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海闊天空

第1315章 海闊天空

騎馬出幽州。

沿運河南下,一路上武懷玉並沒有半點憋屈怨言,反而有種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的暢快感。

皇帝終於放他走了。

這風吹在臉上都感覺是自由的,空氣都帶着香甜。

“阿郎,我們爲何不坐船,又快又舒服。”侍從武平安說道,這個年輕的騎士是武家的家生子,因從小聰明伶俐,被選中培養。學文習武,如今十六,卻也高大威猛,弓馬嫺熟。

“這秋高氣爽的,騎馬也不錯。”

從幽州南下,有大運河水路,沿途也還有水驛站,有驛船。

但武懷玉還是直接騎馬出幽州。

轉眼間,幽州城就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後,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地平線。

一口氣跑出幾十裡地,

在一處林地裡休息,燒壺水煮壺茶。

磚茶加入鹽、奶酪等,以前武懷玉是不太喜歡這種茶的,但在外的時候,這種茶卻是可以很好的補充體力和精神。

尤其是劇烈運動大量出汗以後,來一杯加鹽加糖加奶的濃茶,疲勞一掃而光。

今天的茶都感覺格外的香甜濃郁。

武平安湊到懷玉旁邊,小聲抱怨,“我實在想不明白,阿郎如此勞苦功高,居然還被罷相貶官,實在沒天理。”

對這個耿直的小子,武懷玉笑笑,“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小子別胡言亂語。”

“可憑什麼啊?都說獎過罰過,哪裡有功反倒受罰貶官的。”

“你小子懂什麼。”他搖了搖頭,

李世民這個時候放他離開呂宋,確實是還不錯了,想想劉洎,想想張亮,那可是沒命了的。

這幾年皇帝一直想把他按在眼皮底下看着,就是對他一直不太放心。如今皇帝身體不好,藉着這次癰疽提前來個清洗,

最終皇帝只是殺了劉洎,卻讓武懷玉回呂宋,估計也是有過一番糾結的,放了,有可能是個隱患,但念在這些年的功勳,皇帝也沒忍下手。

武懷玉很痛快的離開,沒半點猶豫,他擔心要是自己猶豫,可能就會讓李世民痛下殺心。

“其實你別要只看着眼前,你想想我爲陛下效力這十八年來,也是收穫極多。”

