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宮廷侍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多少?”

房玄齡盯着一名侍衛問。?w?w要w?·?k?a書n?shu·com

“八百多斤。”

“八百多少?”

“八百三十八斤,”馬周興奮的告訴房玄齡。

南郊,司農寺的試驗農田裡,今天土豆收穫。這是二月種下的土豆,眼下六月收穫,今天土豆收穫,皇帝與宰相率許多重臣親至。

看着一塊塊土被翻開,泥土裡一個個的土豆被揀出來。

去泥裝筐、稱重,詳細的記錄下一個個的數字。

當畝產出來的時候,大家還是有些被嚇到了。

畝產八百多斤,驚人。

“第二畝的畝產也出來了,九百一十七斤!”褚遂良高興的過來,報出一個更高的數字。

司農寺的這片土豆試驗田足有一百畝。

房玄齡和馬周高興的向田裡的天子稟報畝產量,那邊承乾走在田裡,看着那一顆顆土豆蛋,也是滿臉喜色。

“陛下,已經統計出了十畝地的畝產,平均八百三十多斤一畝。”

八百多斤一畝,這簡直是驚喜了宰輔大臣們。以前一般的田地種麥種粟,一畝也就百多斤。後來搞精耕細作,又保證施肥,使得產量大增,一季畝產能達到平均兩石以上,如果是上等田地,甚至畝產三石都有可能。

那些好的水田種水稻,施足了肥,甚至能平均產出三石半到四石。

可一畝產八百多斤還是很嚇人的。

爲了讓數字比較有可取性,這塊土豆試驗田,只是普通的耕種,並沒有特別過份的施肥耕種,可卻還是收穫了這麼多的土豆。

“司農寺在天下各州都有試種土豆,各地畝產還得時間報上來,但相信,都不會太差。”房玄齡笑道。

“陛下,就算土豆不同一般糧食,可哪怕按四斤土豆折一斤糧來算,這一畝也起碼是兩百多斤糧啊,相當於畝產兩石糧食。”

馬周也在一邊笑道,“土豆不比水稻金貴,必須水田。甚至比麥子和粟都更耐旱,哪怕是沙地、坡地都能夠種植。”

他手裡抓着幾個土豆,也絲毫不在意土豆上的泥巴,握着幾個土豆,跟握着寶一樣。“土豆完全可以種兩季,二月種下,六月收。七月又可以再種一茬,哪怕下半年收的少點,可一年起碼能收一千五百斤以上一畝。”

“四斤土豆折一斤糧算是比較嚴苛了,其實對於普通貧困百姓來說,土豆也是能充飢,一樣能當主糧。如果在那些比較貧瘠乾旱,不利於種其它糧食的土地上種土豆,收穫的土豆,都能夠一家的食物了。????壹?看書w?w?w?·?k?a?n?s?hu·com如果搭配着其它麥稻粟主糧吃,那百姓一年可以至少省下原來的一半甚至六成的口糧,這些省下的糧食拿來出售,能增加不少收入。”

幾個宰相都相當高興,哪怕這幾年朝廷的糧食儲量不斷增加。

可民以食爲天,糧食這個東西永遠不嫌多。

現在朝廷還有許多地方,比較貧困。比如說關中的朔方、隴右,黃土高原,山多地旱,比如河東的代北地區,也是如此,乾旱少雨,缺少嚴重。土地也貧瘠,種糧食收穫極少,甚至有種一升種子,結果只能收兩三升糧的。

朝廷此前從這些地區,移走了許多百姓,就是因爲那裡能活,連飯都吃不飽。

留下來的,土地終於多了些,可依然產出極少,廣種薄收。

現在土豆畝產居然這麼高,起碼以後這些貧困地區的百姓,生活能好過許多,最起碼溫飽能解決啊。

再一個,有這種高產的作物,朝廷開拓邊疆,比如西域、遼東等地,那麼就能少種多收。

哪怕一年只種一季,這收穫也極喜人了。

對於朝廷的宰相們來說,如何讓窮人吃飽飯,其實是相當重要的。如張超這種鉅富,朝廷根本不用怎麼管,他們每年還能爲朝廷創造許多稅收。而那些中產地主、中產商人、甚至是自耕農,日子也都能過的比較好。

最讓朝廷負擔重的還是那些貧困地區的窮人,如何讓他們吃飽飯,過上溫飽日子,相當重要。

窮則生亂。

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爲什麼每天開國之初,總是國家凝聚力強,王朝末,則矛盾重重,國亂不止。國之初,往往是財富再分配,甚至土地的再分配。土地是重要的生產物資,在農業社會,有土斯有財,有土也就有溫飽。

百姓能吃飽飯,窮困的人少了,也就不容易生亂。

相反,王朝末年,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百姓失地,成了佃戶,窮人大增,若是再遇災荒,窮人連半點抵抗能力都沒,如果朝廷再**一些,救援不力,則餓肚子的百姓就要造反了。

所以說到底,國家亂不亂,不是看有多少有錢人,甚至都不是看朝廷國庫有多少,而很大部分原因是看窮人有多少。

什麼叫窮人?

