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冊拜司空

九成宮。

李世民現在長期在這離宮陪伴皇后休養,打打馬球射射獵,閒來讀書練字倒是很悠閒。他有意的培養已經加冠的太子理政能力,特地離開長安,放手讓宰輔們輔佐太子監國。

轉眼深秋。

皇后挽着皇帝的手行走在離宮中,

在這呆的久了,確實捨不得離開,說來九成宮確實比長安的太極宮更適合居住,有山有水,空氣好,環境幽。

“陛下什麼時候回長安?”

李世民笑道,“有觀音婢你陪着,此間樂不思蜀。”

“陛下真放心把朝政都交給承幹?”

“承幹已經加冠了,總要開始挑擔子,朝中有這麼多宰相大臣輔佐,朕沒什麼好擔憂的,何況朝中事務,也會抄錄一份呈交到朕面前,承幹他們處置的結果,也會抄一份送來,”

皇帝其實在九成宮,也一直還關注着朝中事務的,只是他現在選擇開始放心,讓承幹學習,

房玄齡溫彥博魏徵等輔佐着,其實也不用擔心,朝中大事,基本都是政事堂諸相們幫忙決定,承幹更多的還是學習。

今年黃淮大水,氾濫三十州,損失很大。

朝廷一面賑州放糧撫民,一面又下令減免災區的稅賦,災區到如今都沒有出現大量饑民,更沒有出現流民,這是很驚人的結果,

這些甚至可以算到監國太子頭上的功績,爲這位太子又添幾分聖賢之名。

“觀音婢,承幹真的長大了,成熟了,朕很欣慰啊,你說,要不明年等承幹誕辰過後,便讓他正式迎蘇門進東宮吧,”

“朕想早點抱孫子了。”

李世民笑呵呵的道,承幹這一年多來表現確實很不錯,很符合皇帝心中好太子的表現。

明年承幹十六歲,娶太子妃倒也不算早了,當年李世民就是這個年紀娶的妻。

當然李世民其實還有個打算,就是太上皇這兩年身體越來越不好了,畢竟也六十多歲的人,天天限制在大安宮那小小的宮殿裡,肯定也不好過,尤其是之前聽說老夥計裴寂死在回京路上後,還大病了一場,此後身體就越來越差了,

李世民雖然也派醫送藥,也還是希望李淵能夠多活幾年,但也知道太上皇身體確實不好了,他擔心太上皇這兩年崩了,

那樣一來,承幹得爲太上皇守孝,肯定得耽誤婚期,還不如早娶早生。要不然遇到太上皇崩,又得拖着。

“也好,蘇氏明年也十五了,”長孫皇后挽着丈夫胳膊笑了笑,其實當母親的,也希望兒女能夠早成家,

說到這,她扭頭問丈夫,“麗質的婚期確定了嗎?”

之前皇帝給女兒長樂公主和長孫衝的婚期就是九月,結果一場黃淮大水,皇帝也不想在這個時候爲公主大操大辦,於是婚禮改期推後了。

現在黃淮災民基本上都安撫的不錯,大部份百姓已經重返家園,少部份家園毀壞的,也都得到了臨時安置,

“我看還是在年前把婚禮辦了吧,”

“也好,就定在臘月吧,到時我們也要回長安過年,給他們把婚禮辦了,辦隆重一點。”

對這個嫡長女,李世民是不願意虧欠的,何況女婿還是長孫無忌的嫡長子。

“這幾年倒有有些虧欠無忌了,朕打算年後,便讓無忌進政事堂拜相,”

長孫皇后站住,立馬勸諫丈夫,並不希望兄弟過於受寵,“我阿舅已經是朝中宰相,若兄弟也爲宰相,實在不合適。”

李世民沉吟,

挽着皇后的手,繼續散步離宮的青石路上。

散步回來,

御案上放着許多新的奏疏。

李世民先是翻看了一下,發現有武懷玉的,便先挑出來看。

登州,海賊,隋朝徵遼老兵······

皇帝有些意外,

看的更加仔細。

等看完後,又翻過來看了一遍,

放下,皇帝給自己沖泡了一杯奶茶,加了鮮奶的茶很醇厚,

“這個武青陽,走哪都不安生啊,”

去齊州慰問災民,結果硬生生把齊王府給挑翻了,老五被他帶回長安,閉門反省中,老五的舅舅貶爲庶民流放驩州,齊王府的司馬、典軍的燕氏兄弟更是貶爲奴隸······

武懷玉東行登州,然後又鬧出這麼一件大事。

徵高句麗隋軍士兵啊,

這個已經被遺忘的羣體啊,

李世民派人召隨駕的老臣過來喝茶,

喝茶時,皇帝把這奏章給他們看了,

“武懷玉說的很好,他們雖爲隋兵,卻也是我漢家兒,如今雖改朝換代了,可也不能將他們遺忘在異國他鄉,

想當年,朕還年青時,太上皇爲隋煬帝負責後勤糧草,我也與兄長他們一起隨太上皇押運糧草,也到過遼東城下,親眼見過徵遼的慘烈,”

