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割地 賠款 納貢

爆竹聲聲中,

迎來了新年,正月初一,改年號爲永徽。

永徽,永遠美好。這個年號,也是告訴天下,繼承貞觀時的政策,繼續沿着太宗皇帝的安排和方向治理大唐,永遠盛世景象。

正旦大朝,四夷來朝。

大食也再次派來使團,大食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伊本阿凡這次派來了心腹重臣前來,向大唐新皇獻上了許多金銀。

皇帝特把武懷玉也請到大明宮,參與談判。

入冬以來,長安還沒下過一場雪,正月裡也是豔陽高照格外暖和。

談判地點在大明宮的御苑。

這座李世民曾經打算給太上皇李淵修建的別宮,經過這麼多年的增建,如今號稱千宮之宮,

據龍首山,南接都城之北。

面積相當於三個凡爾賽宮,四個紫禁城,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

南北五里,東西三裡。

大明宮北,太液池,又名蓬萊。

池中有島,島上有殿閣亭臺。

沿岸也分佈着大量的宮殿、廊院、水榭,氣勢恢宏,太液池更是煙波浩渺,盡顯大唐皇家園林的精美。

大食的使臣,自稱是哈里發的侄子穆阿維葉。

一個穿着白袍,大概五十多歲的老頭,很有氣勢。

長孫無忌對這位蠻夷有幾分不屑,他只顧着跟吏部尚書褚遂良說話。

武懷玉卻是有備而來,

這支大食使團還是如今的波斯大都護武懷義派人送來長安的,他早就把這使團的人調查清楚,並告之了兄弟武懷玉。

武懷玉對於西域那邊的事情還是挺關注的。

“想不到敘利亞總督會親自前來長安和談,你就不怕跟呼羅珊總督一樣,有來無回?”

穆阿維葉雖然自稱是哈里發的侄子,但他還是用了假身份,只說是一名大食哈里發身邊的宮廷將軍,並沒有告之他真實的身份是敘利亞總督,是如今大食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

“武相記錯了吧?”

“哈哈哈,不會錯的,我很清楚你的身份,第三位哈里發的堂侄,你和奧斯曼哈里發,都是來自於倭馬亞家族,你們倭馬亞家族是麥加阿拉伯貴族古萊什部落十二支系中最強盛的一支。

當年你父親艾布蘇富揚,做爲倭馬亞家族的首領,以堅決反對先知而聞名,曾迫使先知和其追隨者遷居麥地那,這一年後來被新月教稱爲紀元元年。

不過當時你堂兄奧斯曼卻是先知最早的追隨者,

你跟隨你父親參加了多次反先知的戰役,直到麥加被先知佔領後,你們父子纔在奧斯曼的勸說下皈依了新月教。

你在二十年前,參加了大食對敘利亞的征服之戰,後來成爲大馬士革總督。

在第二任哈里發被刺殺後,你堂兄奧斯曼成爲了第三位哈里發,他這人聽說比較任人唯親,大肆提拔重用你們倭馬亞家族的人,你也因此被任命爲敘利亞總督。”

“我聽說你奉你堂兄之命,在組建一支大食海軍,準備跟拜占庭海軍決一雌雄,怎麼你卻還僞裝身份前來長安談和?”

翻譯把武懷玉的話一字不差的告訴穆阿維葉,這讓他不由的心驚,自己此行很隱秘,就連大食國內,也僅有哈里發等少數人知曉。

這個唐人宰相是怎麼知曉的?

武懷玉只是微笑的看着對方,很多消息並不全是兄長懷義給他的,而是來自於後世的記憶。

大食經歷了幾個時期,

先知之後,就是四大哈里發時期,

現在的哈里發奧斯曼是第三任,奧斯曼曾先後跟先知的兩個女兒結婚,第二任哈里發遇刺身亡後,奧斯曼繼任哈里發,成爲這個阿拉伯帝國最高首領。

奧斯曼喜歡任人唯親,後來引發暴亂,來自伊拉克和埃及的叛軍包圍了奧斯曼所在的麥地那,八十多歲的他被亂兵砍死。

他死後,先知堂弟兼女婿阿里,被推選爲第四任哈里發,

阿里是阿拉伯英雄,一生在戰場上從未敗績,先知贈他寶劍,並送了一句話,除脊柱劍外無寶劍,除阿里外無豪傑,又把女兒嫁給他。

不過來自麥加另一大家族的阿里,跟倭馬亞家族向來不和,後來穆阿維葉公開挑戰阿里的哈里發地位,挑起了內戰,在阿里被刺殺後,穆阿維葉憑藉強大的實力,成爲了新的哈里發,

但他從開始,破壞了哈里發的選舉制度,而是變成了穆阿維葉子孫世襲,於是後人便從穆阿維葉開始,稱其建立的王朝爲倭馬亞王朝,或稱白衣大食,而把他以前的四位哈里發,稱爲四大哈里發時代,並不把他算在裡面。