十八年前,武懷玉從終南山下來,

一個剛下山的年輕道士,

武家也僅是個元從禁軍裡的小軍官家族,老武還已致仕,懷義也不過剛授個隊頭。

而如今呢,

武家都已經成爲新興的豪門,成了一個新晉的門閥。

他固然爲大唐貢獻許多,可皇帝也確實沒虧待過他,換成其它朝代其它皇帝,他這樣出身的人,可未必能有如今的地位。

再者說,

急啥啊。

皇帝還不到五十,但身體垮了,頂多還有十年壽。

而十年後,武懷玉都還才四十幾,那個時候太子繼承皇位,那可是他的學生,以他跟承乾的關係,他就算不回朝復相,

那在新朝的影響力也不用說,

武懷玉自然沒有什麼謀朝篡位的野心貪念,但好不容易掙下的這家業,當然也想保住。

甚至讓武家更進一步,也是人之常情。

這個時候離開,反而是好事,這意味着終於全身而退。

李世民讓長孫無忌去揚州,估計也是想讓他有個善終的,而李績,是皇帝留給承乾的宰相。

也是未來軍方的一個代表。

李績出自瓦崗嫡系,不是核心的關隴派出身,但李績的這個山頭,因爲貞觀朝一直被打壓着,所以實力並不算強,反而遠不如武懷玉秦瓊程咬金的這個瓦崗旁系。

武懷玉現在只是離開中樞,又沒有被清算,絲毫不用擔心,反而得慶幸終於能從這個爛泥潭先跳出來。

皇帝老了,或者說皇帝還年輕,但身體要不行了,所以皇帝如今開始在爲太子鋪路,做一些事。

不是皇帝老糊塗了,這只是一個父親,一個皇帝,爲兒子,爲新皇該做的事,雖然有些事很黑暗,很狠辣,但心不穩,江山不穩。

心不狠,太子將來可能就無法掌控朝廷。

“阿郎,真要把全家都遷往呂宋啊?長安多繁華啊,呂宋真沒啥好的,跟個嶺南鄉下似的,那呂宋城都還沒廣州下面一個小縣城好,又熱,蚊子又多,又易得瘧疾,

還有那颶風,一年得好多次,每次一來,房屋都給吹跑,然後暴雨、洪水,海水倒灌······”

武平安也是跟着武懷玉在呂宋呆過不少時間的,這個關中娃一點都不適應呂宋,

“呂宋沒有春夏秋冬,只有雨季旱季,咱們中原五到十月,那都是雨季,這雨說來就來,一會太陽一會雨的。到了十月到來年五月,又盡是旱季,十月到一月稍涼爽點,那二月到四月,又熱又悶,皮都曬脫幾層······”

武懷玉沒想到這小子嘴這麼能說,他在呂宋前前後後算來也呆了起碼得有一兩年時間,可這小子卻是一點都不習慣也不喜歡呂宋。

現在聽說武家要遷去呂宋,不由的抱怨起來。

甚至說朝廷這是把武家流放了。

“流放你個頭啊,”

此時的呂宋正是旱季中的涼爽季,是一年中最舒適宜人的,不那麼熱也沒那麼悶,甚至也沒有那麼多臺風,連螞蟻蟑螂這些都少見。

對於武懷玉來說,

他是很願意帶着一家人前往呂宋安居的,這樣皇帝也放心。

不過武家也不是全都走,

懷義懷良等兄弟姐妹們也都還是留在長安的,

就連老武肯定也是會繼續留在三原龍橋鄉下,他都要八十了,肯定也不願意一把年紀還飄洋過海,

武懷玉家,結婚的兒女也都會留下來,而這一兩年要結婚的,也就暫時不帶去呂宋。

武家又不是真的抄家流放,

只是免去宰相而已,他仍還是太尉,身上仍還有個呂宋觀風使的銜。

武家在長安在中原的這些家業,都還在。

老大承嗣仍做他的洛陽令,老二承業繼續做他的千牛備身百騎校尉。

除了老三承志這些年本就在呂宋,懷玉諸子,從老大到老八,七個兒子還是仍留在中原的,

低調個幾年也好,

最多十年,等李世民駕崩,一切就好了。

“平安啊,你要是不想去呂宋也沒關係,我給你安排,你自己有什麼打算沒?”

懷玉又給自己倒了杯茶,

加鹽加糖加奶的磚茶,味道確實很濃厚,但也確實很提精神。

武懷玉從不吝惜提攜身邊的人,不管是家中奴僕,還是莊園的部曲、佃戶,又或是武家商鋪作坊的,

只要是表現足夠好的,都能獲得提攜的機會。

而這些人,對武家的回報也是很大的。

“阿郎,我能留在中原嗎,我是真不習慣呂宋的天氣,”

“那就留下吧。”武懷玉不介意他想留下,他知道武平安挺孝順的孩子,家中父母兄弟姐妹都在長安,他也剛娶妻生子。

武平安是武家家生奴出身,他的父母也是武家奴隸,雖說後來表現不錯,早獲得了放免,一免爲部曲,二免爲良人,

如今也都是良人身份,他爹還成了武家一個田莊的莊頭管事,他兄弟也都在武家做着差事,已經屬於混的不錯的了。

而像武平安,現在能跟隨在武懷玉身邊,那也是很不一般的。

“你想去軍中,還是打算在地方衙門?”懷玉又問。

“全憑阿郎安排,”

“你這次參與東征,也是得到了勳賞,可以先給你謀個雜任。”

