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舊黨、新黨、李黨

百官都知道太子今天臨朝監國,但事實上並沒有誰真的把這八歲的太子放在心上。』

可現在,太子卻狠狠的震驚了一把朝臣們。

藉着劉洎殿前失儀,直接把反新法的先鋒劉洎給定了一個欺君罔上的罪名,然後奪去一切官職,削職爲民,還配越南。

這一記重拳,不但直接把劉洎打暈在地,連蕭瑀、陳叔達等宰相都完全沒料到。

蕭瑀只覺得一陣陣頭暈。

李家的這些人怎麼一個比一個狠。

太上皇當年在太原,韜光養晦,十分了得。皇帝李世民更狠,直接玄武門之變奪位,現在八歲的太子監國,也一上來就這麼狠。

不過轉念一想,這位的父親是李世民,老師是李,教出這樣的太子來似乎也不奇怪了。

蕭瑀氣的身子在抖,太子一來就藉故把劉洎給弄下去了,這是要殺雞儆猴,要打擊舊黨啊。

如今的朝中,已經因爲變法之事,分成爲新舊兩黨。支持新法的自然就是新黨,反對新法的則是舊黨。

新舊兩黨中,新黨主要是李和房玄齡杜如晦馬周魏徵長孫無忌這些宰相,還有孫伏伽王珪等一羣官員。而舊黨,則是以蕭瑀陳叔達等幾個宰相爲代表。

總的來說,新黨佔據着更多朝中高位要職,而舊黨,數量更多。

不過在新黨裡,又還有一個李黨,房杜等宰相不在這個李黨之內,李黨是以李爲,馬周孫伏伽等人組成的一個圈子。

當然,新黨舊黨李黨,這些實際上都只是私下說法,朝堂之上,是從來沒有什麼新黨舊黨李黨這樣說法的。

但事實就是這個樣子。

蕭瑀就是舊黨領袖,劉洎是舊黨的先鋒。

現在先鋒被斬,蕭瑀不免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他要出列反對,可腳踏出半步,他看到了陳叔達對他使來的眼色。

蕭瑀頓了一下,然後收回了腳,他剋制着自己,仔細思考。

他領悟到了陳叔達的那個眼神。

太子雖然年幼,但他依然是太子,而且眼下還是皇帝授命的監國攝政,太子是君。

今天太子第一天臨朝,不論太子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他都不能這樣簡單的去反對。因爲這樣做,是在故意影響太子的權威。

再說,劉洎本身確實是失儀了,太子的處置有些過,但他是太子,今天第一天臨朝,做出的第一個決定,難道他身爲宰相,就要當衆反對,要逼太子收回成命?

他真要這樣做,那就是不把太子放在眼裡。

何況,長孫無忌這些人,肯定就會藉機揮,不但要弄劉洎,還會連着他們一起攻擊。

今天,他們無論如何也贏不了的。

小不忍則亂大謀,不能因爲一個劉洎,讓太子借題揮。

重要的事情是廢新法,劉洎被配也只是暫時的,只要能廢除新法,到時找機會於讓皇帝把劉洎調回來,也是沒問題的。

幾名侍衛進來,將癱在地上的劉洎給叉了出去。

殿中恢復寧靜。

承乾雙手放在龍椅的扶手上,他小小的人坐在那個大大的龍椅之中,顯得有些不太協調。

但太子身子挺拔,那雙目光卻充滿了君威。

拿下御史中丞劉洎,讓殿中羣臣再沒有人小瞧太子了。

太子再年幼,他也是監國攝政。

目光掃了一遍殿中大臣,承乾收回目光,郎聲說道,“孤也聽聞朝中近日因新政之事,有些沸沸揚揚。新法,是太尉、尚書令李相國提出的富國強兵之策,由中書門下諸位宰相商議後通過,並得到陛下審閱准許,然後下詔交由尚書省執行的貞觀新政。”

“新法,是陛下和朝廷中樞經過慎重討論後通過的朝廷政策。可現在,卻有人趁李相國外出抵禦突厥和高句麗的聯合入侵之時,趁着陛下身體抱病休養不能理政之時,攻擊新法,這,豈是人臣所爲?”

