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

許敬宗帶兩嫡子來給懷玉送年禮。

堂堂正五品的給事中兼修國史,也是銀緋要臣,卻還是要親自來送禮。

幾大車的禮物,很是用心。

待客的時候,懷玉特叫了侍女裴興奴過來煮茶。

許敬宗看着這個妻子的貼身婢女越發出落的水靈,心裡還有幾分遺憾,不過既然妻子已經送了人,還送給武懷玉,他自然不會再有什麼想法,甚至還以孃家人的姿態,在懷玉面前稱讚了她幾句好話。

倒是其長子許昂,似乎還忘不了,目光不時落在她身上。

“回京後可還習慣?”懷玉笑問。

“變化挺大。”許敬宗實話實說,他雖說資歷挺老,前朝尚書之子,高陽許氏名門之後,曾跟魏徵一起做過李密的記室,也曾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但在武德朝甚至貞觀天子即位之初,其實處境有些尷尬。

不受重用,不能參與中樞決策,所以就算有名氣,家世好,資歷老,但那些權貴也沒太把他放眼裡。

特別是從通事舍人貶軍器監後,更受冷落,着實狠狠體驗過一把人情冷暖,當然一切都比不得他被直接貶去做潯陽縣丞這段經歷。

遠離長安,到了江南,才真正知曉什麼叫世態炎涼,在潯陽這麼一個小縣丞,連縣中的胥吏都敢公然不把他當回事,縣令更是表面恭敬,實則處處爲難。

也正是在潯陽這般經歷,讓許敬宗改變了許多,打磨掉了身上以前的那些孤傲、浮躁,學會了低調做人,踏實做事。

如今再回長安,身居要職,面聖時也是上奏不少有用的治國方略,也得到了李世民的讚賞,不僅僅再是個名門出身文章做的好的花架子了。

回京短短時間,皇帝三次單獨召見許敬宗,甚至連封建這樣的大事也都問策於他,許敬宗知曉朝中分封制的爭議,卻也旗幟鮮明的完全支持皇帝,甚至說出了封建皇子,既是國事,但也是陛下家事這樣的話來。

這讓李世民很滿意。

賞賜銀瓶金甕,賜絹,甚至特賜紫袍。

一時間,許敬宗現在跟馬週一樣,變的熾手可熱,尤其是他比馬周出身好,資歷足,許多人認爲這次許敬宗重返朝堂,必然能夠一路青雲直上,或許不出十年,就能拜相。

畢竟當年跟他一樣資歷的魏徵、王珪,那都已經拜相了。

長安許府的門前,拜訪送禮者絡繹不絕。

許敬宗這次卻很清楚,沒被這些讚揚聲迷失飄飄然。

他很清楚自己能重返朝堂,這資歷、本事、出身固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武懷玉在皇帝面前爲他爭取。

他心裡感激,也清楚如今武懷玉纔是真正的皇帝當紅寵臣。

今天他不僅來送年禮,甚至還想要兩家關係更進一步。

“聽說翼國公三郎還未說親,我女兒不少,倒是有心想要跟翼國公結個親事,只要翼國公願意,我家嫡出女兒任翼國公挑一個,到時再媵嫁一個庶女。”

