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頭痛

着書立言,那可是千古文人夢想,古往今來,莫不是如此,君不見後世什麼名人之類的,找槍手寫了幾篇狗屁文章,就堂而皇之的出書立傳,附庸風雅,相對,還是古代的知識分子,臉皮不夠厚,很有自知之明,最多是在心裡想想,不敢付諸實施,免得淪爲笑柄。

然而,韓瑞巧舌如簧,隨意鼓動,三個佐丞就忍受不了這種誘惑,就是遲疑了幾秒鐘,立即點頭答應,心花怒放,興致勃勃,甘之如飴的開始整理收集資料,不要說衙門了,甚至連家門,也沒有回去。

就是他們的家人,找到將作監,託人向閻立本求情,纔有剛纔的言語,不過聽到韓瑞的解釋,閻立本恍然大悟,勉強按捺心動的感覺,猶豫說道:“這樣做,怕有不妥。”

“能有什麼不妥?”韓瑞說道:“時間倉促,我讓他們編着個簡單點的,舟船製造流程,兵械打造技術,宅第建築的基本方法,等等,抽取其中具有代表性,又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工藝,匯成了圖譜,印刷幾百上千本,分發給作坊裡的匠人學徒,讓他們學習研究,豈不是比他們自己摸索更快。”

閻立本心中狂震,臉上掠過一抹紅潮,有幾分激動說道:“那麼書冊圖譜的署名……”

“他們編輯的,自然留他們的名字。”韓瑞毫不在意,輕笑道:“如果,哪個巧匠,願意獻出自己的獨門絕技,那麼也可以標明出來,說不定幾百年後,隨着圖冊的流傳,被人供奉爲祖師爺呢。”

魯班就是很好的例子,技藝名滿天下,後世匠師,不管手藝是不是一脈相承得來,都視之爲開山鼻祖,如果那些匠人學徒,是在書本傳承手藝的,就好比文人書生在書裡汲取知識,將孔子、孟子等人奉爲先賢的道理差不多,也會將三個佐丞奉爲恩師之流,要是再過千百年,其他手藝傳承斷了,就剩下這本圖譜傳下,那麼稱之爲祖師爺,也不是沒有可能。

難怪,三個傢伙心甘情願的爲韓瑞驅使,原來是存了這樣的心思。

有點淡淡的妒嫉,閻立本喃聲說道:“真是便宜他們了。”

韓瑞輕聲道:“這算什麼,可惜時機不成熟,不然,編攥本百科全書……”

“什麼?”閻立德沒聽清楚。

韓瑞微笑道:“若是有機會,將天下園林建築、陶瓷舟船、絲綢錦絹、丹青筆墨,造紙印刷,耕田播種,鎦金鍍銀……這些工藝全部彙集起來,編着成書,閻少監覺得如何?”

閻立本眼神複雜,有些佩服,又有些感嘆,良久,低聲道:“難怪兄長常說你才智異於常人,還真是敢想啊。”

“空想而已。”韓瑞笑了笑,無奈說道:“沒有朝廷的支持,三五十年的積累,很難辦到,註定是海市蜃樓,可望可不可及。”

“這可是留名青史,功在千秋的大事,時間再長,也可以接受。”閻立本突然站了起來,來回度步,激動說道:“符節,你寫個摺子,闡述此事,我幫你遞呈陛下。”

“沒用的。”韓瑞輕嘆,有些不忍心打擊閻立本。

“爲何?”

還能爲什麼,輕視唄,現在,已經不是西漢那時,農田種得好,就可以當官的時代了,韓瑞苦笑說道:“閻少監,你覺得,朝中大臣,會同意爲了區區的‘賤技’勞師動衆?”

閻立本愕然,隨之臉上盡是挫敗的神色,的確,不可能。

“若是閻少監有心,不妨從現在開始,慢慢的積累,相信以後,總有人會完成這個宏偉的目標。”韓瑞勸慰道:“或許,那是千百年以後的事情,但是基石卻是現在造就的,所謂前人栽樹,後人遮蔭,就像我們現在感恩先賢,後人也會感激我們現在的積累。”

閻立本沉吟了片刻,沮喪的神色消失,神情振奮說道:“沒錯,就是這個道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把監內官吏匠師招集起來,大家齊心合力……”

“鐺,鐺,鐺~~”

