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選皇帝

“王莽謙恭未篡時!”

長孫無忌輕嘆,這是一首詩。今天《唐詩》上刊登的一首詩,沒有作者名。但這首詩長孫無忌卻讀的很有感。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僞有誰知!”

這首詩裡寫了歷史上的兩個名人,一個是周公一個是王莽。周公是一個忠臣,王莽是個篡位者。但周公卻曾被認爲是一個篡位者,王莽則曾被視爲是一個謙謙君子。

直到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王莽纔是篡位的僞君子,周公其實是一個君子。但如果周公在大家當他是個篡位者時,在還以爲王莽是個謙謙君子時這兩人就死了呢?

那麼世人就永遠無法發現他們真實的樣子了。

這是一首很富有情理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

試玉要燒三日滿,這首詩是誰寫的,長孫無忌心裡已經有數了。

如此才情,寫的又是這樣的故事,那麼肯定是那位青蓮居士李太白李謫仙了。

“張超啊張超,你究竟是周公,還是王莽呢?你說你是周公,可我卻認定你就是王莽。”

王莽,西漢外戚。漢元帝的皇后,漢成帝的母親出自王家,漢成帝登基後,體諒母親悽苦,加倍恩寵幾位舅舅,於是漢成帝做的第一件事,是在一天之間冊封五位舅舅爲侯。王家一下出了五侯,任誰都看的除來,一個新的外戚權貴家族,在長安城迅速形成。果然,王家很快掌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大部分權力,成爲數一數二的權貴家族。

對比一下。

長孫無忌覺得,如今的灞上張家比當年的王家還要得勢。

張超兩個女兒嫁入宮中,一個是皇后一個是貴妃。張家一門,父子三代,四十男丁,四十實封爵位。

一國王,一郡王,三國公,八郡公,九縣公,十八侯爵。

如今煊赫,當今天下誰能比?

王家的五侯爵,與張家二王三公,八郡九縣公十八侯爵能比嗎?張家的領地,琉求、大宛、青龍、狼山、黑河、信度、呂宋、渤泥、爪哇·····

王莽家族雖然是有名的後戚,但王莽小時日子並不好過,因爲他爹死的早。他是太后的侄子,但他爹卻是唯一沒封侯的,他爹死的早,沒趕上好日子。王莽家境微寒,但工於心計。

他對叔伯長輩謙恭有禮,王鳳病重時,他日夜侍侯,衣不解帶,這讓王鳳十分喜愛,臨死前極力向成帝保薦王莽。

這個王鳳可不簡單。

王鳳是太后王政君的哥哥,因爲成帝不理朝政,一意享樂,而太后又毫無主見,只知縱容兒子,護持孃家兄弟。於是王鳳得到成帝的專任,獨攬朝政,事無大小,成帝一概不管,悉於王鳳裁決。

