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海池龍舟論賞罰

長安。

太極宮中,李世民在北海泛舟,身邊是長孫無忌、房玄齡和侯君集、張亮幾個心腹。

“獨孤彥雲的諡號、封贈都擬好沒?”

天氣炎熱,太極宮中低窪悶熱,加之心煩意亂,皇帝顯得有些憔悴。

“太常寺擬諡號爲壯。”房玄齡道。

太常寺負責擬諡,太常卿、少卿負責給大行皇帝擬諡號,而三品以上大臣諡號由太常博士擬。

擬好後上交尚書省議諡,議好後由禮部尚書撰寫諡議文提交給政事堂。

能夠得諡號的都是三品以上職事官,親貴大臣。

“太常擬諡壯,”

李世民聽到這個諡號捋胡沉吟,在西漢以前,諡法裡是沒有壯的,壯和莊一定程度上通用,其含意較多。

長孫無忌解釋,“兵甲亟作曰壯、叡圉克服曰壯、勝敵克亂曰壯、死於原野曰壯、屢徵殺伐曰壯、威而不遂曰壯、好力致勇曰壯、威德剛武曰壯。”

曹魏集團有六人得諡壯,許褚、文聘、龐德、張郃、徐晃、曹體,

關羽諡號壯繆。

李世民聽到擬諡壯,

想到的是死於原野曰壯、威而不遂曰壯、好力致勇曰壯,

最後也想到勝敵克亂曰壯。

身爲右武侯大將軍、安東副都護、歷陽郡公,做爲北征山奚的副總管,戰死於沙場,大石溝大敗全軍覆沒,

這個諡議的還算比較符合的。

獨孤彥雲輕敵冒進,導致全軍覆沒自己也兵敗身亡,如果不是從龍擁立之功,只怕還要被彈劾追責問罪的,

甚至有可能剝奪封爵食邑。

當今天子比較念舊情,就比較照顧獨孤彥雲了。

臣子諡號中,文臣中最高的是文正,武將最高的是忠武,

兩個字諡號比一個字的好,尤其是文臣諡號帶文,武將諡號帶武。

現如今,文臣裡諡號最好的其實叫文貞,到宋朝時才改爲文正最高,那是因爲避宋朝皇帝趙禎諱而改的。

獨孤彥雲夠不上武,更夠不上忠武、武穆、景武等,但叫壯,李世民覺得好像故意在指死於原野、威而不遂、好力致勇這些。

雖是美諡,聽着卻引發不好聯想。

“獨孤彥雲從龍擁立,屢立戰功,”李世民給他改了個諡,“不如諡襄,”

襄,闢土有德、甲冑有勞、因事有功,

比起壯也好的多。

再怎麼樣,獨孤彥雲這從龍、擁立之功,那是抹不去的。

皇帝親自給獨孤彥雲賜諡,自然也就用不着再擬諡、議諡,直接交太常寺、禮部負責撰寫諡文、準備諡冊便是。

“追贈獨孤彥雲幽州都督贈燕國公,令其子獨孤謀襲歷陽郡公爵,降恩特許襲一半真封,賜羽葆鼓吹班劍······綴朝一日,”

這既是對心腹的恩賞,也是對關隴貴族將門的照顧了。

雖然兵敗折師,但李世民也不想再過多追究,就隨着蓋棺落定吧。

海池上風平無波,稍顯悶熱。

李世民沉默着。

似在出神。

良久後,他才道,“近來不少人彈劾武懷玉,”

幾位皇帝心腹都沒開口,等着皇帝繼續說,其實皇帝說的最近不少人裡,就有侯君集,他最近確實沒少彈劾武懷玉,甚至在不少公開場合指責武懷玉,說都是因爲他故意挑起邊釁,逼反北山奚胡,然後又讓剛到幽州不瞭解燕北地形情況的獨孤彥雲帶兵,導致損兵折將等。

御史臺也在他的授意下,沒少對武懷玉上彈劾章,

可是沒料到的是,皇太子前幾日居然在參加朝會聽政學習結束後,殿外叫住侯君集跟他理論了一會,說武懷玉有功無過,侯君集身爲蘭臺長官,卻有亂攻擊之嫌。

侯君集也沒想到,皇太子會在散朝時金殿廊下跟他說這些,甚至還引的不少大臣駐足,最後還讓皇帝知曉,特意把他們叫去問話。

侯君集身爲御史大夫,又是宰相,但他並不想得罪太子,也不敢得罪。

所以這些天,侯君集也老實了許多。

皇帝頓了頓,看了侯君集一眼。

“北征山奚,大石溝一戰,詳細的經過,朕也已經從各方面都瞭解清楚了,此事確實是獨孤彥雲輕敵冒進,不聽武懷玉將令所致,武懷玉連下十三道軍令叫停他,可他卻不聽,反而加速行軍甩開主力,被山奚十三連敗給誘的沒了半點警覺,最終被引入大石溝全軍覆沒,

