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

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

天山橫亙西域,綿延五千裡,東起伊吾西至河中。天山內部,山盆相間,大量冰川、河流,將盆地與周圍的綠洲連爲一體。

武懷玉率軍行走在熱海道上,河谷之春,美不勝收。

隨着春風的蔓延,粉中帶白的野杏花到處開遍,在冰峰雪嶺的映襯下,粉的嬌豔,白的純淨,超凡脫俗。

行走在熱海道上,放眼望去,青綠色的山谷和粉白的野杏花,璀璨相映。

因疏勒王的投降,從碎葉出發的兵馬減少了一半,但仍還有好幾萬人,六千安西漢兵,然後是一萬八的突厥諸部落兵,

後面還跟着許多的突厥、粟特等胡商,他們跟着經熱海道前往天山南面,有的去疏勒龜茲,有的去于闐,甚至還有要經于闐去天竺,或是去吐蕃的,也有要經絲路去中原長安的。

商人們很信任武相國大人,信任安西兵的軍紀嚴明。

搭上了這趟順風車,

也有些商人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大軍出征,也會有許多軍需補給需要,在征戰後,更是會有許多戰利品繳獲要出手,不管是戰俘奴隸還是牲畜牛羊,或是皮毛藥材,總之戰場上的繳獲,他們在戰場上收購的話,會便宜很多,倒手就能賺不少。

風險總是與利益並存。

武懷玉也並不介意這些商人順路,拿安西兵當免費保鏢,也同樣不介意這些商人就是要隨軍做買賣賺錢。

隨軍商隊,對於這樣一支長途行軍的聯軍,也是有些好處的。

比如商人們就帶着許多牛羊牲畜跟隨在後面,隨時提供不少新鮮肉食。甚至有些商人的駱隊,還帶着許多姑娘。

西域太大,

動則以千里相計,

從碎葉城到勃達嶺就有九百六十里,

尋常熱海道上幾十人的商隊,都算是大商隊了,而唐軍這次出動了兩三萬人,可謂是浩蕩東行。

從碎葉一直到勃達嶺的熱海道西段,還是相對好走的,特別是沿着熱海的這五百里,

天氣好,每天行軍百里,每天停止行軍後,還能打獵、捕魚改善伙食,天天有熱飯菜吃。

處密部已經從北邊遷來了熱海南邊,開始在這裡放牧牛羊,這裡原來的主人拔塞幹部,則遷去了碎葉河下游,拔塞幹俟斤建牙於怛羅斯城,授其怛羅斯都督。

處密部遷來熱海南岸,置熱海都督府,其部升爲五弩失畢部之一,其首領也成爲大俟斤,授熱海都督。

處密人對於這新的牧場非常滿意,

他們不僅積極的派出子弟隨軍從徵,而且安西軍所過之處,部落牧民也會送上酸奶、奶幹、奶茶,還會送上些牛羊。

武懷玉會象徵性的收一點,然後讓軍需官付上安西大吉銀錢購買,或是用茶葉、鹽、絲綢布匹交換。

日行百里,

這個速度其實已經不算慢了,這次行軍因爲疏勒已經投降,所以沒有攜帶太多的輜重糧草,加之馬匹駱駝等也多,一路還算快的。

十天後,

武懷玉已經率軍到了凌山勃達嶺下,

來到了冬天巡熱海時留下羅成他們設立的赤山戍,

赤山戍離勃達嶺還有五十里,

綠草如茵,鮮花盛開。

而五十里外的凌山,卻似一道高聳入雲的巨牆攔住去路。

人在它的面前,顯得格外渺小。

唐軍在赤山戍的草場上做進山準備,山下鮮花盛開,但山上卻還是冰封雪凍十寒冷,要做好防寒的準備。

更還得派出先頭部隊去開拓道路,搶險加固。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幾十裡的冰路段,有些地方還得開鑿冰梯。

站在赤山戍,武懷玉忍不住吟起一句詩。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姜行本拍着巴掌過來,“好詩,好詩。”

他笑着道,“大漠黃昏,風沙漫天,哀雁長鳴,騎着匹白馬身披大紅斗篷的公主懷抱琵琶邊走邊彈,武相,你這是想那位突厥真珠公主了吧,這才分別半月,就捨不得了?”

