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宣旨官

郡守府的後花園之中,並排擺着兩排矮桌,桌子上放着鮮果珍饈,美味佳餚。

李倓高坐上首,左手其次是李鈺,李滄海,狄晴,和楊世誠。

另外一邊則坐着伏見裕仁、柯南,鐵統領,以及康旭等人。

楊世誠端起酒杯,道:“倭寇橫行江南道十餘年,今日總算是將其清剿,楊某替江南道的百姓,敬諸位一杯,請!”

衆人聞言,紛紛端起酒杯,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楊世誠喝完之後,拿起酒壺,又倒滿了一杯,說道:“此番能夠大獲全勝,全賴李大人運籌帷幄,李大人,我替江南道的百姓,再敬您一杯。您可一定要滿飲此杯啊!”

“不錯,不錯。若是沒有先生的神機妙算,想將倭寇一網打盡,談何容易?我建議,大家一起敬先生一杯!”李鈺也頗爲興奮,他端起酒杯緊隨其後地道。

李滄海笑了笑道:“王爺和楊大人言重了,我之前就說過,能有此戰果,皆是衆位齊心協力之結果。依我之見,衆位都是功臣,功勞沒有大小之分。這樣你敬我,我敬你,文縐縐地倒讓人喝不痛快。今日這慶功宴就是讓大家痛快的,又何必說那麼多客套話,大家喝的盡興就是!”

李倓點了點頭,說道:“滄海所言甚是,諸位就不用遵守什麼繁文縟節了,共同舉杯,今日就喝他個痛快!”

“好!喝個痛快!”衆人心情似乎很好,紛紛呼應道。

很快,衆人開始觥籌交錯起來。

楊世誠找來了揚州城最好的舞姬,爲衆人起舞。

花園之中頓時響起歡聲笑語,李鈺喝的多了,竟伴着酒意,擊築而歌。

雖然他那歌聲實在令人不敢恭維,但衆人卻都聽的津津有味。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這是詩仙李白所寫的《俠客行》,洋洋灑灑的百餘字,卻是令人熱血沸騰。

衆人手持酒杯,倒是確實有幾分‘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的意境。

李滄海很享受這種感覺,在他看來,俠客不分江湖還是朝堂,也不分貴賤老幼,只要一心爲民,所爲正義,便可堪稱俠客。

眼前這些人,有的武功高強,有的手無縛雞之力,但他們在大義跟前,卻沒有任何人含糊。

在面對兇殘成性的倭寇之時,也沒有一個人退縮。

沒有他們,李滄海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所以李滄海對他們每個人都極爲敬重。

正當衆人觥籌交錯之際,忽然一名衙役跑了過來。

“大人,衙門外有洛陽來的宣旨官求見!”那衙役躬身稟報道。

楊世誠有些奇怪,他疑惑地看向李滄海。

李滄海放下酒杯,說道:“洛陽城的宣旨官前來,想必是有重要之事,讓他進來說話。”

衙役領命離開之後,楊世誠揮手讓舞姬退下,衆人頓時陷入驚訝之中。

“楊大人,怎麼把舞姬都給趕跑了啊?”李鈺打着酒嗝,醉醺醺地問道。

“王爺,洛陽宣旨官來了。”楊世誠回道。

李鈺滿不在乎的揮了揮手,道:“宣旨官而已,他……他來便來了,區區一個宣旨官,難道還要本王去迎接他不成?……嗝。”

李倓眉頭微皺,也不去看李鈺,轉身向李滄海道:“滄海,你覺得宣旨官前來,所爲何事?”

李滄海搖了搖頭,道:“這個不知。”

說話間,衙役帶着宣旨官來到了花園。

那宣旨官見到衆人,立即行禮道:“王爺,諸位大人,下官奉聖命前來給諸位宣達聖旨。”

衆人聞言,紛紛跪倒在地。

那宣旨官從身上揹着的筒子之中,取出一道聖旨,展開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東瀛小國攻打新羅,妄圖中原,戰事緊急,特封李滄海爲東征大元帥,率兵五萬會同新羅大軍,迎戰東瀛。欽此!”

衆人聞言,頓時吃驚不已。

“臣李滄海接旨!”李滄海眉頭緊皺,起身將聖旨接在了手中。

李倓眉頭緊皺,對那宣旨官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那宣旨官對李倓行了一禮,說道:“王爺有所不知,聖上如今尚在洛陽,尚未返回長安。前幾日,幾名新羅使臣來到洛陽,對聖上說東瀛出兵攻打新羅,如今東瀛賊寇勢如破竹,已經攻佔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城池,正往新羅而去。新羅自知國勢甚微,不是倭寇對手,是以才日夜兼程,前來求聖上發兵救援。”

伏見裕仁聽聞,他和柯南對視了一眼,兩人眼中都露出難以置信之色。

“什麼?難道藤原廣嗣已經統一了東瀛不成?”伏見裕仁失聲叫道。

那宣旨官說道:“這倒沒有,聽新羅的使臣所說,除了京都等幾處城池之外,藤原廣嗣已經佔領了東瀛五分之四的領土。所以,這次藤原廣嗣投入了十二萬人馬攻打新羅。”

“十二萬?這足有東瀛總兵力的半數之多!沒想到藤原廣嗣的動作竟如此之快,難道,他真的想吞下大唐九州不成?”得知東瀛京畿重地尚且安全,伏見裕仁鬆了口氣,但他依舊感到有些驚愕。

“不僅如此,東瀛還和百濟聯軍,雙方兵力加起來共有二十餘萬人,兵分兩路進攻新羅。軍情緊急,聖上有命,旨到奉行。”那宣旨官說道。

衆人的臉色頓時凝重了起來,百濟竟然和東瀛聯軍,而且雙方加起來的人數已有二十餘萬,可皇帝卻只給李滄海派了五萬人馬,這着實令人有些疑惑。

就聽李倓沉聲問道:“朝中如此之多的武將,爲何要讓滄海領兵抗倭?”

