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

“凌煙閣?”李世民很快平息傷感的心態,皺眉道:“這是何物?”

“就是類似於漢代麒麟閣、雲臺的建築。”韓瑞連忙說道:“不過,稍有不同的是,在臣的設想之中,這個凌煙閣,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與麒麟閣、雲臺一樣,供奉有功於社稷的將相功臣樓,二是建造一個英烈堂,供奉征戰沙場,爲國捐軀的將士,立其牌位,述其英勇事蹟,以供百姓悼念瞻仰……”

“凌煙閣,功臣樓,英烈堂!”李世民沉吟起來。

麒麟閣十一功臣,雲臺二十八將,在史上赫赫有名,李世民自然清楚,表彰功臣,不僅可以收買人心,更是起到了榜樣的作用,有利於後人效仿,對於李唐江山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其實在李世民的心裡,也隱約有這樣的念頭,可是頗有顧慮,畢竟這些開國元勳,大部分仍然健在,本來已經名滿天下,再加以厚譽,恐怕不好控制,儘管如此,對於韓瑞的提議,李世民也有幾分遇到知己的感覺。

在李世民看來,韓瑞不是近臣,與自己接觸不多,不可能揣摩到自己的心理,而今也有這樣的念頭,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可惜這個提議,有些過早,顯得不合時宜,李世民立即在心中否決了。

不過,相對功臣樓,李世民更加在意的是英烈堂,以他的政治敏銳性,自然明白,建造這個英烈堂的好處,如果說凌煙閣是收買天下官員臣子的心,那麼英烈堂,就是籠絡天下軍民之心,其中好處種種,簡直就是妙不可言。

李世民雖說是二代皇帝,可是久經兵事,戰功赫赫,李唐的江山,有大半是他打下來的,威望高於李建成,所以玄武門之變後,才能順理成章的登基即位,沒有引起權貴勳爵的反彈。知兵事,也是憑藉武力奪得江山、帝位,自然清楚軍隊的重要性。

韓瑞提議構造英烈堂,意義遠遠高於後世的英雄紀念碑之類,因爲這些建築,只有單純的紀念的意義而已,只是供人緬懷、悼念、觀瞻、以史爲鑑,繼承先烈遺志,不要忘記過去的恥辱等等,作用不夠突顯,久而久之,大家反而忘記了。

然而,在古代,百姓相信靈魂的存在,相信祖宗,會在陰冥之中,庇護子孫後代,所以非常虔誠的燒香禮敬,年年祭祀,從來不敢怠慢,有了供奉陣亡將士的英烈堂,相當於把軍屬百姓與朝廷緊密聯繫起來,意義非比尋常。

唐代初期,軍人的地位較高,實行兵農合一的府兵制,一人充當府兵,全家即編入軍籍,不屬州縣,免去徭役,即使戰死沙場,朝廷也會厚葬撫卹,免去陣亡將士家庭幾年的租稅,相對以前來說,待遇也算是優厚了。

但是,人死不能復生,再豐厚的撫卹,也不能抹去,父母失去了兒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親的傷悲,對於這種事情,李世民也頗有感觸,畢竟在少年時代,感情單純,沒有皇位之爭,李世民與兄弟姐妹的關係,也是非常親密的。

李家起兵之時,不可能順風順水,兄弟血親被擒被殺的事情,也常有發生,那種撕心般的痛苦,李世民怎會忘記,將心比心,如果做些事情,可以減輕陣亡將士家屬悲痛的心情,李世民也樂意而爲。

況且,又能穩固李唐江山,一舉兩得,這等好事,李世民只會嫌少,不會愁多。頃刻之間,李世民心中有了決斷,立刻揚聲道:“來人,傳禮部尚書覲見。”

一會兒之後,內侍傳話到禮部衙房之中,王珪心中有些奇怪,自己才從宮殿回來片刻,怎麼又召見了,難道是剛纔的事情,有什麼疏漏的地方?王珪百思不得其解,卻也不敢怠慢,理了下衣冠,又趨步而去。

再次來到宮殿之門,在內侍的引領下,王珪輕步而進,越過幾片珠簾,隱約聽到殿中有人在說話,斷斷續續,似有幾分熟悉。

“……微臣苦勸良久,武都督依然無動於衷,小臣慚愧……第二天江陵縣主簿上門求親,武都督現身,據臣猜測,應該是關心長女,不過言行之中,好像沒有打消輕生的念頭……”

