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聯邦帝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約法不是憲法,但這份約法卻是立憲的基礎。

這給了貴族、官僚士大夫、工商地主這三大階層們一顆定心丸,讓他們能夠迅速接受朝堂的變局,能夠接受最高權力的更迭。

這爲張接接下來接受禪讓掃清了障礙。

馬周站在那裡誦讀着約法內容。

約法不只三章,比起當年劉邦的約法三章,張超的約法內容要更多也更詳細。約法第一條,宣佈以法治國。第二條,議會擁有立法權。第三條,皇帝以後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增加稅賦。

約法還保證分封法的合法性,皇帝不得擅自廢除分封法。約法保證科舉制度取士的合法性·······

約法還保證,皇帝承認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約法還保證,將制定憲法,推行君主立憲制度。

約法一共二十一條。

核心就是保護貴族、士大夫、資本家們的利益,同時對皇權做出一些限制,並確立以法制國的核心思想,保證將立憲。

參會的這些議員、官員們都極爲驚訝,想不到張超主動的做出這些承諾。

議員們也很高興,在這個約法裡,議會的權力增加了,他們擁有立法權。再加上之前科院擁有的審議封駁權,兩院都擁有的監督彈劾權,議員的權力一步步的在增加。

沒有什麼可再增加的內容了,馬周讀完約法。

大家都很滿意。

最後魏徵詢問有沒有要提出補充條件的,卻已經沒有人再站起來了。張超主動做出這麼多讓步,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現在,議會代表表決。”魏徵敲下木槌。

七百多名議員,贊成者達七百零八人,只有幾人反對,十餘人棄權。

“我宣佈,約法正式通過!”

木槌落下。

大家鼓掌。

會議圓滿結束。

張超與不少官員、議員們分別談話,一直到傍晚,他才告別衆人,離開議院。

馬車裡,李靖、平陽、秦瓊、蘇烈,還有趕回來的郭孝恪一起向張超稟報。

“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了京畿和襄陽的兵馬,一些長孫家等的人,我們都將他們暫時停職並軟禁了。”

“將士們的情緒如何?”

“昨天有些不安情緒,但今天報紙出來後,大家情緒都安定了許多。對於現在的情況,他們大多能接受。”

張超點頭。

“京畿兵馬,該調換防區的調換,該撤換軍官的撤換,一定要將他們掌握在手裡。”

他想了想又道,“馬上就是端午了,給將士們發賞吧。賞賜豐厚一些,錢糧酒肉布匹都發一些,士兵每人十貫的標準,各級士官、軍官相應提高。”

“普通士兵也發十貫的錢糧等賞賜,會不會太高?”

“這錢我來出,先給京畿的將士發下去,一定不能有剋扣,以次充好等情況發生。各地的其它兵馬,稍減一點發,也由我來出。還有,京中的官吏、老師還有那些國子監、京大的學生,也都發些米麪布匹賞賜。”

該出的錢還是不能少。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還是穩定。

給軍隊發賞,也確實是一個安撫軍心的好辦法。

而張超也沒忘記學生,京中的學生數量極多,僅京大和國子監就不下兩萬人,這些年輕人,可是極不好會對付的,必須也得安撫下他們。

現在一個約法,張超已經向各大階層放出了自己的誠意,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今天議會裡大家的反應,也讓他很滿意。

不過該幫的事情還是不能少。

“京中各衙,要適當的清理一下。還有地方,現在就得開始調整人事。”

“已經派人去塞外給屈突通傳詔,讓他立即回京。”

將由程咬金去接替屈突通統領塞外的兵馬。

“你們說屈突通會接受嗎?”張超問。

屈突通年紀很大了,但這人向來脾氣有點拗。當年他是隋朝大將,隋末之時,李淵南下攻往長安,半路上遇到屈突通,怎麼都打不過去。

明知隋將亡,可屈突通就是不降。

讓李淵非常惱火,後來屈突通部下大多兵敗,他只剩下一座孤城,依然不降。李淵只好繞過他攻下了長安,最後回兵來攻,可他都一直不肯降。後來要突圍去洛陽效力越王,最終手下都投降了,他才被俘,最終投降李唐。

