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瓦崗山上再舉旗

瓦崗山上,

災民安置點,各個小營,都有武家新設的一個慰問點,派醫送藥,每個點旁邊立了杆招工旗。

招工旗下,有兩個大桶,一桶熬的很濃稠的小米粥,一桶是紅糖水。

招讀書人、招各種手藝匠人,

既不識字也沒技藝,但只要年輕健康肯吃苦,也一樣招。

開出的條件都不錯。

無數人排隊來問詢,招工點的武家管事夥計們十分熱情,排到了先送上碗粥,或是來碗紅糖水,邊喝邊談。

談成簽約,立馬給筆安家費。

手印一按錢就到手。

吸引了大量災民問詢、報名,

滑州刺史也被驚動了,

這位賈刺史聽聞手下彙報此事後,細細思量了許久。

武家這是在挖滑州牆角,若是在太平之時,這種大量招工挖人的行爲,滑州官府肯定不會容許的。

因爲戶口人丁是地方官員重要的政績考覈條件之一,

以人爲本。

人就是稅賦就是役夫,就是一切的基礎。

人口增添是有功績,有口流失減少那卻是過。

“我去跟武相問問。”

賈刺史年過花甲,也算是歷經隋唐兩朝,按朝廷七十致仕的規定,他身體還行,還能再幹幾年。

“叔父,我倒覺得這事不必管,甚至還可以配合下武家。”一個長的跟賈刺史挺像的人在旁邊道,他是賈刺史的侄兒,在滑州做個參軍事。

“哦?”

“一來武相公深得聖人寵信,不能輕易得罪。二來,如今剛經大災,雖然水開始退卻,但後續救災重建卻更麻煩。一時半會,許多受災百姓都不好安置,

現在武家願意來招工,招走許多災民,這是給咱們減輕負擔啊。”

既交好武相,還減輕了些負擔,多好的事。

至於說人口流失什麼的這些,這不都是遇大災了嗎?

以往遇大災,朝廷也都是允許災民外出就食,甚至暫時客居他鄉的,這根本是特殊情況,不會當成地方官的過。

“武家這次招的人好像有點多,而且主要是招讀書人、工匠走,我們災後重建,也需要這些人。”賈刺史道。

“叔父,三思。”

賈刺史想了又想,最終還是決定不得罪武懷玉,不過他也沒打算就不聞不問,他直接去找了李靖。

李靖現在是巡省大使,這位還是政事堂的右僕射,兼着隔壁濮州的世襲刺史,現在這幾州都由他統籌。

賈刺史找到李靖,開門見山把武家招工的事情一說。

請李靖拿主意。

李靖則又把武懷玉叫來。

懷玉跟李靖和賈刺史把具體情況一說,“現在黃淮受災百姓很多,一時半會恢復不了,全靠官府維持救濟,雖說暫時有糧,但天漸涼,官府負擔也重,百姓也憂,”

“我這也是組織大家另尋出路,生產自救。”

“這也是給朝廷和災區地區官府減輕負擔,”

李靖詳細詢問了一些招工細節,

武家這邊準備的挺全面,在災區招工、面試,地方衙門見證下籤約備案,還馬上給安家費,

並全程負責把人送到各處工場等,安排食宿,基本上不用這邊擔心。

武家給的工錢也挺不錯,其它待遇也好。

並不是趁火打劫。

不像有些人打着招工的旗號,就差把落井下石剝削壓榨寫臉上,甚至有些人公然在災區買賣人口。

賈刺史其實就關心一條,

這些滑州百姓被招到外地做工,以後怎麼辦。

“他們這是去做工賺錢,到外地屬於客戶,會在當地登記,不會做爲盲流的。”

李靖煮茶,

在旁邊安靜的聽着,

賈刺史其實也沒想着阻攔武家招工挖牆腳的行爲,畢竟年過花甲的老吏,豈會不懂人情世故,他很清楚現在他最關鍵的還是把救災、重建這事做好,起碼不能讓滑州的災民餓肚子,不能亂起來,