許敬宗的嫡女,說來家世身份那當然也是上選,畢竟父高陽許氏,母河東裴氏,雖非最頂級士族門閥,但也都是一流了。

更何況如今的許敬宗也是前途大好,而武懷玉的第三子武承志卻是庶出,其生母陳潤娘甚至只是武懷玉的妾,媵都不是。

這聯姻,那可以說是下嫁。

可許敬宗還是主動提起聯姻,這要是事成,肯定要被士人非議,武家如此再紅火,也只算是新貴,以前連寒門庶族都算不了啊,之前三代人都沒當過官呢。

要是以前,許敬宗肯定也不會主動聯姻,甚至武家要提親,他都不會答應。但經歷了這麼多事以後,許敬宗現在從過去的清高傲慢,變的更加的務實了。

武懷玉跟皇帝都成了親家,一兒一女都與皇帝兒女聯姻,還跟長孫無忌、長孫無逸兄弟聯姻結親,

另外武懷玉的三弟跟太原王氏的文中子之弟王學士女訂婚,四妹又跟宰相魏徵次子訂婚。

大姐四婚再嫁天子寵臣中書舍人馬周。

武懷玉自己娶了營國公樊興嫡長女,兄長武懷義娶了程咬金嫡長女。

武懷玉還納了丘行恭丘行則兄弟之女,納了段德操孫女爲媵,妾侍陳潤娘,那也是李靖夫婦收爲義孫女的。

武家的聯姻關係,可是非常了得。

許敬宗覺得自己在江南呆的都已經跟不上長安的形勢變化了,妻子只是送了個婢女給武懷玉,把兩嫡子送到武懷玉門下爲學生,可許敬宗覺得這遠遠不夠。

嫡女嫁武家庶子,妻子裴氏還有些猶豫顧忌,許敬宗卻是顧不上了。他早看明白了,家世身份這些,也是要靠權勢維持的,要是沒有了官爵權勢,就算高陽許氏的名頭再鐵,那也是要被人回爐的。

“許兄可是當真?”懷玉問。

“翼國公還不知道我老許麼,”

“既然如此,那許兄你也別跟我這麼客套,叫我二郎就行,裴娘子也同意嗎?”

“她也非常看中武家的家風,讚賞二郎的品德,對這門親事是很贊成的。”

懷玉笑笑。

他發現許昂一門心思盡在那婢女裴興奴身上了,不過裴興奴卻對他頻頻投送的秋波視若無睹。

她已經進了武家門,雖然現在僅是侍婢身份,連妾的身份都沒一個,可已經在宣陽坊中被懷玉臨幸過,自然一門心思已經都放在了武懷玉身上。

之前在許家,少女情竇初開,接觸的自然也只有許家人,大公子對她好,她也就天真的幻想着將來成爲大公子的妾。

可現在她成長的,變聰明瞭,給許昂做妾,未必比的過給武懷玉做妾呢,再說她都已經是武家婢,是翼國公的人,哪還能回頭。

況且她也不願意回頭了,跟翼國公一比,許昂還真是太幼稚了些。

“二郎若瞧不上我許家女,這事就當我沒提。”許敬宗雖然尷尬,卻依然面帶微笑。

“高陽許氏,天下有名的士族名門啊,許兄肯將嫡女許給我家庶子,這可是高看我武家,我又豈有不願之理。

這事只要許兄不反悔,那我肯定沒意見。”

許敬宗聽聞,高興大笑。

“那這事就這麼說定,不如現在就寫婚書?”

“許兄莫急嘛,不如過幾日我帶妻兒等上門拜訪,到時再一起定下。”

“好,都按二郎所說。”

許敬宗終於把這婚事定下,滿懷高興,武許兩家以後就更親近了。

懷玉留許家父子吃飯,飯後還特意讓潤娘抱着三子武承志過來見面,小傢伙胖嘟嘟白嫩嫩的,長的極好。許敬宗看後連聲誇讚這孩子將來定是好福祿的。

走的時候,懷玉給許敬宗回了一些武家產的茶葉、青鹽,還有新跟丘家段駙馬家合作,從他們那弄來蔗糖,通過武氏秘法黃泥漿脫色法,加工出來的白砂糖和冰糖,比天竺阿三們以前壟斷的天竺白糖更白更好。

