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凱旋

江河千萬,終歸大海。

征戰半年,也到了班師凱旋之時。

八月的遼東,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皇帝收到了太子從定州大本營快馬送來的月餅。

皇帝在遼東,每天早晚都向關內燃煙放火以報平安。

武懷玉也收到了太子送來的一盒月餅,這待遇可不一般,太子也就給李世民、武懷玉和長孫無忌三人單獨送了月餅。

李世民是太子爹,無忌是太子孃舅,武懷玉則是太子老師。

太子給懷玉送的月餅用個精美的盒子裝着,裡面有十二塊。每塊都得有兩斤,好大一塊。

月餅上還有精美的圖案。

身負羽翼的雙耳月兔正在騰飛,腹部渾圓的蟾蜍正在跳躍,四周桂枝環繞,這是唐人對月宮的想象。

可惜這是塊五仁月餅,唐人挺喜歡吃,可武懷玉最討厭五仁月餅,還是這麼大份量的五仁。

再拿起一塊,上面是月宮團聚圖,枝葉繁茂的桂樹下,玉兔搗藥,蟾蜍騰挪,嫦娥徐徐飛來,圖案栩栩如生,極爲精美,是芝麻核桃棗仁陷的,跟五仁的也沒啥區別。

再來一塊,是寶相花紋月餅,模壓成型烘焙而成,裡面是葡萄仁餡的

這些紅綾包裹的月餅,一個個的極爲精美,還都極大,如同一面大銅鏡似的,餡料以果仁爲主,加入了飴糖和油酥。

每個月餅瞧了瞧,製作的是真好看。

盒子裡甚至還附上了一本十二個月餅的圖冊,上面有配料。

除了五仁、葡萄仁等,也還有棗泥、豆沙、蓮蓉、芋泥、豆黃、鹹肉、話梅等餡料的。

這些餅甚至每個名字還不如,有叫荷葉的,有叫金花的,還有叫芙蓉的。

唐人也有中秋吃月餅的習俗,還流行以面做餅相贈親友。

只不過普通百姓家的月餅比較簡單,甚至可能餡料都沒有,但貴族相贈的月餅就餡料豐富,而且還有各種模具壓成的精美圖案。

一餅值數百錢,普通人是吃不起的。

太子送懷玉的這一盒月餅,就得幾千錢,光那盒子都不止一千錢了,何況還有本小畫冊,上面有關於月餅的畫、詩、傳說故事等。

武懷玉不太喜歡吃月餅,

尤其是這種這麼大個的月餅。

他招呼來王方翼趙持滿等一干牙將,

“這是太子賞賜的月餅,大家一起分一分。”

看着那盒子,大家就知不凡,

武懷玉就跟分披薩一樣,把月餅切成了許多小塊,大家分食,軍中也自己做了月餅過中秋。

武懷玉更是又自掏腰包,從隨軍的商隊那裡採購了許多面粉、鹹蛋黃、五仁、豆沙、棗泥等,還搞了不少滷肉,各種品的月餅餡都做了不少。

也還從商隊那買了模具壓花。

自己動手做的月餅,雖說不如太子賞賜的精美,但也挺不錯的,用料十足。

他親兵一千人,每人都分到四個一斤重的月餅,既能當賞月點心,也能當成零食甜點。

大家高興的一人分了一小塊,

太子賞賜的可跟自己做的不一樣。

有人甚至想要把這小塊月餅給收藏起來。

“趕緊吃吧,別給放壞了。”武懷玉笑罵道。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都說月是故鄉明,也有人說外國的月亮格外圓。

一羣糙漢子在月下分吃月餅,閒聊家常,吵吵鬧鬧倒也化解了不少相思之情。此情此景最是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來自五湖四海的弟兄們,各自分享一些家鄉的故事。