“無數的士兵在高大的遼東城下血戰,遼東城就如同一座血肉舂坊,磨碎了多少戰士,”

說起往事,李世民忍不住說起楊廣的胡亂指揮,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一百一十多萬大軍出征啊,從涿郡出發,

總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號二百萬,其餽運者倍之。

第一天軍發,終四十日,引師乃盡。

這等規模,就算有些誇張,可也是驚人的大軍,結果卻在遼東折戟沉沙,說到底還是楊廣的戰略戰術有問題。

“若是如今朕來徵高句麗,不需要百萬,只需十萬精銳,便足矣。”李世民對老臣們說出這話的時候,豪氣萬丈十分自信。

十萬精銳,在李世民看來,這天下哪裡都可以去的,誰都無法阻攔。

大臣們聽到這話,心裡一突,

其實是很擔憂的,這幾年雖說大唐迅速壯大,可不要忘記武德九年,當今天子剛繼位的時候,突厥頡利大汗引大軍直逼長安,引馬渭河,

那不過是七年前的事情啊。

如今頡利雖然在長安都跳了幾年舞了,但漠北的薛延陀,已經一統了漠北,且欲染指漠南,而DTZ頡利被擒後,還是有不少小汗、射很有實力的,

加上西突厥、吐谷渾等,可以說大唐並不是就能高枕無憂,也沒有那個實力現在就能去徵遼東。

這幾年糧價能夠一直維持在鬥米四五錢,靠的是什麼?

除了沒有大災外,靠的還是休養生息沒有大規模的戰事,百姓能夠得以在家耕種生產,糧食才能豐產。

一旦大規模戰事起,無數府兵、壯丁要上前線,事必耽誤生產,甚至是引發一些人的囤糧,導致糧價飛漲等。

其實破突厥擒頡利,也不過三年。

“陛下,高句麗雖非善類,但還是需要小心謹慎相處,切不可輕易挑起邊釁。”

“武懷玉身爲朝廷重臣,去青齊慰問災民本來倒沒什麼,可這在登州卻渡海跑到遼東去偷襲攻打村屯搶人,這事很不合適,”

“這要是引發衝突,挑起戰端,會打破朝廷部署的。”

老臣們對武懷玉這次行爲,大多表示不滿。

太亂來了。

李世民坐在那,端着茶杯慢慢抿。

老臣們固然老成謀國說的有道理,但武懷玉衝動歸衝動,做的也沒錯,那些老兵,讓人遺憾,甚至讓人感覺愧疚。

“諸公放心,”

皇帝放下茶杯,“朕很早就說過,大唐早晚要再徵高句麗,要復中國子弟之仇,但不是現在,”

“不過有些事情以前朝廷沒做,現在得做了。如懷玉奏疏中所說的,我們大唐要派出使者去高句麗面見高句麗王,

要去搗毀隋軍京觀,要收斂戰死遼東的中原子弟骸骨,

我們還要向高句麗提出贖回中原子弟的要求,”

至於武懷玉帶人跑到遼東搶人這事,就低調處理吧,就算高句麗人真知道了,可大唐不承認他們能怎麼樣,

李世民霸氣的表示,大唐現在確實不會向高句麗開戰,但並不懼怕高句麗人,高句麗人此時沒這個膽子來跟大唐撕破臉皮。

所以這事只要大唐這邊咬定沒這回事,高句麗人也會自己找臺階下的。

“再派一支使團去新羅國,給新羅王一些賞賜,同時跟他們談談增加貿易合作,我們還可以向他們出售一些戰船、盔甲武器嘛,”

不需要出售太多,出售一小批就行了,表明一個姿態,這也是對高句麗人的一個施壓,要是他們不肯合作對話,不肯拆毀京觀,不肯交還隋軍骸骨,那就加大對新羅國的支持。

大唐現在確實不宜對高句麗開戰,

但戰略欺詐是可以的,

做出個姿態,嚇一嚇他們並不是不可以。

······

“無忌,長樂和你家大郎的婚事,我看就訂在臘月吧,臘月大婚,不要一拖再拖了。”

長孫無忌聽到這話很高興,他也願意早點完成好事。

“那臘月哪天合適?請陛下挑個吉日。”

“嗯,我跟皇后請人看過日子,臘月十八這天不錯,”