疏勒王與王后和離,這事不是秘密,而王后在與疏勒王和離前一晚,住在武懷玉那,在安西軍也不是啥秘密。

姜行本知道後還有點羨慕妒忌武懷玉的這風流本事。

“我這句詩裡彈着琵琶的公主,是出塞和親的漢家公主。”

“昭君出塞?”姜行本馬上接道。

“第一個彈着琵琶出塞和親的公主並不是昭君,而是細君公主。”

姜行本是讀過書的,但是員武將,對於建築這塊也算專業,對歷史就不太熟悉了。

“細君公主?好像聽過。”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曾想結盟烏孫,並許以大漢公主嫁烏孫王,共同抗擊匈奴,烏孫王未答應,但匈奴卻以烏孫通漢爲由,欲攻烏孫國。

烏孫王獵驕靡於是派使者到長安,向漢武帝求娶公主。”

姜行本聽到這,拍着腿道,“這烏孫王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後來呢?”

“漢武帝自是願意結成這門親事,於是選了曾參與七國之亂而獲罪的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爲和親公主出嫁烏孫。”

“獵嬌靡封細君公主爲右夫人,但同時也迎娶了匈奴公主爲左夫人,在當時,烏孫以左爲尊,細君公主在匈奴公主之下。

這位細君公主身在千里之外的異族他鄉,飲食不服,語言不通,又和敵國公主共侍一夫,還得小心經營維護烏孫和大漢的關係,相當艱難。後來獵驕靡去世,他的孫子軍須靡繼位,根據烏孫風俗,細君公主須再嫁軍須靡,公主十分難以接受這種習俗,憂思成疾,在生下女兒後一病去世。

漢武帝爲維持和烏孫的結盟,只得再選了位公主和親,最後挑了也曾參與七國之亂,兵敗身亡的楚王劉戍之女解憂······”

一段數百年前的歷史往事,武懷玉緩緩道來,

不知不覺,他的身邊圍坐了一羣將校,

“你們知道嗎,這個地方在漢朝時,叫赤谷城,是烏孫國都,當時的烏孫國,人口六十餘萬,士兵十九萬,十分強盛,西域最強,大漢和親結盟聯合抗匈奴,”

“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曾經就在這片地方生活,距我們已經七百餘年了。”

相比起細君公主的心思細膩,難以適應烏孫,早早病逝。後來和親的解憂公主,卻在烏孫國生活了整整五十年,先後嫁給了三位烏孫王,她經歷多次流血內亂,最後還謀劃刺死了自己的第三任丈夫。

赤谷城,距長安八千九百里。

“當年,解憂公主走在前往西域的路上,發出過這樣的一句話,解憂,解憂,願我此去能解大漢百姓之憂。”

十幾歲的解憂公主嫁給了軍須靡,直到六十八歲時,上書漢宣帝:“年老土思,願得爲骸骨,葬漢地。”

漢宣帝也感念公主的堅毅果敢,大半生爲了大漢和烏孫的聯盟友好而奮鬥,有大功於漢室,於是派人赴西域將她接回長安,享公主之尊位,兩年後,公主病逝於長安。

解憂公主四子兩女,大兒子做了烏孫國王,次子跟隨回長安,後來做了莎車國王,長女爲龜茲王后·······

許多安西軍將校們,並不知道眼下這片被牧民放牧牛羊的草場,居然曾經是烏孫都城,更沒想到,原來在七百多年前,

就曾有兩位漢家公主和親於此,

更想不到那位解憂公主在烏孫五十年,嫁三位烏孫王,更是一直爲維護大漢在西域的利益而努力。

連她和親時帶的侍女馮繚,多才多智成爲解憂的得力助手,後嫁給烏孫右大將,屢屢爲大漢維護與烏孫的關係,因其出色才能,還被漢天子授封爲皇帝正式使節,行賞賜於城邦諸國,西域敬信,號馮夫人。

曾經的赤山城,

如今早已不見,只留了一些殘垣斷壁,

但那段崢嶸往事,卻一直記錄在史書當中,爲後世所敬仰。

“真想不到,七百多年前,還有這樣一羣漢家女子,能在萬里之外的西域,爲中原大漢如此這般努力,我等堂堂男子漢大丈夫,又豈能落後?”