穩定壓倒一切,

至於說武家招點人,那算什麼事。

“賈公,我也知道這次水災嚴重,天災無情人有情,我們武家其實哪都可以招到工人,比如說江州造船廠,根本用不着來黃河這邊招工,江船與河船都完全不一樣,

長江沿線,造船廠大小得有幾百家,哪招不到人,還更熟悉江船製造,生活習慣也相似,人也好管理。

我這完全是爲了幫一下災區百姓,也緩解下這邊地方官府的困難,我始終還是信奉那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嘛。武家有些產業,做的還可以,但越是如此,越要回報社會。”

李靖頻頻點頭,

武懷玉是他學生,但他說的這番話確實很值得讚許。

不像有些人貪婪成性,

好比長孫順德、劉弘基甚至唐儉這些元老,那都是開國功臣,但爲何這幾年沒啥聲響了,就是因爲過於貪婪,還不知道收斂,

這些元老貪,他們的家人自然更貪,吃相難看,胃口又大。

就好比長孫順德堂堂元老,還是皇后和國舅的叔叔,結果侍衛和內侍勾結偷盜宮中財物,他都敢收禮包庇。

懷玉捧着茶杯,又拋出了一個誘人的提議。

他在滑州每招一人走,就會捐贈給滑州一筆錢,最後折算成藥品糧食等物資。

錢可能不多,但積少也能成多,何況這本來也算是意外所得了。

武懷玉這麼給賈刺史面子,賈刺史豈能不懂事。

當即兩人達成一致,

滑州這邊會全力配合武家招工,

而且不僅是武家招工,武懷玉接下來還會動員武家的合作伙伴們來招工,甚至還會安排嶺南六府,來這邊招人,

招人去屯田墾荒,

暫時不說移民,只說僱傭災民過去墾荒賺錢,但實際上老賈也清楚,這人招過去了,墾着墾着,到時他們熟悉了那邊情況,給他們分田授地,只怕那些人就沒誰願意再回來了,

到時直接就在那邊安家落戶,甚至把妻兒老少都帶過去了。

看破不說破,

老賈很識時務,他六十多歲了,就算真幹到七十歲致仕,其實也沒幾年,何況武懷玉什麼年紀?

人家可還是太子師。

將來是屬於武懷玉他們的,老賈老了,現在考慮更多的是家族和子孫未來。

老賈雙手捧杯敬茶,提了個小請求,

“感謝武相能夠幫我們滑州安置災民,緩解我們的困難,這麼多滑州災民,以後可要多勞煩武家的照顧了,”

“我派賈參軍事專門負責此相關事情,遇到麻煩可以直接讓他幫忙解決。”

賈參軍,

自然是他侄兒,

安排負責居中聯絡,其實就是安排他跟武家這邊相處,熟悉了就是他的人脈關係,甚至成爲將來仕途靠山了。

說不需要說太透,大家都懂,武懷玉一口應下。

招工,

全面鋪開,

黃淮水災三十州,武家的人在各州都樹起招工旗,有武懷玉這面大旗在,各州都很配合,

而武家開出的條件很不錯,對災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一船船的人往南邊運,

讀書人、各種工匠,然後沒技能的青壯百姓也照樣要,

工場裡做工,種植園裡耕種,甚至是去嶺南墾荒,

武家沒騙人,待遇確實還不錯的,

就比如那些去墾荒的,可以是僱傭拿工錢做長工,也可以是夥種土地做佃戶,甚至還可以有更長期的合作,比如合夥墾荒一片地區,武家提供耕牛農具種子,甚至是開始還提供住房衣糧等,但以後慢慢的可以把一些地轉到他們名下,

比如干滿三年五年,能得到多少畝地,幹滿十年八年又能得到多少,只要是肯籤長約,就還有土地贈送的額外好處。

······

武懷玉在滑州沒呆太久,又去了濮州。

跟李靖一同去的,

“老師對濮州怎麼安排的?”

