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長安

將近黃昏。

武懷玉走出皇城,皇城門口看到正身披明光甲外罩織錦斗篷當值的左領軍衛翊府中郎將龐孝泰。

“小的給翼國公請安。”

剛還威風凜凜正坐在小馬札上聽一名校尉稟報的龐孝泰,一見到武懷玉,立馬起身,畢恭畢敬。

甚至有點諂媚的點頭哈腰。

武懷玉對他點了點頭,“龐將軍如今統領左領軍衛之番上衛士宿衛,總領府事,以後要注意身份,你可是堂堂中郎將。”

龐孝泰卻依然很狗腿,“翼國公之前也是我們左領軍衛大將軍,如今雖不在衛中,可那也是我們的老上司,我這衛中後進,自然得對翼國公尊敬。”

“可還習慣這差事?”

“挺好的,我打小就舞刀弄槍的,也打了好幾年仗,跟軍伍天生親切。”

“翼國公,咱皇唐天朝,京畿禁衛,裝備真精良啊,個個精銳驍勇,這要是隨便拉個一千人過去,都能橫掃嶺南的好多溪垌。以前我們呆在嶺南,真是坐井觀天啊,難怪馮盎實力那麼強,卻一直對朝廷那麼恭敬呢。”

龐孝泰做了長安的將軍,這才明白他們嶺南的土蠻有多弱。

嶺南好多狸獠溪垌蠻甚至還拿着青銅的刀矛呢。

在皇城門口,武懷玉也不願意跟這位當值的新任左領軍衛中郎將多說什麼,畢竟這裡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有很多人盯着。

左領軍衛翊府中郎將,雖然主要統領的是本府翊衛,三衛的親勳翊都是以貴族官員子弟點選擔任,既是一種色役,也屬於一種入仕的途徑,屬於預備武官。

十二衛中只有左右衛有親勳翊三衛,共有五府。而其它十衛,只各設一個翊府,選四品孫、五品及上柱國子補左右衛的翊衛,勳官二品及縣男以上或散官五品以上子孫,補左右衛外的十衛四府翊衛。

三衛官雖說是預備武官,其七八品的官階,跟正式官職不相通,但卻仍享受官員身份,只是沒俸祿這些,不能直接升遷他職,需要累積年資,然後考選授官。

不過翊府中郎將除了統領本府的這些貴族官員子弟之翊衛,也還統領各衛入京番衛的外府兵。

東宮也有三衛系統,左右率各有三衛三府,其餘率府則不設。

正因每翊府的這中郎將、郎將們雖品級只四五品,但手握長安實際兵權,所以一直都是皇帝和朝廷重點監察的對象。

如武懷玉這樣的重臣,跟龐孝泰這樣的翊府中郎將在這聊天,其實是很犯忌的。

武懷玉不得不提醒這小子,以後不比從前只是嶺南的一南選土州刺史,不能再以武氏門下走狗自稱了,更不能說穿着紫袍給武懷玉趕馬車,鞍前馬後的奔走。

甚至以後在這裡當值見到,也不應當過多交談。

“規矩就是規矩,記住了,這是長安。”

“長安,”龐孝泰見武懷玉那麼嚴肅,也收起嬉皮笑臉,長安那兩字突然在心中變的很有份量起來。

可片刻後這傢伙居然還是拍着胸脯認真道,“翼國公,只要我龐孝泰還活着一天,我便一直是翼國公門下走狗,任由驅馳。”

看到這南蠻子這樣,武懷玉也不好再說下去,只好罵了一句,“休得胡言亂語放肆,這是長安!”

說完,自顧離去。

馬車駛了了一段距離,今日趕車的少年宇文成都也沒聽到懷玉說要去哪,“阿郎,去哪?”