“當然!”

承乾突然轉了一個折。

“陛下和李相國也曾經跟孤說過,任何一個政策,都沒有完美無缺的。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就算是新政,肯定一開始也還是有瑕疵的,但推行之後,也還可以現問題,改進問題。”

“新政有不對的地方就修改,但不能因噎廢食。”

這麼一長篇大論,讓殿中新舊兩黨的朝官們,都心中震驚。

太子殿下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有些人已經論定,這肯定是皇帝教給太子的,絕不可能是太子自己的論點。

那邊,承乾還在說。

“今日,孤開始監國攝政,這攝政第一道太子令,就是讓天下百官,都針對新法,上一篇表章。可以陳抒幾見,不受限制。既可以是指出新法的問題,也可以是提出更好的建議,但有一點,孤不想看那些只一味抨擊新法的表章,你要麼在表章裡指出新法的缺點,得拿出真憑實據,要麼針對如今國局時政,拿出一些更好的見解來。”

“不論幾品官員,都需要寫一篇上呈。只要寫的好的,孤和朝廷都不吝賞賜,對於其中特別優秀者,還將破格提拔。”

太子這番話,讓殿中官員再次震驚了一把。

蕭瑀聽了之後,都不是那麼憤怒了。

在他看來,這話估計是皇帝教給太子的,其實是皇帝的意思,不過是借太子的口來說。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這就意味着皇帝對於新法,也不再是完全的一味支持了。

皇帝開始鬆動有態度了。

“孤對於新法也一直在學習,心裡也有些自己的看法。今日,孤就先拋磚引玉吧。”

承乾當着百官的面,提出了一個新法中的不足。

“兩稅法本是爲了更合理的徵收稅賦的一個改革方案,但兩稅法改革之後,卻讓天下百姓抱怨。抱怨什麼,抱怨加稅,負擔更重了。”

“租庸調正稅之外,還要加地稅和戶稅。地稅和戶稅不以丁口爲徵稅依據,而是以財產多少爲依據。這本來是合理的,但之前忽視了一點,那就是百姓的正稅沒減,兩稅又增加不少,確實增加了負擔。”

“這,是一個漏洞,一個不足之處。今日孤就提出一個建議,兩稅,加一個標準。”

“那就是天下百姓每戶田以一百畝爲限。田地一百畝或一百畝以下的,不徵收兩稅。在一百畝以上的,則按出的部份,以田畝數計兩稅徵上。”

wωw★ttκΛ n★CΟ

太子的這番話一說出。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馬周,甚至是蕭瑀、陳叔達、宇文士及、高士廉、楊恭仁等這些宰相,還有那些大臣們,全都張大了嘴。

太子的這個建議不好嗎?當然不是,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好到百官都在想,怎麼自己以前就想不到這麼一個建議呢。

房玄齡舉笏出列。

“殿下一心爲民着想,仁厚!大善!”

杜如晦拿着玉笏板在掌心拍打,長孫無忌等也跟着以笏擊掌,於是殿中啪啪聲不斷。

大臣們,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太子的讚賞。

房玄齡心中很激動,欣慰。

其實太子說的這個,當初李在跟皇帝對奏的時候,已經提過了。當初李提出兩稅改革的時候,本來就是定了這麼一個標準的。兩稅有最低起徵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一戶一百畝地。

