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真是有緣

所謂的上天警示,就是天人感應的理論,孔子作春秋,言災異述天道,到西漢時董仲舒據公羊傳,集天道災異說之大成,闡述天和人同類相通,相互感應,天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宣揚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以鼓勵。

這種思想,在起源之初,直到現在,廣爲流傳,很多朝廷大臣,用以節制皇帝的行爲,連李世民也受到影響,有些憂慮起來,畢竟,最近各種事情接踵而至,古代可沒有多難興邦的覺悟,總是天災人禍,很容易動搖統治根基的。

上有所憂,朝廷大臣面面相覷,這個問題,卻不好回答,畢竟在他們看來,李世民是少有的明君,向來勤政愛民,治國有方,各地的天災人禍,只是偶然,怪不到他的頭上,但是又不好直說,畢竟將天災人禍歸於意外,那麼,豈不是證明,所謂的天人感應,只是笑話。

好吧,很多大臣心裡有數,天人感應,的確就是笑話,沒有什麼道理,可是揭穿之後,哪天皇帝做錯事情了,又拿什麼勸誡、警告皇帝,讓他回心轉意。

關鍵時刻,還是要老將出馬,考慮了下,虞世南手執笏板,走了出來,以晉朝以來歷次山崩爲例,奏對說道:“陛下,臣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義不修,雖獲麟鳳終是無補,但政事無闕,雖有災星何損於時。”

“深山大澤是龍蛇所居,山崩之時,出來避禍,不足爲怪,至於山洪水災,也非是不能化解,只要施惠於天下,修德可以銷變,而今之計,應該及時的賑濟救災,安撫百姓纔是。”

虞世南這番話非常巧妙,既沒有將天災人禍歸罪於李世民,又不否認天人感應的合理性,只是模棱兩可的勸告李世民,不要想太多,賑災救民,可以修德銷變。

災禍是相對百姓而言,只要安撫百姓,所謂的災禍自然消失,那個時候,可以理解成爲,上天見到皇帝施了仁政,所以消除了警示,反正不管怎麼說,都有道理,朝廷官員深以爲然,紛紛出口附和。

李世民聽後,斂容反省,的確有些主次不分了,連忙提起精神,與朝臣商議之後,立即派遣使者到各地賑濟災民,平反冤獄等等,減輕百姓的疾苦。

其實,唐朝疆域廣闊,總不能每個地方,都是風調雨順的情況,偶爾有些災禍,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只不過概率問題,集中出現,自然引得李世民憂慮,仔細安排處理之後,也暫時放下心情,平靜問道:“諸卿,還有何事要奏?”

不少人摸了下衣袖,卻紛紛沉默不語,反正只是些小事,擬議之後,呈給皇帝批覆即可,沒有必要當場奏對。

“如此,散朝。”李世民說道,有幾分急切,斂袖而去。

目送李世民背影消失殿中,一幫大臣慢慢騰騰起來,三三兩兩,悠悠走到宮殿幔簾之後,穿踏鞋履,竊竊私語。

“皇后鳳體,還沒康復……”

“聽說,夜裡受涼,又加劇了。”

“御醫無能,該罰……”

“可惜,藥王孫先生行蹤不定,不然請他前來,或許已經藥到病除。”

“………”

一邊輕聲議論,一邊悄無聲息的出了宮殿,衆人返回官署,幾個高官大臣,很有默契,來到門下省政事堂之中,取來奏摺,商議擬對,不久之後,奏摺處理完畢,留下有爭議的,交給皇帝裁決,幾個大臣也隨之散去。

作爲帝國的宰相,尚書省左僕射,實際上,就是負責朝廷政令的實施,相對其他的大臣來說,房玄齡自然更加的忙碌,離開政事堂之後,立即疾步返回尚書省衙房,才坐下來,拿起筆,就有書吏,匆匆忙忙闖了進來,喘息道:“房相,太子求見。”

房玄齡錯愕,反應過來,連忙起身,快步出迎。

李世民臨朝視事,自然而然,李承乾卸下監國的重擔,按理來說,現在應該是在東宮之中學習,或者是在後宮,探望長孫皇后,突然前來拜訪,房玄齡心裡迷惑不解,卻沒有怠慢,畢恭畢敬的引領李承乾出門,對席而坐。

夜裡彷彿沒有睡好,李承乾的眼睛泛紅,沉默不語,房玄齡不得不先開口,恭謹說道:“太子此來,有何見教?”