濮州是李靖的世封刺史地,李靖其實是願意接受世封刺史的,但現在朝堂上大多數世封功臣卻不願意接受這封賞,

李靖也就保持着很超然的態度。

他甚至對這世封地很低調,直接把濮州交給長史代爲主持,對濮州的官吏也沒有考覈、任免更替過。

一切照舊,

甚至都沒有派李家的人過去,

要不是這次大水,李靖都可能不會踏上這塊地。

“世封刺史,只怕難以長久,所以我也懶得折騰,”李靖直言。

武懷玉在江州是折騰了一番的,

不僅嚴格考覈了官吏,甚至還搞起了江州舉人考試,考的還那麼嚴,連長安都驚動了。

而武懷玉把世封刺史的護軍府、親事府、帳內府都給辭了,不要一兵一卒一護衛,

換得一年八百貫代課錢。

李靖當然知道武懷玉不是看上這點小錢,而是很謹慎小心不越線,

得世封又擁兵馬,這可是很容易引起危險的事了。

若是換成侯君集張亮那些人,他們肯定不會拒絕擁有這樣兩三千兵馬的。

但武懷玉卻很主動果決的拒絕了。

“我最近寫了一篇奏疏,關於世封刺史的,想請老師幫忙看看,若是老師同意我的觀點,可以聯名上疏陛下。”

李靖聽了微微皺眉,

他雖是右僕射,也是世封刺史,但李靖性格向來謹慎,如今站的高,就越發小心,在政事堂都不輕易發表意見,一直想着如秦瓊一樣隱退的,哪願意摻合進世封之爭中。

“老師先看看再說。”

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179章 秘密會盟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0章 捉錢令史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900章 遇到麻煩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82章 攻心第690章 暴君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262章 囚徒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9章 棄籍投附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1198章 六指金獅王第628章 彈劾第70章 拜見四叔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433章 死不懼閻羅王第94章 原來是他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860章 逆子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521章 金蓮第1188章 臣謀主,有兵起,人主憂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1147章 大唐西州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648章 李二鳳第314章 投降輸一半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79章 戰前約定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24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第185章 合二姓之好第1210章 關門打狗無處逃第560章 北山奚胡曳落河第844章 樊樓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74章 赴湯蹈火第937章 新世界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1210章 關門打狗無處逃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690章 暴君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724章 風往南吹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75章 隨營阿郎第1247章 國舅復出大開殺戒第1230章 雪中送炭武媚娘第775章 刺面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95章 秘密武器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1324章 割地 賠款 納貢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878章 停封第876章 再聚瓦崗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760章 臣妾第48章 名達天聽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665章 不給面子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353章 程家的菩薩蠻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4章 雙喜臨門第1306章 仍留一箭射天山第79章 戰前約定第931章 皇長孫第878章 停封第289章 白城開市
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179章 秘密會盟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0章 捉錢令史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900章 遇到麻煩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82章 攻心第690章 暴君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262章 囚徒第389章 寶窗選婿丘女郎第9章 棄籍投附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1198章 六指金獅王第628章 彈劾第70章 拜見四叔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433章 死不懼閻羅王第94章 原來是他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860章 逆子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521章 金蓮第1188章 臣謀主,有兵起,人主憂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1147章 大唐西州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648章 李二鳳第314章 投降輸一半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79章 戰前約定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24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第185章 合二姓之好第1210章 關門打狗無處逃第560章 北山奚胡曳落河第844章 樊樓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74章 赴湯蹈火第937章 新世界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1210章 關門打狗無處逃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690章 暴君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724章 風往南吹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75章 隨營阿郎第1247章 國舅復出大開殺戒第1230章 雪中送炭武媚娘第775章 刺面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95章 秘密武器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1324章 割地 賠款 納貢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878章 停封第876章 再聚瓦崗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760章 臣妾第48章 名達天聽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665章 不給面子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353章 程家的菩薩蠻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4章 雙喜臨門第1306章 仍留一箭射天山第79章 戰前約定第931章 皇長孫第878章 停封第289章 白城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