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5章 逍遙遊

求月票啊!分類月票榜上最後一名了啊!

長江上,到處都是白帆點點。

這條大江,成了大唐最繁忙的高速通道,往來的船隻絡繹不絕,川流不息。

船行在大江之上,卻是不愁吃。

不需要停泊岸邊,一邊行船一邊就有美味。

長江的水是那麼的清澈,清澈的讓張超感嘆,後世的長江水,尤其是中下游可沒有這麼好。除非去那上游三峽裡的支流小溪裡,才能看到那清澈見底的江水。

行船時撒幾網,輕易的就能網上魚來。

一張手拋網,用力的撒出,然後收起來,就有魚兒了。

也可以在夜晚掛個網在後面,一樣能網起很多魚。如果有興致了,也可以坐在船上釣魚。

長江裡的魚蝦是豐富多樣的,各式各樣的魚。

這個季節裡,甚至有河豚。

一連幾天都是雨,長江的水也漲了不少。

船家們俗語說的好,漲水魚,落水蝦。

漲水的時候,魚最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長江上,自然就吃長江。

如今大唐航運發達,長江上跑的船也多。許多如今跑船的船工,以前都是長江上捕魚的漁民。

不分晝夜,風裡來雨裡去,放網收網,打漁賣魚。打漁看似簡單,其實過去漁民的日子都很艱難,這些人多是沒有地的百姓,只能靠捕魚爲生。有些人,甚至連自己的船都沒有,是給船東打漁。

張超坐的這條船上就有幾個過去是漁民的小夥,還有一個老漁夫。

老漁夫叫楊黑魚,打了幾十年漁,已經五十多歲年紀了。過去是幫東家捕魚,後來東家買了更大的船跑貨,他也到了貨船上。

這些年來,就一直在江上討生活。

“打漁很辛苦哩。”

閒聊中,楊黑魚把他的一雙手給張超看,長滿雙繭,四處脫皮滿是皸裂,粗糙不堪。

這是因爲長期在水裡作業,纔會長成這樣。

長年呆在江船上,老魚頭對船已經習慣了。再大的風浪,無論船隻怎麼顛簸,可他都穩穩當當的。

老魚頭不但會打魚會行船,而且還很會做魚。

老魚頭很得意的講起以往打魚的經歷。

“這幾年大家日子好過,尤其是這江上到處是商船,兩岸一個又一個的大集鎮城市,魚也好賣哩。尤其是我們這些長江上捕起的魚,更好賣。在江邊的一些集市,一些人魚塘裡養的魚才七八文錢一斤,我們長江裡打上來的魚,十五文一斤,還被人搶着要。”

李世民本來在艙裡看書,聽到張超跟個老漁夫聊天,也忍不住加入進來。

“人家賣七八文一斤,你賣十五,這還有人要?”

老魚頭在這船上也呆習慣了,沒有了一開始的那麼拘束。

他答道,“這魚長的地方不一樣,價格自然不一樣。通常魚塘裡養的魚,長的快,這魚會有股子土腥味。而我們打的魚,都是這長江裡的野生魚。這魚在這大江裡自由自在的生長,水清自然魚也甜。”

他說愛吃魚的人一般一下子就能吃出差別來,所以他們的魚是從來不愁賣的。每天一大早,先在碼頭上賣一點,然後剩下的就給那些預定的老主顧送去。

李世民問,“你們一般打什麼魚呢?”

“什麼魚都有,這長江裡啊,魚多。有鯿魚、草魚、鯉魚、鏈魚、家魚、紅眼佬、鯧魚等。”

“紅眼佬是什麼魚?”

“就是長的跟草魚有點像,但眼睛是紅的。”

說着,他還去一邊桶裡撈了一條上來,張超認出來,這原來是一條紅眼鱒魚,這種魚比草魚身體要瘦些,而且味道更鮮嫩,是比較受歡迎的。

楊黑魚一般的草魚等賣十五文一斤,而這種紅眼佬就要賣到二十文一斤。

他還告訴張超,還有一種鱤魚賣五十文一斤,若是能打到肥索子魚,價格更高,可以賣到一百五十文一一斤。

“這個季節,河豚更受歡迎哩。若是能捕到新鮮的活河豚,江邊的各碼頭都有人高價收,據說還有漢京的商人來收,專門供給漢京的宮廷和貴族府上,價格更高。”