可以說,這老頭脾氣拗起來,是不能簡單的用利益這種詞來勸降他的。

“派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過去,看能不能勸服他。”

張超現在是攝政首相,現在還不到馬上禪位的時候。他還需要先借着朝廷的名義,控制中央和地方的局勢。

等大局已定之後,大唐的這面旗幟才能拋開。

馬周他們計劃是在三個月內,舉行禪讓儀式。

這種事情,太急不行,但如果拖太久也不行。

“先回下張府。”張超道。

昨夜沒回家,又發生這麼大的事情,而且家裡老爹剛去世,還不知道家裡怎麼慌亂了。

本來這個時候,老爹剛去世,他應當先把老爹的喪事辦好。

可有時,箭至弦上,不得不發。

馬車停在府前,張超下車,張府外已經有門生祝振東率領着不少兵馬保衛着。

張超跟他打了個招呼,進府。

府裡一片縞素,崔鶯鶯聽到他回來,連忙過來。

“聽說皇上中風?”她疑惑問。

張超拉着他手,“先進屋吧,一會跟你細說。”

到家換了衣服,重新披上孝衣,到靈前跪拜。

昨天才答應老爹說不篡位不謀朝,結果話才說一個時辰,他就帶兵入宮了。

他深感愧疚。

“我本無意如此,可蘇烈他們說的對,承乾是絕不甘心立憲的,就算傳位太子,可這早晚又還是個隱患。也許只有我,能夠真心甘願削讓些皇權,立憲制國。爲長遠計·······”

府裡吃了一頓飯,張超跟崔鶯鶯她們簡單的說明了一下情況。

一羣女人倒沒有什麼興奮高興,只是充滿擔憂。

“以後,你們就再也不用時常擔驚受怕了。我們也不用再擔心皇帝猜忌,擔心哪一天又被兵馬圍了府第。”

在家裡坐了一會,張超去了內閣。

內閣,馬周等數十人早已經到了。

這一天一夜,大家經歷了太多,都有些疲憊,可心裡卻又很亢奮。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應當還是抓緊時機。

“長孫無忌等人應當罷免。”

“嗯。”張超點了點頭,現在不必再留着長孫無忌在內閣佔據高位了。

“我提議由馬周出任內閣次相,房玄齡出任翰林院學士承旨,許敬宗任衆議院議長。”

長孫無忌、杜淹等內閣、翰林院、議會裡的人,都一一先清除出去,等過了這段關鍵時期,再來考慮任用的問題。

“新朝國號定了嗎?”

許敬宗問,由翰林學士到衆議院長,這個應當算是進步了。畢竟如今的議會權力更大了一些,翰林院學士有九個,議會卻只有兩個議長,他這個衆議長,可是管着整個衆議院。

許敬宗很積極的關心起國號來。

改朝換代,當然得另立國號,沒有沿用前朝國號的規矩。

大唐這個國號張超很喜歡,可是不能再用了。

新國號,他一時也沒想到什麼好的。

他曾任過趙國公、越王、趙王、呂宋國王等,若按一些慣例,他的新朝可以爲趙國、越國或者呂國、宋國。

只不過,這些國號都不太符合他的意思。

“我有一個初步的想法,今後朝廷實行聯邦制度,頒佈憲章,以中原朝廷爲核心,與諸封國組成一個華夏聯邦,爲君主立憲制的聯邦制帝國。”