立功得勳,並不能直接當官,還得先番上幾年攢夠資歷後,才能參加考試,通過後獲得散官身份,散官再繼續番上累積資歷,再考上纔有資格授官。

除非如薛仁貴王方翼等那些猛人一樣,戰場上萬裡挑一,直接就能立大功得授官職,但這種屬於特例。

但有了勳官後,就算不能直接授官,但謀個雜任卻是沒問題的。

一個縣,流內官也就縣令縣丞主簿縣尉教授這幾人,

而雜任,基本上就是流外吏了,諸如錄事、府、史、佐、市令、市丞、計史、倉史、倉督、里正、坊正等。

還有雜職,就是執刀、典獄、問事、白直四大類。

簡單的分,雜任大都是多職,雜職則多是武職,類似三班班頭、牢頭等就是雜職。

清白良人,又有勳官在身,安排個雜任雜職還是比較容易的。

大唐一個上縣,一般流內官也才五個,但雜任有近百個,雜職也有五十多個,這樣才能將一個萬戶以上的縣正常運轉起來。

再加上大量的色役等,一個縣的核心事務是人口和土地最重要,而稅賦又是重中之重,

而萬年縣做爲京師長安城二縣之一,緝賊捕盜維持治好,也是他們的一個重要職責。

別的縣,一個縣就兩曹或三曹,長安萬年兩縣,卻是有六曹,不僅六曹齊備,而且還有六個縣尉,有一個縣尉就專管捕賊。

萬年縣實際管理治安這塊的,就是六尉中的一名分管法曹的縣尉主管,下面有法曹相關人員,從司法參軍,再到司法佐、史,再往下就是不良人、里正、防丁、不良人這些了。

萬年縣的司法參軍也是官,但京縣以外的縣,縣尉之下都是吏。

武懷玉現在能給武平安直接安排一個司法史。

官有定員,職有專任。

如果說萬年縣分管法曹的縣尉相當於副縣長,那司法參軍就是警察局長,下面的幾個佐和史,就是科長副科長了。

至於再往下的不良帥,那就是輔警隊長。

典獄那是監獄長,執刀、問事、白直,這些也都是各管一塊的隊長。

長安和萬年縣,法曹都有五個司法佐,十個司法史,人員配置較多。

武懷玉給武平安安排一個司法佐是沒什麼問題的。

“我能做萬年縣司法佐嗎,若是畿縣司法佐也勉強吧?”武平安有些意外。

三原、咸陽這樣的畿縣,縣尉只有兩人,司法佐四人,史八人。

萬年縣的司法佐,仍是流外吏沒有品級,但畢竟是京縣,這司法佐手頭的權力挺大。

五佐十史,那也都是有身份的。

“你總不會想去當個不良帥吧?那等不良脊爛可遠不如司法佐。”

不良帥別看聽着好像挺威風的,但實際上地位很低,整天在街面上跑,手底下管一羣不良人,其實就是個一羣協警輔警,這些都是些滾刀肉,又是地方衙門不可或缺的一羣人。

但幹了這個,可就沒啥上升機會了,一輩子在這街面上跑。

而相比之下,司法佐、史這些雜任,在唐初卻是有機會通過流外銓考試,獲得升遷的,運氣好,就有升入流內。

流外吏升上去的官員,在唐初佔比還不小,反正比科舉錄取的官員多的多。

對於一個家生奴僕出身的武平安來說,這次東征雖獲得了幾轉勳,但距離做官還遠着。

能有個機會進萬年縣衙,直接就從司法佐幹起,這已經有點一步登天了。

想當年武懷玉自己還是從三原縣的捉錢令史幹起的,他那個還屬於編外的臨時工,比起萬年法佐差太多。

“好好幹,京師是個鍛鍊人的地方,只要你有本事,幹出成績來,不會埋沒你的。”