那宣旨官道:“回王爺話,這個下官不知。不過,我聽說似乎是楊相所提議,說李大人在揚州剷除了爲禍沿海十餘年的倭寇之患,精通兵法謀略,是抵禦東瀛的最佳人選。”

“可就算是讓滄海去帶兵打仗,也不能只給五萬兵馬啊?”狄晴皺着鼻子,不悅地道。(。)

第366章 越獄第50章 曉之以情第658章 酒樓命案第121章 意外的消息第236章 拉攏第598章 揭秘真相第272章 客棧圍攻第99章 威逼利誘第297章 仙人獻酒第99章 威逼利誘第529章 空城計第688章 疑點重重第83章 赤霄紅蓮第67章 鳳鳴高崗第719章 永陽棺材鋪第703章 人命關天第173章 風雨欲來第26章 酒後第172章 突發意外第757章 認罪第224章 證人上堂第309章 陰謀詭計第654章 一對狗男女第443章 指認真兇第78章 大白天見鬼第645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639章 尚同魔盒第239章 錦盒第473章 謎之密室第789章 全力一擊第353章 殺人償命第526章 懼留孫第735章 墜崖事故第74章 古篆佈局第215章 開堂審案第554章 大唐水師第184章 天災人禍?第126章 朱門富豪第53章 對決積香樓第56章 螳螂捕蟬第339章 危機第311章 脅迫第244章 意外發現第682章 肉裡的啞藥第533章 活捉矮冬瓜第279章 屠戮第505章 指印指真兇第727章 當堂揭穿第616章 視死忽如歸第595章 兵臨城下第137章 小乞丐第183章 工部來人第661章 暗潮涌動第527章 關門打狗第25章 疑點重重第142章 驗屍第172章 突發意外第348章 孿生兄弟第772章 大秦兵府第517章 亮明身份第636章 龍殿賜茶爲長生第458章 返回中原第37章 所謂伊人第232章 死者身份第34章 積香酒樓第747章 消失的屍體第450章 我只在乎你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759章 始皇陵之秘第759章 始皇陵之秘第213章 世外桃源第760章 盜墓第149章 毒藥第332章 計中計第258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661章 暗潮涌動第366章 越獄第643章 紅袖添香第4章 血色腳印第367章 自相殘殺第10章 小鎮詭事第722章 刺客第130章 惡僕認罪第158章 摔杯爲號降神兵第125章 爲官不仁第690章 真兇露面第639章 尚同魔盒第563章 不世之功第361章 遭遇阻攔第184章 天災人禍?第620章 魂兮歸來第712章 瘋狂的殺意第253章 檢地第165章 洪水氾濫第552章 暗中調兵第767章 曾經故人來第380章 難啃的骨頭第471章 排查真兇第660章 抓住那對狗男女!第364章 懷柔之策
第366章 越獄第50章 曉之以情第658章 酒樓命案第121章 意外的消息第236章 拉攏第598章 揭秘真相第272章 客棧圍攻第99章 威逼利誘第297章 仙人獻酒第99章 威逼利誘第529章 空城計第688章 疑點重重第83章 赤霄紅蓮第67章 鳳鳴高崗第719章 永陽棺材鋪第703章 人命關天第173章 風雨欲來第26章 酒後第172章 突發意外第757章 認罪第224章 證人上堂第309章 陰謀詭計第654章 一對狗男女第443章 指認真兇第78章 大白天見鬼第645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639章 尚同魔盒第239章 錦盒第473章 謎之密室第789章 全力一擊第353章 殺人償命第526章 懼留孫第735章 墜崖事故第74章 古篆佈局第215章 開堂審案第554章 大唐水師第184章 天災人禍?第126章 朱門富豪第53章 對決積香樓第56章 螳螂捕蟬第339章 危機第311章 脅迫第244章 意外發現第682章 肉裡的啞藥第533章 活捉矮冬瓜第279章 屠戮第505章 指印指真兇第727章 當堂揭穿第616章 視死忽如歸第595章 兵臨城下第137章 小乞丐第183章 工部來人第661章 暗潮涌動第527章 關門打狗第25章 疑點重重第142章 驗屍第172章 突發意外第348章 孿生兄弟第772章 大秦兵府第517章 亮明身份第636章 龍殿賜茶爲長生第458章 返回中原第37章 所謂伊人第232章 死者身份第34章 積香酒樓第747章 消失的屍體第450章 我只在乎你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759章 始皇陵之秘第759章 始皇陵之秘第213章 世外桃源第760章 盜墓第149章 毒藥第332章 計中計第258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661章 暗潮涌動第366章 越獄第643章 紅袖添香第4章 血色腳印第367章 自相殘殺第10章 小鎮詭事第722章 刺客第130章 惡僕認罪第158章 摔杯爲號降神兵第125章 爲官不仁第690章 真兇露面第639章 尚同魔盒第563章 不世之功第361章 遭遇阻攔第184章 天災人禍?第620章 魂兮歸來第712章 瘋狂的殺意第253章 檢地第165章 洪水氾濫第552章 暗中調兵第767章 曾經故人來第380章 難啃的骨頭第471章 排查真兇第660章 抓住那對狗男女!第364章 懷柔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