西歐現在稱他們爲哈里發國,或是薩拉森帝國,不過大唐一直稱他們爲大食,或白衣大食。

穆阿維葉根本想不到,在遙遠的絲路起點長安,居然還有人如此清楚他的底細。

對面這位武相國,不僅知道他是敘利亞總督,甚至還能說出他在打造訓練海軍,要跟拜占庭海上決戰,

這次他親自來長安,其實就是跟他做爲北線方面軍總指揮有關。在哈里發奧斯曼的指引下,阿拉伯軍這些年確實所向無敵,但卻在波斯遇到了強勁的敵手。

他們拿下了高加索和塞浦路斯,也早就拿下了伊拉克、敘利亞、埃及等地,還差點拿下了整個波斯。

可就是波斯東北的呼羅珊地區,始終拿不下,

這幾年在這裡損兵折將無數不說,甚至連之前拿下的波斯大部份地區,都有丟失的可能。

阿拉伯人想了各種辦法,也發起過無數次進攻,但最後都失敗了,現在無力再進攻,只能被迫防守,還總是捱打。

穆阿維葉做爲敘利亞總督,也是北線總指揮,他的對手是拜占庭,目標是君士坦丁堡,

雖然如今的東羅馬人衰弱了,但並不像波斯薩珊那樣徹底垮了,尤其是他們利用大海防守,阿拉伯軍隊一直難以取勝。

穆阿維葉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多的物資,

他尤其不希望在與東羅馬人決戰的時候,到時唐軍從背後殺過來,現在大唐不僅佔據着波斯東部的呼羅珊,而且在北高加索,還有他們的附庸藩屬可薩汗國。

穆阿維葉主張跟大唐和談,把呼羅珊正式割讓給大唐。

只要能換取來一張和平協議,哪怕是隻能先簽個十年,三十年和平協議,也足夠了。

先專注滅掉東羅馬人,到時再回頭來跟大唐開戰不遲。

甚至若是能夠跟大唐停戰,並達成一些貿易合作協定,那無疑能給一直征戰的大食提供許多補充。

既然打不過,那就別再糾纏不休了。

去年那場大戰,可以說耗光了波斯方面的實力,連呼羅珊總督都成了俘虜了,要是唐軍趁勝反擊,整個波斯都有可能要丟失。

大食無法承受這樣的損失,只能主動求和。

穆阿維葉爲了能夠讓國內的反對派們同意,尤其是爲了能夠讓阿里一派同意,他甚至親自前來大唐。

只是不料,

長安居然會有個人,對他了如指掌,連他們對拜占庭的海上進攻計劃都已經知曉了,這讓他不由的汗溼後背。

大唐跟東羅馬人一直是聯盟關係,

這些絕密消息難道是拜占庭希拉剋略王朝君士坦斯二世皇帝告訴大唐的?

一想到那位絡腮鬍皇帝,穆阿維葉有些頭痛,他在幾年前進攻小亞細亞,洗劫凱撒利亞,但在繼續進攻阿莫里昂時,卻被絡腮鬍皇帝的軍隊擊敗,此後他就再沒能在小亞細亞佔到便宜,

反倒是君士坦斯二世,趁機出兵亞美尼亞,聯合亞美尼亞人將阿拉伯軍擊敗趕走,把亞美尼亞西部併入了拜占庭帝國,

甚至在埃及,在非洲,君士坦斯二世也一直沒有放棄,一直還在跟大食反覆爭奪。

而在小亞細亞和亞美尼亞之戰後,君士坦斯二世皇帝還親自組建了新式的海軍,大食的密探還探查到一個消息,東羅馬人還爲他們的海軍裝備了一種神秘的武器希臘火,據說海戰極爲犀利,而這種武器極可能來自大唐。

