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

“限田?”

武德殿中,李世民聽到魏徵說出的限田二字有些意外。

“陛下,武青陽在三原試行兩稅新法,對三原戶籍人口田畝重新清查上報,調查的很仔細,臣發現三原縣五千餘頃田地,已經幾乎爲貴族豪強兼併,貧者無立錐之地也,

朝廷均田制在三原早已名存實亡,貞觀朝以來,三原縣幾乎沒有再向百姓授分過田地,只有武德初年的百姓趕上了,才分到了三四十畝地,”

魏徵拿着武懷玉的統計數字,另寫了篇奏疏,就是均田制崩壞了,豪強土地兼併太嚴重,按他的統計,三原縣六成的土地,已經在形勢戶手裡。所謂形勢戶,就是貴族官僚,還有許多禁軍、府兵、中小地主、自耕農這些人,數量很多,卻只佔到三成左右的地,

剩下一成,也主要是公田,剩下許多百姓佔了一點點地。

而且兼併勢頭還在繼續。

均田制本身,是有限田額度的,普通百姓,一丁是限田百畝,

凡官、爵、勳兼有者,則擇其標準高者給予,不重複計算。親王受100頃、職事官一品60頃、國公、職事二品授40頃,上柱國30頃爲最高額,以下遞減,至男爵、職事官從五品尚有5頃,勳官最低武騎尉30畝。

按這個制度,本來就算是貴族,最高也只能佔田一百頃。授田的最高額度就是佔田限額,

甚至均田制下,是不得隨意買賣田地的,普通百姓授田,二十畝永業,八十畝口分,口分田身死收回,不得買賣,永業田可以買賣,但買者不得超佔田額。

但到如今,這制度也早就成空文,大貴族大官僚甚至世家豪強地連阡陌,誰也沒把田額放眼裡,甚至如李淵早年也曾一次性賞賜宰相裴寂一千頃地,

連百姓小民,窮困的時候都把永業甚至口分田給賣了。

這也是導致開國才十來年,結果土地兼併已經非常嚴重的原因,而這勢力還愈演愈烈。

“陛下,就算改租庸調爲兩稅新法,但限田令依然還得推行,否則土地都兼併到形勢戶之手,必生大禍。”

李世民皺眉。

土地兼併,歷來都是個大麻煩,可問題是想控制兼併又談何容易,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土地兼併也是必然的。

當然,不限確實也不行。

但又得考慮能不能實行,沒有條件,強行頒佈某些執行不了的命令,那沒有半點好處,甚至會引發動亂。

“魏相有何好的建議?”

宰相們都望着魏徵,他這一炮打的突然,事先都沒跟宰相們通過氣,這種行爲很不好,讓宰相們有點措手不及。

不過魏徵向來如此,大家也都習慣了,這也正是魏徵在朝廷不怎麼受待見的原因。

“全面限田。”

“如何執行?”李世民問。

“按身份限田,官爵勳兼有者,則擇其高者給予,不重複計。”

蕭瑀忍不住直言,“如果按此,則親王也不過一百頃,職事官一品才六十頃,國公、正二品職事官不過四十頃,男爵、職事官從五品也才五頃,

散官五品以下,以及勳官十二等各有永業,

但六品以下,原先是不授永業田的。”

蕭瑀問魏徵,就這個根本早就沒人執行的田限,如何執行?實際上哪個貴族官僚,沒超出這個田額?

“超出田額的,魏侍中打算如何處置?難道要他們清退田畝?怎麼個清退法,誰願意?”

蕭瑀也是個拗相公,跟魏徵在朝堂上差不多,人嫌狗厭的,誰都處不好,但說的這話倒是一針見血,“侍中身爲宰相,還是要多務實,總不能要跟漢朝那些大儒一樣,要恢復井田制吧。”

這話攻勢凌厲,其實限田令各朝都有,漢代的時候打擊豪強,就一直搞限田令,當然也一直沒什麼效果。

至於說漢儒們一心復古,想要恢復井田制就更可笑,所謂井田制,就是把一大塊地井字劃分成九塊,中間一塊是公田,周邊八塊是私田,八夫耕一塊井田,各耕一塊私田,然後合耕一塊公田,公田收益上繳歸公,私田收益歸自己,