一百畝以下的,不加稅。一百畝以上的,過加徵。

李提出這條,也是考慮到新增兩稅,會讓百姓加重負擔。故而提出一個最低標準,但這個標準被否決了。

否決的人正是皇帝。

皇帝認爲,如果定下這個標準,那兩稅基本上收不到百姓的稅了,只能收那些富戶豪強的。

李世民認爲,如果只向大戶加稅,這無疑會很難。如果所有人一視同仁以田地財產爲徵稅標準徵稅,那大戶也沒理由反對。

當初也確實依靠這一條,把兩稅法推行下去了。

但也導致了後面所有人都在反對兩稅。

現在反新法這麼激烈,這個時候太子站出來,提出了設立百畝起徵稅點這個建議,雖然沒新意,但對於眼下的局勢氣氛來說,卻是大大的緩解啊。

畢竟這樣一來,普通百姓基本上就不用再交兩稅了。

普通百姓佔據的天下田地財產不多,但他們的數量支是極多啊,就算說他們佔據天下九成戶數,都不爲過。一下子大唐九成的百姓不用再交兩稅,他們不再反對兩稅,這朝廷面對的壓力就少了許多。

大戶們依然還會反對,但卻顯得單薄了許多。

房玄齡都不得不讚嘆,太子選的這個切入點非常的棒。

先拿下劉洎這隻領頭羊,再宣佈讓天下百官議論新政得失,然後現在又親自提出了一個對新法的糾正建議。

如此一來,原來朝中對新政的極端對立局勢,就緩解了許多。最重要的一點,雖然現在太子沒廢新法,可卻親自提出糾正,這無疑讓那些反新法的舊黨們看到了些希望,比之前天天被拖着可要好多了。

這也是能讓他們接受的結果。

慢慢來不要緊,只要開始找新法的問題就好。

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246章 春聯第1013章 李世民第920章 求月票!第195章 雙飛燕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715章 吃醋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1222章 清君側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706章 相爺大氣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172章 排場第1025章 王者榮耀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119章 無孔不入第830章 御駕親臨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962章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514章 保守第1257章 無情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205章 私塾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508章 大麻煩第720章 降唐第1545章 貶爲庶人第1047章 李世民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559章 拉媒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1066章 紈絝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160章 狼來了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925章 君臣決裂第1038章 領地騎士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265章 黜陟大使第651章 屠城第1419章 皇太孫第1074章 寶地第1401章 聯邦帝國第1271章 北唐、南唐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302章 插秧忙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999章 勤王詔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1308章 美國公第220章 羽林軍將第1431章 溫柔鄉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1155章 貞觀八年第1397章 勸君更上一層樓第1260章 瘋王第779章 神罰第132章 臨危受命第857章 老匹夫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1232章 京亂第787章 嘿嘿嘿!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80章 請酒第1084章 李超的密謀第1321章 九頭鳥和舊金山第689章 豬婆龍第1395章 立誓第1163章 皇上有請
第1535章 世風日下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五十三章 黑野豬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326章 交易所和拍賣行第246章 春聯第1013章 李世民第920章 求月票!第195章 雙飛燕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715章 吃醋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642章 法不責衆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1222章 清君側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706章 相爺大氣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172章 排場第1025章 王者榮耀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136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119章 無孔不入第830章 御駕親臨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962章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514章 保守第1257章 無情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205章 私塾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508章 大麻煩第720章 降唐第1545章 貶爲庶人第1047章 李世民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1557章 此生不悔入華夏第1559章 拉媒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1066章 紈絝第480章 借刀殺人第160章 狼來了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258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925章 君臣決裂第1038章 領地騎士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265章 黜陟大使第651章 屠城第1419章 皇太孫第1074章 寶地第1401章 聯邦帝國第1271章 北唐、南唐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302章 插秧忙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999章 勤王詔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646章 調兵待命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899章 白玉爲堂金作馬第1308章 美國公第220章 羽林軍將第1431章 溫柔鄉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090章 兩個南越王第1155章 貞觀八年第1397章 勸君更上一層樓第1260章 瘋王第779章 神罰第132章 臨危受命第857章 老匹夫第286章 栽桑種茶第1232章 京亂第787章 嘿嘿嘿!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80章 請酒第1084章 李超的密謀第1321章 九頭鳥和舊金山第689章 豬婆龍第1395章 立誓第1163章 皇上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