穆阿維葉有些慌亂,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

武懷玉仍微笑着看着這個明顯變的不安的老頭,穆阿維葉,未來白衣大食帝國的開國皇帝啊。

也許自己應當把他扣下,或者乾脆讓拜占庭的人刺殺這傢伙。

不過這個念頭也很快壓了下去,這人在大食身份太高,不僅是敘利亞總督、北線方面軍總指揮,而且他還是哈里發奧斯曼的侄子,也是倭馬亞家族的繼承人。

他要是死在長安,不管是拜占庭人刺殺還是什麼,奧斯曼肯定會把賬記在大唐頭上,

搞不好大食有可能就要調整戰略方向,不去跟拜占庭死磕,而是要來波斯呼羅珊死磕了。

這種結果對大唐很不利。

大唐更願意看到大食和拜占庭在西方死磕到底,這才更符合大唐的利益。大唐可以與拜占庭結盟,可以深度合作,但也不可能涉入過深。

控制呼羅珊,其實就是極限了。

深入波斯高原,就鞭長莫及了。

如果大食真有誠心和談,拿出些有誠意的條件來,大唐應當接受的,這也正是皇帝這次把武懷玉都請來參與和談的原因,

不管是前線的武懷義,還是朝中的長孫無忌,都不願意跟大食人繼續這麼死磕下去,覺得沒意義。

去年沒談成,是對方開的條件不行。

首先唐軍現在佔據的波斯地盤,是不可能再吐出去的。

其實,以長孫無忌爲首的許多人,還要個名,要大食向大唐稱臣,不管這個稱臣是不是僅名義上的,但他們就要這個名,納不納貢都不重要,這個名份他們想要。

他們對大食的態度,其實就跟以前中原對漠北草原是一樣的,管你突厥、回紇,你們稱個臣,一切都好說。

不過阿拉伯人如今正是強盛之時,到處擴張,所向無敵,戰無不勝,他們當年一出手就把波斯和拜占庭兩老牌帝國一起揍,可知這些人的兇悍,想讓他們稱臣不可能。

他們更願意按照西方傳統,締結一個和平條約,加個期限,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行。

要稱臣納貢不可能,除非你真能打的他們抗不住。否則就跟羅馬人跟蠻族一樣,蠻族跟你稱臣,但你得給他們黃金,

用賞賜的名義,實際上是交保護費。

武懷玉記得奧斯曼好像是在幾年後才被殺的,而阿里好像也只當了五年的哈里發就被刺殺。

這麼算來,穆阿維葉大概十年後,就能成爲第五任哈里發,開創倭馬亞王朝了。

談判正式開始,

長孫無忌主持談判,眼裡對這些白袍子大食人盡是不屑,開口就要整個波斯,還要大食稱臣納貢,每年進貢金銀,以及還要他們和親公主。

大食人自然不肯,

穆阿維葉一直低頭在思考着什麼,幾乎都是他的手下在談判。

第一場談判,沒達成半點結果。

穆阿維葉請求跟武懷玉單獨談談。

武懷玉笑着提出就在這談,而且還得有幾個大唐官吏參與。

穆阿維葉面對武懷玉的微笑,盡是無力感。

雖然在大食,穆阿維葉統兵打仗不及阿里,但也是排的上號的猛將,尤其是手握重兵,封疆大吏,又是倭馬亞家族繼承人,

可沒想到在長安,居然會被人查的如此清楚。

“我們真心希望與大唐締結條約,和平共處。”穆阿維葉道。

武懷玉給他倒了杯茶,

“大食不想兩線作戰,也沒本錢跟大唐繼續作戰,選擇與大唐休兵罷戰是你們唯一的出路,”

“我知道你正在打造戰艦訓練海軍,想要擊敗拜占庭海軍,甚至直接圍攻君士坦丁堡,

我只能說,你們這想法很好,但我大唐做爲拜占庭的盟友,不會允許你們成功。”

穆阿維葉仔細的聽着武懷玉的語氣,看着他的表情,雖然聽不懂,但他仍在認真聆聽和觀察,然後再聽翻譯的話,

“大唐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干涉我們與拜占庭的戰爭?”

