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太子監國

第813章 太子監國

立政殿裡,

武懷玉猶如易中天老師,侃侃而談,通鑑開篇其實講的是三家分晉的故事,

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也標誌着從春秋時代正式進入了戰國時代,

“彼時晉國王室衰微,智家、韓家、趙家、中氏家、範家六個家族最強,而六個家族當中又數趙家最強,整個晉國的軍政都被趙家把持,”

武懷玉跟品三國一樣,把自己寫的書細細品讀講解給皇帝一家三口聽。

“智家第六代家主智宣子準備選擇智瑤做爲繼承人時,他弟弟告訴他,智瑤哪裡都好,就有一點不好,爲人不夠仁義。如果選擇他做爲智家新一代家主,那整個智氏家族都要滅亡,

但智宣子沒有聽他的,仍舊選擇智瑤做爲繼承人,於是智果直接改姓,另立宗廟。”

皇帝一家三口都很認真的的聽講。

“趙家家主趙鞅去世,智瑤抓住機會帶領智家成爲晉國最強家族,直接把持晉國軍政,聯合韓趙魏三家把另外的中氏家、範家給瓜分了,六大家族變成四大家族,”

“太子殿下,如果你是智瑤,接下來你會怎麼做?”懷玉拋出一個問題。

承幹思索了一下,答道,“繼續吞併其它家族,壯大智家勢力。”

李世民聽了卻搖了搖頭。

武懷玉道,“殿下,智瑤正是這麼做的,他決定拆分趙家,這個曾經晉國最強的家族,也是當前對智家威脅最大的家族,”

“老師,那智瑤做對了嗎?”

懷玉笑笑,“殿下,現在晉國的情況,其實就是一個很經典的問題,那就是在四方博弈當中,最強的一方應該如何選擇。”

“智瑤的選擇是聯合最弱的韓魏兩家向次強的趙家進攻,三家當中,趙家對他威脅最大,如果給趙家時間發展,那麼未來就是智、趙兩家雙強對峙,不僅彼此奈何不了對方,還會給韓魏兩家更多騎牆機會,所以他首先打擊趙家,

而且他聯合韓魏兩家,也是擔心自己腹背受敵,所以先下手爲強,避免韓趙魏三家結盟,”

“在智瑤的聯合下,智、魏、韓三家圍堵趙家城池,久攻不下,智瑤想出了水淹城池的計謀,但眼看城池將破,趙家將被執瓜分時,意外卻發生了。”

“發生了什麼意外?”承幹問。

“太子覺得會發生什麼意外呢?”

“難道是韓魏反水?”

李世民捋須點頭,很是滿意,“承幹讀過這段歷史?”

“兒臣沒細讀過這段歷史,但既然最後是韓趙魏三家分晉,那肯定智氏被先瓜分了。”

“殿下說的沒錯,趙氏城破之際,韓、魏兩家突然倒戈,聯合趙家將智家軍隊擊敗,殺死智瑤,同時將智家人盡數誅滅,瓜分了智家乃至整個晉國,曾經智果的忠告成了現實。”

“殿下,本來智家是晉國四大家族中最強的,甚至一度聯合了韓魏,差點滅點趙家,可最後爲何反而是他功虧一簣呢?”

承幹也一時想不明白,爲何最強的反而最先敗了,明明智瑤已經先把韓魏拉到自己陣營了啊,明明趙氏是必滅的困局了。

“老師,爲何?”

“其實很簡單,一開始智果就說清楚了問題的根本,那就是智瑤不仁。”

“啊,不仁?”

“沒錯,道德經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一旦踏入棋局,那就難以回頭,所謂一步錯,步步錯,走錯一步則萬劫不復,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入局,就是用仁去代替爭,”

承幹聽不懂。

“其實說直白點,就是要以靜置動,靜待時機,爭固然可以有所得,但是失敗的話則代價巨大,

猥瑣發育纔是王道,

有句話說出頭的櫞子先爛,還有句話叫木秀才林則風必摧之,其實細讀史書,就晉國滅亡的歷史來說,並不僅僅是三家分晉,曾經晉國是有十一大家族,輪值六卿,輪流執政。

但後來十一大家族不斷內鬥,從十一大家族到八大家族,再到六大家族,再到四大家族,再到三家分晉,晉國滅亡。

而細品晉國諸大家族內鬥史,每次失敗者往往是最強的家族,”

“而晉國史,其實也就是另一部戰國史,進入戰國時代後,大爭之世,合縱連橫,”