懷玉本來是要去城外災民臨時營地轉轉,突然沒了什麼心思,大過年了,在外忙碌一天了,倒是連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沒什麼。

“回家吧。”

越是過年事越多,尤其是如今衙門也重新開衙辦公,事情就更多,還得抽空接見朋友,或是去拜見朋友,百忙之中還得抽空去給那些功臣們畫像,恨不得能有孫悟空的本事,拔根豪毛就能變幻出一個分身來。

本來想逍遙做過貴族,如今倒忙的一刻不得閒,這時他還真想學秦瓊,請辭養老,或是去洛陽。

秦瓊還真向皇帝上表請求辭相,去洛陽接替屈突通做洛州都督,但李世民沒答應。

秦瓊和懷玉舉薦李大亮外任鹽州都督這事倒成了,不過臨要走完程序時,皇帝又改了主意。

李大亮改任涼州都督,宇文士及調鹽州都督,段志玄出任了慶州都督,而靈州都督楊恭仁改任洛州都督,薛萬徹復任靈州都督。

交州都督這個職位倒是空在那裡許久,一時也沒再議。

剛撤掉了前都督遂安公李壽,然後任命了盧祖尚去結果他反悔掉了腦袋,但也不可能這麼重要的地方一直沒主官。

皇帝先是任命了李襲志再次回桂州做都督,隋末時李襲志可是招兵買馬割據桂州數年,在當地很有威望的,渤海縣公李奉慈在那時亂搞,弄的民怨沸騰,漢越對立越發嚴重,只好再派李襲志前往。

交州都督這個職位,據說皇帝跟宰相們議了幾次,皇帝想要讓岷州都督李道彥出任,可沒得宰相們支持,認爲眼下吐谷渾人桀驁不馴,西北邊境不穩,李道彥既然之前已經擊退吐谷渾,那就不要動他好了。

皇帝又想讓李道宗的弟弟李道興去做交州都督,可這位沒他兄弟那本事和資歷,太年輕沒什麼軍功,大家都不信任他,認爲他可能又是另一個李壽、李奉慈。

宰相們更傾向於派一位統兵經驗豐富,最好是也有一些治理民政經驗的功臣過去。

蕭瑀就推薦了長孫順德、劉弘基、劉政會等,可這幾個太上皇老臣,之前雖都賜實封,但也被李世民找理由都收拾了一頓,削爵奪職,然後過段時間又恢復爵位,再授官職,總的來說這都不是李世民信任之人。

魏徵推薦侯君集,覺得他能打,也挺謙虛好學,如果出任交州都督沒問題。

可問題是侯君集不願意去,李世民也不願意讓這個心腹離開。

最終還是秦瓊舉薦了譚國公丘和之子,冀州都督丘行則,他在河北任都督也有好幾年,從剛收拾完竇建德後,就與田留安等安插在河北,經歷過幾次河北討伐戰爭,不論是打仗平亂,還是善後治理,行政財稅等,都還表現可以。

雖說性格跋扈了點,但畢竟是秦王府心腹,不管資歷還是能力都行,尤其他爹丘和久鎮交趾,在當地很有威望,說起丘和的名字,當地的狸獠蠻人都很畏懼敬佩。

這次李世民也比較謹慎了,特意召丘和丘行則入宮,當面詢問了他們的態度,丘行則願意去,皇帝第二天又詢問了一遍,得到確定答覆,這才正式下詔授丘行則爲交州都督,加左武侯大將軍銜。

丘家對這個任命一點都不抗拒,甚至是十分高興的。

丘和當年在交趾多年經營,人雖然回來了,但在那邊還有不少門生故舊,更留下許多產業。

況且,交州都督跟冀州都督雖都是中都督,交州也比不得河北富裕,但現在這情況下,誰去交州,那都是在皇帝那加分的。

盧祖尚怕去了交州回不來,丘行則是不怕的,當初丘和上表歸唐,李淵特派了丘行則爲皇帝使者,前往交州迎接丘和入朝,一點不良反應都沒有,他還挺喜歡交州的,交州紅河三角洲平原,可比廣州珠江三角洲還大還富裕呢。

也許是因爲丘家爺倆答應的很痛快,這讓李世民很滿意,所以隨後又授丘行恭爲襄州都督,接替如今被除籍爲民關在家反省的尉遲恭鎮守襄陽。

丘行恭天上掉陷餅,左衛將軍出任襄州都督。

丘家聖眷興隆啊,跟丘家和解的及時,要不然成死對手還真挺麻煩。

馬車到家,安祿山在門口迎接。

“阿郎,李二公子來了。”

見到李德獎懷玉纔想到早上還答應李爽說一會去看李三娘的事,忙起來全忘記了。

他還以爲李德獎也是因爲李三娘生病的事來的。

“我找到張弼了。”

“哦,在哪?”

李德獎笑笑,“其實張弼一直在長安,現在是將作監左校署令,一個從八品下的芝麻小官。”

“是李大亮要找的那個張弼嗎,怎麼會在將作監做個從八品官?”

