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

李淳風是魏徵的部下。

太史局隸屬於秘書省,李淳風是歷博士。太史局下有四科官學生,分別爲歷、天文、漏刻、視祲,歷博士就是教曆法的。

這是個僅從八品的小官。

武懷玉和安元壽這兩公伯登門拜訪,他教室裡的三十六名歷學生倒是有些騷動,這些歷學生視同流外官,八考入流,用現代點話說,這些都是定向委培生。

太史局四科學生,也被稱爲局生,地位還不錯,因爲將來是包安排工作的,甚至能八考入流。

雖說太史局的官那是技術官,但也是官不是。

這些局生可是準官員。

平時也算有些見識,對翼國公武懷玉自然也早聞其名,尤其是在太史局內,畢竟太史局裡許多令、丞、司歷、監侯、博士等也都是道士。

就連一些局生,其實也是年輕道士,畢竟曆法天文這塊,好多都是家傳。

他們對於道士出身的武懷玉,天然有些親近感,甚至是崇拜,不少人把武懷玉視做偶像。

今日偶像突然出現,還是讓人很驚訝的。

倒是李淳風,平靜無波,似乎已早推算出武懷玉要找上門來了。

“李博士,有空聊聊嗎?”懷玉打量李淳風,在現在李淳風不算很有名,但歷史上,這可是位傳說演義裡越傳越厲害的半仙級人物,跟此時在民間閒雲野鶴般的袁天罡,並稱唐初兩大師啊。

甚至演義裡說李淳風那是袁天罡的徒弟。

“好。”

李淳風很配合,給三十六名歷學生們簡單安排了自習,便跟着武懷玉走了。

“就在你公房坐坐吧。”

太史局屬於一個小衙門,隋朝時爲監,唐朝降爲局,隸秘書監。

嚴格來說,李淳風這個歷博士,職責就是教導歷學生。

他向朝廷指出傅仁均曆法不足之處,也算是跟本職沾邊,但他推算出女主昌這事,其實就是越職了。

因爲這涉及天文和視祲這兩個太史局的其它部門,太史局裡的視祲,就是專掌望氣預言災禍之事的,天文就是專管天文星相以及天氣的。

歷博士自然只負責曆法。

三人坐定。

關起門來。

李淳風雖是從八品歷博士,卻身穿着道袍,梳着道髻,年紀輕輕,卻有股子出塵脫俗之感,有幾分仙風道骨,倒是武懷玉這隱仙弟子,現在身上基本上已經沒什麼道士的氣息了。

“最近長安有妖婦妖言惑衆,到處散播女主昌讖語,據查,這句話乃是從你婢女口中傳出,你可否給個解釋?”安元壽上來很不客氣。

李淳風依然很淡定。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

李淳風雖是歷博士,但從小鑽石天文曆法、星相陰陽這些,他是懂望氣之術的,甚至占卜這塊也很厲害。

最近太白頻頻晝現,這是很異常的天象,他經常仔細的觀察、推演,最後得出了女主昌這麼一個驚人的結果。

於是給皇帝打了報告,將這一情況密奏天子。

可是在他報告呈上去之前,他的書童無意看到了這報告內容,然後或是有意跟相好的婢女賣弄,泄露了這個天機。

然後袁氏是個神婆,她早偷偷的買通了太史局一些官員家的奴僕,以此挖一些內幕的消息,然後好在外面裝神弄鬼,故作高深。

這一招倒也挺管用,畢竟太史局那些人對天文星相占卜望氣這些都是最專業權威的,對於一些天文異象的解讀,自然比較厲害,她竊取機密,在外冒充自己的解讀,最後大家發現居然能跟太史局的權威解讀一樣,有時甚至比那些權威還早,自然都覺得袁氏很厲害。

於是許多王公貴族甚至官員,都對她十分信奉,這錢財沒少賺。

“李博士這解釋未免太過牽強,既然是要上呈天子的密奏,怎麼可能還讓書童看到?更傳揚到處?”