甚至到了後來,成帝自己都無權直接委任一個小小的侍中之職。

王氏一門勢力日見膨脹,兄弟全部封侯,王氏子弟個個握有大權,連各郡地方長官也多出自王氏門下。

王家邸宅在長安城內連綿數裡,後庭姬妾成羣,僮僕千萬。

這些,和如今的灞上張家又是如何的想象。

張超把持朝政,滿門諸侯,大權獨攬。上至宰相、將帥,下至州刺史,無不出自張超的授意。

承乾雖是皇帝,可連天子侍衛親軍都掌握不了。

成帝是自己愛玩,把權力交給舅父們,可承乾卻是想親政的,但事實上中樞宰相們更聽張超的,承乾這個皇帝,說是高高在上,其實更是被架空了。

長孫無忌可是深有體會張超架空人的本事,他在內閣,就被張超架起來。

同樣是皇親國戚,張超是國丈,長孫是國舅,兩人還同是貞觀宰相、貞觀功臣,當年玄武門論功並列第一。但是現在呢,他長孫無忌在中樞在朝堂,都快成孤魂野鬼了。

張超呢,一呼百應。

王莽因得王鳳舉薦,因此被成帝封爲信都侯。進入朝堂,王莽用他的詭計打倒了政敵,謀得大司馬的高位,掌握了輔政的大權。

這又和張超對付政見不和的人是多麼相似。

成帝在位二十六年,也嬉戲荒政二十六年,王家也成爲權傾朝野的後戚。成帝死後,因沒親生兒子,便由侄子定陶王劉欣繼位,爲漢哀帝。

王政君成了太皇太后。

但哀帝也有舅家,因此他把祖母接回長安,同王政君並尊爲太皇太后,號稱帝太太后。

於是,王家和傅家,這兩個外戚就產生矛盾。

但這個時候,那個王太皇太后卻下詔要王莽辭去大司馬回家,她自己也對傅太皇太后處處退讓,當時傅太后甚至無禮稱她老太婆,她都不計較。

漢哀帝也是一個沒用的皇帝,居然重用男寵董賢,結果把國家弄的亂七八糟不可收拾,最後不得不又請王莽重新出山,再掌朝權。

哀帝僅在位七年就死了,死時才二十五,被酒色掏空身子,用藥過度而死。

相比起成帝、哀帝的昏庸胡來,董賢等人的亂政。

王莽雖是後戚,但他平時表現的是禮賢下士,謙恭儉讓,朝野素有威名。天下大亂,所有人都認爲只有王莽能夠拯救亂局,將他看作是周公在世。

哎。

這不就跟張超一樣嗎?

貞觀之初,經歷玄武門動盪不安,又遇突厥入侵和大災荒,那時多少人稱張超爲救時宰相。

而去年,皇帝服丹藥,朝局動盪,張超奉太子起兵清君側護法,天下百姓不也紛紛視張超爲周公在世,盼着他早日入京嗎。

王莽後來得封安漢公、領四輔事,大權獨攬,政事皆由安漢公平。

張超去年入京後,被封安國趙王、內閣首相,政由皆出自內閣,內閣由首相總領。

哀帝死後,也沒有兒子,王莽爲了弄權,於是故意立只有九歲的哀帝侄子中山王爲帝,王莽後來還把女兒嫁給平帝爲皇后。

王莽非常會拉攏人心,他爲學者建造一萬套住宅,網羅天下學者幾千人至長安,得儒生擁戴。

後來四十八萬餘民衆,以及諸侯、王公、宗室都上奏請求加賞安漢公,再是公卿大臣九百人請求爲王莽加九錫。

於是朝廷賜王莽象徵至高無上禮遇的九命之錫。

平帝十四歲就病死了,有人說是因爲平帝曾經流露出對王莽的恨意,然後就被他毒死了。

殺死平帝后,他立了一個才兩歲的劉嬰爲皇帝。

三年後,王莽終於撕下僞君子的面具,讓王太皇太后交出傳國不璽,立他爲帝。

王太皇太后不肯,可這個時候,再也無人能夠阻止王莽了,甚至朝堂諸公,天下諸侯,也沒有人想要阻止王莽。

一切那麼的水到渠成。

近來,長孫無忌常讀史書,每每讀到王莽篡漢,讀到這段歷史,他總是無盡的感嘆。

王莽能篡漢,可以說與太后王政君脫不開干係,正是這個活了八十四歲的老太婆對孃家的護持,讓王氏一門出了五個大將軍,十個侯爵,還出了一個王莽。

雖然後來她曾經拿傳國玉璽去砸王莽,可也已經太遲了。

固然也與漢家幾代皇帝無能也有關,但王莽確實是一位會僞裝的僞君子,篡位者。

沒有篡位之前,他就如現在的張超一樣,深負民望,天下人稱讚。

張超不止一次說過,他忠於大唐,絕不會謀朝篡位,這話居然也深得天下人相信。

長孫無忌卻不信。

他認爲張超只是特別能裝,他僞裝的好,不露一點痕跡。一點點的在竊取權力,他一點不心急,他只是在等着一切水到渠成,等着瓜熟蒂落的那一刻。

張超已經是安國首相了,也是三師之首的太師。

下一步,張超要的是什麼?