武懷玉端着茶杯品嚐,

緩緩道,“波斯薩珊曾與我大唐締結友好盟約,我們曾經約定攻守同盟。你們大食侵略波斯薩珊,薩珊皇帝向我大唐求援,我大唐按盟約出兵,

你們大食不但沒有停下侵略的腳步,還主動進攻我大唐軍隊,這是主動對我大唐挑釁宣戰,

這戰事是你們挑起來的。”

穆阿維葉果斷的道,“我們願意停止戰爭,並願意把呼羅珊割讓給大唐。”

“這些不夠。”

武懷玉讓人取來一張地圖。

曾經的波斯薩珊帝國的地圖,全盛時的波斯薩珊王朝面積極廣,武懷玉手指在地圖上一劃,

划走了薩珊合成時一半,幾乎整個波斯高原都納入進來。

差點劃到兩河流域去了。

穆阿維葉搖頭,這個條件難以接受。

於是雙方討價還價。

北邊呼羅珊高原,南邊錫斯坦盆地,波斯東部那一大塊地方,全被武懷玉划進來了,南邊直抵大海,

北邊武懷玉也往西延伸了一塊,直接接上了裡海的東南角。

穆阿維葉看着武懷玉最終劃出的不可退讓的界線,陷入深深沉思。

呼羅珊這塊地方很重要,曾經波斯人的興起之地,更是通往河中、吐火羅等地的必經之地。

如果讓大唐佔據了,那以後就沒機會往東北方向擴張。

而武懷玉圈下的另一塊地,呼羅珊下面那片地直達大海,這片地很荒涼乾旱,十分落後,但若是歸了大唐,無疑能讓呼羅珊更穩固,同時也阻斷了以後往東邊擴張的可能。

當然,呼羅珊西邊突出的那塊地直達裡海東南岸,其實也很重要,這地圖上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這塊地盤價值卻很高,

也是貿易交通要道。

這位武相劃下一條線,其實就是封堵了他們大食以後任何東進或北上的可能。

“這些地,現在全都在我大唐軍隊的控制下,”

“去年一戰後,我大唐的實際控制線遠超於此,你很清楚。”

武懷玉在地圖上指了指,“南高加索可以歸你們,包括波斯薩珊其它土地,但是,

你們每年得向大唐進貢一萬八千磅黃金,”

“你不用急,這個數沒多要。”武懷玉道,要知道波斯薩珊和拜占庭打了上百年,雙方你來我往的各有勝負,敗的一方便要花錢買和平,每次多的時候賠三四萬磅黃金,少的時候也是要賠幾千磅。

“可以先簽個三十年和平協議,每年一萬八千磅黃金。”

這個數字,也是當年波斯、拜占庭賠來賠去的一個差不多的數字了,也沒多要。

但穆阿維葉還是無法接受。

又是好一陣的討價還價,最後穆阿維葉的條件是大唐和大食簽訂一份三十年的和平條約,大食每年向大唐進貢黃金一萬一千磅。

大食和大唐瓜分波斯領土,呼羅珊、錫斯坦以及裡海東南部的那塊土地都劃給大唐,其餘波斯土地都歸大食,唐軍撤出那些劃給大食的土地。

這個條約還約定,大唐不得再幹涉大食和拜占庭的戰爭,不得向拜占庭提供軍隊、武器等任何援助,包括大唐的附庸可薩汗國、吐火羅汗國也不得再向拜占庭提供軍隊、武器、糧草等支援。

穆阿維葉本來還想讓大唐對拜占庭禁止貿易,但武懷玉沒理他這條。

而大食與大唐開展更全面的雙邊貿易,甚至是關稅方面優惠等,大唐不僅開放呼羅珊的陸路通道和邊境關口,同時雙方也加強海上絲路貿易,交州、廣州、泉州、漳州、福州、溫州、呂宋等港口向大食海商開放貿易,並給予關稅優惠等。

按協議,波斯的第一筆一萬一千磅黃金進貢交給大唐後,這合約就算正式生效,有效斯三十年,到期可以續約。

這些是明面上的條款,還有沒落到紙上的條款。

這沒落到紙上的條款,就是武懷玉承諾大唐會支持穆阿維葉,支持他將來繼承奧斯曼的哈里發之位。

奧斯曼已經七十多歲了,也沒幾年日子了。

但是哈里發繼承最有力的競爭者無疑是阿里,穆阿維葉各方面都要差些,但穆阿維葉野心很大,

武懷玉也是看中這一點,所以主動提出會支持他將來競爭哈里發,甚至表示若穆阿維葉競爭失敗,到時還可以支持他起兵爭奪。

武懷玉的這些沒落到紙面上的承諾,讓穆阿維葉極爲心動。

這個和平條約能夠達成,則唐軍不再支持拜占庭後,那麼穆阿維葉有信心,能夠在接下來的海戰中擊敗拜占庭海軍,就算攻不下君士坦丁堡,但只要能贏得這場勝利,那都能爲他帶來巨大的功績和聲譽,

