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太府寺卿拿着一個厚厚的本子向皇帝稟報帝國新一季度的財務報告,帝國的財政非常良好,沒有赤字。

而且還有非常良好的結餘,尤其是隨着帝國的登萊金礦、石見銀山以及別子銅礦這三大金銀銅礦的產出,帝國鑄幣總局的材料現在是相當的充裕。鑄幣車間日夜不停的鑄造着金屬貨幣。

“預計今年帝國黃金年產量達到一百萬兩,白銀年產量達三百萬兩,而銅年產量能達到三百萬斤以上。”

大華以銅錢爲主幣,以金銀幣爲輔幣,又發行鈔票流通。紙鈔爲是貨幣,只是金屬貨幣的代替品,本身依靠的還是能夠隨時兌換金銀銅幣的信用。

大華的貨幣靠的還是金銀銅幣,過去中原的金銀銅產量一直很低,雖然千百年的貴金屬累積,但依然是長期錢荒,貨幣不足。在發行了紙鈔之後,纔算是勉強解決了一些錢荒問題。

隋唐之時,每年黃金開採量不過萬兩左右,白銀的產量也同樣極低,就算是銅的產量,也一直不高。

而現在,大華的堪探和開採技術不斷提升,在各地不斷的發現金銀銅礦,開採力度也大增,尤其是這兩年這三大超級巨礦的發現以及開採,更是讓大華將步入不再缺金少銀沒有銅可用的新局面。

金銀銅都算是貴金屬,甚至是天然的貨幣。這可不比完全靠信用的紙鈔,紙鈔本身一錢不值,但金銀銅卻是天然貨幣,哪怕離開了大華帝國的疆域,到了番邦外國,也一樣能夠做爲貨幣使用。

一年一百萬兩黃金產量,三百萬兩的白銀產量,還有高達三百萬斤的銅產量。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震驚的數字。

這麼多的金銀銅,能鑄成多少貨幣?

金銀幣都只有八成八的含量,這意味着每年開採的金銀都鑄成金銀幣,那一年能鑄成一百多萬金幣,和三百多萬銀幣。一金現在值五銀或二十貫銅錢,那就是價值兩千多萬貫的金幣,一千多萬貫的銀幣。

三百多萬斤銅,也有鑄造大量的銅錢,面額兩文和五文的銅錢,一枚含銅並沒多少,這麼多銅,至少能鑄出三百多萬貫。

加起來,一年的金銀銅開採量拿來鑄幣,就能得到三千多萬貫銅錢。這僅是一年而已,如果每年都有這麼多,十年可就是三億多貫。

大華如今貿易興旺,工商繁榮,但經濟總量也頂多幾十億而已。

可以說,這麼大的金銀銅開採量,很快就能徹底改變錢荒的問題,甚至可能會帶來貨幣過多,進而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

錢少了愁人,現在錢多了也一樣愁人。

朝廷獲得這麼多的金銀銅,也是一個麻煩。

雖然這些金銀銅開採過來並不就是屬於朝廷,就以三大礦爲例,都是私人投資,招募股本建礦開採。

朝廷向他們收承包費、收礦稅以及企業所得稅這些,其餘的大頭是歸礦場商人和股東們所有的,他們產出的金銀銅,除上繳礦課的那部份外,其餘的則按收購價由官府收購。

所以,得到這些貴金屬,朝廷一年也得花不少錢。

當然,朝廷轉手鑄造成貨幣,鑄幣的利潤能達到一成。轉手就賺了一成的利潤,那就是起碼三百多萬貫,這些貴金屬成爲貨幣,一部份用做付給礦商的收購款,剩餘的就進入國庫。

國庫的貨幣再轉存銀行,進入流通,又能放貸收息。

錢會越滾越多。

太府寺卿想着以後不缺錢,是非常高興。

但皇帝張超卻開始考慮另一個問題了,歷史上西班牙人在美洲發現了許多銀礦金礦,每年運回去的金銀無數。

但挖了無數金銀的西班牙卻沒因此強大太久,反而很快衰弱,倒是成就了英法等國的崛起。

究其原因,還是大量金銀流入西班牙,導致王室貴族以及那些大商人們開始揮霍成性,奢侈無比,而這些金銀並沒讓普通百姓受益,反而因爲大量的金銀涌入,導致物價過高,百姓生活更難。

西班牙人有錢後,沒有發展自己的工業,反倒是一味的到英法去買買買,英法拿着西班牙人的訂單和錢,慢慢的發展起了自己的基礎工業,最後這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成就了他們崛起之路。

所以說,有時候錢多了也不是好事。

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就必然導致通貨膨脹。

當然,沒錢也不行。

“陛下?”