長孫無忌滿口應下,說馬上就安排,到時一定隆重風光的舉行婚禮。

“麗質雖是我和皇后的嫡長女,但也是伱親外甥女,而且成婚後,就是你兒媳婦了,我和皇后也跟她說過的,等過了門進了長孫家,你們夫婦就是她的姑舅,她要給你們敬茶請安的,”

許多公主出嫁後,公婆還得向公主請安敬禮,這甚至是常態。

“無忌啊,等年後,你回政事堂吧,”

長孫無忌心中一熱,

“陛下,臣阿舅也在政事堂,這不合適。”

李世民自顧自繼續道,“右僕射李靖今年數次上書,以足疾告退,朕再三挽留,可李靖你是知曉的,謹小慎微,雖拜相可在政事堂上跟秦瓊一樣,朕其實是有些失望的,”

“朕的政事堂不需要擺設,需要的是能真正有擔當肯做事的,李靖要退,那就隨他去吧,

無忌,你接替他。”

長孫無忌很心動,可終究還是搖頭拒絕,他陪着皇帝多年,對皇帝很熟悉,他覺得這並不是皇帝真正的本意。

長孫無忌再三推辭。

次日,

李世民下詔,冊拜長孫無忌爲三公之司空。

同日,皇帝以房玄齡輔佐太子監國有功,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加太子少師。

賜李靖靈犀杖,晉開府儀同三司,加太子太保。

而秦瓊爲太子太師,武懷玉爲太子太傅,各賜絹五百匹。

此詔一下,還是震驚不少人的。

此前,開府儀同三司只有長孫無忌秦瓊和武懷玉三人,而如今房玄齡和李靖也都晉位開府儀同三司這個散官最高階。

不過李靖要請退辭相的消息也傳了出來,據說正旦後便正式退隱。

而長孫無忌在此時拜三公,不免引起許多猜想,有人覺得這是國舅要更進一步,要重回政事堂,但更多的人卻已經看出來,

皇帝給了長孫無忌三公的榮銜,那這次不可能接替李靖進政事堂了。

誰來接任右僕射,一時間倒是引發無數猜想。

當然,也有人覺得武懷玉爲太子太傅,李靖反而爲太子太保,學生在老師之前似不妥,但更多人卻並不覺得不妥,武懷玉的官階爵位高那是他的功勳本事。

第93章 不敗神話第937章 新世界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635章 臣惶恐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43章 長街刺殺第1110章 媚娘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814章 舉家南遷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4章 雙喜臨門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1297章 太尉出馬第742章 馮家軍第1120章 附庸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749章 威壓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711章 人情債第763章 獨孤第678章 安西大都護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第229章 六扇門 小妾第74章 赴湯蹈火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42章 連升四級第856章 武琉兒第217章 千金第654章 百媼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118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709章 殖民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111章 夜叩宮門第1193章 跪拜,吻靴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1223章 君臣再會大明宮第920章 功勳第1118章 夜無眠第1312章 殺二相斬三將第224章 窮進士第1294章 狼煙起江山北望第1158章 迷宮寶藏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7章 至寶丹藥第1262章 薛延陀無人可擋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16章 永康公府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276章 呂梁山第1283章 換親第1169章 你怕了嗎第434章 櫻桃宴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624章 先斬後奏第1070章 聖意難測第1244章 真兇已浮出水面第445章 背主求榮攀新枝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252章 貴族的體面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836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89章 半路遭遇第102章 烽煙再起第1320章 應戰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632章 你有五罪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37章 小有身家第1170章 大膽安祿山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
第93章 不敗神話第937章 新世界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635章 臣惶恐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43章 長街刺殺第1110章 媚娘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814章 舉家南遷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4章 雙喜臨門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1297章 太尉出馬第742章 馮家軍第1120章 附庸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749章 威壓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711章 人情債第763章 獨孤第678章 安西大都護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第229章 六扇門 小妾第74章 赴湯蹈火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42章 連升四級第856章 武琉兒第217章 千金第654章 百媼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118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709章 殖民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111章 夜叩宮門第1193章 跪拜,吻靴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1223章 君臣再會大明宮第920章 功勳第1118章 夜無眠第1312章 殺二相斬三將第224章 窮進士第1294章 狼煙起江山北望第1158章 迷宮寶藏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7章 至寶丹藥第1262章 薛延陀無人可擋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16章 永康公府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276章 呂梁山第1283章 換親第1169章 你怕了嗎第434章 櫻桃宴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624章 先斬後奏第1070章 聖意難測第1244章 真兇已浮出水面第445章 背主求榮攀新枝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252章 貴族的體面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836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89章 半路遭遇第102章 烽煙再起第1320章 應戰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632章 你有五罪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37章 小有身家第1170章 大膽安祿山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