八家爲井,同養公田,早在春秋之時就已經實行不下去了,

原因也簡單,任何制度都要契合當時的生產力,制度不能符合生產力,自然就實行不了。

到漢代時來說井田制,那不過是儒家的烏托邦。

蕭瑀反對魏徵,還有一個原因,蕭瑀也是大貴族大官僚大地主,相反之下,魏徵這兩年貴爲宰相,經濟條件好了些,但他沒置什麼田產,主要就是授分的官人永業田,

侍中正三品,永業田二十五頃,因爲這宰相是貞觀朝才當的,關中沒地可授,還授的是寬鄉,實際就是非中原腹心之地,這地授在他老家河北邢州鉅鹿。

他的九頃職分田甚至都沒分到實地,是按畝發倉粟二斗,一年發一百八十石粟。

魏徵現在收入還是不錯的,一年祿米四百石,每月還有六千錢的月俸、食料雜用,另外各種福利也是不少的,每個月還有十二隻頭羊發。

但蕭瑀可不一樣,

有次宮廷酒宴時,皇帝賜酒,大家都要爭喝第一杯,蕭瑀站出來說這杯酒只有我來喝,因爲在場臣子我最尊貴,

當時他說了一句話,然後大家都讓他喝了那杯酒。

“我是樑朝天子兒,隋室皇后弟,唐朝左僕射,天子親家翁。”

李世民聽了也擊掌叫好,把這酒直接賞賜給他喝了。

蕭瑀,西樑明帝之子,九歲封新安王,雖說當時的西樑朝,其實完全就是被隋朝控制着,可畢竟身份尊貴。哪怕西樑沒了,但蕭家也還是蘭陵蕭氏名門。

開皇七年,隋廢西樑時,也還算是比較溫和,沒經歷什麼大戰,所以蘭陵蕭家就算入隋,但依然保留了許多財富和田地,

甚至是被隋朝武力過江攻滅的南陳,其實也沒經歷北方一樣的均田,因爲南方的地基本都是私田,沒有什麼公田,均田難以進行。

後來隋朝在南方搞貌閱、量地,還引發江南大叛亂。

蕭瑀是是個大地主,名下的田地,並不比武德朝宰相裴寂少多少。

雖說蕭瑀的地主要是在荊襄江淮一帶,可確實是妥妥的大地主。

按魏徵說的,他現在頂多能佔地四十頃,但蕭瑀實際上田產,百倍於此,他當然不樂意。

其實看蕭瑀平時總跟皇帝提分封這事,就知道蕭瑀的立場,他就喜歡分封、世家那一套的。

今天站在這殿上,跟皇帝廷議的宰相大臣,除了魏徵,誰家都是超額了的。

就連那位沒在朝堂上的武相公,這幾年那也是到處圈田佔地買買買,雖說大量的地都是在隴右、朔方、幽燕邊疆,但數量確實也非常驚人了,現在也有幾千頃地,

宰相都個個嚴重超佔,其它人可想而知,都是一樣的。

魏徵早有準備而來。

在中樞數年,魏徵這宰相也不是白當的,已經不是早年純粹靠嘴炮噴人那套了。

“陛下,臣思慮許久,擬了一個辦法,”說着他推出一本奏疏,是他的限田政策。

內侍替他轉呈皇帝,

李世民翻看,越看越驚訝,不得不說魏徵挺膽大,武懷玉搞兩稅新法,都是小心翼翼,一再講事緩則圓,

而魏徵卻有大刀闊斧一往無前的勢頭。

他的限田政策分成幾部份,首先還是重申田額,上到親王,下到庶民,各有相應田額,最高的親王限田一萬畝,最低的庶民百畝。

按等級限田,不得超佔。

當然,現在情況是都超佔了,那怎麼辦?