這一次東征,

武懷玉麾下這一千親兵,六百來自北衙禁軍,大多是關中漢子。四百來自懷玉的子弟,多是他族中子弟或是親戚朋友家的人,跟着來遼東想要搏取一番功名的。

大家帶着一腔熱血而來,

總的來說,這趟收穫是不錯的。

凡是渡過渝關,或是出海的徵東將士們,直接就加勳一轉,然後各場戰鬥,也都是論功酬勳。

武懷玉這一千人,僅是在遼東城下那一場,就人人得勳二轉,另個人表現突出的,還另有轉數。

一路打下來,

反正他這一千人,最低的都得了三轉勳,普遍四五轉勳。

如薛仁貴這等白衣效力的,更是得皇帝青睞,直接就授五品遊擊將軍階,授雲泉府果毅都尉,並授禁軍北門長上。

飛黃騰達,前途無量。

王方翼、趙持滿等也不錯,這兩人畢竟既有過硬的家世出身,也有過硬的本事和功績,

一場徵遼下來,兩人都獲得了七轉勳,得到了視從四品的輕車都尉勳官。

雖說勳官不是真正的官階,但這也已經是極了不得了。

況且除了勳,兩人也是已經得到了從七品的折衝府校尉職。

這可是實職。

這比起一步步的熬打資歷,可是一下省了好些年。

“你們接下來有何打算,是想回長安,還是留下?”武懷玉拿着塊鹹蛋黃的月餅細細品嚐着,味道還是不錯的,用料十足,更沒有添加什麼科技與狠活,

“你們要是回長安,想去哪個衛府或是禁軍,我可以幫忙舉薦一下,以你們此次功績,加上你們的出身,再升一升,不管是折衝府的別將、長史,又或是諸衛的參軍或是旅帥,都沒問題。”

這兩人武懷玉是很欣賞的,他們能力一點不比薛仁貴差,只是差了一點點運氣。

“我跟王兄商量過了,我們想留在遼東,”趙持滿道。

“決定了嗎?”

“是的。”王方翼點頭,“高句麗還未征服,明年還會有戰事,這裡有很多機會。”

兩人都想搏取一番功名回去,這次雖說也收穫不小,獲得七轉勳並得到了七品武職,

可跟薛仁貴一對比,還是差太遠,兩人心有不甘。

“有志氣,想去哪,我幫你們安排一下。”

“去最前線。”兩人異口同聲。

如果他們願意,武懷玉也可以幫他們安排進蘇定方的都護府牙軍裡面,現在他們是校尉,那可以給他們再升一級也沒問題,但都護府的牙軍駐遼東城,這裡已經不是前線了。

“想好去哪沒?”

“我想去大行城或是泊汋城。”

“俺也一樣。”

這兩城在鴨綠江口,距鴨綠江口百餘里,在西岸。原本是兩漢至十六國後燕,西安平縣的縣城。

高句麗佔領後改爲泊汋城,大概就在後世丹東東北的九連城。

泊汋城在泊汋河口,鴨綠江逆水百里,再行小舫三十里,即泊汋口,泊汋城因山設險,阻鴨綠江水以自固。

泊汋水,也就是後世的蒲石河也。

城在河口之左。

在後世丹東一帶,有大約九座高句麗山城,

其中在鴨綠江邊的有兩座,一是大行城,離鴨綠江口才三十里左右,另一座是泊汋城,離江口約一百三十里。

另外還有六座山城,是在去靉河和渾江流域,靉河和渾江都是鴨綠江的支流,因此這九座山城,都是高句麗人圍繞鴨綠江打造的防禦體系。

但現在最關鍵的兩座山城被唐軍攻下了。

大行城和泊汋城被唐水師攻佔,其西北的重鎮烏骨城也被攻佔。

再加上武家早就在鴨綠江口的皮島等三島的十年經營,以及朝廷打通了從遼東經烏骨城到鴨綠江口的陸路通道,

這就使喚的大行城和泊汋城,雖極爲突出,但有海陸支援,這兩城卻是很穩固的。

但明眼人也知道,這兩座城,必是高句麗人要奪回的。

不用等明年唐軍再來,

今年高句麗人就得對這兩城發動反攻。

這兩城就是前線戰場,有的是仗打。

王方翼和趙持滿都不怕打仗,就怕沒仗打,他們想立功,渴望建功立業,想要拿高句麗人的首級,積攢自己的功績。

“大行州都督龐孝泰,跟我也算是老朋友了,他兒子還是我義子,你們要真想去那邊,我可以幫你們安排,但你們要做好心裡準備,那裡可能會有苦戰,這個冬天甚至可能會很難熬。”