“我聽到坊間的傳言後,便已經立即徹查了此事,如今已經把那書僮和婢女都給關起來了,正準備送官。”

“那請跟我們回你府上一趟,我們要親自提審他們。”安元壽不信李淳風的話。

“好。”李淳風也不再辯解。”

三人出了太史局,去李淳風家。

李淳風老家歧州雍縣,九歲去河南南坨山靜雲觀學道,十七歲下山,然後被劉文靜舉薦,被李世民徵辟爲秦王府記室參軍,這是從六品職,掌管文書。

那是武德二年的事了。

如今八年過去,李淳風居然只是太史局從八品的歷博士。

南城,興道坊,一座簡陋的小院,竹籬草堂,後面還有個小菜園,十分簡陋,李淳風的坐騎是頭青驢。

他家也沒多少僕人。

家中老母劉氏,然後一妻二妾,還有幾個兒女,六七個僕人奴婢。

那兩個年輕的書童、婢女,被關在一間柴房裡面。

武懷玉感嘆李淳風家的簡陋,也好奇他怎麼當官八年,還能官越當越小,尤其是當初他可是直接進李世民的秦王府啊,而且記室參軍可是很重要的職務。

先去拜訪了劉氏。

劉氏也還挺年輕的,其實李淳風的父親李播也還在,只不過他早年棄官學道,如今在終南山青華峰隱居修道,早不過問世事,也不過問家事。

劉氏也挺不容易的,二十多年前,丈夫棄官學道,然後她幾乎是獨自拉扯大兒子,結果兒子九歲又獨自跑去河南學道,一學八年,歸來又入秦王府,可別人在秦王府麾下做官越做越大,兒子卻一心只癡明於算術、曆法、天文這些,使的仕途不暢。

懷玉只說今天是來拜訪李淳風的,劉氏聽說他也是九歲上山學道,十八歲才下山,可僅兩年就已經是實封六百戶的翼國公後,很是羨慕。

差不多的出身,兒子都入仕八年,結果還僅是從八品歷博士,人家才兩年,就做到實封國公。

武懷玉見劉氏氣色不錯,一問才知原來李淳風也會醫術,家裡人看病保養都是他開方。

十道九醫,這倒是沒錯了。

李淳風長子李諺,也就六七歲樣子,卻算術了得,不僅會心算,而且擺弄起算籌,計算複雜的數字也很厲害。

甚至對氣象也有些研究了,還能準確的預報天氣。

“一會要下雨,你們帶傘了嗎?”

“那倒是沒帶,看着不像要下雨啊?”

“一個時辰後準下。”

“那我們得早點回去,免的淋成落湯雞,就不多打擾了。”

懷玉和安元壽與李淳風去柴房把兩奴僕帶走,順便還請李淳風也走一趟。

回到六扇門,袁氏也已經被捉拿回來,面對六扇門,這個平時裝神弄鬼的神婆,沒扛過一個時辰,就把一切都交待了。

事情看起來確實就如李淳風所說的那樣,是袁氏有意花錢收買他家奴婢,竊取信息。

“請李博士隨我進宮一趟。”

武懷玉直接帶着李淳風進宮,特意邀請坐馬車。

半路。

武懷玉終於開口詢問。

“不知李博士爲何會得出女主昌這樣的結論?”

李淳風笑着望向武懷玉,“我也聽說翼國公在終南山修道九年,師從樓觀隱仙逍遙子,雖然我以前不曾見過甚至沒聽聞過這位前輩,但據樓觀岐暉住持說他是樓觀老前輩,是其師叔祖。

我也聽說翼國公下山後的種種神通,據說翼國公也是精通望氣、占卜、煉丹、醫藥這些,最近太白晝現,翼國公就沒觀星望氣占卜推算?”

武懷玉從不承認他懂望氣、占卜這些。

因爲掌握了這些並不是啥好事。

除非你只想在太史局裡做個技術官,或是乾脆出家做個道士。

李淳風微微一笑,明顯不信懷玉的否認。

但他也不再透露什麼。

武懷玉很想知道,他的預言裡,是隻有女主昌三個字,還是有更多內容,是不是涉及武家,但他不肯透露。

這讓武懷玉覺得李淳風也許知道更多。

又或許,所謂什麼女主昌,或許只是一個政治攻擊,也許是有人要利用讖語,來攻擊武家。

畢竟有的時候,這種所謂流言讖語,纔是最傷人的。

尤其是皇帝,對這種讖語,經常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往往一句話,有時就能把政治對手打的萬劫不復,這是最陰狠的殺招。

可他覺得自己並沒有得罪過李淳風啊。

甚至以前都沒有過交際。

總不可能是道統之爭吧?

