不是御史的許多官員也都上奏彈劾李超。

彈劾的內容五花八門。

有說李超在嶺南行事囂張,逼反了馮冼,大開殺孽等等。也有人說李超在嶺南巧取豪奪,大肆貪斂。

還有人說李超故意挑起事端,說他越過朝廷,直接跟真臘和扶南幾國談判,甚至其不經朝廷同意,就跟真臘簽訂協議,答應真臘一起出兵對付林邑和扶南聯盟,說李超藉機拿朝廷名義訛詐了真臘幾百裡北方國土,併入他自己的封地。

有人彈劾李超的滅林邑計劃,說他不顧林邑爲大唐藩屬國之事實,要主動出兵侵略林邑的事情。

其它的事情還有許多,反正如今李超在朝中,一半的人極稱讚李超,而另一半的人又天天彈劾李超。

又看完一本,李世民直接扔進了旁邊的箱子裡,那已經堆了大半箱了,而在不遠,還有好幾口蓋着的大箱子,那裡也一樣裝着彈劾李超的摺子。

所有彈劾李超的摺子,最終都裝進了一口口的大箱子,堆放在角落,根本不會有批覆。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這都是什麼跟什麼。

就沒有一本彈劾到點子上。

李超在嶺南做的那些,他讚歎還來不及呢,那是大功。什麼馮冼寧陳,李世民會在乎他們怎麼想的嗎?

不肯交權,還想割據,做夢。

就該李超這樣的強硬手段,不給他們半點機會。

李超對於真臘幾國的處理,確實有過越過朝廷。

不過通過六扇門的調查,還有李超的奏章。他倒也對南蠻的局勢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了,真臘、林邑、扶南三家結成兩個陣營互鬥,李超沒有調停,也沒有去支持林邑和扶南,反而站到更強的真臘這邊,這就不是維持南蠻局勢了。

李超要破局。

李超要讓大唐滅了林邑,奪取林邑之地。這是李超在奏章上直言不諱的,林邑本就中國之地,眼下有機會收復當然要收。

至於說越過朝廷,李超的解釋是廣南離京太遠,事情緊急,如果等朝廷回覆,只怕錯過時機。況且,他這個處置大使,也是有便宜處置之權的。

倒也不能說李超是完全越權。

所有彈劾李超的奏章之中,也並不是完全言之無物。真要雞蛋裡挑骨頭,總是能挑出來的。李超這樣的地位,好多人彈劾他,不過是想着借李超揚名。甚至在揣測君意,認爲李超如今地位太高,皇帝會想要拿下李超。

李世民搖搖頭,他需要拿下李超嗎?

不,也沒理由。

經歷漢京之亂後,李世民越發需要李超這種久經考驗十分忠誠的重臣。此次嶺南之行,越發證明李超對朝廷的重要性。嶺南歸附大唐也五六年了,一直都是地方豪首們事實割據,李超一去,就把事情平了。

拿起六扇門的密摺。

看了幾眼,他眉頭皺起來。

上面寫着李超曾經跟太子提起,要在封地訓練騎士。從封地府兵中挑選七歲孩童,打小在身邊訓練,十四年的侍從騎士訓練,每年一次考覈淘汰。能夠完成十四年訓練考覈的,最終授予騎士銜,賞給一座莊園。

這些騎士,將成爲領主的護衛,甚至是那些府兵們的軍官。

這個騎士,李世民搖了搖頭。從朝廷律法和制度上,李超的這個騎士倒不聲違法。畢竟朝廷有規定,封地領主可以擁有一支護衛,一里兩個名額。

李超打小訓練騎士,這也只能說是一種挑選護衛的方式,只要數量不超額,沒有什麼不對。李超就算給那些通過訓練的騎士授銜給莊園,這莊園只要是李超自己私人土地,他要送給誰,朝廷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嗯,李超的騎士合法合理。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李超的這個騎士可就讓人不是那麼放心的。從七歲開始訓練,經過十四次考覈淘汰,最終訓練出來的騎士,這得多麼優秀?

能文能武,甚至可以說不弱於講武堂的學員訓練了。

經過十四年的訓練,這些騎士都能成爲精銳中的精銳,甚至成爲優秀的中層軍官。

李超想幹嗎?

只是單純的訓練一支精銳護衛,還是有更長遠的打算?

這個李超,總是讓人無法放心,時不時的總要搞點事情出來。

若是碰到一般的皇帝,就這一條,都足以把李超拿下了。

不過最後,李世民還是嘆氣一聲,然後把這密奏也扔到了那個大箱子裡。

“陛下,馬相、高相等五位大臣求見,說有關於氏族志的要事稟奏。”

李世民擡頭。

“讓他們進來吧。”

說到氏族志,李世民眼裡很不高興,上次送來的那個氏族志草稿,都是什麼跟什麼啊。居然把崔幹列爲第一等。

馬週五人進殿,行禮。

“幾位愛卿免禮平身,坐。”

“陛下,上次草稿被退回後,臣等回去之後商議許久,有一個新的編修想法,想先奏報請示一下。”

“哦,那說說看,這次打算怎麼修。”

馬周把一份剛寫的簡要提綱呈給一名內侍,由他轉呈給皇帝。

李世民接過只看了一掃,臉上就露出了笑意。

他本以爲這次送上來的也還是什麼崔鄭爲上呢,卻沒料到,這上面寫的居然如此符合自己的意圖。

皇家一等,勳戚二等。

以本朝官職爵位定排序,不論從前。而且許多過去不是士族的庶族地主階層出身的官員勳臣,也都能列入,甚至排在前面。

而過去的門閥士族,這次卻只能按官職爵位排到後面。他們的官職爵位,是遠不如新貴們的。

馬周他們暗暗打量皇帝,發現皇帝臉上笑容越來越盛,也是長鬆一口氣,看來這次確實猜對了皇帝心思。

高士廉餘光去瞧馬周,想不到馬周這次眼光這麼準。

也許這不是馬周的意思,而是李超的意思?高士廉心想着。

“很好!”李世民看完,“非常不錯,氏族志就應當按這個方向編!”

