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長嘆一聲

第932章 長嘆一聲

九成宮,圍場。

皇帝策馬奔馳,在馬上手持三眼銃瞄準一隻奔跑的雄鹿,

砰的一聲,雄鹿應聲倒下,

江夏王在後面高聲讚道,“相距五十步,陛下奔馬上一銃命中奔鹿,好銃法,左右神機營的火銃手都比不過。”

皇帝勒停御馬,緩步來到鹿前,

那一銃正好命中雄鹿的頭,銃裡裝的鉛彈,雖五十步外射擊,這一銃依然直接斃命。

左屯衛將軍、駙馬都尉薛萬徹笑道,“陛下本就善射,昔建天策府,弧矢制倍於常,且百發百中,通向射洞門闔。”

左驍衛大將軍、樊國公段志玄道,“箭穿七紮,弓貫六鈞,想當年,那是大業十三年,魏刀兒進犯太原,太上皇率兵與之交戰,被困陣中,陛下見情形危急,以輕騎突圍而進,射之,所向皆披靡,拔太上皇於萬衆之中也。”

加號鎮軍大將軍行右驍衛大將軍的譙國公柴紹也在一邊道,“當年陛下與宋金剛相持於柏壁,有一次爲敵軍所圍,陛下以比羽箭射殺其驍將,賊騎乃退。”

而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保衛國公李靖騎馬上來,聽到他們說這些,也道,“武德三年,陛下率軍圍攻洛陽,在慈澗遭敵將單雄信襲擊,幾爲所敗。陛下左右射之,無不應弦而倒,萬軍之中還俘獲其大將燕碩!”

“這三眼銃雖也有許多缺點,但也有不少可取之處的,這鉛子在三五十步內,確實很猛,”

但三眼銃很簡單,主要就是個三聯的鐵管,只要有材料工匠,可以源源不斷的打造出來,不需要漫長的週期。

李靖自辭相後,現在偶爾應召陪陪皇帝狩獵或是喝酒,其餘時間都在家裡寫他的兵書,

三眼銃等火器,這位軍神也是很看重的,畢竟這是位用兵大家,任何新武器的革新,必然會帶來戰術的革新,這是不能忽視的,“老臣覺得三眼銃最厲害的地方應當是跟弩一樣,不需要年輕力壯膂力強,也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哪怕老人小孩端起三眼銃,只要有一定數量,三段式射擊,也能發揮出驚人的殺傷力,”

唐軍裡的弓手,那都是最強壯的漢子,高大魁梧力氣壯,還得是長年累月的訓練,

但三眼銃這玩意,精度確實不行,射程也不行,李世民做爲一個擅射的君主,也是練了許久纔有現在的五十步一銃擊殺奔鹿的本事,

可還是那句話,固然三眼銃缺點多,但優點也有,上手簡單,可以三發,如果是三段式的齊射,基本上就不需要考慮什麼射程精度這些了,但其巨大的聲響,犀利的殺傷,還是很了得的。

甚至在製造上來說,三眼銃其實很簡單,比起弓的製作,時間更短,成本更低,一張戰弓的製作週期可是很長的,其各種材料既不易得也成本不低,

圍獵場上,

所用引線鉛子,製做的量大,成本也是不斷降低的。

“哈哈哈,好漢不提當年勇,俱往矣!”

他還擅騎射,喜歡衝鋒破陣。

北衙禁軍輕騎們奔馳圍趕獵物,

一個個驍勇無比,

一個優秀的弓箭手,不說百裡挑一練出來的,但確實不容易。

李世民下馬,看着那頭倒地的鹿,

如今皇帝的北衙八營,基本上就都列裝了三眼銃,

段志玄嘿嘿笑道,“這玩意騎兵們裝備確實不錯,對陣時可以先轟上三發,短兵相接的時候,還能當鐵骨朵用呢,粗糙但好使,咱們的騎兵經過訓練後,能夠適應這銃聲,

但敵人哪見識過這個,咱們襲營的時候,這玩意更是能出其不倍,”

李靖道,“三眼銃也試用幾年了,雖無法取代弓弩,但仍不失爲一件不錯的軍中利器,騎兵步兵皆可用。”