可大家以前雖都是道士,但也沒聽說過樓觀道跟靜雲觀至元道長有什麼過節啊,一個在關中終南山,一個是在河南的南坨山。

你說如果是佛道之爭還說的過去,畢竟武德朝時,以道士傅奕爲代表的不少道家,都一直勸李淵滅佛,連上請廢佛法表,請除釋教疏。

但最終李淵在武德九年卻是做出了沙汰佛道詔,說京師寺觀不甚清淨,意在整頓,於是下詔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餘天下諸州各留一所,餘悉罷之。

強迫二十餘萬僧道還俗歸家。

傅奕他們是攻擊佛家,結果最後道家也沒幸免。

不過這道詔令,在李世民宮變成功的當天,便讓李淵署名用印廢除了這道詔令,一切舊照,李世民這招,在當時自然是立馬獲得天下僧道的擁護支持。

其實李淵開國之初,下沙汰佛道詔,整頓佛道也是很有必要的,這一切也都是爲了戰後恢復民生經濟,恢復國力。

但玄武門之變打破了這些部署,強大的佛道力量,選擇擁護新帝,從而換得新皇對李淵詔令的廢除,一切維持原樣。

當然,這兩年,佛道也還一直在鬥爭,只不過沒之前那麼明顯激烈了。

李淳風也是道士出身,他沒理由用讖語這種陰招攻擊自己啊。

入宮,上殿。

面聖。

李淳風面對皇帝李世民,終於透露了更多。

“帝傳三代,武代李興,女主昌。”

這話一出,殿中的李世民跟武懷玉都同時變色。

武懷玉心中直呼臥槽,一萬匹草泥馬呼嘯而過。

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1252章 改封楚國再分封第1261章 皇帝女兒也愁嫁第387章 真相大白乾翻天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325章 皇帝的抉擇第472章 慶餘年第1011章 呂宋銳士武卒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814章 舉家南遷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99章 真母老虎(求首訂!)第737章 一萬首級的任務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598章 白金第942章 姑娘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685章 翅膀硬了第258章 舔狗第251章 楊家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1225章 妻兒問歸何太遲第234章 和親第1132章 世子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100章 震驚四座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011章 呂宋銳士武卒第74章 赴湯蹈火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691章 反擊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1048章 底牌第1123章 赤心第802章 戒酒戒色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313章 夜宴第1186章 紅旗直上天山雪第1118章 夜無眠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12章 李三娘子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1071章 夜長夢多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307章 拔刀必見血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744章 談條件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國公第494章 八風營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29章 母大蟲第323章 崑崙奴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57章 畫符繪像第41章 三娘子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4章 雙喜臨門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1248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1320章 應戰第675章 咬鉤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97章 隴西會師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1029章 起風了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260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第1239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1134章 巡遊第1176章 兵圍碎葉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460章 荔枝來
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1252章 改封楚國再分封第1261章 皇帝女兒也愁嫁第387章 真相大白乾翻天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325章 皇帝的抉擇第472章 慶餘年第1011章 呂宋銳士武卒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814章 舉家南遷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99章 真母老虎(求首訂!)第737章 一萬首級的任務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598章 白金第942章 姑娘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685章 翅膀硬了第258章 舔狗第251章 楊家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1225章 妻兒問歸何太遲第234章 和親第1132章 世子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100章 震驚四座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1011章 呂宋銳士武卒第74章 赴湯蹈火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691章 反擊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1048章 底牌第1123章 赤心第802章 戒酒戒色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313章 夜宴第1186章 紅旗直上天山雪第1118章 夜無眠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12章 李三娘子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1071章 夜長夢多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307章 拔刀必見血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744章 談條件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國公第494章 八風營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29章 母大蟲第323章 崑崙奴第704章 太子腿斷了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57章 畫符繪像第41章 三娘子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4章 雙喜臨門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1248章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第1320章 應戰第675章 咬鉤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97章 隴西會師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1029章 起風了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260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第1239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1134章 巡遊第1176章 兵圍碎葉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460章 荔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