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石見銀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倭人如此無禮,簡直放肆!”

早朝上,從倭國返回的高表仁把出使倭國的情況稟報皇帝。

“當年倭國太子致書隋煬帝時,就曾寫道日出天子致日落天子,讓煬帝十分震怒,不過當初有高句麗在,便沒有發兵征討。想不到,如今這倭人還是如此狂妄,身爲我大唐藩屬,做爲大唐臣子的倭王,不但自稱天皇,還敢拒不面朝北拜跪接旨。”高士廉一番數落,堅決支持自己兒子直接回國的舉動,讚揚兒子保住了帝國尊嚴。

承乾也對倭人的無禮感到不滿。

大唐建立的宗藩體系,只有大唐纔是帝國,也只有大唐的皇帝可以稱爲皇帝,其它的最大的也只能是國王。

倭國是大唐的藩屬國,接受大唐的冊封,國王居然敢稱天皇,那置大唐於何地?

“既然倭人如此狂妄,那大唐理應出兵教訓之。”承乾坐在龍椅上,很平淡的說出這句話。

身爲大唐皇帝,擁有億萬子民,數十萬的軍隊,承乾確實有這個資格說這樣的話。

小小的島國而已,也敢夜郎自大,真是不知死活。

魏徵出來反對。

如今大唐四處用兵,雖說朝廷有財力支撐,但依然是比較危險的。

房玄齡這次卻沒反對魏徵,而是認爲眼下朝廷確實不適合立即出兵倭國。

北伐還沒結束,對真臘的南征也一直還在打,信度戰場也還在用兵,甚至朝廷已經在準備朝鮮戰爭。

這個時候,對倭國用兵,確實不是時機。

房玄齡主張下旨斥責倭王,勒令其去除天皇稱號,向大唐陪罪。

“新羅與百濟如今打的很兇,朝廷也已經準備多時,今年可以出兵朝鮮半島南部,滅新羅與百濟。”

“待滅掉新羅百濟,到時再南征倭國不遲。”

房玄齡的態度很明顯,不着急,慢慢來,一個個的打過去。倭國也得意猖狂不了多久。

······

呂宋。

又是一支船隊抵達呂宋港。

張超親自過來迎接,從船上下來的卻是琉求國公張璟。

本來按朝廷制度,諸侯是不得隨意離開封地,更不能這樣跟其它諸侯互相串門的。

要離開封地,甚至得向朝廷報備。

朝廷甚至計劃在各個諸侯的封地,派駐監察御史,以監督諸侯們的一言一行,據說還要派出史官負責記載諸侯的一言一行。

不過張璟這次南下,卻沒有報備朝廷,他直接帶着船隊就來了。

船隊載來了三千多員琉求來的移民,有山夷也有漢民,其中還有不少的工匠。

“父王,你要的鑄幣機械也都運來了。”