太府寺卿見皇帝神遊天外,等了一會也沒見回神,只得小聲呼喚。

“嗯。”張超終於回過神來。

“愛卿,朕以爲如今朝廷自從有了鈔票之後,其實對於貨幣需求依賴減少了許多。這兩年朝廷回收舊幣,改鑄發行新幣,到目前爲止,也發行了不少幣了吧?”

太府寺卿做爲專管財務的大管家,當然很清楚這些。

那些數字他熟記在心,幾乎脫口而出。

“陛下,大華開國以來,禁舊幣流通,統統回收改鑄爲新幣發行。銅錢發行二文和五文錢,而金銀幣皆發行一元幣。另發行可隨時兌換金銀銅幣的紙票流通於市。得益於我大華的金銀銅儲量,以及鑄幣技術。三年來,總共鑄造發行二文銅錢三百億個,五文銅錢二百億個。一元金幣五百萬個,一元銀幣五千萬個。”

太府寺卿說的都是整數,但數量還是非常驚人的。

要知道,在唐朝的時候,全國錢監在各地有一百個鑄錢爐,每爐一年鑄錢不過三千貫左右,全國一年鑄造的銅錢總量不過三十來萬貫。

三十萬貫銅錢,不過三億枚銅錢。

而大華立國不過三年時間不到,通過回收舊幣獲得大量材料,利用在貞觀之時已經成熟的先進鑄幣技術,每年鑄造銅幣過百億個。這是唐初鑄幣量的幾十倍之多。

而鑄幣量更高,因爲大華的銅錢沒有一文的銅錢,而是兩文和五文銅錢,使得這五百多億個銅錢,實際上價值更高。

一千六百億文銅錢,那就是價值一億六千萬貫,三年相當於鑄造了唐初五百年的貨幣量。

這還不說鑄了五百多萬個金幣和五千萬個銀幣。

五百萬金幣又值一億貫,五千萬銀幣更值兩個億。

三年鑄幣的金銀銅貨幣量,達到了四億六千萬貫值。

而紙鈔也發行了兩個億。

這其實還並不就是大華的所有貨幣總量,因爲大華雖然下令回收舊錢,但這個回收也給了時限,並不是馬上就禁止流通舊幣,還有大量的貨幣依然在使用。

甚至在一些偏遠的地方,依然直接把金銀稱重來講價交易,更有些地方,還拿着漢朝時的五銖錢在用的。

有這麼多的金銀銅貨幣,以及大量的金銀儲量,其實大華完全可以以此爲準備金髮行更多的紙鈔。

畢竟如今的趨勢是大家越來越習慣於用紙鈔,紙鈔交易發便,銅錢最小的面額都是兩文錢,而紙鈔不但有一文錢,甚至還有半文錢的面額,這大大方便了平時的生活零用。

紙鈔不但有小面額,而且也有百文的面額。

至於更大額的交易,則可以直接到銀行轉賬,或者用銀行的支票,哪怕是用金銀幣也可以。

如果拿一年的金銀產量做爲準備發行金,三千萬貫價值的金銀,可以直接發行一億五千萬鈔票。以現在的金銀儲量來說,哪怕朝廷發行個十億二十億鈔票都是可以的。

“以後不用把所有的金銀都用來鑄幣,朕以爲每年鑄造大約一百萬枚金幣,和五百萬枚銀幣就可以了,再二文和五文銅錢各鑄五十億。”

這個量,相當於金銀幣值四千萬貫,銅錢三千五百萬貫,總值七千五百萬貫。

“每年再發行三千五百萬貫紙鈔。”

如此一來,每年貨幣發行總量一億貫。

“陛下,那剩下的金銀呢?”

