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節度西域十一鎮

安祿山破龜茲,宇文成都平焉耆。

武懷玉的兩位義子各領兵平定一國,龜茲、焉耆雖垂死掙扎,卻也僅只是無用,他們的抵抗在安西精銳的攻勢下,不過是螳臂擋車不自量力而已。

就在貞觀十五年的秋天,

天南四鎮陸續設立,疏勒鎮、龜茲鎮、焉耆鎮以及於闐鎮,四鎮各駐安西軍五千步騎。

于闐是最後設鎮的,卻也是形勢所迫,于闐王主動辭都督之職,並請安西軍進駐,同時要求撤突厥吐屯和其兵馬。

武懷玉自然是笑着接納,于闐吐屯見識了龜茲吐屯和焉耆吐屯的下場後,也是老實的交出于闐的監護大權。

一時間,

天南諸城邦國家,次第歸附,諸王爭相送牛羊,趕着駱駝運糧來犒賞安西軍將士。

就連河中昭武粟特和吐火羅的突厥人,以及厭噠諸侯也都是爭相來犒賞唐軍。

其實就是變相的來進貢交保護費的。

武懷玉夏初出兵天南,大家都預料疏勒三國擋不住唐拉起的聯軍,卻也沒料到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疏勒降,渴槃陀、朱俱波滅,接着屈利啜反,然後龜茲和焉耆滅國,于闐又降。

太過驚人了。

這個秋天武懷玉挺忙,

他心裡有數,估計頂多到年底,就會接到回朝的詔書,他也忙着做好交接的準備,有些人和事,該安排的還是要安排。

現如今,整個西域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由大唐主導的西域新格局也完成了。

大唐在西域直屬的是天山東的伊州庭州西州三州,

在天山南是天南四鎮,焉耆、龜茲、疏勒、于闐,這四鎮暫保留了國王,但四都督和四鎮守使,都是大唐官員將領,駐軍也都是安西兵。

軍事財政稅賦民政都由大唐接管,這四國王也僅是名義上的國王,一個象徵,純擺設了。

天山北,是西突厥北庭和南庭,分統左右廂,兩可汗兼任蒙池和昆陵都護。

盧承慶回朝後,

朝廷也正式同意了武懷玉此前的奏請,冊封駙馬都尉社爾爲南庭繼往絕可汗、蒙池都護、兼驃騎大將軍。

北庭還是彌射爲興昔亡可汗、昆陵都護、兼驃騎大將軍。

而吐火羅、河中、可薩各新設一都護府,吐火羅葉護和可薩葉護都冊封爲可汗兼都護,加驃騎大將軍。

石國國王石守信也兼河中都護,加驃騎大將軍,賜婚縣主。

整個西域的格局,就是大唐把天山東和天山南做爲大本營,已經不許突厥人染指,完全實控了。

天山北,大唐也設立了伊麗、碎葉兩大軍鎮,要是把庭州算上,那還有瀚海和輪臺兩鎮。

天山北是大唐和西突厥諸部共有。

至於河中、吐火羅和可薩,那就完全是外圍緩衝區,基本上就是遙領的羈縻府州,不直接駐軍的地方,算不得真正的地盤。

現在格局已經打開,秩序也重建了。

大唐需要的就是把兵力部署到位,然後往西域持續的移民了。

武懷玉坐在公房裡忙裡偷閒的繼續寫自己的西遊記,外面腳步聲傳來,他一下子就聽出來的是宇文成都。

“進,”

“阿耶。”高大英武的宇文成都進來,很恭敬的行禮。

“坐。”

武懷玉把一道告身遞給他,“驛站剛送來的,朝廷錄你前後功勳,特授你上柱國之勳官,晉雲麾將軍武散官,還賜封你敦煌縣開國公爵。”

“並拜你伊麗鎮守使。”

宇文成都看着面前的告身,有些愣神。

“拿着,這都是你從軍十幾年來,大小數十戰立功得來的。”

宇文成都接過,告身上那尚書吏部之印鮮紅搶眼。

“還有你的官印、官袍,懷義在長安幫你弄好了,這次也一併送來的了。”

雲麾將軍,這可是從三品上的武散階。

從此他就正式踏入金紫親貴之列,屬於高級官員了。

勳加上柱國,爵封開國侯。

宇文成都心情激動,一時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都是你拿命換來的,伱應得的,你要好好感謝聖人恩賜,要忠心陛下,忠心大唐。”武懷玉道。