張超在琉求早就有一個鑄幣廠,現在準備在呂宋也建一個鑄幣廠。

呂宋現在有八個金礦在同時開挖,現在來呂宋淘金的淘金客超過萬人,他們多數在八個金礦裡淘金,淘到金子上交金礦,他們拿提成,收入還是挺高的。

而張超有八個金礦同時開採,收穫更多。

這裡的金礦比較好採,尤其是那溪裡的金砂,每月收穫極高。

初步估計,如果人手充足,一年能開採五十萬兩黃金。這麼多的黃金,當然不能囤在倉庫裡。

最大利益化,就是鑄成金幣或者加工成金飾,然後流入市場。

以張家的技術水平,如果鑄成金幣,直接就有八個點的利潤。雖不如過去,但也還是很大的利潤了。

五十萬黃金,能鑄成五十多萬金幣,僅鑄幣的利潤就有四萬兩。金礦是張超自己的,開挖難度低,成本也小,僅這幾個金礦,一年就能爲張超帶來超過千萬的利潤。

而有了這些金幣,張家的工商銀行能以此獲得更多利潤,甚至對張家工商銀行的信用也是大大的穩固。

就算沒有了發鈔權,張家還能發銀票。朝廷徵稅等只收鈔票,朝廷採購也只用鈔票,但銀票一樣能流通。

張超這次叫兒子來,當然不僅僅是爲了送點鑄幣機器、工匠和一些人來。

爺倆留下工人們卸船,往城裡走。

經過半年的建築,呂宋城現在除了還沒有城牆,其實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

八條大街,對應着八座城門。

城牆還沒有,但城門卻是有了。

貨物進出,其實都要走城門,畢竟車馬要靠街道而行。

街道還沒鋪磚石,但地面的土硬化過,還鋪了一層沙子,倒也乾淨清爽。街道兩邊,留有人行道,還栽了行道樹。

棕櫚樹和椰子樹一排排的,很有呂宋的獨特魅力。

街道兩邊全是店面,不過現在只有部分店面裝了牌匾開張,許多還是空着的。

“先留着,等以後人多起來,這店自然也就能租出去了。”

“不賣嗎?”

張璟有些意外。

呂宋城是由張超自己出錢修築的,所以呂宋城的房屋商鋪等也全都是屬國王的資產。而且這還不是王國的資產,是國王資產。

城裡房屋、店鋪、倉庫等很多,但張超基本上都是租而不是賣。

出租雖然一時收不回資金,可張超又不缺錢,房屋出租纔是細水長流。以後呂宋人口越多,商業越繁榮,這裡的房屋店鋪自然也就越貴。

做地產還是做出租,張超估計自己是大唐頭一個了。

“呂宋城人不少。”張璟看着街道上人來人往。

“現在人是不少,但等呂宋城修好了,這裡也安置不了這麼多人。現在這邊工坊之類的還較少,多數人還是要安置到外面去墾荒屯田。”

呂宋的人口現在構成比較簡單,人數最多的是呂宋土著,呂宋城以奴隸爲主,而在周邊,則是歸附的呂宋土著爲主。第二大人口則是琉求移民來的山夷爲主,漢人反而是最少的。

張超現在分了不少田地出去,那些歸附土著都給他們授了田,其實就是把他們原來世代擁有的地,再劃給他們,但要登記入冊,然後將他們的戶籍也登記,這樣他們就成了呂宋王國的編戶齊民,要納稅,要服役。

張超在呂宋,實行的是朝廷一體的兩稅制。

不抑兼併,攤丁入畝,可以以錢代役。

但做爲新開拓的土地,要吸引人過來,自然得有優惠條件,比如來了就分田授地,頭幾年免稅等等。

張超免起稅來是一點不心疼的,那些漢移民過來,田地免十年稅賦。土著的田地,也給他們免五年。

張超不缺錢,而且通過工商這方面的稅收,比靠收田賦高的多。另一方面,張超自己也經營農莊,經營各種作坊,甚至建房子出租。

更何況,張超僅是開採黃金和鑄幣,一年就能有千萬貫的收入呢。

不過錢還是沒人嫌多的。

今天張超把兒子叫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準備帶上兒子去搶錢。

“出兵倭國?”

張璟聽了父親的話,驚訝出聲。

“要打倭國也應當是朝廷出兵吧,雖然那倭王無禮,可也輪不到我們去教訓啊。”張璟也聽說了上次高表仁出使倭國的事情。

“當然不是因爲這個原因,這個可以做爲我們出兵的理由。我真正要出兵倭國,是因爲我的人在倭國發現了兩個大礦山。”

“什麼礦山?不會是金礦吧?”

張超搖頭。

“一座是銀礦一座是銅礦。”

“銀礦和銅山?”

張璟還以爲是金礦,畢竟黃金貴重。而如果僅是銀礦和銅礦,就跑去倭國,不太划算吧。

“這可不是小礦山,那銀礦叫石見銀山,而銅礦叫別子銅山,其儲量非常驚人。你知道以我們掌握的新式開採煉銀法,一年能從那裡開採到多少銀子嗎?”

“多少?”

張超笑着道,“你可以猜猜。”

“十萬兩?”

“不止,如果只是十萬兩,哪值得我如此興師動衆。”

“二十萬,不,五十萬兩?”

“再往高了猜。”

“難道是一百萬兩?”