吃不飽飯的就是窮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的就是窮人。

“玉米也要收穫了,據估計玉米的產量不會比土豆低多少。還有紅薯,產量只怕比土豆還要高。”

紅薯不如土豆更能充當糧食,但紅薯可以用來養殖牛羊豬馬,可以做飼料。

“陛下,土豆能加工爲澱粉,可以做成粉條利於儲存。玉米則更好儲藏,可以直接脫粒儲藏,也可以加工成玉米麪粉儲藏。”

民以食爲天,涉及到糧食,總是大事。

“國有三年之糧,可稱穩,國有六年之糧,可稱富,國有九年之糧,方可稱強!”房玄齡撫須嘆道,“有此美洲帶回來的作物,大力推廣,則大唐那些貧瘠的土地也能變成糧倉,那些缺雨多旱的地方,也不用擔心糧食不足了。”

過去朝廷爲了糧食,可謂費盡心機。不說貞觀初,國家糧倉空虛,戰亂剛止,又遇大旱災和蝗災,結果最後想盡辦法,連蝗蟲都捕了做成救災餅。可就算如此,那兩年也餓死了十幾萬人。

甚至朝廷遷都山南,也有很大原因是因爲關中難以供應京師那麼多人口的糧食,而從東南轉運糧食入關,耗費太大,轉運艱難。

遷都後,朝廷爲了保障關中的糧食需要,以及保證隴右朔方的軍糧安全,甚至不得不下令,禁止關中的糧食出關,糧食只准備入關不準出關。

河北、河東,這些北方軍事重地,也都先後實行這種糧食政策,不準糧食出境,只許入不許出。

這些年靠着江淮、嶺南、琉求等地的糧食,朝廷總算是沒在糧食上再困窘過。但依然有不少土地貧瘠地區,每年還得調糧進去,以保證城鎮的用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從今夏開始,天下各道州縣,應大立宣傳推廣土豆、玉米、紅薯的種植,在那些比較貧瘠的沙地、旱上、山地、坡地上,推廣種植這些新作物,增加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承乾也高興的作出指示。

心情大好的承乾,乾脆宣佈,今天中午就在這農莊上吃飯。

也不用準備別的,就用土豆、玉米做。

什麼炒土豆絲、炸土豆條、烤土豆片、煎小土豆、蒸土豆泥、燉土豆塊,蒸玉米、煮玉米,今天就吃這些了。

廚子的手藝還是不錯的,是宮廷御廚,一樣土豆一樣玉米,愣是讓他們做出了好幾十道菜。

酸辣土豆絲開謂,香煎小土豆有味道,嫩玉米湯很甜。

承乾吃的很高興,宰相大臣們也都挺高興,這土豆玉米真是既能當飯,又能做菜,相當難得。

“房相,朕近日在想一件事情,準備恢復過去的親勳翊三衛五府,從貴族官員子弟中,挑選一些年輕子弟,組成三衛五府,充任宮廷侍衛,陪伴朕身邊左右。”

房玄齡拿起餐巾擦了擦嘴。

“陛下,京畿已經有天子侍衛親軍四軍八萬人馬,由陛下親自掌握,負責京畿和宮廷戍衛。”

言外之意,是並不支持皇帝的這個計劃。

岑文本也在一邊道,“如今科舉大興,國家以科舉取士爲正途。且文武分治,許多貴族官員子弟也更希望通過讀書科舉入仕,而不願意被人說憑門蔭入仕。年輕人,都忙着讀書呢。”

人家都忙着讀書,有志軍界的,那也是都早早進軍校讀書了。

皇帝憑什麼讓人家貴族官員子弟來充任你的宮廷侍衛呢,這不耽誤人家前途嗎?

