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有一威鳳

第933章 有一威鳳

回京路上,皇帝心情大好。

賜韓昭訓晉承徽,又把馬周檢校中書令的檢校二字去了,又賜韓承徽生母高唐郡夫人武氏絹百匹。

“懷玉現在哪?”

“還在流求。”

李世民點了點頭,武懷玉去年奉旨到江州就封,後遇黃淮大水便到洛陽面聖,然後去山東慰問災情,路過登州時還跑到遼東干了一票,沿海乘船回廣州,在泉州又遇山越叛亂,平定閩越,又渡海開拓流求,

“他這兜兜轉轉在外都一年多了,辛苦了,”

中途休息,李世民讓人取來紙筆,“朕給懷玉寫副飛白書法做扇面,扇動清風,以增美德。”

皇帝最喜王羲之書法,這些年到處蒐羅王羲之真跡,近年尤喜書飛白。

飛白這種書法據說是東漢蔡邕所創,魏晉以來,二王等莫不精於此道,均爲一時之選,

李世民擅飛白,且近年喜歡以飛白御書恩賜肱骨大臣。

“我給聖上研墨!”

皇后笑着幫忙,

“朕的飛白書,與懷玉的瘦金體,哪個好看?”皇帝笑問皇后。

飛白字體,跟它的表現方法有關,他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等不同,它不算是一種完整的字體,只僅僅是一種表現形式,它可以是隸書也可以是草書或行書。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字也很得意,“五月舊俗,必用服玩相賀,朕今賜飛白扇,算是補上端午賀禮。”

“飛白以點畫形物,而以點最難工,陛下的飛白體獨具一格,武懷玉的瘦金體獨步天下,各有不同韻味。”長孫皇后品評道。

“聖人這飛白書是越發了得了,筆勢飄舉絲絲露白,靈動呼之欲出,”

皇后對這些文字很熟悉,因爲這是先前皇帝寫給長孫無忌的,名叫威鳳賦,這篇賦裡,李世民自比爲一隻威震四方的鳳凰,爲了消除亂世才應時而降,爲了創建盛世而顯露才華,

向着朝陽斂翅而息,早上在淡紫的山間晨霧中徘徊,晚上則飲玄霜以療渴。憑藉凜冽的風盤旋而起,到達高空之通途而遠飛。其向西飛則使山河失色,向東則使日月生輝。變化成一隻大鵬屈居在北方,卻能教化羣鳥於南方。

武懷玉的瘦金體在當今書壇,算是書法史上的一項獨創,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

但要細說,其實飛白與瘦金都差不多,只不過皇帝的飛白雖寫的好,畢竟創自漢代蔡邕,魏晉以來名飛白名家又多,

李世民本欲停筆,結果想了想,又讓攤開一張紙,提筆再書,

這次落在紙上的不是飛白書,而是瘦金體。

而武懷玉的瘦金體,那是他開山立派之作,真要說起來,武懷玉的瘦金肯定在皇帝的飛白之上。

“書法一道上,實話實說,朕成就不如武懷玉,朕的飛白寫的再好,也蓋不過二王。可武懷玉的瘦金體,卻是自創。他去年送的賀歲草書千字文,筆法灑脫一氣呵氣,那狂草寫的足見其功底深厚,暢快淋漓,鋒芒必露啊。”

飛白體據說是蔡邕偶然看到工匠刷牆時飛白痕跡而領悟到書法之中,這種字體之所以叫飛白,也是因爲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爲之飛。

李世民提筆又寫了兩副。

飛白最大特點就是線條之中留有空白,使喚的線條顯現出蒼茫、勁道、老辣甚至是飄逸、靈動等氣質,與枯筆很類似。

李世民點頭,“嗯,要是他真那樣,他就不是武懷玉了,朕最賞識武懷玉的地方也在於此,他不僅有才,而且識時務知進退有分寸,這纔是最難得的,朕與他可是很有默契的。”

這小子終究還是年輕,難以掩蓋鋒芒。

皇帝說到這,也心有感嘆,

武懷玉被他按到嶺南,可這小子在嶺南卻也沒沉寂,反而是大刀闊斧的改革,且著有成效,就如同他寫的那篇狂草千字文一樣,鋒芒必露。

寫了三篇飛白扇面,

李世民提筆飛白,

作鸞鳳蟠龍等字,筆勢驚絕。

“懷玉還年輕,若是他現在就暮氣沉沉,只怕陛下也不會高興吧?”皇后道。

“再給無忌和玄齡各寫一枚飛白扇面吧,”