“哈哈哈,你也太低估了石見銀山的儲量和我們家的技術了。以我們的技術,加上銀山的儲量,我們一年能輕鬆從石見銀山得銀五百萬兩之巨。”

“當然,要用我們的新技術,就必須得用煤。用木炭是不行的,如果煤跟不上,會大大制約我們的採銀量。但就算前期開採的少些,一年百萬兩還是不成問題的。”

一枚銀幣,含銀八錢八,價值四貫銅錢。

一百萬兩銀,鑄成幣,那就是近五百萬貫錢了。如果一年開採五百萬兩,那得是兩千多萬貫價值。

“父親,那石見銀山能開採多久?”

“開個兩三百年不成問題。而且石見銀山不止有銀,還有黃銅、鐵、鉛等礦產。”

張璟聽的都大爲心動。

“爹,這個石見銀山在哪,我回頭就組織人馬去搶。”

石見銀山在倭國本州島的東北端,與九州島隔海相望,在本州島的地理上,屬於中國地區。

倭國這些年不斷向中原派出使者,還派出留學生留學大唐,這些人回到倭國後,把大唐的先進制度、思想、律法等帶回。

現如今倭國也開始改革,他們將倭國設爲五畿七道,京畿區域裡的五國爲五畿,而京畿之外的其它領地則仿大唐,共分七道。

另外,將諸道下的令制國,都授以州名。每個令制國,也是一個州。

石見銀山,就是在山**的石州石見國。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1431章 溫柔鄉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787章 嘿嘿嘿!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1524章 腐儒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1546章 孽多侯第1412章 白虎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768章 火候第261章 免費第920章 求月票!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1432章 戰爭稅第846章 謀國第251章 拜年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第1597章 待價而沽第1355章 天賜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四十一章 虧大了第971章 引狼入室第1452章 三足鼎立第728章 家祭第1181章 初長成第1084章 李超的密謀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1589章 蠻子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570章 太寂寞第923章 倒貼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865章 能當錘子用第1295章 大換封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1520章 二世第1238章 張超第641章 衆怒第181章 洞房第1135章 天命還是巧合第962章第168章 三郎威武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711章 微服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711章 微服第1144章 宋青書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1113章 起兵吧!第518章 幽州李績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1494章 魏徵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1467章 投名狀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427章 指腹爲婚第1294章 開元第1439章 不乾淨第535章 讓你幫我個忙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919章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927章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549章 漢京第1295章 大換封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006章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325章 一匹布換頭牛,四斤茶換匹馬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696章 你永遠是太子第1092章 出草第978章 搞事情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566章 親家母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第1431章 溫柔鄉第553章 翻臉無情第787章 嘿嘿嘿!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1524章 腐儒第609章 當爲天下主第1546章 孽多侯第1412章 白虎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二十章 秦叔寶第768章 火候第261章 免費第920章 求月票!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1432章 戰爭稅第846章 謀國第251章 拜年第703章 李超的種子第1597章 待價而沽第1355章 天賜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四十一章 虧大了第971章 引狼入室第1452章 三足鼎立第728章 家祭第1181章 初長成第1084章 李超的密謀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1589章 蠻子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1570章 太寂寞第923章 倒貼第676章 牀頭吵架牀尾和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865章 能當錘子用第1295章 大換封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161章 我是給尹、張二妃面子第1520章 二世第1238章 張超第641章 衆怒第181章 洞房第1135章 天命還是巧合第962章第168章 三郎威武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711章 微服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589章 火燒李家第711章 微服第1144章 宋青書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491章 同牀異夢第809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1113章 起兵吧!第518章 幽州李績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1406章 時勢造英雄第1494章 魏徵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1467章 投名狀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427章 指腹爲婚第1294章 開元第1439章 不乾淨第535章 讓你幫我個忙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919章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927章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1198章 宰相們的態度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549章 漢京第1295章 大換封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006章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1580章 朕不是李淵第325章 一匹布換頭牛,四斤茶換匹馬第1391章 以毒攻毒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696章 你永遠是太子第1092章 出草第978章 搞事情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1290章 搶班奪權第566章 親家母第748章 第二可汗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