好一陣,宇文成都總算是緩和下來。

“這次沒得實封,但加把油,你還年輕,以後再立功勳,總有機會得賜實封的。”

“我已經很滿足了,我以前也不過是個放羊的雜胡兒,能有如今這一切,都是義父所賜,我永遠不會忘記義父恩德的。”

宇文成都向武懷玉跪下磕頭感謝。

“你這樣就見外了,”

伊麗鎮守使,全稱當是伊麗鎮守軍鎮守使。

西域的情況比較特殊,距中原太過遙遠,所以過去的那一套鎮戍體系就不適用於此。

朝廷原來的鎮戍,跟現在西域的軍鎮不同,以前的鎮戍,主要就是個預警系統,防人五百人爲上鎮,三百人爲中鎮,不及者爲下鎮,戍更是隻有三五十人。

這些的鎮戍,主要設立在邊關的一些隘口關津,對於戰爭而言,這點鎮兵數量起不到什麼作用,也就是相當於大點的烽燧守兵了。

西域這麼廣闊的面積,靠傳統這三五百人的鎮戍當然不行,在武懷玉的建議,和朝廷的反覆考量下,

西域從戰時行營兵制,現在轉換爲駐防鎮守兵制,

經過調整,

如今西域是形成了全新的獨特的鎮守兵制,安西大都護府下,除安西牙軍外,現在是有伊吾軍、天山軍、瀚海軍以及伊麗、碎葉、大宛以及焉耆、龜茲、疏勒、于闐諸軍鎮,

一共是十個軍鎮,加一個牙軍。

各編五千步騎,達到驚人的五萬五人馬。

這五萬五人馬,就是常駐西域,基本上是從內地抽調來的,但跟尋常邊軍防人不同,朝廷把這些府兵調到西域來,是要把他們的家眷也都遷來,從此成爲常備兵,

在西域給他們分田授地,以後就在西域落戶生根。

甚至是跟禁軍一樣,成爲拿糧餉的兵。

做爲一支要能夠鎮守廣闊西域的精銳安西邊軍,他們得能夠震懾的住西域的胡人,得召之就能來,來之則能戰,戰之則能勝。

四分耕牧,六分守戰。

各軍鎮的組織編制也跟內地不同,諸軍鎮正式名稱是鎮守軍,皆有鎮守使一人,副使一人。置司馬、倉曹、兵曹參軍各一人。

每五百人置押官一人,每千人置子總管一人,凡諸軍、鎮,使、副使以上四年一替,總管以上六年一替,押官隨兵交替。

西域這麼廣闊,其實五萬五千漢兵,還是相對比較少的,特別是分駐各地,一個軍鎮總共五千人,但要分守各城、堡,還要守烽、巡邏,還要屯田,

因此安西諸軍鎮,也還有一些內附蕃部的城傍子弟,這些相當於內地的團練鄉兵,要打仗的時候是可以臨時徵召協從的。

除了這些城傍子弟,有需要的時候,也還可以向諸部落直接徵召,畢竟那些蕃部羈縻自治,也有自己的武裝。

現階段,甚至未來很長時間,其實安西軍的最大潛在對手,其實也正是突厥部落。

五萬五千安西軍鎮兵分駐天山南北,也是極大的改變西域的軍事格局。

武懷玉向來是相信那句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的。

朝廷許多人反對武懷玉的這個軍鎮計劃,有人認爲西域常駐五萬五千兵,軍費耗費太高,長此以往朝廷吃不消。

也有人認爲西域十一軍鎮,兵馬太多,皆由安西大都護統領,時間一長,肯定容易出事,外重裡輕,不符合強幹弱枝的原則,萬一失控很危險。

總之反對的很多。

但皇帝考慮問題也比較長遠,西域現在打下來了,但打下來容易守住難,沒有大軍常駐不行,傳統的府兵輪防也不合適,武懷玉提的這個方法倒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把內地府兵遷移西域,常駐當地,甚至把家眷親朋都遷去,還能充實邊疆,也免去防人輪換之苦。

