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還能再翻一倍

充足的施肥,加上優選種子,加上良好的田間管理,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田地產量能增加一倍。

一倍。

李說的很輕鬆,李世民和宰相們卻是一個個閉嘴不說話。

這番話其實李以前就說過,但誰相信呢?

反正李世民就沒真正相信過,增產一倍?你開什麼玩笑,多收個三五斗就上天了。後來看李家的產出確實很多,但也依然只是認爲算是特例。

可今年李世民往灞上跑了不少趟,洗澡溝的這三千畝水稻梯田,可是作不得假的。那長長的稻穗,沉甸甸的。

今天他還親自在稻田裡捉了魚,對於水稻長勢更加清楚,心裡估算後,也跟李說的吻合。

排除李家這些梯田,其實都是水澆地的奇特事實。

不說別的地也產出五石,可就算翻一倍,那也夠駭人了。普通的旱地,肥力足,種子好,加上精細耕作,原來畝產一石變兩石?

最重要的是,有充足的肥力後,田地就不用因爲田力不足而休耕輪種了。甚至一年種完一季糧,還能種點高粱大豆油菜蘿蔔什麼的,這不也是收穫嗎?

關中現在一年有好幾百萬石的糧食缺口呢,如果田地產量增長上來了,豈不是意味着長安以後不需要眼巴巴的指望着關東轉運糧食進關了?不用老是看那些糧商們的眼色了?

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可不僅僅是一個糧食問題,這是關乎整個長安戰略安危的重要事情啊。

“陛下,臣聽聞在嶺南之南,越南的更南邊,有占城國。其國之中,有一種稻種,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尤其是耐旱而且生長週期短,自種至收,僅需五十餘日也,而且產量還高。”

李向李世民透露了一個更神奇的事情。

“占城國?莫不是隋時曾被攻破王都的林邑國?”李世民問。

隋朝時,曾有隋將率兵攻破了林邑國,殺死了國王,洗劫了他們的王城,奪取了無數的黃金象牙珍寶等,不過因爲士兵不服當地暑熱,水土不服死去大多,最後撤回。

李點頭,“占城國爲佔爲所建,而占城國之地,就是漢代之時所置之日南郡的象林縣,後象林縣功曹之子區達殺縣令,自號爲王,始建占城國。隋時,隋將曾攻破占城都城。”

“這個占城國真有如此神奇的稻種?”

對於水稻,李世民也是瞭解一些的。

水稻在隋唐之時,種植面積已經很大了,不但在南方普遍種植,甚至在河南、關中,乃至朔方都有不少種植。如長安的渭南,就有許多水稻,而現在灞上都有了幾千畝水稻。

不對,按他的瞭解,水稻普通是要有一百來天的生產期的。五十來天的生產期?

這可是縮短了一半啊。

“陛下,北方天氣冷,僅能種一季稻,但在南方,長江和淮河流域,甚至是更南的嶺南地區,天氣溫暖,如占城稻這樣只要五十餘天生產期的稻種來說,完全可以種植兩植,趕在冬季寒冷來臨前收穫第二季。甚至在嶺南,都完全可以種上三季!”

“兩季稻,三季稻?”

連陳叔達蕭瑀這兩位出生於南方的宰相都驚訝起來。

自隋起,水稻的種植量大起來,也有少數優良的稻草種兩季的,但那種屬於極少極少的。關鍵就是缺乏好的稻種。

一季生長週期一百多天,那就是三個半月,得三月後才能種,三個半月後,差不多就是六月底甚至是七月了。

趕在立秋前種第二季,但再長三個多月,就來不及了,寒風霜凍會讓水稻無法抽穗的,會被凍死。

也許在嶺南可以種兩季,但在長江淮河流域,肯定種不了兩季。

而大唐如今,嶺南那屬於蠻荒未開之地,也就淮河流域和長江下游算是開的還錯,連長江的中上游都還不行,大別山、湘楚,那都還有好多蠻族的。

因此可以說,李一說有一種新的稻種,生產週期纔不過五十來天,產量卻比現在的稻種高,而且耐旱且不擇地等優勢時,李世民他們都一臉驚訝,驚訝過後,都是一臉懷疑。

占城國那種蠻荒之地的小國,能有這麼好的東西?

“真有這樣的稻種,朕怎麼以前沒聽說過啊?”

其實占城稻,也不完全是占城國的稻種,而應當說是中南半島上的占城、真臘都是盛產稻米的,他們那的稻種算是自然培養而成。

因爲自然條件好,氣候溫度以及雨水光照好,使得那裡的人種稻很簡單,根本不需要什麼水利灌溉設施,也不需要什麼優選種子,也不要育秧移栽這麼麻煩。

都是粗放耕作,耕地破塊不深,也不育秧,直接就田點種,更不移秧。種了之後,反正是旱不求水,澇不疏決,既無糞壤,又不耕耘,一任於天。

可就是如此,因爲稻種耐旱耐澇,加之當地的氣候條件好,他們的水稻產量卻還很不錯。

“暴殄天物啊!”

李世民他們聽李講故事一樣的,把占城人種水稻的方式說出來後,氣的李世民直拍大腿。

“簡直是沒天理啊,他們這樣瞎種,居然還有好收成!”

“陛下,這就是稻種好啊。如果我們有這些稻種,進行稻種優選,然後育秧、移栽,精心照顧,保水保肥,除草等,這產量會更高。”

李世民盯着李問,“如果你這裡種占城稻,能種兩季嗎,一季能有多少石收成?”