再則,

波斯這邊,本來現在就是阿里一系的地盤,割讓了也不心疼,削弱的也是阿里一系。

至於展開全面海陸貿易,穆阿維葉自然也是支持的,想以前波斯和拜占庭百年戰爭,中間還捲入西突厥、厭噠、吐火羅等,其實就是爭奪貿易路線,爭奪巨大的貿易利益。

如今大食滅了波斯,這巨大的絲路貿易利益,大食人自然清楚。

若是因爲戰爭,導致貿易之路被封堵,損失最大的還是大食。

而武懷玉也是跟穆阿維葉達成私下協議,接下來的貿易中,會對倭馬亞家族加大合作。

要爭哈里發,不僅需要軍隊,更需要錢財。

野心勃勃的穆阿維葉,感覺這次自己來對了,雖然被發現了身份,可結果意外的好。

“我馬上回麥地那,向哈里發稟報和談結果,一定會促成這次三十年和約。”

武懷玉笑了笑,“總督不必如此這般着急回去,萬里迢迢來一趟也不易,回去時總得多帶些東西走,中原這麼多好的商貨,絲綢瓷器茶葉等等,都多帶點,我可以給你安排最好的貨,最優惠的價格,”

合作現在就開始。

穆阿維葉激動的都想喊武懷玉兄弟了。

會談結束,穆阿維葉感激的離去,

殿中一直安靜的負責記錄的那幾個官吏,心中震驚無比,他們沒想到武相一個人,輕鬆的就讓那位大食皇帝的總督侄子,就這樣同意了這割地、賠款的條款,就差讓大食稱臣了。

一年一萬一千磅黃金進貢,

按剛纔武相跟那總督的約定,這一萬一千磅貢金,實際換算就是每年十一萬大唐兩黃金。

當武懷玉來到紫宸殿見皇帝,把談判的結果告訴皇帝后,

李承幹都不由的很驚訝,

“一年進貢十一萬兩黃金?”

“其實也沒多少,不過價值八十八萬貫開元通寶而已,朝廷如今每年酒稅都超過百萬貫,內外銷茶稅數百萬,鹽稅破千萬貫。”

十一萬兩黃金,這要是個人財產,確實很多,但放在如日中天的大唐,並不算多。

大唐僅是個酒稅,一年都收一百多萬貫了。茶稅,都是三百萬打底。至於鹽稅,更是年收過千萬貫,

其它的什麼商稅、礦課、市舶關稅等等,每項都是動則百萬計。

更別提國家正稅的兩稅了。

其實波斯和薩珊以前交戰百年,打輸了就賠款,動則萬磅幾萬磅黃金,那也是因爲這筆錢對於一個老牌帝國來說,確實也不是很多,國庫是能夠支付的起的,拜占庭還經常被各種蠻族打,沒辦法時只好掏黃金交保護費,

大食是個新興帝國,從阿拉伯半島到埃及,再到伊拉克敘利亞波斯高加索,地盤極廣,他們比薩珊有錢多了。

這一年一萬一千磅真掏的起,而且按與武懷玉約定的全面貿易,大食可以從貿易中獲得巨大利益,輕鬆就能把那點賠款賺回來。

“如果大食真能按此協議割地賠款併合作貿易,我大唐倒也不虧。只是,這個穆阿維葉真能讓大食哈里發簽訂這條約嗎?”

“肯定能,”

武懷玉又解釋了一番穆阿維葉真實身份,以及對他的承諾。

李承幹對於武懷玉給穆阿維葉開出的承諾並不在意,在他看來,這也不過是一種分化拉攏敵人的策略罷了,以前大唐對突厥就最喜歡這樣搞。

“那就把這個送到政事堂。”