楊黑魚打了半輩子的魚,各種各樣的魚捕過無數。

但一直都是替別人打魚,他拿的是工錢。

以前的時候,替別人打魚基本上就是混口飯吃,一年到頭也領不到多少糧食,養一家人都難。

妻子還得替人洗衣服、織網。兒女們年紀很小,也開始捕魚織網。

說到這幾年的變化,老楊倒是很高興。

說如今日子好過了,雖然魚的價格還跌了,但魚好賣。而且東家給他的錢糧也多了,他說自己的幾個兒子如今都在江上跑船,靠着銀行的貸款,自己買了船,有打魚的,也有跑貨的。

日子過的還不錯的,兒女們說他年紀大,讓他上岸享清福。他也曾聽過,可上岸呆了沒半年,就呆不住。

感覺在岸上的日子總不自在。

現在他在這船上,其實已經不是打漁了,這是條官船,他在這條船上相當於一個顧問了。憑着幾十年長江上的豐富經驗,給船員們指點指點。一月也難拿到五貫錢,另外船上還包了吃住。

他打好一輩子漁,船上也呆了大半輩子,喜歡呆在船上。

李世民問他,“你們家沒分地嗎?”

老楊笑笑。

“分了哩,怎麼沒分呢。我家裡幾個大兒子分開另過,分家立戶了。我則跟我小兒子過,一家分成了四家。早年官府鼓動我們去邊疆,說那邊田多地多,我沒同意去。後來還有不少貴族老爺家也來人勸說我們,說願意去他們領地落戶,不但分田給地,還包路費給安家費呢。我這老頭習慣了這裡,不願意去。”

“後來朝廷給我們留下來的人也分了地,那次我們父子四家,每丁分了一百畝,我們父子四家有成丁七口,就分了七百畝地,不過有好些是山地,只能種樹。”

“那除了山地也還不少啊。”李世民道。

“是不少哩。”

老楊父子是四戶,有七口成丁,分了七百畝地,許多地是那些移民去邊疆的百姓的地,朝廷回收後再分給了留下來的那些地少的百姓。

說起來老楊還是很感激,朝廷分給他們的這些地雖然不是最好的,但確實不少,而且是免費分的,沒收錢。那次之後,朝廷就不再分地了,百姓要置地只能從別人手上買。

老楊父子那七百畝地,就在後來陸續賣掉了,現在家裡還剩下了一百來畝地,都是較好的水田,這些地留給家裡的女人孩子們管着,農忙的時候,他們爺幾個也從江上回來幫忙。

李世民聽說老楊一家七百畝地,賣的只剩下百來畝,氣的直吹鬍子瞪眼。

老楊卻覺得這也挺好,他們拿賣地的錢,再向銀行貸了些,給兒子們買了船,打漁或者跑貨,現在收入挺好的。

他說跑船的收入比種地高的多,特別是有自己的船後,賺的就都是自己的了。家裡一百來畝地,完全夠口糧了。反正地賣了,田賦也減了,兩稅是按田畝來徵的。

至於跑船另交稅,他也覺得很合理。

話裡話外,老楊確實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李世民卻覺得老楊一家辜負了朝廷的好意。

張超笑着對李世民道,“這是百姓自己的選擇,老楊一家跑了一輩子船,給他們田地他們也種不好,他們對跑船更內行,做這個更有收益,爲什麼要阻止呢。朝廷不抑兼併,他們的地賣了也合制度法令,況且賣的這地,朝廷也是收了買家八個點的契稅的。”

