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大憲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議會大廳。??????一看書ww?w?·k?a?nshu·com

兩院議員這一個月來,每天都早早前來。攝政張超授權議會,交給他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商議擬出大憲章草案來。

這也是約法中,張超與大家達成的一個協議。

立憲。

張超給大憲章草案定了一些基調。

比如他親口提出,皇權神聖,但以大憲章規定爲限。憲法高於一切,高於皇權。設立議會,授予議會立法之權,實行責任內閣制。

朝廷爲聯邦制帝國,聯邦領土由帝國直轄各道以及諸侯分封各地組成。

由張超親自提出的這些基調,讓那些議員們十分興奮。自古以來,皇帝都只是集權,還沒有見過這麼主動放權的。

漢以來君權神授觀念深入人心,而現在皇帝卻主動的提出憲法高於皇權,提出依憲依法治國。

議員們代表的是各大階層,他們很清楚如果這個憲章真的頒行,那麼以後大家的權力真的是大受保護。

哪怕張超身爲開國之君,權威極高,可只要他肯遵守自己訂下的憲章,以後新朝的制度也算是定下來了。

魏徵和許敬宗現在是上下議院議長,負責帶頭起草大憲章草案。

張超把權力放下來了,議員們很興奮,但這個大憲章到底要列多少條,又應當把哪些具體內容寫上去,其實大家也沒有多少底。

畢竟,開天闢地的頭一遭這是。

“你說攝政是真的要推行憲政?還是說,這只是一個幌子,等到他登基繼位之後,又變回去呢?”魏徵問許敬宗。

許敬宗笑笑。

他心裡是覺得這個憲政不靠譜,哪有皇帝自己約束自己的。至高無上的皇權上,又還要弄出來一個憲章,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不過看破不說破,許敬宗道,“攝政當然是要推行憲政的,要不然,爲何讓我們在這裡協商憲章草案呢。”

對於許敬宗來說,其實憲不憲章,又有何關係。他不認爲一個憲章,就真的能約束的了皇帝,尤其是張超這樣的開國皇帝。過去,張超皇帝都不是,可不也一樣能夠掌握大權嗎?

所以啊,有些人就是太執着於表面。

他覺得這個憲章,其實就是安撫人心用的。

不過議員們確實很用心的在討論憲章。

有人提議。

“既然以後是內閣負責制,那我認爲翰林院就不應當握有?w?w?w?·?k?a?n?s書h?u·com”

有人道,“如果實行內閣負責制,則本身連批紅都不需要了。”

批紅,那是內閣把奏章票擬之後遞給皇帝,皇帝批紅。既然張超說以後要內閣負責制,那就沒有必要說再票擬批紅啊,那應當是由內閣直接批閱處置事務。

有人表示贊成。

如果不需要皇帝批紅,那翰林院哪來的批紅大權,他們批紅可是代皇帝批紅。如果皇帝不批紅,那以後還保留翰林院,豈不是說翰林院比內閣權力還大?

一羣人爭論的十分起勁。

紛紛說要取消翰林院的批紅大權,朝廷只有內閣負責總攬朝政就行。

開元以來,內閣雖有票擬之權,但也僅是給皇帝提供一個初步處理意見,最後的決策之權還是在皇帝手裡,甚至因爲翰林學士爲皇帝代爲批紅,其權力甚至能夠與內閣相提。

內閣的權力其實是不穩定的,因爲他們的票擬隨時可能會被否決。

現在張超明確說了內閣負責制,那翰林院以後依然可做爲皇帝顧問機構,但不應當再保留批紅之權。否則,那權力將超過內閣。

不少議員都達成一致共識,以後翰林院不得擁有批紅之權,內閣也不再需要票擬,直接批紅。

“皇帝當有否決之權。”

許敬宗過去,高聲加了一句。

要是內閣直接有批紅之權,那皇帝幹嗎?許敬宗認爲張超讓他來議會,就是讓他來把關的。

一些議員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總不能讓皇帝真的就一邊站了吧,那還叫什麼皇帝呢。