李世民更是打小練就神射,而且他不僅箭術好,且他的弓和箭都比別人的強,挽強弓用大箭,

“打吐谷渾肯定好使!”段志玄道。

李世民跟府兵裡的弓手一樣,也是手長力大,除了擅用弓射,而且擅用大刀。射完揮刀,那是能夠將敵騎人馬俱劈碎的猛人。

李世民聽到大臣們說起這些往事,哈哈大笑。

皇帝看着這些精銳無比的將士,目光中也是充滿自信,

這兩年,李世民除了年頭和年尾在長安,其餘大半年時間都在九成宮,一邊陪皇后在這邊療養,一邊在這裡親自訓練禁軍,

說到射箭,當今貞觀天子確實是自古以來歷代君王中難得擅射者,又或者說李世民這箭術,其實也算的上家傳,太上皇李淵就是個神射手,在河東剿流賊時,曾經連發七十餘箭,跟開無雙割草一樣。

他還從各軍中抽調軍官們前來輪番訓練,

皇帝以狩獵爲名,實則在練兵。

既練兵也練將,皇帝早就以吐谷渾爲演練對象,一衆大將沙盤推演,制訂一套又一套的西征吐谷渾的戰術。

滅吐谷渾,早就在皇帝的計劃之中了。

楊廣曾經征服吐谷渾,滅吐谷渾後設立西海等四郡,李世民做爲天可汗,當然不會比楊廣差,

不僅貞觀軍方一直力主要幹吐谷渾,李世民也早就計劃着要滅吐谷渾了,只是李世民不急,

一直在做準備工作。

征服吐谷渾對大唐來說,有挑戰,但大家都有信心,畢竟楊廣當年曾經打過樣。

楊廣的經歷就是大唐的經驗,

滅吐谷渾的困難,一是高原反應,二是糧草難繼,三是敵軍若敗則向偏遠逃竄,追擊不到,撤軍後他們就會捲土重來。

當年楊廣表面上滅了吐谷渾,設立了四郡,可實際上伏允雖敗,卻沒亡,南奔雪山,隋軍走後伏允就捲土重來。

說來吐谷渾也是遊牧部族,唐軍有打突厥的豐富經驗,

“吐谷渾東西四千裡,南北兩千裡,地廣人稀,就怕吐谷渾避戰,他們甚至可能燒草堅壁清野,”

李靖這時再次提出自己的主張,

“陛下,打吐谷渾準備已久,時機差不多已到,雖然困難還不少,但老臣主張簡帶精銳,帶少量糧草,深入敵境,就是要打吐谷渾一個措手不及,趁其尚未走險,良將精兵,長驅疾進,彼不我虞,必能成功。”

柴紹也是十分熟悉吐谷渾的大將,贊成道,“臣也支持衛公之策,若發大軍,則敵必潛遁遠走,山障爲阻,討之實難,” 他們的這計劃,其實還是當年擊頡利的那套。

擒賊擒王,

突其不意,直搗王庭,

跟遊牧民打仗,不能是中原那一套,一城一地爭奪沒有半點意義,只有尋其主力,殲滅有生力量纔是唯一制勝之道。

兵出動越多,越不容易出其不意,且兵馬越多,後勤補給難度越大。

所以只能是出動騎兵精銳,攜帶少量糧草,出其不利的突襲,直插汗庭。好在伏允的汗庭就在青海湖邊,對於唐軍來說雖有險阻但也不算太遠。

當然李靖柴紹他們的主線,也有人不支持,

“萬一不能一舉擒住伏允,吐谷渾焚燒野草堅壁清野,逃入偏遠,如之奈何?我軍兵馬不足,糧草無繼,又無野草,這仗就打不了了。”李道宗比較謹慎。

李靖的回答則是,“我們兵出兩路,兩路包抄伏允,兵行神速,犁庭掃穴。”

說着李靖還拿出三眼銃,

“到時騎兵每人配兩支三眼銃,再配一些掌心雷、火箭,遇吐谷渾敵則以火器突襲,不許戀戰,直奔汗庭!”

“只要能夠圍住伏允,那我們就可以趁吐谷渾兵馬合圍之前,擒斬伏允,殲其汗庭精銳,然後獲其雜畜草料爲糧,再各個擊破吐谷渾諸部!”

李靖請纓,“老臣願領兵伐吐谷渾!”