假黃鉞,受九命之錫?

最終,受禪?

據說,當王莽露出真面目,篡位自立的時候,天下人居然有九成五都是支持的。

一個謀朝篡位的奸臣,居然能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

四十八萬多人上書朝廷,要朝廷賜予王莽九錫,權臣賜九錫,這是禪讓的前奏了。

這意味着這四十八萬多人是清楚知道在做什麼的。

當時人稱王莽代漢,而不說篡漢。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西漢百姓都知道,王莽符合皇帝的條件,讓王莽做皇帝,天下人的利益就有了永遠的依靠,就可以避免再受劉姓子孫的罪了。

西漢末年,全國人口不過千餘萬,識字人口不過百萬。朝廷卻收到四十八萬餘百姓的上書請求,請求爲賜王莽九錫。

‘天下有識之士’都希望王莽來當皇帝。

高級的王公列侯和士大夫中,支持王莽的也有九百多人,幾乎佔了全部。

長孫無忌在想。

如果現在讓天下人給朝廷上書,讓他們選擇誰來當皇帝,也許支持張超當皇帝的人遠遠不止四十餘萬,說不定四百八十萬也不止。

選張超當皇帝,如果真的到了這一天,又將如何?誰能阻止?

第1377章 發難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1456章 華租界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1395章 立誓第264章 暗箭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1583章 懦夫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960章第948章 第四更,感謝zjwzyq萬賞!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99章 縣君第1058章 異姓王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719章 三李第476章 大手筆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1280章 同盟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739章 求和第974章 鑽空子第1291章 小龍李顯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第927章第82章 管家、賬房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264章 暗箭第1013章 李世民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1228章 反了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986章 不奉詔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241章 探監第585章 廟會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586章 合夥人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1371章 斬將奪旗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649章 觀音婢第610章 童子軍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502章 新金山第94章 800畝好地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846章 謀國第1458章 流鬼第1283章 矯詔第535章 讓你幫我個忙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1231章 擠兌第864章 排槍第1100章 恩惠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588章 小鬼當家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1578章 老朋友第1139章 狗咬狗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1286章 元老第1434章 抗稅第1301章 私奔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
第1377章 發難第180章 五姓七宗齊送嫁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1456章 華租界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第1395章 立誓第264章 暗箭第896章 荒淫無道的昏君第1086章 太子的野心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1583章 懦夫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1409章 金殿早朝第1072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1349章 一石二鳥第960章第948章 第四更,感謝zjwzyq萬賞!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99章 縣君第1058章 異姓王第1509章 李陵後人第1329章 只羨大唐不羨仙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719章 三李第476章 大手筆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512章 中了五百萬第1280章 同盟第六十章 送禮佳品第739章 求和第974章 鑽空子第1291章 小龍李顯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第927章第82章 管家、賬房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272章 小張學士第264章 暗箭第1013章 李世民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1228章 反了第1549章 皇太孫張大鵬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152章 朕開了一個壞頭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986章 不奉詔第860章 最壞的時代,也將是最好的時代第438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241章 探監第585章 廟會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54章 龍武--封地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586章 合夥人第782章 扶我起來第1371章 斬將奪旗第1279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第649章 觀音婢第610章 童子軍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502章 新金山第94章 800畝好地第869章 爲中國復子弟之仇第942章 帶着系統去宋朝:廚神系統在手,天下我有第1543章 一箭雙鵰飛虎子第846章 謀國第1458章 流鬼第1283章 矯詔第535章 讓你幫我個忙第573章 李世民閉嘴第1231章 擠兌第864章 排槍第1100章 恩惠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588章 小鬼當家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1578章 老朋友第1139章 狗咬狗第五十二章 包婚第1020章 帝國雙璧第1286章 元老第1434章 抗稅第1301章 私奔第821章 獨釣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