不等閻立本說出自己的打算,皇城方向,突然傳來陣陣洪鐘的聲音,可謂是震耳欲聾,傳送百里,迴音不絕。

韓瑞是個小年青,在長安城居住不久,而且對於古代禮制,不怎麼熟悉,自然不清楚,鐘聲的含義,閻立本卻是不同,聽到鐘聲,臉色突變,驚顫道:“出大事了。”

“大事,什麼大事。”韓瑞不明所以。

Wωω▪ тTk дn▪ c○

“符節,快……皇城……”

閻立本沒空解釋,一把拉住韓瑞,直接奔向門外,將作監中的官員,也是急切的神色,匆匆忙忙的,出了監門,連車馬也不坐了,疾步小跑向皇城奔去。

只是朱雀大街之隔,一千多步的直線距離,片刻功夫,就來到了城門,守門的軍衛也明白事情重大,更加不敢怠慢,仔細認真檢查官員的身份,這才放行通過。

進了皇城,還是不得停步,喘了口氣,韓瑞悄聲問道:“閻少監,這是怎麼回事?”

“不知道,鐘聲九響,那是召集羣臣的信號,好多年沒有響過了。”閻立本臉上也是茫然不解之色,低聲道:“上次,是貞觀四年,大破突厥的捷報傳來……現在,難道是大軍平了吐谷渾,不至於那麼快吧。”

韓瑞也覺得不可能,望了眼前方,高聳入雲的禁宮,突然想到,難道是……

一邊猜測,一邊疾行,不久之後,來到太極殿前,承天門之前,這裡已經聚集了兩三千文武官員,或是面無表情,沉默不語,或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不一而足。

就在這時,只聽吱呀的聲音,承天大門中開,出來了個寺人,見到他的着裝打扮,衆人心頭大震,反應靈敏之人,立時明白怎麼回事。

額頭綁着白布,身穿麻衣的寺人,眼睛紅紅的,滴盈淚水,嚎啕的叫道:“陛下口諭,上皇殯天,文武百官,進宮祭奠……”

“上皇……”

一陣沉默,那些白髮蒼蒼的老者,老淚縱橫,悲傷痛泣,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其他官員,紛紛效仿,低頭默哀。

算下時間,直到現在已經已經有九年了,而今離世,或許也是種解脫,韓瑞低頭,莫名感慨輕嘆,看來有個好兒子,也不見得是福呀。

在寺人的引領下,文武官員,慢慢的向禁宮走去,來到太安宮,垂拱殿前,李唐皇室的主要成員,全部在場,除了還在襁褓之中的嬰孩之外,連能剛學會走路的三歲小兒都來了,一律披麻戴孝,伏跪殿下,哭哭啼啼,悲慼落淚。

不過,這些應該是普通的皇室成員,長孫皇后、永嘉公主、李承乾之類的,嬪妃,皇子,公主、駙馬,不見人影,應該是在殿裡守喪,畢竟就算是宗室,也有親疏之分,自然之理。

旁邊,文武百官非常自覺,列隊到寺人的手中,接過白布條,系在手腕上,然後在禮官的指引下,按照級別大小,或是在草坪,或是在走廊,跽坐悼念。

當然,像長孫無忌、房玄齡之流,早就在李世民的召喚下,直接進到垂拱殿中,商量李淵的身後之事,普通百姓逝世,少不了隆重厚葬,更加不用說皇帝,即使是前任皇帝駕崩,那個場面,用鋪天蓋地形容,一點也不爲過。

過了許久,滿面肅穆的房玄齡走了出來,攤開手中錦帛,沉聲誦道:“上皇遺詔,既殯之後,皇帝宜於別所視軍國大事,其服輕重,悉從漢制,以日易月,園陵制度,務從儉約。”

衆人稱諾,禮拜,隨之,房玄齡繼續公佈,羣臣商議的結果,上諡曰大武皇帝,廟號爲高祖,頒佈天下,舉國皆喪,禁婚樂三月……

之後,直到日落,諸如韓瑞之類的小卒子,也就沒有他們什麼事情了,紛紛退去,至於三品以上王公貴族,就要留下來,敲定上皇的葬禮,這可是件複雜細緻的事情,不能有絲毫的馬虎,而且又不能拖延,晚上就要制定方案,明天開始實行。