朕很心痛,”

“此事跟武懷玉無關,”皇帝下結論。

侯君集忍不住,“陛下,武懷玉是北征主將,當時我唐軍五路進攻,獨孤彥雲是跟隨武懷玉一路的,在他大營中,獨孤彥雲一副總管,能夠帶走五千兵馬,他還不能攔下,最後全軍覆沒,武懷玉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皇帝瞥了他一眼。

“獨孤彥雲一意孤行,武懷玉攔了,也追了,”

“那也有責任。”侯君集也是拗起來了。

“玄齡?”

“五千兵馬全軍覆沒,獨孤彥雲負主要責任,武懷玉也確實有失職之處,”

長孫無忌這個時候也附和,“確實也有責任。”

死了個大將軍,一個實封功臣,還覆沒了五千兵馬,當然有責任,但武懷玉的責任也是有限的,大家心裡都明白,

這種事情可大可小,就看皇帝最終想怎麼處置而已。就好比武德七年太谷之戰,七萬唐軍全軍覆沒,主帥張瑾獨身逃脫,事後皇帝也沒怎麼追究,甚至還仍委他爲關中十二軍的一軍主將之位。

至於被俘虜的行軍長史、中書侍郎溫彥博,甚至在被贖回來後,也很快拜了宰相。

武懷玉和獨孤彥雲都是皇帝心腹,

真要說起來,武懷玉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只怕要比獨孤彥雲高些,獨孤家族是關隴貴族核心家族之一,可武家現在是大唐最熾手可熱的新貴。

兩人還都是皇帝親家,但武懷玉不論官職爵位都比獨孤彥雲高,況且獨孤彥雲兵敗身死,全軍覆沒了,但武懷玉可是打贏了這場北征山奚之戰,還贏得很漂亮,拓地數百里,俘斬十餘萬。

爲大唐東北,消除了一個極大的威脅,能保幽燕二三十年的安定。

“陛下,武懷玉一人身居數職,根本顧不過來,”侯君集又在進言,

許久之後。

李世民做了處置。

武懷玉北征山奚有功,加官檢校兵部尚書,賜馬十匹、奴百口,田千畝。

因獨孤彥雲等五千將士戰死,罰銅二十斤。

武懷玉的官職也進行調整,

皇六子李愔加封爲燕王,遙領幽州大都督職,武懷玉改爲幽州大都督府長史,代爲出牧。

營州復置都督府,分營州白狼水以東地,復置遼州,隸營州都督府。

而新得北山奚胡之地,灤河河谷、瀑河河谷等地,設立威、昌、崇三州,隸屬營州都督府。

營州都督府都督營、遼、威、昌、崇五州,程咬金任營州都督兼安東都護,兼管松漠都督府契丹部落。

而幽州都督府的燕州,改爲嬀州,山北白河、潮河等地,新設燕州。

幽州大都督府,都督幽燕嬀檀薊平六州,易莫瀛滄營五州不再歸屬幽府統領。

武懷玉改爲幽州大都督府長史、幽州刺史兼經略軍使。

蘇烈仍是幽府司馬兼嬀州刺史,兼清夷軍使。

衛孝節調營州都督府長史,兼安東都護府長史兼遼州刺史。

李孟嘗任安東都護府副都護兼威州刺史,治承德。

薛萬淑任薊州刺史兼靜塞軍使。

這個結果出來,有些出人意料,又似在情理之中。

武懷玉的賞賜不算高,所謂馬十匹奴百口田千畝,根本不值一提,也就加的檢校兵部尚書有點份量。

但皇帝讓自己才幾歲的兒子李愔封燕王遙領幽州大都督職,讓武懷玉改爲長史,雖仍主持都督府事務,但長史僅從三品,大都督卻是從二品,

另外營州從都督府劃出,設立都督府,而且是由營州都督程咬金兼任安東都護,營州都督府長史衛孝節兼都護府長史,副都護兼威州刺史。

實際上安東都護府,跟幽州都督府沒有關係了,而是跟營州都督府緊密掛鉤。

朝廷又派出兩員大將到東北,一是接替獨孤彥雲做副都護的李孟嘗,玄武門九將之一。

另一個薛萬淑,薛萬均和薛萬徹哥倆的大哥,右領軍將軍、樑郡公,這位來幽州做薊州刺史,肯定也是有深意的。

武懷玉既不再是大都督,也不再兼都護。

不過皇帝加了一句,饒樂都督府和安北都督府,由幽州大都督府協同監管。

在三蕃事務上,安東都護府有最高權限。

侯君集挺不服氣的。

僅罰銅二十斤,這算什麼懲罰?