此外武家的果酒、白酒,甚至從朔方運來的凍羊肉卷,還有石炭等,也給裝了兩車。

門外依然排滿了想要拜見送禮的人。

李義府今日仍一如繼往早早的來,他很安靜的排着隊,偶爾也會跟旁邊的士子們討論下詩文經書,更多時候,是在心裡一遍遍的排練着,如果得到翼國公召見,要如何對答。

武懷玉送許敬宗父子出門,還回了兩大車禮物,看着他們那親切的模樣,李義府充滿羨慕,但他沒試圖着圍上去,他知道,根本靠近不了。

果然,那些圍上去的人,被武家那些虎狼般的護衛全都遠遠隔開,沒一個能靠近的。

李義府一直盯着武懷玉。

就算武懷玉目光沒有看過來,他也一直保持着嬉怡微笑。

送走許敬宗父子,武懷玉看着門前的那些來訪的官吏士子等,也有些頭疼,雖然言官御史因此彈劾皇帝也沒理會,但這樣確實有些過於招搖了。

他站在大門口臺階上,對這些訪客抱拳行禮,跟大家打招呼,感謝大家對他武懷玉的這般客氣,也說如今馬上過年,實在是招待不週等,讓大家不要送禮。

在人羣中,武懷玉注意到有那麼個相貌俊秀柔恭的少年郎,一襲白袍乾淨整潔,人也清秀,特別是大家都爭着往前擠,都喧嚷不停想跟武懷玉搭上話,他卻仍然安靜的站在原地,始終保持着微笑。

這愛笑的清秀少年郎,給懷玉印象挺深。

他目光與對他視了幾秒,少年郎也仍只是抱以微笑,並沒上前。

等懷玉收回目光轉身進府後,他腦子裡仍是那少年郎,他招來管家,“外面有個白袍少年郎,相貌柔恭,嬉怡微笑,知道身份嗎?”

管家一聽,就知道武懷玉說的是誰了。

他對那少年也是印象深刻,十分溫文爾雅有禮貌,特別是總是面帶微笑,長的也好,每天早早來排隊,排到門口後投貼、登記,然後奉上干謁行卷。

“那少年郎是河北瀛州人,其父現任益州射洪縣丞,他隨父在蜀地讀書,經州縣考試,舉爲鄉貢,隨朝集使入京,要來參加明年正月的科舉考試的,好像報的是進士科,他每天來都要投一份干謁行卷,據說每次內容都不一樣。”

懷玉聽了來了些興趣,便讓人去把他的行卷取來送到書房自己查閱。

翼國公府記室參軍上官儀捧着一堆行卷來到武懷玉書房,“翼國公,這是李義府這些天投的行卷,都已取來。”

武懷玉看着那堆行卷很驚訝。

“李義府天天來,有時一天投好幾個行卷,學生剛纔粗略翻看了一下,這些詩賦文章都做的很好,這人很有才華。”

上官儀是武懷玉徵辟的幕僚,他有開府之權,可以有十六名府官,上官儀是武士彠推薦給他的,今年才二十歲。隋末時他父親爲江都宮副監,他自幼隨父遷居江都,後來他父親死於江都之變,他藏匿逃過一劫,爲求避禍只得自行剃度爲僧,研習佛典精通三倫涉獵經史善做文章。

武德末,武士彠在揚州做大都督府長史,結識了這個年輕人,武懷玉開府,他特去信引薦他到懷玉府中爲幕賓,這也算是一個入仕之途。

武懷玉翻開看了起來,越看越驚訝,文章確實很好。

“你說他叫李義府?”

“是的,老家河北瀛州,如今隨父在益州,這次是來京參加明年進士科的。”

大唐科舉,常科也就是秀才、進士、明經、明算、明書、明法,有時也會加開其它科,但秀才科錄取太嚴,一科往往就錄一兩個,有時甚至一科一個都不錄,最多也就三四個一科。

期待幾科,含金量最高的就是明經和進士。

其中進士相對更難考些,雖說明經科分四等,進士只有兩等,明經考中授官品級比進士高,但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說明進士難度更大。

這李義府以鄉貢身份參加明年進士科,看來確實是很有自信的,不過大唐的科舉一年一科,且是不糊名不謄抄的考試,所以能不能中取,其實考場外的因素更多,家世、名氣,這些都比考試更重要。

故此唐朝士子考生們到京後,都會趕緊活動,向權貴高官們投行卷,把自己的作品獻上,就希望能夠得到點評讚賞,要是有高官看中,那未考先揚名,到時還沒考就可能先預定進士一席之位了。

實在沒門路投到權貴高官門中,那就到青樓楚館,找機會讓他們幫忙揚名。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出身,名門士族、權貴顯要的家世,再有一定的水平,那錄取的機率可大多了。