“陛下,這裡的氣候還是不如江淮地區的,種一季稻還好,種兩季可就不大行。不過如果有占城稻,也是能種兩季的,但水卻不行。沒有水,光靠打井抽水,不行,成本太高不划算。如果只種一季,產量上,增加倒不會太多,按現在我們這種精耕細作之法,保肥保水,一畝估計能達到六石溼谷。”

水稻的出糙率一般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多點,要去除癟子,碎葉、爛子等,最後把稻穀轉成糙米,一石能出七鬥多點。而溼谷曬乾水分後,也會減輕不少。

鮮穀子含水率一般爲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左右,曬乾後,也還會有百分之十多點。一石穀子曬乾,一般還有八斗半左右。

一石幹谷,能出七鬥二三左右的糙米。

這麼一算,一石鮮谷,最終能出六鬥二左右的糙米。若種這占城稻,一畝產六石溼谷,最終能出三石七鬥多的糙米。

很多,比原來的許多地一畝田產的溼谷還多。

“陛下,這占城稻若能引進,最主要的還是要在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推廣開來,那邊水稻田本來已經不少,若是能改種占城稻,而且在水較足的地方,推行雙季稻,那這糧食產量可就能大大增加,到時侯,江淮流域,可就是大唐的糧倉啊。”

可惜這個時候沒有玉米、土豆、紅薯,要不然,糧食更能大增。

“你手裡有占城稻?”李世民一臉激動的望着李。

李攤手。

“臣手裡沒有占城稻。”

“那你知道對占城稻瞭解的如此清楚?”

“臣聽一個嶺南來的商人說過,他曾經去過占城經商。”

“這個商人在哪?”李世民一雙眼睛瞪的老大,跟要吃人一樣。

那個商人當然是不存在的,那不過是李的一個藉口罷了。但占城稻是確實有的,李其實去年就安排了人去占城,尋找這種稻種。

只不過路途遙遠,往來一趟不易,估計一時也回不來。

高士廉這個時候站了出來,“陛下,臣可以保證李平章所說皆爲事實。”

李世民轉過頭來,一拍腦袋,“朕怎麼忘了,舅父曾經被隋帝貶官越南,在那裡當過官的,舅父,那南越可真有這種水稻?真有這麼神奇?”

高士廉證實,在南越,確實有這種水稻,但很普通。以前他也沒有怎麼注意,但今天聽李這麼一說,又覺得那些普通的水稻,又確實處處不普通,那般隨意的耕種,也能長的很好,而且確實是只要不到兩月就能收穫了。

但他不確定,這種水稻在中原能否成活,是否也有這樣的產量,特別是能不能種雙季。

“既然真有這種水稻就好,其它的,先不管,把稻種弄回來再說。”

李世民也是那種看不得好東西在別人家過夜的人。

雙季啊。

李家的梯田水稻,產量高,還得靠肥靠精耕細作,而有了這占城稻,直接在南方種雙季,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倍的產量啊。

若是也在南方搞保肥保水精耕細作,那豈不是說,南方的糧食產量能夠直接翻兩倍?

一季收穫三四石,兩季豈不是就收穫七八石?

若是有那上好的水田,精耕細作,一季就能收五六石,那兩季豈不是要收十一二石?

想想就讓人激動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啊。

就算皇帝,也還要整天擔心糧食的問題呢。

“馬上派人,立刻,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占城稻。”

李世民激動的面色通紅,揮着拳頭咆哮着道!(未完待續。)

第1294章 開元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第259章 學士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461章 青銅峽第487章 雁門關李靖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1534章 少壯派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1097章 唐刀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1288章 組閣第657章 中秋第1561章 賀太平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238章 獄霸張三第243章 出獄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829章 太子啊,咱們比不過李家啊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962章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353章 選皇帝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885章 回馬槍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606章 廂軍第1154章 出閣第985章 全擼了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579章 教太子殺人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270章 崩盤第415章 毒殺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326章 合夥人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735章 新太子第511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88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678章 出賣第1405章 唐王第五十四章 殺豬飯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228章 反了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602章 救災餅第1435章 捅破天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997章 勤王軍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1364章 唐騎踏破第965章第802章 趙國第331章 去洮州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898章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1457章 一攬子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285章 張家鎮第749章 長城第575章 啪啪啪啪啪!第1434章 抗稅第767章 野豬皮第1470章 輸血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991章 復辟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
第1294章 開元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第259章 學士第390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461章 青銅峽第487章 雁門關李靖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1534章 少壯派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433章 封建諸候第1097章 唐刀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1288章 組閣第657章 中秋第1561章 賀太平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第238章 獄霸張三第243章 出獄第968章 睡不着的皇帝第829章 太子啊,咱們比不過李家啊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558章 乾死侯君集第150章 膽大包天第962章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353章 選皇帝第1001章 李超的勤王軍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885章 回馬槍第994章 誰是敵,誰是友!第1393章 傀儡皇帝麼第606章 廂軍第1154章 出閣第985章 全擼了第1532章 禮不伐喪第579章 教太子殺人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一百一十章 雨衣第1270章 崩盤第415章 毒殺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306章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第1326章 合夥人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735章 新太子第511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880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第1339章 九頭鳥軍團第1029章 李世民的監軍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1332章 疑神疑鬼第678章 出賣第1405章 唐王第五十四章 殺豬飯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228章 反了第468章 李超這是欺君罔上第743章 六道兵馬元帥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602章 救災餅第1435章 捅破天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997章 勤王軍第683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1364章 唐騎踏破第965章第802章 趙國第331章 去洮州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648章 我咽不下這口氣第898章第124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1457章 一攬子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110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285章 張家鎮第749章 長城第575章 啪啪啪啪啪!第1434章 抗稅第767章 野豬皮第1470章 輸血第335章 先斬後奏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1503章 草原十八部第991章 復辟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