“有一威鳳,憩翮朝陽。晨遊紫霧,夕飲玄霜,資長風以舉翰,戾天衢而遠翔·······”

本無情於再飛,說的就是成爲天策上將後功高蓋主而被猜忌,幸賴君子,是長孫無忌等功臣幫助他,這才讓他揚眉吐氣,重新翱翔於九天之上。

這篇賦最後幾句,李世民說你的功勞我永遠不會忘記,全都是因爲有你纔有我的今天,我會好好報答你,我們君臣會善始善終,你的賢德也會萬古流芳。

李世民當初寫下這篇威鳳賦賞賜給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是感動的淚流滿面的,而李世民也馬上加封長孫無忌爲尚書右僕射。

只不過不到半年,長孫無忌辭相,然後就數年都不曾再有過實職了。

現在李世民又把這篇追思當年創帝業之不易,感懷功臣輔助之功的威鳳賦拿出來,

還用瘦金體書法,然後送給武懷玉做屏風,

非知難而行易,思令後以終前。俾賢德之流慶,畢萬葉而芳傳。

想善始善終得圓滿,使賢德普天稱頌,讓芳名萬世流傳,

貞觀朝沒有免死金券,但這威鳳賦比免死金券還說的好,

“朕這篇威鳳賦當初是寫給無忌的,後來朕書法了一篇賜給玄齡,如今也賜懷玉一篇,”

思令後以終前,長孫皇后覺得皇帝這篇瘦金體威鳳賦,重點可能就是這句,想善始善終得圓滿。

這既可以算是皇帝對功臣的一種承諾,也可以算是一個提醒。

只要武懷玉能夠把握好,那皇帝也不會虧待他。

“賜馬周、武士彠、武懷玉、武士恪,各賜絹三百匹,子爲父後者,勳加一級。”

這個賞賜當然也還是因爲韓映素懷了皇帝長孫,雖是庶長,那也是頭一個,韓映素的繼父、舅父、外公、外叔祖因此都得賞賜,但實際上這也是對武懷玉,對武家,對太子黨的一個賞賜。

是皇帝對如今太子表現的滿意讚賞。 賞賜倒也不算多,三百匹絹,對他們四人來說算不得什麼,畢竟兩個當朝宰相,一個前宰相,一個致仕的侯爵。

不過給爲父後者加勳一級,倒是挺不錯的。

這個子爲父後者的意思,是專指給四人的繼承人,也就是嫡長子的賞賜。

爲父後者,就是宗子、元子、嫡長子,或是嗣子的意思,也是家中的繼承人。

四人兩個實封世封國公,一個郡公一個縣侯,他們的嫡長子將來也是要襲爵的,加一級勳倒也還好。

碰到新皇登基、太子冊封,或是皇嫡長孫誕生等重大喜慶,皇帝有時甚至會下詔,所有朝中職事官五品以上者,子爲父後者俱加勳一級。

勳官,在貞觀八年,就開始已經不斷的貶值了。

勳官出身的官,甚至已經明令不得任清望官。

······

三原。

龍橋堡。

武士恪已經開始養生了,早上起來保溫杯裡泡枸杞。老武今年開年後,就沒有再納過妾,也沒收過丫頭房,

原來的那些妾侍,現在都碰的少了。

倒不是老武開悟了,而是年前有次差點馬上風,老武去了半條命,恢復過來後就開始養生了,

也沒了再要爲家庭貢獻再生兒子的心思,

現在一旬才翻一次牌子,而且一晚就弄一回,平時都是獨自睡一院,不再近女色,就怕剋制不住,哪天再死妾侍肚皮上。

反正這七八年,也確實播撒了許多種子,除了之前那三兒四女,老武這些年總共又生了三十多個兒子五十多個女兒,到現在夭折了三兒五女,依然還有三十一個兒子,四十六個女兒,

加上懷玉兄弟姐妹七個,老武名下還有三十四個兒子,五十個女兒,雖還沒能追上老族長,但也是武氏家族第二了。

一壺枸杞茶還沒喝完,長安宮裡來人宣旨。

賞絹三百匹,又賜他嫡長子武懷義加勳一級。

讓人給宣旨的人送了禮,打聽清楚,是外孫女給太子懷上了。

不僅他這個外公有賞,懷玉這舅父、馬周這繼父,玉娥這生母都有賞賜,連武士彠這外叔祖都有賞。

老武欣喜不已,尤其聽說御醫肯定懷的是皇孫後更高興了。

捧着聖旨就出了門,直接往熱鬧的橋頭去,

“老哥早啊,”許繼嗣的父親老許遠遠打招呼,

“老許你咋知道我外孫女懷上皇孫了?”