李義府家連寒門都算不上,出身很卑微,幾代人也只出過縣丞這種青袍官,又沒有拜過名師,連國子監生、弘文館崇文館這樣的館生也不是,甚至不是州縣官學裡的官學生,僅是通過縣考試得刺史審覈舉薦的鄉貢,想要在每年很有限的進士名額中奪取一席之位,很難。

哪怕文章確實好,但比不過那些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氣的也太正常了。

“翼國公,學生也打算參加明年的進士科考試。”上官儀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本來武士彠推薦他到懷玉這裡做幕賓,積累些資歷,再有武懷玉的推薦,將來就能直接銓選授官的。

這有些突然,他到懷玉幕府時間不過半年。

“你熟讀經史擅作文章,詩寫的好,參加進士考試肯定能中。”懷玉笑了笑,“這樣,你把你做的詩挑幾首最滿意的給我,我給來濟給你刊登在下期的京報上,也替你揚揚名。”

“謝翼國公栽培。”上官儀很感激的道,詩文上京報,那豈不比投行卷還要更猛。

“你把李義府這幾篇詩詞文章,和你的詩一起送到司經局去,讓來濟選兩篇跟你的同期刊登京報。”

想了想,“你去門口幫我把李義府叫來。”

上官儀出門去了,懷玉坐在那裡若有所思。

一個上官儀一個李義府,這兩個可都是歷史上做過宰相的啊,誰能想到如今一個在他幕府爲賓,一個還在門外苦苦投卷等候呢。

有機會武懷玉並不介意提拔栽培他們一下。

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1260章 高陽再嫁太尉家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943章 新金山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1155章 破陣曲第309章 投名狀第912章 安平堡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4章 雙喜臨門第22章 遲遲鐘鼓夜長安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659章 大膽第175章 先鋒第1108章 栽了第315章 幾個賬本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1190章 長安第1197章 五子鎮安西第68章 棄筆從戎第86章 臨危受命第742章 馮家軍第1286章 愛卿,朕欲以公主妻卿第1139章 輪臺第213章 崔寡婦第860章 逆子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1116章 三面包圍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76章 懷玉校長第1164章 撞刀口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14章 烏雲踏雪第14章 烏雲踏雪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310章 凱旋第801章 大手筆第462章 褻瀆者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741章 火槍隊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1020章 他急了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300章 向北向南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644章 代天巡狩第939章 金山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1115章 征服者第721章 臣服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98章 功成名就美人歸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84章 戰場種菜第28章 合作伙伴第213章 崔寡婦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461章 聖誕節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56章 過三關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1139章 輪臺第1099章 紙上談兵第1100章 震驚四座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692章 銀花第57章 畫符繪像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629章 入相第765章 高明的獵人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299章 安祿山第1320章 應戰第629章 入相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461章 聖誕節第746章 故人重逢
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1260章 高陽再嫁太尉家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943章 新金山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1155章 破陣曲第309章 投名狀第912章 安平堡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4章 雙喜臨門第22章 遲遲鐘鼓夜長安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659章 大膽第175章 先鋒第1108章 栽了第315章 幾個賬本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1190章 長安第1197章 五子鎮安西第68章 棄筆從戎第86章 臨危受命第742章 馮家軍第1286章 愛卿,朕欲以公主妻卿第1139章 輪臺第213章 崔寡婦第860章 逆子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1116章 三面包圍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76章 懷玉校長第1164章 撞刀口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14章 烏雲踏雪第14章 烏雲踏雪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310章 凱旋第801章 大手筆第462章 褻瀆者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741章 火槍隊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1020章 他急了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300章 向北向南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644章 代天巡狩第939章 金山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1115章 征服者第721章 臣服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98章 功成名就美人歸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84章 戰場種菜第28章 合作伙伴第213章 崔寡婦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461章 聖誕節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56章 過三關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1139章 輪臺第1099章 紙上談兵第1100章 震驚四座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694章 又一棵搖錢樹第692章 銀花第57章 畫符繪像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629章 入相第765章 高明的獵人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299章 安祿山第1320章 應戰第629章 入相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461章 聖誕節第746章 故人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