至於說會不會形成地方藩鎮尾大不掉,甚至失控割據的局面,皇帝倒是沒那麼擔憂,以後可以調整政策,慢慢解決這些問題。

比如把安西大都護府拆分爲兩個都護府,又或者是都督府和鎮守軍的相互監督、平衡等,

不能因噎廢食,而是得從實際出發,西域好不容易打下來了,就必須得守住,還要守好。

武懷玉提供的軍鎮鎮守方略,是最符合實際需要的一種方略,皇帝當然支持,至於說其中的弊端,可以後續再改進。

當然,這個方略被皇帝通過後,也就意味着安西大都護被拆分進入倒計時,武懷玉也即將回朝。

武懷玉也很清楚這個。

輪臺軍鎮和瀚海軍合二爲一,武懷玉奏舉宇文成都去伊麗鎮,也是看中其能力,而且伊麗鎮未來的前景更好。

天山以北,伊麗、碎葉,這兩軍鎮必然是未來西域諸軍鎮中重點發展的,天南則必然是以龜茲、于闐、疏勒三鎮爲重點,河中則也要保證大宛軍鎮的穩固。

反倒是天山東伊西庭三州的伊吾、天山、瀚海這三軍,反而未來會弱化些,因爲重要性偏低。

伊麗、碎葉、大宛,龜茲、疏勒、于闐,這六鎮纔是未來核心。

“安豬兒不能恢復伊麗鎮守使之職嗎?”

宇文成都問。

“那個王八蛋你管他做什麼,自作孽不可活,他腦袋能到現在還頂在肩膀上,那都是聖人洪恩了。”

武懷玉罵了兩句,

“義父,安豬兒也只是一時犯錯,而且他也是惱龜茲人叛亂襲擊阿耶,這纔對龜茲用兵太猛,至於私通龜茲王后王妃之事,也是一時糊塗,但那也是她們主動投懷送抱·······”

“你就不用跟那王八蛋再說好話了,伊麗鎮守使他是別想當了,我知道你們兄弟幾個感情還不錯,放心吧,我另有安排,我也不會真讓他給我一直牽馬。”

“你不用管他,你只管把伊麗軍鎮給我鎮守好,五千步騎你得練好,突騎施、攝舍提由你監護,伊麗谷地可是非常肥沃,三千里的伊麗河都是你鎮守範圍,你不僅要把兵練好,還要負責軍屯耕牧,要儘量自給自足,還要維護好絲路安全。”

宇文成都拍着胸脯表示,絕不辜負武懷玉的期望。

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330章 譴責第37章 小有身家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276章 呂梁山第1259章 合巹結髮入洞房第385章 潮退方知誰裸泳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42章 連升四級第1270章 武良娣孩子沒了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41章 三娘子第1186章 紅旗直上天山雪第1239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714章 做嫁衣第939章 金山第1048章 底牌第1091章 檢校庫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282章 攻心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45章 夜尋佳人第528章 長刀出鞘飲血還第47章 綺夢無痕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196章 自墮火坑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1126章 殺伐第625章 晉國公第61章 涇陽狂儒第628章 彈劾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4章 雙喜臨門第1054章 皇后大行第963章 最高機密第728章 南巡第1171章 圖窮匕現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690章 暴君第1260章 高陽再嫁太尉家第628章 彈劾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1119章 沙陀人第785章 臣妾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342章 榆林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1223章 君臣再會大明宮第413章 長安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1174章 在劫難逃第1315章 海闊天空第761章 嫡系第462章 褻瀆者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75章 隨營阿郎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421章 順風車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1098章 爭奪帥印第425章 青苗法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463章 觀自在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596章 開竅了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14章 烏雲踏雪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843章 繼續晾着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227章 太子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50章 登堂入室第1057章 姬夫人第913章 大消息第1319章 不宣而戰
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330章 譴責第37章 小有身家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276章 呂梁山第1259章 合巹結髮入洞房第385章 潮退方知誰裸泳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42章 連升四級第1270章 武良娣孩子沒了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41章 三娘子第1186章 紅旗直上天山雪第1239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714章 做嫁衣第939章 金山第1048章 底牌第1091章 檢校庫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282章 攻心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45章 夜尋佳人第528章 長刀出鞘飲血還第47章 綺夢無痕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196章 自墮火坑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1126章 殺伐第625章 晉國公第61章 涇陽狂儒第628章 彈劾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4章 雙喜臨門第1054章 皇后大行第963章 最高機密第728章 南巡第1171章 圖窮匕現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690章 暴君第1260章 高陽再嫁太尉家第628章 彈劾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1119章 沙陀人第785章 臣妾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342章 榆林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1223章 君臣再會大明宮第413章 長安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1174章 在劫難逃第1315章 海闊天空第761章 嫡系第462章 褻瀆者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75章 隨營阿郎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421章 順風車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1098章 爭奪帥印第425章 青苗法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463章 觀自在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596章 開竅了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14章 烏雲踏雪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843章 繼續晾着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227章 太子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50章 登堂入室第1057章 姬夫人第913章 大消息第1319章 不宣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