王珪放輕腳步,慢慢走了進來,頓時有幾分驚訝,因爲娓娓而談的,正是太常博士韓瑞,在彙報荊州之行的情況。

察覺有人進來,韓瑞聲音稍微放緩,發現來人是禮部尚書王珪,猶豫了下,看到李世民沒有叫停的意思,只好繼續往下說,還好只剩下幾句話,交待了見證錢豐與武明則的定親,與武士彠說了幾句廢話,直到揚帆返回長安,至於其他旁枝末節,估計李世民也不會有興趣,自然直接忽略過去。

“晉陽公,忠義……”李世民感嘆,不管心裡有什麼想法,對於這樣的行爲,只能提倡讚揚,樹立典型,不能否決,免得某些心思狡詐之徒,曲解自己的言語。

“參見陛下。”王珪趁機行禮。

“王尚書,安坐。”李世民引手,嘆息了片刻,吩咐王珪,寫封書信,勸慰武士彠。

儘管,曾經同朝爲官,同殿稱臣,可是王珪與武士彠的關係,非常陌生,不過即使皇帝吩咐下來,王珪自然不會推辭,應允下來,而且也清楚,以皇帝的脾性,絕對不會爲了這點小事,特意召他前來的。

果然,一聲餘嘆,李世民臉上帶着幾分嚴肅表情,認真說道:“韓卿,你把剛纔的建言,就是建築英烈堂的事情,仔細說給王尚書聽。”

也有點兒口乾舌躁,不過也不指望皇帝能夠注意,賜下茶水,韓瑞嚥了下喉嚨,就要重頭述說之時,腦中靈光閃現,注意到李世民的吩咐,只是英烈堂,沒有功臣樓……

確認自己沒有聽錯,韓瑞心念急轉,不敢遲疑太久,立即省略功臣樓部分,直接闡述英烈堂的設置與構建,及其功能,基本上,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簡略版,再加上韓瑞自己對於古代禮制的瞭解,加以補充,計劃十分粗略。

沒有辦法,古今的情況不同,拿來主義根本就行不通,而且韓瑞本身,又不是李淳風這樣的妖孽大才,倉促之間,難免有幾分紛亂,不過也勉強表達清楚,沒有詞不達意的地方。

說罷,韓瑞自己也有幾分心虛,不知道這樣的提議,在古代算不算是驚世駭俗,犯了某些人的忌諱,爭相反對,羣起而攻之。

韓瑞的聲音才落,李世民就有兩分急切道:“王尚書覺得如何?”

看了眼韓瑞,王珪的眼睛,掠過一抹複雜神色,沉吟說道:“將士浴血沙場,盡忠報國,風光厚葬,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陛下仁慈,優厚撫卹,更是將士軍屬之福……”

韓瑞輕輕皺眉,連他都可以聽出,王珪這是在顧左右而言他,儘管不是在說廢話,但是根本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提都沒提英烈堂,難道是在委婉的反對?

不僅韓瑞這樣猜測,李世民也是這個想法,臉上故意露出不悅之色,高聲道:“王尚書,既然你知道將士之苦,那麼應該明白,設立英烈堂,就是要供奉這些爲國盡忠的英烈忠魂,這等千秋大義之事,爲何要反對?”

“臣沒有反對。”王珪搖頭,也沒有害怕惶恐,不亢不卑說道:“只是覺得,這樣的大事,不可草率決定,還需要召集羣臣,仔細商量才行。”

聽到這話,韓瑞可以確定,一定是什麼地方,考慮不周,以至於讓王珪,心中有不同的意見,可是看出李世民,同意建築英烈堂的想法,知道自己勢單力薄,不能阻止,乾脆把同僚都招來,一起反對。

當然,或許有幾分惡意揣測,不過韓瑞從來不介意,以最大的惡意揣度別人,真是弄不明白,王珪的官聲,好像也不錯的,怎麼連這樣的好事,也會反對。

雖說,建造英烈堂,肯定有些勞民傷財的嫌疑,畢竟動用的是國庫的錢糧,而且還要發動民工匠人徭役,但是採購木材石料,調運錢糧,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帶動經濟發展,增加稅收,無非是把錢從右口袋放到左口袋,不算過分。