連曹欽這個粟特曹國出身的胡兒,也都是聽的熱血沸騰。

剛纔大家都還以爲武懷玉吟詩,裡面的公主是那位疏勒王后突厥公主,現在才知道誤會了。

“我們應當在這裡重建一座赤山城,不,應當更名爲解憂城,在勃達嶺再建一座堡,就叫公主堡。”

姜行本拍着胸脯道,“這個好,在這裡建一座解憂城,在勃達嶺建個公主堡,我來親自設計規劃,要建就得建大一點。

熱海東面正好十分適合耕牧屯墾,這裡又是熱海道的必經之處,解憂城建大點,不僅能駐軍屯兵,也能發展耕牧和工商貿易,”

這傢伙熱血沸騰,甚至已經想着要在未來的解憂城裡,建一座大大的公主寺,裡面還要立一尊巨大的解憂公主像。

武懷玉覺得姜行本這個規劃是可行的。

這裡當年能成爲烏孫國都城,正是因爲這裡條件很好,

熱海東部本就有大量的可耕可耕的土地,而這又是絲路熱海道的要點,聯結碎葉和龜茲,

這裡有足夠的潛力發展成一座大城,甚至未來這裡置個州都可以的。

武懷玉扔下那些熱血沸騰的將軍們,召見了羅成等赤山戍士兵。

赤山戍所有人都記一功,這功勞就是牢牢守衛好了勃達嶺山口,並把疏勒王送到碎葉。

雄闊海被正式授予正九品下,安西軍隊頭,羅成授以從九品下隊副,記功錄勳一轉。

朱燦等人也各記功錄勳一轉。

雄闊海等都請求能夠隨軍從徵,武懷玉同意了,對這些武氏孤兒出身的自己人,他從爲不吝惜給予機會,能夠照顧就多照顧點。

不過機會他是給了,但他們能不能抓住機會,卻還得看他們自己表現。

第92章 首勝大賺第1118章 夜無眠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252章 貴族的體面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1325章 皇帝的抉擇第120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84章 戰場種菜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927章 老鄉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232章 大嫂第1282章 黑賬本第758章 千里西江奔邕州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109章 鄣鹽井寨第616章 飛奪白城堡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1123章 赤心第661章 象牙侯第985章 嶺南亂第1279章 滿牀笏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229章 六扇門 小妾第1244章 真兇已浮出水面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1288章 國王陛下第1103章 不學瓦崗一柱香第824章 當選新族長第359章 開宗立派振龍門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1095章 噩耗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347章 颯露紫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1185章 熱海道第1108章 栽了第1096章 丁憂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79章 戰前約定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233章 四絕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584章 選太子妃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300章 武師弟第672章 史掌櫃侯東家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341章 羊羊羊第1246章 佛手難藏驢腳自露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120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35章 桃園之盟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1209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469章 黑龍堡第722章 吳王府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1189章 三道旨意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659章 大膽第1200章 一別兩寬各自歡喜第236章 老丈人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631章 萬歲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1303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第267章 槊挑羅藝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573章 捅破天第213章 崔寡婦第1173章 誰與爭鋒
第92章 首勝大賺第1118章 夜無眠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252章 貴族的體面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1325章 皇帝的抉擇第120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84章 戰場種菜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927章 老鄉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232章 大嫂第1282章 黑賬本第758章 千里西江奔邕州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109章 鄣鹽井寨第616章 飛奪白城堡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1123章 赤心第661章 象牙侯第985章 嶺南亂第1279章 滿牀笏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229章 六扇門 小妾第1244章 真兇已浮出水面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1288章 國王陛下第1103章 不學瓦崗一柱香第824章 當選新族長第359章 開宗立派振龍門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1095章 噩耗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347章 颯露紫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1185章 熱海道第1108章 栽了第1096章 丁憂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79章 戰前約定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233章 四絕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584章 選太子妃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300章 武師弟第672章 史掌櫃侯東家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341章 羊羊羊第1246章 佛手難藏驢腳自露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120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35章 桃園之盟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1209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第469章 黑龍堡第722章 吳王府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1189章 三道旨意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659章 大膽第1200章 一別兩寬各自歡喜第236章 老丈人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631章 萬歲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1303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第267章 槊挑羅藝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573章 捅破天第213章 崔寡婦第1173章 誰與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