“一部份做爲紙鈔的發行準備金,按一比五的準備金直接鑄成金磚儲存。剩下的,一部分可以放開出售給民間,用做金銀首飾器物等。餘下的,朕另有他用。”

大華現在的金銀產量確實非常多了,從缺金少銀,一下子成爲金銀產量大國。甚至可以說,現在大華的金銀產量可能已經能佔到全球產量的絕大部份了。

在歐洲,金銀產量比在一比十之間,所以羅馬的金銀比率在一比十到一比十三之間,而在法蘭克,因爲銀產量高些,並且能從蠻國得到不少銀,因此金銀比更高。

而大華現在的金銀比卻只有一比五。

大華的銀子比歐洲的銀子那是貴多了,貴了兩三倍。

如果把大華的黃金拿到歐洲卻套現白銀,能換回更多白銀。不過如今大華的白銀產量這麼高,也並不需要白銀進口,大華反而是可以做白銀出口。大華的黃金現在也產量高,拿黃金到歐洲去套白銀,再換成各種物資,比如奴隸、皮毛、礦產等倒也還是有的賺的。

甚至可以給歐洲各國借款放貸,貸款的時候以黃金爲單位,然後結算的時候,要他們用白銀爲單位結算,一進一出,能賺不少。

有了錢,到時到歐洲去買買買,買地皮買奴隸,有什麼就買什麼回來,只要買的都是資源類的就絕不會虧,這些資源弄回來,在中原深加工一下,到時還能再賣回去,又能賺一筆。

張超捏着自己的下巴,感覺自己這賬一點都不虧。

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1547章 心有猛虎第354章 團滅第1283章 矯詔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470章 兩稅第1270章 崩盤第1491章 太子妃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477章 審判第1499章 李治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509章 萬言書第1482章 墜入地獄第1360章 鐵與血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191章 吃醋第823章 李太尉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663章 大地主第1479章 戰列線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1092章 出草第1373章 這也是個腦殘第616章 老王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678章 出賣第575章 啪啪啪啪啪!第1263章 張若華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288章 致富經第962章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534章 少壯派第1142章 老丐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1047章 李世民第779章 神罰第843章 堂後官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845章 搞事情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1045章 弒君奪城第1403章 大憲章第1049 殺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1432章 戰爭稅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550章 罷相外放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933章第582章 帝師第1456章 華租界第681章 對口第187章 金坷垃第939章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717章 喜事連連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六十八章 日升糧行第1386章 李世民第1463章 美國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534章 少壯派第149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1231章 擠兌第七十四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429章 女王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889章 亮劍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484章 立碑第566章 親家母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503章 竹鹽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685章 福利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
第392章 臣李超,謝主隆恩!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494章 擁有一口大唐鐵鍋,是所有突厥人的夢想第1547章 心有猛虎第354章 團滅第1283章 矯詔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470章 兩稅第1270章 崩盤第1491章 太子妃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477章 審判第1499章 李治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509章 萬言書第1482章 墜入地獄第1360章 鐵與血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191章 吃醋第823章 李太尉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663章 大地主第1479章 戰列線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1092章 出草第1373章 這也是個腦殘第616章 老王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1292章 太上皇李世民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678章 出賣第575章 啪啪啪啪啪!第1263章 張若華第950章 萬世基業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288章 致富經第962章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534章 少壯派第1142章 老丐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241章 不見硝煙的戰場第1047章 李世民第779章 神罰第843章 堂後官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845章 搞事情第一百零八章 女當家第二章 長安灞上第1045章 弒君奪城第1403章 大憲章第1049 殺第八章 老相好和燒尾宴第1432章 戰爭稅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550章 罷相外放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933章第582章 帝師第1456章 華租界第681章 對口第187章 金坷垃第939章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1193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70章 人無我有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717章 喜事連連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六十八章 日升糧行第1386章 李世民第1463章 美國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534章 少壯派第149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387章 張三狗賊,受死!第1231章 擠兌第七十四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429章 女王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889章 亮劍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484章 立碑第566章 親家母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503章 竹鹽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1396章 請陛下退位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1564章 朕的江山,不用自污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685章 福利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