“智氏家族的滅亡,因其不仁,他表現的太過強勢,先滅了中氏範氏,又要滅趙家,其咄咄逼人的野心,昭然若揭,

韓魏都不傻,誰都知道趙氏被滅後,下一步肯定就輪到他們了,所以他們纔會在最後關關反水。”

“如果智氏當家人能夠不那麼強勢,在滅掉中氏範氏後靜待時機,等到有足夠的正當理由後再出兵,那情況可能又不一樣,

智瑤太心急,太強勢,所以最後滅亡的反而是智家。

所以在鬥爭中,仁義道德其實很重要,各方博弈中時機把握也極重要,”

通鑑開篇選的三家分晉,

砸缸的小夥伴還是很厲害的,這不僅是說三家分晉禮崩樂壞,智氏不仁,其實也是在講當年做大哥的周天子失禮,

周天子雖是名義上的天下宗主,可實力已經遠遠落後於地方諸侯。

但因爲有禮法約束,所以諸侯們纔沒法直接憑實力滅了周朝,取而代之。晉國三家大夫欺凌蔑視晉國國君,瓜分了晉國,這個時候做爲天子的周王,就應當舉起禮義大旗,號召諸侯討伐韓趙魏這晉國三卿。

可週天子不僅沒派兵征討,反而對他們加封賜爵,讓他們列位於諸侯國君之中,

這樣做使的周王朝僅有的一點名份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棄,周朝先王的禮教到此喪失乾淨,

周王朝最後的一點統治根基也就崩了。

禮崩樂壞,故而天下大亂。

“殿下,智氏不仁,周王失禮,而引申到家庭當中,仁與禮也是很重要的,要維護一家之主的權威,靠的就是禮,是仁,是綱紀綸常。

比如一個家庭,父母年邁老弱了,兒子們長大成人,有人讀書做了官,有人經商賺了錢,有人在家守業耕田,

如果這當官的兒子覺得自己出息了,就瞧不起老病的父親,看不起種田的兄長,輕視做生意賺錢的弟弟,

那這家庭就會亂,

可實際上一個家庭能夠興盛,是共同的付出努力,是相互的理解幫助,就比如沒有父母的辛苦勞作,又如何養育兒女們長大,沒有兄弟種地、經商,那官員又如何能夠讀書、科舉、做官呢?”

“如果大家都算計着自己的小算盤,家庭成員各自爲戰,只想着個人、小家利益,那麼家族就會失去凝聚力,就會分崩離兮。”

······

從歷史講到政治,從政治講到家族,

武懷玉這一講講了一個多時辰,

李世民聽的很認真,他發現武懷玉講的,比他自己看通鑑得到的更多,

特別是講博弈,更講仁和禮,

仁和禮在武懷玉的口中變的那麼直觀,而不再是那麼虛幻的東西。

“懷玉啊,你這課講的太好了,伱的通鑑編的好,但這課講的更深入,更通俗易懂,好,太好了。”

李世民讚不絕口,“承幹,你應當也很有收穫吧?”

太子連連點頭,雖然經常有大儒跟他講課,講經論史,但誰能講的這麼清楚呢。

武懷玉笑着對承乾道,“既然如此,那我給太子布個作業吧,根據通鑑開篇學到的知識,殿下就大唐與周邊諸藩也做個佈局謀劃,

遼東高句麗和新羅百濟東瀛諸國,漠北的薛延陀汗國和漠南的東突厥舊部,還有西域諸國和西突厥汗國,

再加了隴右的吐谷渾以及鬆外諸羌,

甚至是西南諸獠蠻,

講一講大唐未來該如何與諸藩相處,”

這個作業不簡單,

李世民在一邊笑道,“承幹啊,好好考慮,你可以請教你的東宮官屬參謀,但這份作業得你自己來寫,朕給你些時間,好好寫,別讓朕和懷玉失望。”

長孫皇后難得的道,“太子一定要自己寫哦,”

這堂課上的太久,

時間已經不早,

李世民讓懷玉親自下廚做幾個菜,

簡單的幾個菜,武懷玉陪着皇帝皇后太子一起用午膳。

皇后胃口不錯,

李世民很高興,“觀音婢身體漸漸好轉,朕打算再過些天便帶皇后去岐州九成宮避暑休養,懷玉陪我們同往。”

皇后道,“我近來身體大爲好轉,就不勞煩青陽先生再往返奔波了,青陽先生就留在長安休息些日子,也順便教導輔佐下太子監國,等天氣涼爽點再動身去嶺南。”