韓瑞心裡念念碎碎,卻是沒有注意到,李世民眼睛掠過的瞭然之色。沉默了下,李世民點頭說道:“沒錯,多虧王尚書提醒,是朕疏忽了,此事再議吧。”

“陛下聖明。”王珪說道,嘴角多了點欣慰笑容。

拿了本奏摺,李世民抽筆批閱,淡聲說道:“嗯,你們退下吧。”

“臣告退!”王珪與摸不清楚狀況的韓瑞,齊聲說道,悄然起身,退步出了宮殿。

出了殿門,韓瑞恪守規矩,自己落後幾步,禮讓王珪先行,其實,韓瑞也有些尷尬的,想要避開王珪,可是禮部與太常寺的方向相同,宮殿兩旁,多是禁地,想繞步也不行,所以韓瑞也只能低頭,乖乖的跟在王珪的身後,慢慢而行。

忽然,發現前面人影停下,韓瑞連忙止步擡頭,卻見王珪回身,意味深長道:“韓博士,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什麼意思?韓瑞頓時錯愕,呆呆的看着王珪輕步而去,身影消失在禮部的衙署,腦中思緒萬千,心中覺得,王珪這句話,不是惡意的警告,而是提醒……

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469章 李世民的煩憂第304章 居然是……第84章 出人意料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504章 多想第349章 野味第71章 指教第221章 我要他們第34章 相思第348章 醞釀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38章 遲來的……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243章 趨附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243章 趨附第250章 約請第504章 多想第91章 約請第327章 回家了第11章 七伯第246章 仙家手段第128章 名動京城(一)第54章 戳破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474章 大抱負第406章 看不懂第361章 美人計第483章 李靖謀反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34章 相思第378章 大任第396章 警示第221章 我要他們第365章 我的功勞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213章 運籌帷幄第454章 見證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86章 聒噪第64章 枕頭風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452章 配合第23章 猜疑第63章 回來了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378章 大任第78章 託付與你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335章 誰打臉?第240章 恰當第178章 翩若驚鴻第38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65章 我的功勞第157章 使詐第2章 華夏衣冠第271章 憧憬第83章 妙舞第509章 你乾的?第171章 女人心第258章 鬥第93章 醉了第404章 不高興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51章 什麼關係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414章 爲難的問題第358章 烏薩爾的禮物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470章 召見第79章 爲難第34章 相思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297章 躬耕第70章 目光短淺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418章 凡心第460章 應對第289章 直白第142章 國色天香第47章 耳光響亮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64章 枕頭風第174章 看不透第79章 爲難第38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4章 族老的教誨第1章 繁華盛世第129章 名動京城(二)第233章 定下來第198章 覺得如何
第321章 錯綜複雜第469章 李世民的煩憂第304章 居然是……第84章 出人意料第179章 似曾相識第504章 多想第349章 野味第71章 指教第221章 我要他們第34章 相思第348章 醞釀第413章 博學之士第408章 滿腹狐疑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38章 遲來的……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243章 趨附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243章 趨附第250章 約請第504章 多想第91章 約請第327章 回家了第11章 七伯第246章 仙家手段第128章 名動京城(一)第54章 戳破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474章 大抱負第406章 看不懂第361章 美人計第483章 李靖謀反第453章 雞肋與人情第34章 相思第378章 大任第396章 警示第221章 我要他們第365章 我的功勞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213章 運籌帷幄第454章 見證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86章 聒噪第64章 枕頭風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452章 配合第23章 猜疑第63章 回來了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378章 大任第78章 託付與你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153章 吃軟飯的設想第335章 誰打臉?第240章 恰當第178章 翩若驚鴻第38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5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65章 我的功勞第157章 使詐第2章 華夏衣冠第271章 憧憬第83章 妙舞第509章 你乾的?第171章 女人心第258章 鬥第93章 醉了第404章 不高興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51章 什麼關係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414章 爲難的問題第358章 烏薩爾的禮物第162章 南北之爭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470章 召見第79章 爲難第34章 相思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297章 躬耕第70章 目光短淺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473章 宏大的計劃第418章 凡心第460章 應對第289章 直白第142章 國色天香第47章 耳光響亮第154章 明日之事第64章 枕頭風第174章 看不透第79章 爲難第38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4章 族老的教誨第1章 繁華盛世第129章 名動京城(二)第233章 定下來第198章 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