武懷玉拍了拍他肩膀,

武平安激動的感謝。

武懷玉繼續喝茶,他雖馬上要去呂宋了,可能得呆上十年甚至更久,但他並不會因此就對中原的事不管不顧了。

給武平安送進萬年縣做個司法佐,不過是個隨手的事,但這個小吏職位,手頭卻是有不少實權的,

這樣的安排多一些,也能起到不少作用。

一驛過一驛,

武懷玉也就用了半個月時間,便從幽州回到了長安,

此時已是十月下旬。

樊玄符一衆家人都來迎接,武懷玉要回來的信早就提前數天送到。

“接到你的信後,我便開始安排家裡準備,行李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隨時可以動身南下呂宋,”

對於全家要遷去呂宋這事,樊玄符並沒有什麼不願意。

一家人聊了會,懷玉去沐浴更衣,洗去一身疲憊。

樊玄符親自替他搓背洗頭,懷玉享受着妻子的溫柔,一邊跟她把事情原委說明。

“那倒確實也是好事,省的在長安總是不踏實。”

玄符這時才知道,皇帝在幽州殺了劉洎和張亮兩宰相,又貶了蕭瑀楊師道,還有武懷玉、長孫無忌、李績五位宰相,

“平平安安就好,”

“嗯,這一去,可能就再不回長安了。”

“那也沒事,阿郎在哪,我們便跟去哪。”

“那大郎他們留下來,沒事吧?”

懷玉捏了她一把,“放心吧,能有什麼事,大郎不也是陛下女婿麼,”

樊玄符趴在他背上,“潤娘要是知曉咱家搬去呂宋,應當是最高興的了。”

第86章 臨危受命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251章 楊家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253章 六扇門:白澤第605章 舊情復燃並立妻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26章 俱樂部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81章 由我接管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1221章 君心難測猜疑間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503章 老狐狸第283章 大官人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292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622章 來都來了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1171章 圖窮匕現第1309章 鎮守遼東十萬軍第687章 私養義兒三千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1131章 皇帝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708章 百日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1100章 震驚四座第84章 戰場種菜第158章 燒燒冷竈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1151章 富貴險中求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1162章 叛逃漠北第28章 合作伙伴第1030章 臥榻之側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1147章 大唐西州第720章 步步緊逼第623章 瓜分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310章 凱旋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1103章 不學瓦崗一柱香第1213章 安祿山日了王后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697章 朕聽說第720章 步步緊逼第419章 誰來弄誰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919章 捷報第1134章 巡遊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1303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第337章 拒絕第1319章 不宣而戰第511章 火槍營第746章 故人重逢第75章 隨營阿郎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1035章 灞橋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1228章 非大忠便是大奸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900章 遇到麻煩第1272章 入主麗正殿第691章 反擊第25章 武氏家族第91章 戰鋒絞殺
第86章 臨危受命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251章 楊家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253章 六扇門:白澤第605章 舊情復燃並立妻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26章 俱樂部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81章 由我接管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1221章 君心難測猜疑間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503章 老狐狸第283章 大官人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292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622章 來都來了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1171章 圖窮匕現第1309章 鎮守遼東十萬軍第687章 私養義兒三千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1131章 皇帝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708章 百日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1100章 震驚四座第84章 戰場種菜第158章 燒燒冷竈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1151章 富貴險中求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1162章 叛逃漠北第28章 合作伙伴第1030章 臥榻之側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1147章 大唐西州第720章 步步緊逼第623章 瓜分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310章 凱旋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1103章 不學瓦崗一柱香第1213章 安祿山日了王后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697章 朕聽說第720章 步步緊逼第419章 誰來弄誰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919章 捷報第1134章 巡遊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1303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第337章 拒絕第1319章 不宣而戰第511章 火槍營第746章 故人重逢第75章 隨營阿郎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1035章 灞橋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1228章 非大忠便是大奸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900章 遇到麻煩第1272章 入主麗正殿第691章 反擊第25章 武氏家族第91章 戰鋒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