柴紹薛萬徹段志玄李道宗契苾何力等紛紛請戰。

李世民沉思片刻,討伐吐谷渾,已經醞釀好幾年了,各種戰術都研究過,李靖他們的這種精兵奔襲直搗王庭的戰術,也早討論過許多次了,李世民也是傾向於此的,

“好,那就李靖率北路軍,薛萬徹、李君羨、樊興、契苾何力爲副將,”

“李道宗率南路軍,段志玄、牛進達、薛萬鈞、侯君集爲副將。”

北路軍的任務就是犁庭掃穴,與天柱王所率吐谷渾主力作戰,攻擊吐谷渾王城。

而南路軍的任務是包抄攔截,圍堵國王伏允,防止他往南面党項逃竄。

君臣們正商討的熱火朝天,滿面紅光,

內侍監張阿難進來,

“陛下,長安急奏,黃、淮大水,淹三十州,”

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愣住,

許久之後,長嘆一聲,再沒有精神去討論南北兩路滅吐谷渾之戰了,

“徵吐谷渾之事暫停,”

李靖等人也只得是心中一陣長嘆,攘外必先安內。

黃淮大水,朝廷此時自然不適合再發動滅國之戰了,

“準備一下,明日回長安。”李世民擺擺手,去年黃淮大水,這今年又大水,動則三四十州受災,就算如今朝廷有些積蓄,可也經不住這樣來。

次日,

李世民便急匆匆的開始返京,

九成宮門前,

皇帝翻身上馬,正待起行,

長安又有急報來。

李世民眉頭皺起,接過,打開閱覽,卻是越看越高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皇帝這突然的大笑,讓大家疑惑不解,皇帝卻是騎着馬奔向皇后的馬車,

“觀音婢,快出來,有好消息,”

長孫皇后掀開車簾,“陛下,可是黃淮水災控制住了?”

“不是這個,是承幹,”

“大郎怎麼了?”

“太子昭訓有孕了,太子要當耶了,我們要當祖父祖母了,”

韓映素的這孩子既是太子承乾的第一個孩子,同樣也是李世民夫婦第一個孫輩。

才三十多歲的李世民就要當祖父了,這個喜悅沖淡了黃淮大水帶來的壞消息。

“派人去長安傳旨,晉韓昭訓爲承徽。”

昭訓,太子妾,正七品。承徽,同爲太子妾,已是正五品,位在良娣、良媛之下。

(本章完)

第692章 銀花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16章 永康公府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1290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41章 三娘子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1174章 在劫難逃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67章 東宮報道第423章 擡棺見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197章 五子鎮安西第945章 龍王廟裡的財神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67章 東宮報道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180章 朝天子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855章 開拓令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600章 香得嘞第1271章 這是在玩火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771章 願賭服輸十三郎第1172章 赤心向唐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1064章 配饗太廟,陪葬皇陵第585章 太子拜見第905章 白旗第434章 櫻桃宴第472章 慶餘年第593章 飢餓的盛世第95章 秘密武器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260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719章 親家第217章 千金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673章 立政殿中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972章 砸場子第1077章 謀反第722章 吳王府第117章 撿漏寶藏第439章 末法時代無盡藏第687章 私養義兒三千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1026章 小呂宋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45章 夜尋佳人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53章 古仙一脈第460章 荔枝來第937章 新世界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52章 微服私訪第678章 安西大都護第354章 截殺第1318章 翻案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463章 觀自在第908章 三個開拓者第910章 長樂軍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1033章 門當戶對第1125章 臣服第963章 最高機密第1275章 又見女主昌第276章 呂梁山第577章 閒看庭前花正開第1321章 罷免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1115章 征服者第602章 總管第322章 山鹿第1112章 八千里雲和月第1171章 圖窮匕現第909章 就是賤
第692章 銀花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16章 永康公府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1290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41章 三娘子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1174章 在劫難逃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67章 東宮報道第423章 擡棺見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1197章 五子鎮安西第945章 龍王廟裡的財神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67章 東宮報道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180章 朝天子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855章 開拓令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600章 香得嘞第1271章 這是在玩火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1206章 血灑邊關大將死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771章 願賭服輸十三郎第1172章 赤心向唐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1064章 配饗太廟,陪葬皇陵第585章 太子拜見第905章 白旗第434章 櫻桃宴第472章 慶餘年第593章 飢餓的盛世第95章 秘密武器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260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719章 親家第217章 千金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673章 立政殿中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972章 砸場子第1077章 謀反第722章 吳王府第117章 撿漏寶藏第439章 末法時代無盡藏第687章 私養義兒三千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1026章 小呂宋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45章 夜尋佳人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53章 古仙一脈第460章 荔枝來第937章 新世界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52章 微服私訪第678章 安西大都護第354章 截殺第1318章 翻案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463章 觀自在第908章 三個開拓者第910章 長樂軍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1033章 門當戶對第1125章 臣服第963章 最高機密第1275章 又見女主昌第276章 呂梁山第577章 閒看庭前花正開第1321章 罷免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1115章 征服者第602章 總管第322章 山鹿第1112章 八千里雲和月第1171章 圖窮匕現第909章 就是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