魏徵的辦法是已經超了的,也不用清退收回等,但是不能白超,而是把按身份和其田額,把超佔地劃等加徵稅賦,他擬九等超額累進稅率徵收。田額以內的,就是一等,是正常賦稅標準。

超過一定額度,則升一等,稅率提升,最高九等。

比如一等的上田每畝,地稅是四升,而升一等,也就是按其本來擁田額,超過但在一倍以內的,升一等,地稅加一升,變成每畝五升地稅,其義倉糧、地丁、火耗等自然相應增加。

以國公、二品職官爲例,本來田額四千畝,在田額以內,上田地稅一畝四升,超過四千畝,不到八千畝的,則升一檔,按每畝地稅五升算。

而超過八千,不到一萬二千畝的,升爲第三檔,按每畝地稅六升徵收。

一直往上,最高九等,三萬六千畝爲限,其每畝地稅,也從四升,升到一斗三升。

國公、二品職官最高能佔三萬六千畝地,超過怎麼辦?魏徵給的辦法,一是把超的地賣掉,允許他們流轉。

其二,如果有地是在寬鄉者,可以二、三畝折一畝計算,這裡所謂寬鄉,專指地廣人稀的邊疆之地,而不包括山東地區(河北河南山東)江淮等地,這些地方在隋朝時曾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但在隋亂時,也是遭受戰亂饑荒最嚴重的地方,如今人口大減,

但魏徵說這些地方是腹心之地,所以他的寬鄉,專指沿邊疆州,隴右河西朔方燕雲的邊境州,甚至是嶺南、黔中、南中等邊地,

比如說河北邊州,二畝可折一畝,要是嶺南、南中邊地,可三畝折一畝。

這樣實際佔田,能夠增加不少。

要是開墾的邊疆荒地,還能再放寬點,三四畝折一畝也行。

但是,魏徵又加了一條,比如國公、二品職官限田是四千畝,雖高最可達三萬六千畝,但是在中原腹地,尤其是京畿之地,同一道內,不可超過其原本限田額,就是四千畝。

比如在關內道,他就最多隻能有四千畝地,超出的就得置換到邊地,或是賣掉。

他甚至建議具體到一個州,只能最多擁地千畝。一道內最多四千畝,一州內最多一千畝。

還有現在許多貴族普遍搞的義莊,他也要求加以限制,最高不得過萬畝,一道內不得過三千畝,一州內不得過千畝。

李世民看完,沉默許久無言。

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979章 錦囊計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410章 戰天子第926章 德不悅上第1154章 庭州第1001章 親上加親第1110章 媚娘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第203章 祥瑞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1225章 妻兒問歸何太遲第1305章 一劍橫行萬里餘第446章 商人重利而輕義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1118章 夜無眠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503章 老狐狸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730章 下海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716章第1096章 丁憂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228章 貴族範第217章 千金第93章 不敗神話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132章 世子第303章 靈州第289章 白城開市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4章 雙喜臨門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952章 駕崩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23章 紆尊降貴送人情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213章 崔寡婦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1314章 放還呂宋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1107章 玄武門第990章 武氏絕密第569章 征服者第428章 聯盟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691章 反擊第1268章 蘇定方必敗無疑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425章 青苗法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922章 納貢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1057章 姬夫人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569章 征服者第600章 香得嘞第782章 玄武門第671章 攔不住的熱情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1157章 慶功酒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470章 好地主第1202章 正是天山雪滿時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193章 壽陽侯第634章 臣斗膽第1057章 姬夫人
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979章 錦囊計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410章 戰天子第926章 德不悅上第1154章 庭州第1001章 親上加親第1110章 媚娘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第203章 祥瑞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1225章 妻兒問歸何太遲第1305章 一劍橫行萬里餘第446章 商人重利而輕義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1118章 夜無眠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503章 老狐狸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730章 下海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716章第1096章 丁憂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228章 貴族範第217章 千金第93章 不敗神話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132章 世子第303章 靈州第289章 白城開市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4章 雙喜臨門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952章 駕崩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23章 紆尊降貴送人情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213章 崔寡婦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1314章 放還呂宋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1107章 玄武門第990章 武氏絕密第569章 征服者第428章 聯盟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691章 反擊第1268章 蘇定方必敗無疑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425章 青苗法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922章 納貢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1057章 姬夫人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569章 征服者第600章 香得嘞第782章 玄武門第671章 攔不住的熱情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1157章 慶功酒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470章 好地主第1202章 正是天山雪滿時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193章 壽陽侯第634章 臣斗膽第1057章 姬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