老許愣了下,我哪知道這個,不過馬上反應過來,“韓丫頭懷上皇孫了?”

“剛被陛下晉封爲太子承徽了,正五品內命婦呢。”老五得意道。

“侯爺好,”橋頭雜貨鋪的夥計小王上來請安問好,

“小王啊,你也聽說陛下賜我三百匹絹,還給我家大郎和大孫子都加勳一級了?”

小王哪知道這個,不過小夥計也算腦子靈活,趕緊好話一籮筐連連恭喜,老武得意的笑,對身後的隨從道,“當賞,”

隨從抓了六個錢拍到小王手裡,小王好話更多了,其餘人見了,自然也是紛紛上來請安問好。

“向武侯請安,”

“啊,滿倉啊,你也知道我家二郎晉封太子太傅,遙領揚州大都督了?”

“啊,大山啊,你也聽說我家大孫子承嗣現在都已經是三轉勳官飛騎尉,還從三原縣侯晉爲三原縣公了?”

“哈哈哈!”

“賞,通通有賞!”

老武這一路得瑟啊,自去年那次後他精神萎靡了好一陣,今天卻是精神抖擻,跟只花冠大公雞一樣昂首挺胸到處晃,

見人就立馬顯擺聖旨,宣傳外孫女有喜,宣揚武家又得聖人賞賜。

特別是二郎懷玉,雖說如今不再是宰相,可也是嶺南觀察使喚,七府經略,又遙領揚州大都督,兼安南都護。

就連他的大孫子,不僅是早得皇帝降恩賜婚公主,現在才八歲,就已經是三原縣公爵、飛騎尉了。

老大懷義這個廣州都督,現在也是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又加勳至柱國了,本身也還有個曲水縣侯。

老武自己這個文水縣侯爵位,將來可以請求讓老三懷良襲爵。

半個早上的功夫,

熱鬧的三原縣城,已經都知曉老武的外孫女懷上龍孫了,知曉皇帝對武家厚賞。

大家議論紛紛羨慕不已,

然後武家的圓堡,立馬就被趕來賀喜的鄉親們給擠滿了。

(本章完)

第878章 停封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956章 進京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834章 世襲江州國於晉第649章 分紅第713章 武閥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943章 新金山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650章 祖孫三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59章 天王補心第8章 萬壽長鳥第1138章 無敵第1257章 驪山再聚徵遼起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651章 試點第421章 順風車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1077章 謀反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569章 征服者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192章 殿上爭封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3章 渭北三原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72章 歡喜就好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236章 老丈人第1164章 撞刀口第61章 涇陽狂儒第316章 烹殺第882章 鬧登州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979章 錦囊計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萬貫第794章 心病難醫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1073章 大姨子的提醒第912章 安平堡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575章 海池龍舟論賞罰第3章 渭北三原第16章 永康公府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1283章 換親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635章 臣惶恐第87章 火線提拔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398章 我欠他的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1094章 交易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427章 金榜題名爭捉婿第1020章 他急了第1181章 石國王孫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第459章 香積寺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937章 新世界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303章 靈州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1284章 禍水東引第1166章 劍鋒之上第821章 賢婿啊第471章 石守信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
第878章 停封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956章 進京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834章 世襲江州國於晉第649章 分紅第713章 武閥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943章 新金山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650章 祖孫三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1255章 常敗將軍李世績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59章 天王補心第8章 萬壽長鳥第1138章 無敵第1257章 驪山再聚徵遼起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651章 試點第421章 順風車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1077章 謀反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569章 征服者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192章 殿上爭封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3章 渭北三原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72章 歡喜就好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236章 老丈人第1164章 撞刀口第61章 涇陽狂儒第316章 烹殺第882章 鬧登州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979章 錦囊計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萬貫第794章 心病難醫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1073章 大姨子的提醒第912章 安平堡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575章 海池龍舟論賞罰第3章 渭北三原第16章 永康公府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1283章 換親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635章 臣惶恐第87章 火線提拔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398章 我欠他的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1094章 交易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427章 金榜題名爭捉婿第1020章 他急了第1181章 石國王孫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286章 師出有名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第459章 香積寺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937章 新世界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303章 靈州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1284章 禍水東引第1166章 劍鋒之上第821章 賢婿啊第471章 石守信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