“沒有錯,我已經查清楚了,張弼是李密心腹,當年瓦崗魏軍敗於王世充後,李密帶着一些親信西奔入長安歸附大唐,張弼就是那個時候跟隨進京的,還授了個四品中郎將。可李密呆了沒多久覺得不得志,便又與王伯當等叛唐東逃,當時其部賈潤甫、張弼等都勸說他別走,可李密不聽,張弼也只好追隨,但他們逃到半路被截殺,李密王伯當身死,賈潤甫張弼等幾人受傷被俘。

後來查明賈潤甫張弼等曾苦勸李密不要叛唐,只是因忠於舊主這才追隨,所以聖人並沒殺他們。

張弼被貶爲將作監左校署丞,從九品下。

幹了數年,也只升到了從八品的左校署令而已。”

武懷玉挺驚訝,“李大亮一直在找這個人,他應當也知道吧,就算不知道李大亮在找他,可他當年救過李大亮,還是李大亮結義兄弟,也知道李大亮官高,直接找李大亮幫忙,也不至於還是個從八品吧?”

“這事說來可怪了,這個張弼確實早知道李大亮在朝廷仕途很好,可他卻從沒有跟別人說過他跟李大亮的關係,甚至也從不提當年在瓦崗的那些事,將作監不少官吏,還以爲他僅是個普通的老兵出身,因功才得了這麼個小官職。”

懷玉笑笑,“這張弼跟李大亮性格還真有些像,某些地方很偏執啊,趁着李大亮還沒去涼州上任都督,我趕緊把這事告訴他,讓他們兄弟再會。”

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560章 北山奚胡曳落河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775章 刺面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260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1294章 狼煙起江山北望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1240章 欲走呂宋難脫身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1197章 五子鎮安西第1275章 又見女主昌第4章 雙喜臨門第474章 爭相附第1158章 迷宮寶藏第1161章 高擡貴手第623章 瓜分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1122章 求饒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655章 背刺第945章 龍王廟裡的財神第30章 千金堂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342章 榆林第735章 李靖第30章 千金堂第917章 邀戰第782章 玄武門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第303章 靈州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785章 臣妾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135章 軍器少監第463章 觀自在第1314章 放還呂宋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112章 雷爆太子第690章 暴君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511章 火槍營第972章 砸場子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347章 颯露紫第1198章 六指金獅王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120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41章 三娘子第1178章 碎葉軍鎮第1226章 朕替你清除隱患第825章 吃了閉門羹第1261章 皇帝女兒也愁嫁第830章 此一去蛟龍出海第709章 殖民第1319章 不宣而戰第422章 黃金冊第1222章 贊拜不名天子迎第1185章 熱海道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598章 白金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1192章 一樁宮廷醜聞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902章 壯丁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347章 颯露紫第1270章 武良娣孩子沒了第416章 陛下,沒錢了第87章 火線提拔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1240章 欲走呂宋難脫身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1296章 悔不聽太尉言
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560章 北山奚胡曳落河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775章 刺面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260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1294章 狼煙起江山北望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1240章 欲走呂宋難脫身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1197章 五子鎮安西第1275章 又見女主昌第4章 雙喜臨門第474章 爭相附第1158章 迷宮寶藏第1161章 高擡貴手第623章 瓜分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1122章 求饒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655章 背刺第945章 龍王廟裡的財神第30章 千金堂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342章 榆林第735章 李靖第30章 千金堂第917章 邀戰第782章 玄武門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第303章 靈州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785章 臣妾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135章 軍器少監第463章 觀自在第1314章 放還呂宋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112章 雷爆太子第690章 暴君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511章 火槍營第972章 砸場子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347章 颯露紫第1198章 六指金獅王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120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41章 三娘子第1178章 碎葉軍鎮第1226章 朕替你清除隱患第825章 吃了閉門羹第1261章 皇帝女兒也愁嫁第830章 此一去蛟龍出海第709章 殖民第1319章 不宣而戰第422章 黃金冊第1222章 贊拜不名天子迎第1185章 熱海道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598章 白金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1192章 一樁宮廷醜聞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902章 壯丁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347章 颯露紫第1270章 武良娣孩子沒了第416章 陛下,沒錢了第87章 火線提拔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1240章 欲走呂宋難脫身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1296章 悔不聽太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