承乾臉上笑容慢慢凝固,他的眼裡帶着怒意。

長孫無忌一直注意着。

見事情要僵,連忙出來圓場。

“房相與岑相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恢復舊制,讓勳貴高官子弟都入宮充任侍衛,倒也沒有必要。不如折中一下,讓勳貴高官子弟自願報名,願意入宮充任侍衛的就報名,然後由陛下親自選拔,合格者成爲宮廷侍衛。”

“具體情況呢?”褚遂良問。

“年滿十八歲的貴族子弟和五品以上職官子弟皆可報名。”

“數量呢?”

“三千如何?”

褚遂良很不客氣的道,“三千太多了,不如三百。”

“兩千。”長孫無忌道。

“八百吧。”褚遂良笑道。

長孫無忌點頭,“可以,就八百。”

“我覺得這些侍衛當以五年爲期,五年後役滿離職。畢竟如今士兵也是三年役滿,就算是宮裡的宮女,也是十六入宮,做滿五年就要放出宮的。”

長孫無忌點頭,算是答應褚遂良這個條件。“擔任五年宮廷侍衛後,可調入天子侍衛親軍中任職。”

“天子侍衛親軍中的軍官,可是公職,那是國家公器,怎麼能如此呢?”褚遂良反對。

房玄齡出來打圓場。

“可在宮廷侍衛役滿之後,進行考覈,然後擇優錄入侍衛親軍中任職。”這多加了一個限制,並不是所有宮廷侍衛服役五年後都能轉入侍衛親軍任職,而是擇優錄取,就意味着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調任侍衛親軍。

承乾很不滿。

親勳翊三衛五府,結果最後變成了八百宮廷侍衛。甚至只能服役五年,五年後也只能一小部分才能轉入侍衛親軍,這與他原來的計劃嚴重不符。

長孫無忌卻點頭,“好,就這樣說定。”

他擔心再說下去,事情又有變化,倒不如先答應,其它的可以以後再說。

起碼,現在給皇帝爭取到了八百個可信任的勳貴高官子弟擔任宮廷侍衛,皇帝的安全多了一層保障。

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1011章 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031章 王對王第1504章 雙頭鷹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728章 家祭第1064章 小辣椒第933章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066章 紈絝第620章 頭一炮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184章 夫妻賭約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904章第1166章 白送的領地第164章 新婦第283章 座師第762章 做個交易第971章 引狼入室第1225章 臣服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151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1586章 僱傭軍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919章第1567章 江西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1058章 異姓王第1506章 強權即是公理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427章 指腹爲婚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771章 分家第834章 真相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1422章 先機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620章 頭一炮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845章 搞事情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732章 貞觀元年第1342章 背叛第六十七章 崔鶯鶯第1255章 亡天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家娶媳婦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1421章 論功行賞第1466章 征服稅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1598章 老哥哥第1263章 張若華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1344章 變天第562章 賜婚第206章 三百弟子第600章 蝗災來了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900章 黑太子第715章 吃醋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796章 血虐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385章 保護國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315章 剁手第552章 武媚娘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405章 造反了第823章 李太尉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850章 廢奴第1333章 廢君者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570章 老哥似乎有故事啊第957章
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1011章 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031章 王對王第1504章 雙頭鷹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728章 家祭第1064章 小辣椒第933章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066章 紈絝第620章 頭一炮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488章 風帆炮艦第184章 夫妻賭約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204章 收田不佃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904章第1166章 白送的領地第164章 新婦第283章 座師第762章 做個交易第971章 引狼入室第1225章 臣服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151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1586章 僱傭軍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364章 生不懼張文遠,死不畏閻羅王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919章第1567章 江西第1027章 火力全開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1058章 異姓王第1506章 強權即是公理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427章 指腹爲婚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771章 分家第834章 真相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1422章 先機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620章 頭一炮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845章 搞事情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303章 大唐半月談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732章 貞觀元年第1342章 背叛第六十七章 崔鶯鶯第1255章 亡天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家娶媳婦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1421章 論功行賞第1466章 征服稅第1584章 承乾和長孫無忌知道嗎第1598章 老哥哥第1263章 張若華第686章 貴婦們的賑災彩票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1344章 變天第562章 賜婚第206章 三百弟子第600章 蝗災來了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900章 黑太子第715章 吃醋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796章 血虐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385章 保護國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三十七章 寶馬第315章 剁手第552章 武媚娘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405章 造反了第823章 李太尉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急不救窮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850章 廢奴第1333章 廢君者第1358章 宮廷侍衛第570章 老哥似乎有故事啊第9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