可皇帝已經不想再談了,

皇帝起身,讓龍舟靠岸,今天的議事結事。

“其實翼國公這次也是冤,明明立了大功,可因獨孤彥雲,最後反而大都督變成了長史,還免掉了安東都護兼職,

手頭的兵,都一下子少了兩萬,”離開禁苑時,張亮笑着勸侯君集不要再揪着不放了。

“五千將士性命,就罰銅二十斤?”

“這也不能全怪武懷玉啊,你再這樣扯着不放,莫不是想跟武懷玉換個位置,他留到政事堂爲相,你去幽州做長史?”張亮嘿嘿笑着。

侯君集怔了一下,然後閉嘴了。

真要換,他可不願意。

“這個事啊,陛下既然已經做了決定,那就遵從旨意辦吧。”張亮提醒這位老兄。

侯君集湊近張亮,壓低聲音問,“你們六扇門真沒有查出獨孤彥雲的死有沒有什麼問題?”

“我早就不管刑憲司的事了,我現在是殿中監,管的殿中省的事。”

“哦,對,你們殿中省下好像有個新建的皇城司,對吧,好像也管這些吧,有沒有些內情,我不信就那麼巧合,獨孤彥雲剛被聖人派到幽州,還沒一個月,就戰死了,還全軍覆沒,太巧合了,我不信。”

“你信不信都是這樣,反正我信了,聖人也信了。”

第661章 象牙侯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325章 皇帝的抉擇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928章 奢侈一回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498章 衣錦還鄉第1184章 黃沙北風起戰馬雪中立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217章 千金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472章 慶餘年第878章 停封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744章 談條件第267章 槊挑羅藝第1214章 當堂對質龜茲宮第504章 范陽盧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274章 鬥奴第635章 臣惶恐第940章 龍涎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1119章 沙陀人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349章 妻妾成羣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1239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66章 出征隴右第926章 德不悅上第86章 臨危受命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950章 輟朝五日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742章 馮家軍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326章 終章:梁園歌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1107章 玄武門第1290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839章 防禦守捉營第1083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1083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1165章 烽煙起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600章 香得嘞第1147章 大唐西州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1252章 改封楚國再分封第86章 臨危受命第937章 新世界第5章 戰神鄰居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1303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第1192章 一樁宮廷醜聞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729章 老狐狸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第1140章 讓他們搶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第235章 使持節第422章 黃金冊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754章 廣州第794章 心病難醫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1118章 夜無眠第1148章 料敵先機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943章 新金山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14章 烏雲踏雪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1159章 焉耆龍王第943章 新金山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1116章 三面包圍第54章 分紅犒賞第950章 輟朝五日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
第661章 象牙侯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325章 皇帝的抉擇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928章 奢侈一回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498章 衣錦還鄉第1184章 黃沙北風起戰馬雪中立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217章 千金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472章 慶餘年第878章 停封第1146章 暗流涌動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744章 談條件第267章 槊挑羅藝第1214章 當堂對質龜茲宮第504章 范陽盧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274章 鬥奴第635章 臣惶恐第940章 龍涎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1119章 沙陀人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349章 妻妾成羣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1239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66章 出征隴右第926章 德不悅上第86章 臨危受命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950章 輟朝五日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742章 馮家軍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326章 終章:梁園歌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1107章 玄武門第1290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839章 防禦守捉營第1083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1083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1165章 烽煙起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600章 香得嘞第1147章 大唐西州第893章 冊拜司空第1252章 改封楚國再分封第86章 臨危受命第937章 新世界第5章 戰神鄰居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1303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第1192章 一樁宮廷醜聞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729章 老狐狸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第1140章 讓他們搶第1258章 此乃陛下家事也第235章 使持節第422章 黃金冊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754章 廣州第794章 心病難醫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1118章 夜無眠第1148章 料敵先機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943章 新金山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14章 烏雲踏雪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1159章 焉耆龍王第943章 新金山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1116章 三面包圍第54章 分紅犒賞第950章 輟朝五日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