李承乾稍作遲疑,嘆息了聲,低聲道:“有件事情,我不敢向父皇上奏……”

房玄齡臉色微變,不得不說,玄武門之變,參與謀劃的,不只是長孫無忌而已,房玄齡的功勞也不小,自然不是純粹的儒生,越是聰明人,越是容易胡思亂想,心念百轉,房玄齡收斂心神,輕聲道:“太子與陛下乃是父子,有什麼不好上奏的。”

“是關於母后的。”李承乾說道。

呼,原來是這樣,還以爲……想岔了,太子還是很純樸的,房玄齡心裡頓時鬆了口氣,隨之又提起來,關於皇后的,是什麼事情?

“昨夜,風寒侵襲,母后病情加重,御醫束手無策,或言非針石可醫……”李承乾憂傷說道:“我覺得,可以試下,赦免囚徒,度人入佛道,祈求神助,希冀能夠蒙受福祉。”

上次李世民病重,就有人提議用這個辦法祈福消災,現在還來,可見那些御醫的水平,的確不怎麼樣,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上下五千年來,神醫、名醫屈指可數,然而那個赫赫有名的藥王孫思邈,可是道士出身,現在也不知在什麼地方隱居修行,長孫皇后的病情危急,無奈之下,不管什麼辦法,即使清楚希望不大,也要作個嘗試。

此一時,彼一時,上次擔心李世民病情泄露,發生不可預測的情況,所以纔不敢同意,現在不同,得病的是皇后,房玄齡沉吟了下,點頭說道:“太子仁孝,這個辦法卻是可行。”

李承乾沒有多少喜悅之色,嘆氣說道:“可是母后卻不同意,她覺得,生死有命,非人力所能變易,如果行善可以延壽,母后自問,素來沒有做過什麼惡事;如果無效,自然不必妄求福報。”

“況且,佛、道的齋蘸法事,父皇向來不怎麼喜歡;赦免囚徒,茲事體大,母后不希望爲了她,而變亂了朝廷法度,所以拒絕了。”李承乾皺眉,無奈說道:“我勸了幾次,母后都沒有改變心意,父皇又回宮了,我退了出來,特來向房相求教,這事,是否合適。”

對於佛道,李世民又是利用,又是警惕,這是英明統治者的基本態度,看到佛道不利的因素,也清楚佛道有利於穩定統治,但是又不能親近,冷淡疏遠,在常人看來,自然是不喜,所以李承乾擔心,呈報李世民之後,卻得到斥責。

至於爲什麼來找房玄齡,也好解釋,朝中能夠與李世民說得上話的,沒有幾人,而且出於李承乾對於朝中大臣的感觀,其他諸如魏徵、虞世南等人,一般是以犯顏直諫著稱,只有房玄齡,出了名的脾性隨和,有求必應似的,不找他找誰。

當然,開始的時候,李承乾是想找長孫無忌商量的,可是考慮了下,還是作罷了,畢竟長孫無忌向來給李承乾若即若離的感覺,還不如房玄齡親近。

其他事情,房玄齡或許會猶豫,可是這件事情,根本沒有怎麼考慮,直接說道:“合適,怎麼不合適,太子殿下放心,此事,臣自當轉奏呈陛下。”

“如此,就拜託房相了。”李承乾說道,悲慼的臉色,少了兩分愁緒。

與此同時,韓瑞在爬山,入秋後的正午陽光不再如夏日般刺眼,暖陽穿透天空中棉絮般的捲雲,將籠罩在大地上的薄涼空氣微微蒸暖,山風吹來,清涼宜人,覺不出絲毫悶熱。

青翠茂密的松林間總有紅得發紫的楓葉點綴,望出去滿目蔥蘢,高高低低的青綠色松樹在風中傲然挺立,一動不動,葉片間篩下的點點金光,伴隨着縷縷清風淺淺搖曳,是一片秋色中閃亮的點綴。

這個時候,韓瑞卻沒有欣賞美景的心思,好不容易迎來沐休之日,沒有留在家中,守着鄭淖約,調戲兩個嬌俏美麗的侍女,卻興致勃勃前來的攀爬山巒,卻也是件比較費解的事情,然而要是知道此行的目的,那就讓人恍然大悟了。