懷玉想了想,“如果皇后不需要臣去九成宮,臣還是想早點南下,邕府左右溪的平叛戰事還沒結束,兩稅新法的推行也正在節骨眼上,

千頭萬緒,還需臣去主持坐鎮,”

“殿下留守長安監國,陛下也已經選了房相、魏相留守輔佐,臣以爲,可再請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師長孫國舅輔佐殿下監國,”

長孫無忌是太子親舅舅,舉薦他留下來輔佐,確實是不錯的安排,李世民想了想,“也好,讓中書侍郎馬周也留下來吧,嗯,右僕射李靖也留下。”

左僕射房玄齡、右僕射李靖、侍中魏徵、太子太師長孫無忌、中書侍郎馬周,

李世民欽點了這五位大臣輔佐太子留守監國,武懷玉則回嶺南鎮守。

中書令溫彥博,參預朝政吏部尚書高士廉,參預朝政民部尚書武士彠、參預朝政御史大夫張亮、參預政事特進蕭瑀,五位宰相則隨駕九成宮。

飯後,武懷玉陪李世民散步,

李世民提到蕭瑀昨日又上疏封建,武懷玉心知這肯定是李世民授意了,蕭瑀是朝中鐵桿封建派,一心就想着分封皇弟皇子們,大力分封建國,

李世民也一直很想搞分封,奈何朝中居然反對者衆多,因皇弟皇子們年幼,也便一直拖着。

武懷玉的態度多年沒變,支持分封,但有不少限制條件,必須得分封到邊疆之地等,

“陛下,臣此去嶺南,可能數年不得歸,臣還年輕,妻妾兒女們也還年輕,臣斗膽懇請陛下,能夠准許臣攜帶妻妾兒女們隨同上任,”

李世民笑了笑,

“嶺南條件艱苦,你真捨得帶着妻妾兒女同去?”

“一家人在一起更好,況且她們跟着臣,臣也能心無旁婺的做事。”

“既然如此,那你帶家眷赴任吧,”想了想,李世民又道,“朕從宮裡簡放一百宮女出宮,都送到你府上,你帶去嶺南,服侍照顧你家眷吧。”

 

第1154章 庭州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338章 豪強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1135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092章 武相的福利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120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311章 觀滄海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1252章 改封楚國再分封第314章 投降輸一半第983章 贈金三千兩第1131章 皇帝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1186章 紅旗直上天山雪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1190章 長安第184章 一摞借條第1300章 向北向南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92章 首勝大賺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592章 微服私訪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1326章 終章:梁園歌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1095章 噩耗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1257章 驪山再聚徵遼起第462章 褻瀆者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84章 戰場種菜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952章 駕崩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633章 天可汗第1271章 這是在玩火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659章 大膽第1200章 一別兩寬各自歡喜第226章 俱樂部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174章 在劫難逃第1186章 紅旗直上天山雪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1318章 翻案第1098章 爭奪帥印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927章 老鄉第74章 赴湯蹈火第1325章 皇帝的抉擇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1263章 紫河日落奏凱歌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174章 可敦第1113章 向西兩千五百里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477章 賜號帝心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1179章 天降石國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926章 德不悅上第1070章 聖意難測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32章 程咬金挑女婿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262章 囚徒第1110章 媚娘第236章 老丈人第345章 懷玉入京
第1154章 庭州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338章 豪強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1135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092章 武相的福利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120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311章 觀滄海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1252章 改封楚國再分封第314章 投降輸一半第983章 贈金三千兩第1131章 皇帝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1186章 紅旗直上天山雪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1190章 長安第184章 一摞借條第1300章 向北向南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92章 首勝大賺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592章 微服私訪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1326章 終章:梁園歌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1095章 噩耗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1257章 驪山再聚徵遼起第462章 褻瀆者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84章 戰場種菜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952章 駕崩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633章 天可汗第1271章 這是在玩火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659章 大膽第1200章 一別兩寬各自歡喜第226章 俱樂部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174章 在劫難逃第1186章 紅旗直上天山雪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1318章 翻案第1098章 爭奪帥印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927章 老鄉第74章 赴湯蹈火第1325章 皇帝的抉擇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1263章 紫河日落奏凱歌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174章 可敦第1113章 向西兩千五百里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477章 賜號帝心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1179章 天降石國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926章 德不悅上第1070章 聖意難測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32章 程咬金挑女婿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262章 囚徒第1110章 媚娘第236章 老丈人第345章 懷玉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