現在讓內閣直接有處置大權,就已經很好了。

內閣的一衆宰相們共同商議奏摺處置意見,最後由首相拿意見。但是皇帝如果對處置有異議,也可以否則。

但相比過去,現在內閣等於直接擁有批紅之權,是把過去票擬和批紅之權加在一起,有憲法保障他們的這個權力。皇帝擁有的最終否決權,但這種否決權畢竟不可能每次都用。

程序上來說,內閣的總領朝政權得到確認。以前,奏章票擬後得放到御前,經翰林院和皇帝硃批,而現在,是內閣直接批示,不用再經過皇帝那邊。皇帝就算要否決,那也是針對某些奏章有意見,整個程序並不會改變。

最後達成共識,翰林院不再有批紅之權,內閣直接有批示之權,而皇帝有否決之權。

結束一天的討論,許敬宗到內閣向張超稟報進展。

聽完了他們今天討論出的結果,張超只是笑了笑。

“內閣負責制,就是要讓內閣總攬朝政,真正的內閣負責。你們提出的這個挺好,至於皇帝擁有否決權,其實加不加都無所謂。”

許敬宗道,“皇帝身爲天下之主,當然得有這個權力。”

張超認爲,真正有本事的皇帝,其實就算不加這條又如何呢,權力最終是靠人來體現的,皇帝可以通過與內閣宰相們的協商,來達成自己的意願。對於許多事情,皇帝並不一定就要跟承乾一樣衝鋒在前。

不是說當了皇帝就能爲所欲爲,如果皇帝的想法損害了多數人的利益,那麼哪怕是楊廣李世民這樣大權在握的皇帝,也有推行不下去的時候。而如果皇帝的意見,能照顧到多數人的利益,就算皇帝沒有這否決權,難道就通行不下去?

內閣、議會等等各衙官員,也一樣能夠協調好。

皇帝有權召開御前會議,甚至有權參加內閣會議,本身來說,其實皇帝是一直有參政決策之權的,只不過這個內閣負責制,是給內閣執政更多保障。避免大權旁落,比如落入後宮、官宦或一些權臣之手。

皇帝真要參政決策當然沒問題,若是以後有那些沒什麼能力的子孫當皇帝,那麼他個人沒有本事去協調去掌握內閣朝政,這其實還是個好事。

沒有能力的皇帝,就讓內閣執政好了,免得昏君誤國。

“可如果皇帝沒有否決權,這如何體現皇帝權威?萬一內閣有人專權,豈不無法控制?”

“哪有那麼嚴重,憲章規定,皇位世襲,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這是皇位繼承法的根本,而且憲法也保證皇位世襲,誰要是敢挑戰這條,那就是違憲,天下皆可誅之。”

另一方面來說,內閣有九位宰相,一首一次七輔,每個宰相最多連任兩任十年,每一屆還必須改換三分之一的宰相,也就是一屆必須換三個。

哪怕宰相名單是由內閣推選,但畢竟最後是皇帝從侯選人中挑選任命。

如果擔憂宰相不受控,其實張超還有一個辦法。

“以後每五年改選三位宰相,可由內閣、上院、下院各推選三名侯選人,且名單不得重複,最終由皇帝在這些侯選人中,各選出內閣、上院、下院推出侯選人中的一個。”

內閣、上院、上院,各推出三個候選宰相,由皇帝再每家推選人中選一個,且候選人不得重複,這樣一來,能保證入閣宰相,不會是內閣宰相們內定的人。

做爲皇帝,要掌權,有的是辦法。

有能力的,自然有辦法掌權。沒能力的,不掌權還更好。

反正憲法既是限制了部分皇權,但也在保護着皇權。

“還有一件事情,有些議員認爲,朝廷現在幾千個實封貴族,如果將來所有人都獲得了議員資格,那麼起碼得有五千,若加上虛封爵,起碼得有八千貴族議員。有些貴族是王公爵位,他們的封地大人口多。而有些貴族是子爵男爵,封地小人口少,甚至那些虛封爵位,根本沒封地人口。”