這些是皇帝與大臣的事情,與韓瑞沒有關係,照常回家,從街頭巷尾的情況來看,上皇殯天的消息,也傳揚開來,城中不再熱鬧,家家戶戶懸掛白布,路上行人的笑容收斂,連說話的聲音也變得輕小,連同長安城的空氣,也多了幾分壓抑。

這是古代封建習俗,韓瑞談不上有多麼反感,當然,對於李淵的逝世,也不見得會有多麼傷心難過,又沒有受到李淵的恩惠,甚至連話都沒有說過,能有什麼感覺,恐怕朝中大部分的官員都是這樣的心態。

反正千百年之後,就是一杯黃土,韓瑞輕輕嘟喃,策馬輕行歸去。

與此同時,太安宮之中的大臣,也開始犯難起來,葬禮儀式之類的好辦,有現成的規定,直接搬來套用就行,但是陵墓的問題,就沒有辦法了,要知道以前的皇帝,即位之初就營造陵墓,短者十餘歲乃成,長者需五十年才建成。

但是李淵是開國皇帝,登基之後,一心撲在天下之事上,無心顧及自己的陵墓,畢竟在武德七年的時候,纔算是天下太平,沒有時間考慮這個問題,等到有時間的時候,就發生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即位,才當上皇帝,就說要給李淵修建陵墓,想不讓人誤會也難,自然決口不提,現在,就輪到大臣們頭痛了

第486章 旁觀者清第427章 訪友第486章 旁觀者清第176章 玄乎第399章 紙窗戶第57章 顛倒黑白第514章 春滿人間第319章 壞了第483章 李靖謀反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414章 爲難的問題第78章 託付與你第406章 看不懂第92章 良辰美景第158章 孝順第233章 定下來第461章 敲打第109章 海量第463章 鳩佔鵲巢第97章 辭行第442章 太巧了第56章 對峙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322章 轉機第373章 陽謀第185章 李靖的禮物第67章 鄉村來客第140章 別走了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300章 潮流第31章 悟了第286章 避風港第101章 帝京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42章 一張請柬第156章 服了?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238章 遲來的……第25章 又來了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119章 一面倒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75章 煌煌彤管第392章 解脫了第60章 敗退第274章 太巧了第467章 見風使舵第246章 仙家手段第95章 相見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534章 謙虛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208章 熱鬧第38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33章 定下來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21章 犁地去第419章 說動第506章 取證第61章 同室操戈第117章 敵襲?第316章 扎針吧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464章 熱潮第418章 凡心第18章 遙想當年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492章 降生第300章 潮流第240章 恰當第81章 當世名臣第64章 枕頭風第189章 信物第240章 恰當第517章 二婚第106章 新豐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26章 釋然第74章 花魁第205章 序第205章 序第499章 平常第102章 去長安?第87章 前倨後恭第297章 躬耕第176章 玄乎第279章 監考第460章 應對第46章 絕句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第292章 第二次
第486章 旁觀者清第427章 訪友第486章 旁觀者清第176章 玄乎第399章 紙窗戶第57章 顛倒黑白第514章 春滿人間第319章 壞了第483章 李靖謀反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414章 爲難的問題第78章 託付與你第406章 看不懂第92章 良辰美景第158章 孝順第233章 定下來第461章 敲打第109章 海量第463章 鳩佔鵲巢第97章 辭行第442章 太巧了第56章 對峙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322章 轉機第373章 陽謀第185章 李靖的禮物第67章 鄉村來客第140章 別走了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485章 當局者迷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300章 潮流第31章 悟了第286章 避風港第101章 帝京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42章 一張請柬第156章 服了?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238章 遲來的……第25章 又來了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119章 一面倒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75章 煌煌彤管第392章 解脫了第60章 敗退第274章 太巧了第467章 見風使舵第246章 仙家手段第95章 相見第500章 風起終南山第534章 謙虛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208章 熱鬧第38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33章 定下來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21章 犁地去第419章 說動第506章 取證第61章 同室操戈第117章 敵襲?第316章 扎針吧第259章 一場風花雪月的誤會第464章 熱潮第418章 凡心第18章 遙想當年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492章 降生第300章 潮流第240章 恰當第81章 當世名臣第64章 枕頭風第189章 信物第240章 恰當第517章 二婚第106章 新豐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192章 聲望日盛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26章 釋然第74章 花魁第205章 序第205章 序第499章 平常第102章 去長安?第87章 前倨後恭第297章 躬耕第176章 玄乎第279章 監考第460章 應對第46章 絕句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第292章 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