站在山峰之上,眼前的老君殿,依然如故,壁瓦丹柱,畫樑飛檐,斗拱層疊,遊人如織,香火鼎盛,整座道觀,籠罩在一片淡淡的雲霧之中,顯得古樸壯觀,氣象恢弘。

到了這裡,韓瑞有點兒做賊心虛的感覺,躡手躡腳,小心翼翼,悄無聲息,疾步繞行,過了老君殿的山門,拐過一個山角,韓瑞如釋重負似的,吐了口氣,露出燦爛笑容,絲縷疲憊頓時一掃而空,步伐輕快,猶如兩腋生風,一會兒之後,已經見到了建於于山峰叢林之中的朝聖宮的屋宇。

韓瑞心中欣喜,就要一鼓作氣,沿着石階衝上山頂之時,身後卻傳來熟悉的聲音,好像是咬牙切齒,硬邦邦擠出來似的,隨風飄來。

“無量天尊,韓施主,真是有緣,我們又見面了。”

第222章 抹油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304章 居然是……第255章 禮物第69章 豐功偉績第151章 儒家道統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327章 回家了第194章 美人心意第371章 雜論第298章 憫農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210章 皇家第299章 書冊第278章 嚇唬第519章 想家了麼第181章 尋仙第290章 摘錄第158章 孝順第68章 軍中袍澤第425章 下荊州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376章 名利第238章 遲來的……第306章 遠方的消息第358章 烏薩爾的禮物第247章 供奉第47章 耳光響亮第518章 見禮第1章 繁華盛世第507章 關鍵人物第270章 賢內助第520章 順路辦點事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31章 悟了第238章 遲來的……第276章 燈火佳人第201章 再遇第240章 恰當第301章 種子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303章 遇上第25章 又來了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59章 鬧騰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106章 新豐第341章 差別待遇第359章 帶溝裡第15章 認可第157章 使詐第377章 頭痛第11章 七伯第176章 玄乎第443章 如何是好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294章 成了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199章 捻酸吃醋第329章 緣由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364章 壯行第69章 豐功偉績第411章 孺人第58章 素來厚道第320章 陷害?第423章 連鎖反應第112章 偶像第98章 順風第168章 朝臣傾軋第450章 枉費心機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384章 親臨巡視第320章 陷害?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258章 鬥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41章 不得不服第67章 鄉村來客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49章 浮想聯翩第390章 胡鬧第445章 我們是鄰居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271章 憧憬第442章 太巧了第144章 怒斥第490章 爲君分憂第348章 醞釀第480章 凱旋第20章 營生第475章 煌煌彤管第93章 醉了第337章 悔不當初
第222章 抹油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304章 居然是……第255章 禮物第69章 豐功偉績第151章 儒家道統第123章 魏徵請客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265章 隆重登場第327章 回家了第194章 美人心意第371章 雜論第298章 憫農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210章 皇家第299章 書冊第278章 嚇唬第519章 想家了麼第181章 尋仙第290章 摘錄第158章 孝順第68章 軍中袍澤第425章 下荊州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376章 名利第238章 遲來的……第306章 遠方的消息第358章 烏薩爾的禮物第247章 供奉第47章 耳光響亮第518章 見禮第1章 繁華盛世第507章 關鍵人物第270章 賢內助第520章 順路辦點事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31章 悟了第238章 遲來的……第276章 燈火佳人第201章 再遇第240章 恰當第301章 種子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303章 遇上第25章 又來了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59章 鬧騰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106章 新豐第341章 差別待遇第359章 帶溝裡第15章 認可第157章 使詐第377章 頭痛第11章 七伯第176章 玄乎第443章 如何是好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294章 成了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161章 同鄉前輩第199章 捻酸吃醋第329章 緣由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357章 舒服多了第364章 壯行第69章 豐功偉績第411章 孺人第58章 素來厚道第320章 陷害?第423章 連鎖反應第112章 偶像第98章 順風第168章 朝臣傾軋第450章 枉費心機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384章 親臨巡視第320章 陷害?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258章 鬥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41章 不得不服第67章 鄉村來客第380章 不要沮喪第49章 浮想聯翩第390章 胡鬧第445章 我們是鄰居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271章 憧憬第442章 太巧了第144章 怒斥第490章 爲君分憂第348章 醞釀第480章 凱旋第20章 營生第475章 煌煌彤管第93章 醉了第337章 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