其實這也是現在這社會特色的一個縮影,不再固化。

階層不固化,職業也不固化了。

農民可能變漁夫,漁夫也可能變成航運的,跑航運的兒子也許變成讀者科舉然後爲吏做官,甚至去當兵的。

人們選擇的餘地更多了。

朝廷十年前最後一次均田授地,給了原本無地的老楊父子七百畝地,但老楊有了地沒選擇做農民,也沒選擇做地主,他們賣地買船,然後當起漁夫和跑貨運。

就如老楊現在船上一月包吃包住還有五貫錢,逢年節還有些糧油發。比起他自己種地肯定強多了,種地辛苦,一年可賺不到這麼多錢。

看着時間已至中午,老楊笑着說要做頓漁家菜。

張超笑着應允。

這條船很大,但船員們在江上跑船卻也都是船上生火做飯。大船還有一條小船拖在後面,老楊下到小船上。

張超便也湊熱鬧下去。

小船上是做聯絡通信用的,有時也用來捕魚。

這上面也有套做飯的傢伙,小火竈和炒鍋都有。不大的船艙裡,擺着油鹽醬醋等調料。

一邊還有一桶水。

水很清澈,是直接從江裡打上來的,放在船上沉澱了半天。

船上的人都是喝的長江山,只有供應李世民等貴人的水,是從岸上運來的桶裝山泉水或者井水。

對老楊他們來說,江水很清,也好喝。

就着江水洗菜、切菜。

老楊的手藝很糙,但很有漁民風格。

魚是剛捕的,各種魚都有,鯽魚、紅眼佬、鯉魚、草魚等,大小都有。

老楊把水倒在水桶裡,一邊剖腹刮鱗,一邊讓張超幫忙燒火。

船上有煤球爐子,先用木屑引火。

火燒好,往炒鍋裡倒油,油剛冒青煙,那邊老楊也已經把魚殺好。

就着鍋底的那點油,把魚放在鍋上煎,說是煎,倒像是烤。等翻過一面身,老楊直接從桶裡舀了一勺水倒進鍋裡。

“大火煮魚小火燜,”這就是老楊的煮魚秘訣。

一會功夫,鍋裡的魚湯就跳動着沸騰了起來,溢出誘人的魚香。

趁着這會功夫,老楊又開始淘米,將淘好的米倒入煮着魚的鍋中,然後蓋上蓋子。

“這是要煮魚燜米飯啊!”

張超笑着說道。

“對頭,魚燜米飯可是相當好吃。”

煮飯的功夫,張超和老楊繼續閒聊,船上的人總是喜歡聊天的,時間很快過去。

揭蓋,湯汁已經煮幹,飯也熟了。

“開飯嘍!”

張超先盛了一碗,李世民看到飯熟了,立即放下書,順着香味踩着繩梯跳到小船來。

拿起筷子夾了一筷子飯先,飯裡浸透了魚的湯汁。只嚐了一口,李世民連讚歎的話都沒空說了,立即又夾起一塊魚。魚已經煮散,可卻更入味。鮮嫩而滑,直接就滑入喉嚨了。

看着太上皇那猛吃的樣子,老楊感覺無比的滿足,一張嘴都笑的合不上。

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498章 天子鏡第1399章 南面攝政第793章 天意第650章 反了第253章 觀世音經怎麼印?第1011章 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379章 摘桃子第1042章 同室操戈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870章 王牌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377章 發難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1477章 審判第1113章 起兵吧!第506章 飛鴿密奏第904章第641章 衆怒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817章 承乾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1450章 監視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一百零九章 佔便宜第804章 灰姑娘第938章第1146章 氏族志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1572章 紙老虎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774章 白日夢第398章 宮變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1472章 女皇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1382章 改土歸流第662章 撞破第923章 倒貼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99章 聯合養牛第901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1218章 陌刀將第1157章 夜宴第164章 新婦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1246章 劫皇子第725章 打年糕過新年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1172章 征服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十三章 執衣第185章 查小三第760章 將軍令第760章 將軍令第923章 倒貼第1443章 飛騎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490章 放妻書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892章 押上來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845章 搞事情第1261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第1589章 蠻子第100章 大水牛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1562章 新世家第521章 太子妃第800章 領班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98章 老哥哥第414章 隋唐英雄傳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1055章 武三娘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1341章 十年舊夢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192章 第一刀
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498章 天子鏡第1399章 南面攝政第793章 天意第650章 反了第253章 觀世音經怎麼印?第1011章 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379章 摘桃子第1042章 同室操戈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370章 拜見大人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870章 王牌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377章 發難第十六章 老鐵槍黃饃饃第1477章 審判第1113章 起兵吧!第506章 飛鴿密奏第904章第641章 衆怒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817章 承乾第1237章 我們也反了!第1450章 監視第一百零七章 慫貨第一百零九章 佔便宜第804章 灰姑娘第938章第1146章 氏族志第1523章 大哥不是白叫的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1572章 紙老虎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774章 白日夢第398章 宮變第525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第1472章 女皇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1382章 改土歸流第662章 撞破第923章 倒貼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99章 聯合養牛第901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會第1218章 陌刀將第1157章 夜宴第164章 新婦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1246章 劫皇子第725章 打年糕過新年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1172章 征服第1188章 十五年後第1240章 神仙打架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十三章 執衣第185章 查小三第760章 將軍令第760章 將軍令第923章 倒貼第1443章 飛騎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二十九章 翻臉第490章 放妻書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892章 押上來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323章 惺惺作態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845章 搞事情第1261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第1589章 蠻子第100章 大水牛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1562章 新世家第521章 太子妃第800章 領班第412章 厲害了我的哥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98章 老哥哥第414章 隋唐英雄傳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1055章 武三娘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1341章 十年舊夢第469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朕是信的第1192章 第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