“我們不怕,請太尉成全。”

“好,”懷玉一口應下,安排兩人去大行城那邊,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

龐孝泰可不僅是他的老朋友,當年龐孝泰這一嶺南蠻酋到長安,那可是一口一個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的。

老龐當年甚至想拜武懷玉做義父的。

這博白蠻酋這些年有武懷玉這個靠山,在朝中也混的不錯,從三品的將軍,現在出任這大行都督,也是皇帝對他能力的認可。

否則這麼重要的位置,也不可能交給他。

武懷玉說到做到,很快就找了相關人運作了一番,對他而言,兩個小小七品武官的調動,確實不是啥大事。

尤其兩人背景也硬。

“都辦好了,你們兩個都調去大行州都督府,各授中鎮將之職,統一箇中鎮三百人馬,鎮守鴨綠江西岸的兩個小山城。”

中鎮將,統一箇中鎮三百人,正七品上武職。

相比起他們現在的從七品下校尉,這個中鎮將,可是連升了三級。

這就是有靠山的好處。

自願留在遼東,也是能提拔使用的,兩人又一個是五姓子河東王氏,一個天水趙氏,且是皇后家親戚,又有武懷玉舉薦,自然好安排,

何況去的大行城,都督龐孝泰又是武懷玉的人。

“知道你們想立功,所以特意安排了這個中鎮將,能夠獨自統領一中鎮人馬,鎮守一座小山城堡壘,有足夠的機會展現你們的能力,好好幹吧。”

兩人激動無比,“謝太尉提攜。”

武懷玉也把幾個自家和親戚家子侄安排到兩人手下,讓跟着他們一同去大行州,武懷玉看好這兩人,挑幾個子弟跟着他們,也是讓他們幫助照顧提攜,一起立功。

這樣的安排,武懷玉做了不少。

不僅是王方翼和趙滿持那,遼東留守的各鎮,他都有安排,這裡安插幾個那裡安插幾個,

反正他這親兵營的四百子弟,基本上都留下來了。

藉此機會,這些家族和親朋子弟,也成功的就轉正成大唐將士了。主動留下來,有勳在身,都還可以優先提拔使用,就算是個從九品下的隊副,那也是正式的武官。

大唐人對於功名的渴望,是極強烈的,武懷玉帶着他們來遼東,帶着他們立功授勳,如今他們願意繼續留下,武懷玉也繼續幫助成全,

有機會提一下的,就幫他們謀個武職,還不到資格的,先幫他們落實授個散階,

實在還是不夠資格的,那也要安排個好地方好位置。

八月十七,

在遼東過完中秋節後,

皇帝頒旨,除留守的那八萬人馬,其餘各軍,陸續開始班師。

來時水陸十五萬軍,還有幾萬奚契突厥靺鞨党項契苾回紇粟特等協從軍,半年下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以說是橫掃遼東,屢敗高句麗。

前後擊敗高句麗軍三十餘萬,斬首數萬,俘虜近二十萬,另俘虜男女生口也數十萬,牛馬等無數。

堪稱一場輝煌無比的勝利,

而唐軍的傷亡卻很低,唐軍陣亡一千多,自願的子弟部曲等千餘,另外胡人僕從軍陣亡約三千,其中高句麗軍就有一千多。

總計死了五千人,真正的大唐正規軍僅陣亡千餘。

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

何況還攻佔了這麼多城池,佔領了這麼多地方,都從遼東一路打到鴨綠江口了。

光是發賣的奴隸就超過二十萬,

遷入內地的降卒、百姓就超過五十萬。

高句麗人可以說這次是傷筋動骨,不僅耗費十六年打造的千里長城沒了,就是耗費幾百年經營的遼東山城防禦體系,也崩了。

如果李世民肯冒點險,唐軍甚至已經都出現在高句麗都城平壤城下了。

出遼東城,站在太子河岸邊,皇帝回望遼東城。

“待明年,朕領軍復來,定要一舉攻滅高句麗,徹底收復漢之遼東四郡舊疆。”