“立憲制聯邦制帝國?”對於這個詞語,大多數人都感覺不太理解。

帝國由中原朝廷直轄的帝國本土,與帝國分封諸國聯合,帝國皇帝爲共主,但諸侯國擁有自治權。

這朝廷,將類似二元君主立憲制。

皇帝世襲,擁有一定的實權。朝廷制訂憲法,設立議會。皇帝任命內閣和翰林院宰相和學士,但由內閣和翰林院提供候選名單。議會擁有立法權和審議封駁權以及監督彈劾權。

但皇帝擁有否決議會立法、封駁的權力,有通過任命議員的權力。

內閣和翰林院是行使政權的機構,對皇帝負責。

總的來說,新朝將實行憲政,依法制國。但朝廷的政權核心是內閣和翰林院,院閣對皇帝負責,而非對議會負責。皇帝能夠召開御前會議,有權參與朝政。甚至有一票否決權。

皇帝不是傀儡,只不過平時院閣代行權力。

議會兩院擁有立法、審議封駁、監督彈劾權,但皇帝依然保有最終否決權。

而朝廷與封國的關係,則是封國是聯邦一員,擁有自治權。中原爲朝廷直轄,朝廷有權制訂憲法,各諸侯國沒有立法權,稅法也得執行朝廷頒發的稅賦法。

基本上,諸侯國的權益和現在不變,有行政、司法、稅賦、軍事等權,但沒有立法、外交、對外用兵等權。

基本上還是中原直轄,四邊封地自治,皇帝爲天下共主這麼一個體系。

可以說,這既不是議會君主立憲制,也不完全算是二元君主立憲制,他也算不是是正式的聯邦制。

總之,這是一個張超集採衆家所長,最後弄成的這麼一個聯邦帝國。哪怕一個男爵都是一員,擁有五千多個邦,聯合一起。

一番解釋,衆人似乎明白了一點。

總的來說,就是要立憲,然後其實與開元這兩年的朝堂和天下格局沒什麼變化。

執政的依然是內閣,但翰林院也算是獲得正式的參政資格。議會權力稍大了一些,皇帝權力受到些限制,但依然還是有很大權力的,只是憲法將高於皇帝,皇帝要受限於憲法。

至於諸侯,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那這個聯邦帝國叫什麼名字呢?”馬周問。

張超想了想,有兩個名字可用,一箇中華聯邦,一個華夏聯邦。

:。:

第817章 承乾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226章 開盤口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962章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1253章 株連九族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791章 想和議,先殺李超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189章 不務正業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546章 孽多侯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666章 皇村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1448章 太子第1331章 帝王心第389章 給我拿下這犯上作亂的逆賊,斬!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1499章 李治第1341章 十年舊夢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999章 勤王詔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639章 糧票第719章 三李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1074章 寶地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315章 太上皇后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702章 加封李超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431章 趙國公第1059章 帝王術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931章 求月票!第1465章 黑工第751章 太上皇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657章 中秋第988章 私軍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1059章 異姓王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461章 青銅峽第1228章 反了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755章 敬畏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243章 出獄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1491章 太子妃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870章 王牌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563章 還反了他李超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六十八章 日升糧行第886章 重圍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990章 再次起兵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120章 翻臉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506章 飛鴿密奏第120章 翻臉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1131章 飛醋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
第817章 承乾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226章 開盤口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962章第1274章 後院起火第418章 鋌而走險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1253章 株連九族第124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791章 想和議,先殺李超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189章 不務正業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546章 孽多侯第998章 長孫皇后第666章 皇村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1448章 太子第1331章 帝王心第389章 給我拿下這犯上作亂的逆賊,斬!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293章 平陽公主的禮物第1499章 李治第1341章 十年舊夢第497章 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999章 勤王詔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524章 太平郎、承平郎、夏花娘第639章 糧票第719章 三李第300章 北伐大元帥第1074章 寶地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1315章 太上皇后第216章 榮譽院士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192章 心機姑娘第702章 加封李超第1116章 釜底抽薪第431章 趙國公第1059章 帝王術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136章 燒刀子和二鍋頭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931章 求月票!第1465章 黑工第751章 太上皇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第657章 中秋第988章 私軍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第607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1059章 異姓王第1531章 錢多了發愁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461章 青銅峽第1228章 反了第1311章 阿拉伯人來了第612章 李超的金字招牌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755章 敬畏第560章 李超將要造反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243章 出獄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882章 太子殺招第四十二章 義薄雲天張三郎第1491章 太子妃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870章 王牌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563章 還反了他李超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六十八章 日升糧行第886章 重圍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386章 渭橋攔截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990章 再次起兵第467章 八百里加急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120章 翻臉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506章 飛鴿密奏第120章 翻臉第九十二章 唐僧肉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1131章 飛醋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