李世民覺得心情很好,氏族志將是大唐新士族的排名榜。

他很清楚,大唐王朝是由三股士族力量建立起來的,一支是關隴集團,一支是山東集團,一支是江南集團。

關隴集團是北魏鮮卑貴族組成的軍事集團,其中也包括了胡化的漢人和西域的胡人,皇家李氏家族就是關隴集團出身,李家當年還是西魏八柱國家之一,李家是關隴集團的重要一員。

而山東集團,則包括山東士族和山東豪傑。山東士族的歷史悠久,經濟實力雄厚,並且有強大的宗族鄉里基礎,他們有極強的政治能量,進可控制朝政,退可控御鄉里,還掌握學術。

而山東豪傑,則是隋末混亂時寒門地主集團,他們是在隋末時迅速崛起的地方豪強。如今朝中的軍功新貴,就是以山東豪傑爲主。這也是當年李世民還在秦王府時,最強的支持力量。

江南士族也是一股重要力量,唐初,他們一面參與了大唐制度典章的制定,一面又在江南地區繼續發揮影響。

這三支力量,對於大唐的建立和前期國力恢復壯大,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李世民卻絕不允許這些力量凌駕於朝廷之上,關隴和江南士族都在衰弱,可山東士族卻藉着與山東豪傑出身的新貴的聯姻,依然有着極強的影響力。

李家排第一,勳貴排第二,而同時李世民早就通過聯姻,跟朝中頂級勳貴都聯姻,結成姻親,因此勳貴們又都是皇戚,他們佔據第二,無疑對皇族地位更加鞏固。

第三的,則就是按官爵高低來排序了,只論本朝,不論從前。五姓七家也好,關隴貴族也罷,甚至是江南士族等,不管過去多煊赫,只論當今。

馬周因不是勳貴,也不是皇戚,因此他雖出身普通,可因爲如今是宰相,所以也排在第三等。

那些舊士族,如果沒有顯爵高官,就只能排到第四等。

“灞上李家排在第幾?”李世民笑着問。

馬周和高士廉對視一眼,然後如實道,“臣等擬將灞上李家,排在李姓第二,天下家族第三。”

李世民卻搖了搖頭。

馬周道,“請陛下明示。”

“家族排第二的是哪家?”

“回陛下,洛陽長孫家。”

李世民開口,“灞上李家是皇族一支,不用單列。天下士族排名,皇家第一,這第二,當定灞上李家,洛陽長孫家列第三吧!”

皇帝欽定,馬周他們當然沒有意見。洛陽長孫家和灞上李家,都是姻親,也都是勳貴,兩家誰前誰後,還真不好說。

現在皇帝開了金口,說李家定第二,那自然就李家第二了。

第1568章 *******第614章 賣爵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1313章 元寶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1024章 美人計第1559章 拉媒第1402章 投降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 1335章 逍遙遊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383章 玄武門之變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1124章 新殺招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917章第1441章 除名第755章 敬畏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113章 起兵吧!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1405章 唐王第954章第267章 吸金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275章 說媒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484章 立碑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357章 戰利品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232章 杜十娘第1566章 罷了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625章 殺雞!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662章 撞破第139章 隨軍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1562章 新世家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671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1496章 藩鎮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1011章 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595章 太子的收買第1546章 孽多侯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649章 觀音婢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1097章 唐刀第428章 權臣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902章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1384章 趁虛而入第772章 可汗爲何發笑第315章 剁手第614章 賣爵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1572章 紙老虎第五十四章 殺豬飯
第1568章 *******第614章 賣爵第二十五章 聞腥而來第1313章 元寶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十七章 日進數千第1024章 美人計第1559章 拉媒第1402章 投降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 1335章 逍遙遊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383章 玄武門之變第1217章 三代之後,真千古一帝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會面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647章 唯獨你不行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1124章 新殺招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917章第1441章 除名第755章 敬畏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113章 起兵吧!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713章 無糧一身輕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460章 李三小兒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1405章 唐王第954章第267章 吸金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275章 說媒第1156章 另立太子第484章 立碑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357章 戰利品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330章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232章 杜十娘第1566章 罷了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791章 十三歲,不小了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881章 監國攝政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625章 殺雞!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662章 撞破第139章 隨軍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1562章 新世家第1200章 孤家寡人第1528章 聞腥而至第671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196章 起兵吧,趙王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第1496章 藩鎮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1011章 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558章 讓他舉國戴孝第595章 太子的收買第1546章 孽多侯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649章 觀音婢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1097章 唐刀第428章 權臣第777章 玫瑰花的葬禮第902章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1384章 趁虛而入第772章 可汗爲何發笑第315章 剁手第614章 賣爵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1103章 李家三年義務教育和掃盲班第1572章 紙老虎第五十四章 殺豬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