武懷玉騎着馬在皇帝旁邊,絲毫不懷疑皇帝的話。

歷史上李世民東征,出兵十萬攻遼東,可那時漠北薛延陀還沒攻滅,有後顧之憂。

皇帝破了遼東城卑沙城蓋牟城等,

但在安市城下,雖然也成功阻擊,擊敗了高延壽他們的十五萬援軍,可最後卻頓兵安市城下八十八天,未能攻克安市城,

等到天寒之後,不得不撤退。

李世民回朝之後,便發兵滅薛延陀,此後積極備戰,派牛進達李績等先進攻高句麗,爲親征做準備,

可惜後來吃天竺僧的丹藥中毒,英年早逝。

皇帝最終未能再次親征高句麗,抱憾而終。

但如今,第一次親征,已經大獲成功。

明年皇帝親征,必能一戰而滅,就算皇帝不來,高句麗也撐不了多久。

皇帝轉頭,踢馬踏上浮橋,渡過太子河。

武懷玉緊隨其後。

“懷玉啊,朕聽說你在遼東買下了大片土地?”

“嗯,臣看好遼東未來,大唐收復此舊疆,將來必定穩固,遼土肥沃,值得開發。”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你對朝廷很有信心啊,這是好事,要是天下人如你這般對朝廷有信心,遼東就不用愁了。”

皇帝指着太子河流域的那廣闊的土地,現在這裡還是大片的荒草甸子,“朕便在此賜你一萬畝地,以示獎勵。”

“謝陛下賞賜。”

武懷玉笑呵呵的收下,這可是遼東城郊,太子河沿岸的土地,稍加治理,就是水澆的沃土良田啊。

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1166章 劍鋒之上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第1081章 非份之想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第1139章 輪臺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193章 壽陽侯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1091章 檢校庫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268章 龍顏大悅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285章 鎮三邊第1268章 蘇定方必敗無疑第1310章 凱旋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461章 聖誕節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1293章 遼東城陷落第728章 南巡第631章 萬歲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301章 緋聞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1135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98章 功成名就美人歸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30章 千金堂第74章 赴湯蹈火第643章 白衣相公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1126章 殺伐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273章 邀約第419章 誰來弄誰第936章 吐蕃使者之死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87章 火線提拔第13章 卿卿佳人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614章 雪夜破定襄第346章 爭路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1103章 不學瓦崗一柱香第574章 聖旨第86章 臨危受命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112章 八千里雲和月第1256章 爲何要謀反?第343章 李三娘第1005章 暗渡陳倉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713章 武閥第767章 再給一次機會第1278章 想學司馬懿?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803章 惱羞成怒侯君集第422章 黃金冊第1192章 一樁宮廷醜聞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1025章 皇天在上后土爲證第1209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463章 觀自在第118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國公第102章 烽煙再起第323章 崑崙奴第349章 妻妾成羣
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1166章 劍鋒之上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第1081章 非份之想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第1139章 輪臺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193章 壽陽侯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1091章 檢校庫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268章 龍顏大悅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285章 鎮三邊第1268章 蘇定方必敗無疑第1310章 凱旋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461章 聖誕節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1293章 遼東城陷落第728章 南巡第631章 萬歲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301章 緋聞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1135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98章 功成名就美人歸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30章 千金堂第74章 赴湯蹈火第643章 白衣相公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1126章 殺伐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273章 邀約第419章 誰來弄誰第936章 吐蕃使者之死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87章 火線提拔第13章 卿卿佳人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614章 雪夜破定襄第346章 爭路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1103章 不學瓦崗一柱香第574章 聖旨第86章 臨危受命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112章 八千里雲和月第1256章 爲何要謀反?第343章 李三娘第1005章 暗渡陳倉第501章 義兒李克用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713章 武閥第767章 再給一次機會第1278章 想學司馬懿?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803章 惱羞成怒侯君集第422章 黃金冊第1192章 一樁宮廷醜聞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1025章 皇天在上后土爲證第1209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463章 觀自在第118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國公第102章 烽煙再起第323章 崑崙奴第349章 妻妾成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