協議送到政事堂後,不出武懷玉意料,長孫無忌駁回了,他在知曉這協議是武懷玉跟大食使臣達成的後,甚至公然說武懷玉喪權辱國,還置疑武懷玉是從中收受了大食人的賄賂。

皇帝李承幹看着被國舅駁回來的協議,面色陰沉。

他想起了先帝曾經對他說過的關於國舅的一些話,先帝曾告誡過他,將來他繼位後,不可再用武懷玉、長孫無忌爲相,還說長孫無忌貪戀權勢等。

但先帝駕崩後,承幹還是立馬就把武懷玉和長孫無忌召回朝中,

他曾認爲,

一個是親舅,一個是老師,有這兩位既有能力又還年輕的元老輔佐,肯定能夠繼續延續貞觀盛世。

既召回老師武懷玉,又召回元舅長孫無忌,其實也是存了點相互平衡之意,再加上個李績,朝中以這三駕元老爲首,再加上他東宮時的幾個心腹張行成、高季輔他們,

也不至於說他這個新皇會被架空。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老師回朝後,並不願意在中樞主持朝政,表現的很淡然,反倒是這個親孃舅,不僅到處伸手攬權,還一直黨同伐異。

最重要的是,他在舅舅這裡感受不到多少皇帝的至尊無上,反倒是經常能感受到這舅舅越俎代庖,

一而再,再而三。

褚遂良的事幾度讓李承幹心中不滿,而且現在還越來越跋扈,毫不收斂。

他不由的又看向御案上的另一道被駁回數次的旨意,

那是他要追封武良娣爲皇后的旨意,並追封武良娣父親爲周王。

當年東宮麗正殿一次失火,把他最寵愛的武良娣燒死了,這事承幹一直意難平。如今他做了皇帝,便想追封這個最懂他疼他的女人爲皇后,可不料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卻一再反對,堅決不肯讓步。

這國事、家事,

不經國舅同意,便沒法繼續。

皇帝的旨意,也不好使。

李承幹揉捏着太陽穴,也許先帝當年說的對,就不能讓長孫國舅再回朝爲相。

國舅爲何就不能學學國師呢,爲何對權勢這般貪戀,

本來想平衡政事堂,可現在看來大錯特錯了。

跋扈專權的長孫國舅,跟淡泊名利的武國師一對比,越發讓皇帝不滿了。

一聲長長的嘆息。

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1123章 赤心第1204章 西域之王武平章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1250章 乞公等高擡貴手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986章 絕不贊成和親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1135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3章 渭北三原第1320章 應戰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347章 颯露紫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7章 至寶丹藥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1221章 君心難測猜疑間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60章 太子特授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52章 春風得意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1241章 你還想悔婚不成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1129章 雨夜第140章 後院起火第743章 勢不可擋的少帥第95章 秘密武器第609章 賜婚永樂縣主第25章 武氏家族第81章 由我接管第1069章 詔停世封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334章 翼國公府降麒麟第692章 銀花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24章 九五至尊第601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1180章 太上國王第596章 開竅了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631章 萬歲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182章 戰神吐血第763章 獨孤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628章 彈劾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931章 皇長孫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91章 戰鋒絞殺第1135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00章 高處不勝寒第1323章 引咎辭職第588章 樊川第1152章 還能勝麼第332章 隔岸觀火斬樑皇第1287章 寧做懷玉妾,不爲尉遲妻第1154章 庭州第151章 從龍立功第469章 黑龍堡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526章 清夷初戰摧拓羯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1162章 叛逃漠北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713章 武閥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1289章 太平公主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66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48章 名達天聽第227章 太子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1039章 復國第1289章 太平公主第673章 立政殿中
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1123章 赤心第1204章 西域之王武平章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1250章 乞公等高擡貴手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986章 絕不贊成和親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1135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3章 渭北三原第1320章 應戰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347章 颯露紫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7章 至寶丹藥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1221章 君心難測猜疑間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60章 太子特授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52章 春風得意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1241章 你還想悔婚不成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1129章 雨夜第140章 後院起火第743章 勢不可擋的少帥第95章 秘密武器第609章 賜婚永樂縣主第25章 武氏家族第81章 由我接管第1069章 詔停世封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334章 翼國公府降麒麟第692章 銀花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211章 殺人誅心更搶婚第24章 九五至尊第601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1180章 太上國王第596章 開竅了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631章 萬歲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182章 戰神吐血第763章 獨孤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628章 彈劾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931章 皇長孫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91章 戰鋒絞殺第1135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第1080章 收養晉陽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00章 高處不勝寒第1323章 引咎辭職第588章 樊川第1152章 還能勝麼第332章 隔岸觀火斬樑皇第1287章 寧做懷玉妾,不爲尉遲妻第1154章 庭州第151章 從龍立功第469章 黑龍堡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526章 清夷初戰摧拓羯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1162章 叛逃漠北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713章 武閥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1289章 太平公主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66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48章 名達天聽第227章 太子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1039章 復國第1289章 太平公主第673章 立政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