“如果貴族院裡,大家都一樣的權力,未免有些不公。”

不平。

張超面帶着微笑,很好,這些人已經在想着權力公不公平的事情了。

“這也簡單,虛封貴族擁有一票,實封子男爵擁有兩票,伯侯爵三票,縣公郡公國公擁有四票,郡王國公擁有五票。”

或者虛封一票,男子伯侯公王往上再遞加。

具體的,可以再談。

這和股東大會一樣,不按人數來,而按手裡的投份來。一個實封國王,當然不能跟一個虛封男爵一樣,在議會享受同等地位。

“但是,各封候按爵高低擁有的不同票數,只在選出各級議會代表時有用。當各級選出代表後,那麼在議會裡面,他們的投票權應當是一樣的。帝國貴族院裡的參議員,不論是男爵還是國王,他們都只持有一票。”

封侯們相當於帝國的股東,選出議會的時候,他們相當於開股東大會,按股份來擁有不同票數。但如果選出了各級議會,那就相當於董事會之類的,這個時候就不能再按票數來,而是按席位來。

“希望憲章草案能夠儘快擬出。”張超告訴許敬宗,憲章不是普通的律法,他需要的不是面面俱到的細節條款,而是從大方向上確立以後帝國的體制等。

至於細節律法,以後帝國可以以憲章爲基礎,再修訂各方面的律法頒佈。

張超這麼一說,許敬宗一下子又豁然開朗了許多。

聯邦制帝國、內閣負責制、議會立法、封駁,取消翰林院批紅,憲法高於一切,封國擁有自治權,但無立法、外交、開戰,以及制訂稅法權,在封地領地內擁有行政、司法、徵稅和擁兵自衛權。

“我明白了,我回頭向議會傳達。”

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606章 廂軍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1164章 過堂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640章 五斗米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174章 大唐、羅馬邊界協議第1435章 捅破天第 1335章 逍遙遊第1136章 征服第55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727章 家祭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875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感謝ranjr萬賞第1424章 人頭滾滾第750章 上將第141章 搶食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259章 學士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644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864章 排槍第198章 無間道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334章 趁火打劫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1411章 國相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107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616章 老王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55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790章 自污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974章 鑽空子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85章 敗家子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1341章 十年舊夢第402章 立你爲太子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209章 張超著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016章 孽畜第1030章 廢帝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518章 幽州李績第627章 劊子手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135章 天命還是巧合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761章 鐵板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1043章 嫁禍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十九章 開門紅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1458章 流鬼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841章 世家第1544章 拔劍
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287章 張三開的,朝廷爲何開不得?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1550章 又一個李世民第606章 廂軍第910章 再次感謝墨翠黨盟主的兩萬賞!第1089章 李超、虯髯客第1164章 過堂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1381章 強勢插入第640章 五斗米第1312章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174章 大唐、羅馬邊界協議第1435章 捅破天第 1335章 逍遙遊第1136章 征服第55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622章 洞若觀火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727章 家祭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738章 劍履上殿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507章 三百個牀位不鏽鋼第875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感謝ranjr萬賞第1424章 人頭滾滾第750章 上將第141章 搶食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977章 不作會死第259章 學士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820章 大顯身手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1585章 威鎮鹹海第644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第1168章 李家七子第864章 排槍第198章 無間道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334章 趁火打劫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1411章 國相第592章 風靡萬千少女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1551章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第1075章 好漢不提當年勇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230章 程咬金的態度第616章 老王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55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790章 自污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974章 鑽空子第1317章 凡十七戰皆捷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85章 敗家子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1341章 十年舊夢第402章 立你爲太子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209章 張超著第458章 龍武--封朔方節度使第1016章 孽畜第1030章 廢帝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518章 幽州李績第627章 劊子手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135章 天命還是巧合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021章 會獵於吳第761章 鐵板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1043章 嫁禍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十九章 開門紅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1458章 流鬼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844章 天賜良緣第841章 世家第1544章 拔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