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德軒社

次日清晨,天色剛矇矇亮,蘇宸一大早就起牀了,聞雞起舞,在院子內不大連貫地練了一下拳法,又做了單槓和啞鈴,加強體能訓練。

昨日蘇宸被曹家的家丁圍毆,對他還是有些打擊的,他得繼續加強習武,不然以後遇到惡少和潑皮,自己不能每次都指望着彭箐箐出現救他啊!

再說,總被一個少女搭救,實在有些尷尬;陰盛陽衰,此風不可長!

蘇宸對翻浪拳更加認真許多,因爲經過跟彭箐箐交流,他提出練套路沒啥大用的話,實戰發揮不出來。但是遭到彭箐箐的反駁,並且鄭重其事跟他說,練套路絕對是習武的必經之路。

因爲套路的每一個招式,都是經過綠林豪俠前輩,摸索實戰和形意,結合創造出來,然後把各種招式形成套路,創出了一套拳法,任何一個招式都是有講究,有用處的,絕非胡亂編造。

習武者,每天要不斷練幾遍套路,反覆練,常年苦練,肢體肌肉和意識反應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在實戰中,不必使用具體連貫套路,而是根據自己常年熟練的單招式,靈活使用,條件反射地出手。

在格擋,出擊,快速反應中,使出最適合的一招半式,而這時候,招式就如同一個個分散的漢字,所以組合,就能組成不同的句子和文章。

練武也不能僵化,以爲死記硬背,用套路去打人,就特錯特錯了。

而且每一種拳法的套路,在不斷演練中,每一招式都是在鍛鍊身體的不同姿勢,不同肢體部位,鍛鍊身體的協調性,力量把控,柔韌性,連貫性等等,也是有作用的。

至於能不能成爲大俠和高手,那就難說了,要看習武者自己,有沒有慧根,有沒有悟性,有沒有奇遇,能不能更進一步。

蘇宸不是很懂,但是很羨慕武藝超羣的高手,爲了提升自己的體能,做完單槓之後,綁上了腿部沙袋,開始出去跑步了,今天又到了跟張大川約定交稿的日子。

從柳河坊的打索街出去,大約兩裡多地,就來到了關河橋頭。

張大川已早早等候在這裡,蘇宸有些驚訝,好像不論自己如何提前過來,這老頭子都等在這了。

“蘇公子早!”張大川看到蘇宸之後,頓時滿臉都是笑容,彷彿把皺紋都撐開了不少。

“張老伯,這幾日說書如何?”

“挺好,聽衆越來愈多,每日的晌午和晚上,都有人慕名過來聽這隋唐演義的故事,只要連貫推新,隨着劇情展開,肯定能夠更加火爆。”

蘇宸笑着點頭:“那就好。”

張大川從懷內摸出了銀子,說道:“蘇公子,這是十兩銀子,是這幾日子的酬金分成,老朽覺得,銅錢太重了,公子攜帶不便,所以,就把十貫錢兌換了碎銀子!”

蘇宸接過來,微微點頭,雖然十兩銀子對於還債還是杯水車薪,但好歹也算一些收入,用於日常花銷和生活,那是綽綽有餘了。

目前自己用於研發新東西的物料,都是從說書話本里提成出來,作爲啓動資金的。

“這是話本接下來的四回,都交給你了,下次咱們見面,約五日之後吧。”

“公子辛苦!”張大川一聽交稿有四回,頓時眉飛色舞,連他對這個故事都抱有很濃烈的興趣,再經過他的解讀和渲染、衍生,講起來跌宕起伏,相得益彰。

蘇宸跟他完成了交易,就快步離開了,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

張大川望着蘇宸遠去的背影,面帶微笑和欽佩,現在的收入可觀,加上人氣高漲,他已經成爲範樓戲班子的帶頭人了。

潤州城內不少瓦子的說書人投奔過來,打算跟張大川學習隋唐演義這個話本,他也開始收徒講學了。

昨天還有徒弟提議,要不要給他們這個說書班子起個響亮名字,張大川暫時擬定了一個:德軒社!

德,是藝德!

軒,是蘇以軒的字。

一旦推廣開,說書行當,也有了自己的小社團。

………

蘇宸一口氣跑步來到運河邊,已然渾身是汗,站在堤壩上,望着河水滔滔,船艘航行,在水面上俱是大船,畫舫小船很少。

通過這條運河,每日運到潤州城的貨物、青菜、材料等多不勝數,同樣,也有數之不盡的潤州產物,通過河運,送往其它州府,或是入江東去,楊帆出海。

可以說,發達的水系河運,給潤州城的經濟帶來巨大影響,南唐除了金陵都城外,也只有潤州城最爲繁華了。

不過潤州城與北岸的廣陵揚州,只有一江之隔,那裡駐紮了大宋的駐軍,每年都在增多,一旦宋唐開戰,潤州城也會首當其衝,遭遇戰火侵擾,十分危險。

蘇宸在堤壩上閒庭信步,走着走着,竟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老者身影,正是韓熙載。

他穿着一件圓領長袍,頭戴儒巾襆頭,在河邊的畫板上提筆寫作,站在他身邊,除了家僕來福,還有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文質彬彬,一身帽衫,佇立在旁。

當蘇宸又走近幾步時,韓熙載已經停筆,旁邊的男子開始評說着。

“韓老哥,這首《訴衷情》詞寫的不錯,直抒胸臆啊。南下千里覓公侯,十年駐揚州。一朝夢斷江北,盡喪在柴周。志未消,鬢已霜,空嘆首。餘生北望,心有定邦,困老潤州!”那帽衫男子讀完,有讚歎:“好一句心有定邦,困老潤州!”

韓熙載搖頭一笑道:“憂憤的心境有了,詞的意境和典故,都還差了些!”

這一首詞言簡意賅,描寫的正是他的年輕時候的經歷,來南唐避難,打算封侯拜相,有朝一日王師北定,幫助南唐國主平定天下,幹出一番大事業。

但十年間在揚州城停步不前,根本沒有被受重用,直到李璟登基,才逐漸啓用了韓熙載,但還是以文官秘書郎爲主,掌管圖書經籍,卻非相職,有力無處使,尤其是北周忽然南攻,李璟不聽他勸,任用了一些誇大其詞,不務實的好戰派,被柴榮率領的後周大軍打的一敗塗地,淮南十三州盡失。

“志未消,鬢已霜,空嘆首”這三個短詞句,就是韓熙載目前的寫照,心中志向還沒有完全滅,但是已經雙鬢髮白,有心無力,鬱郁不得志,只能空嘆首了。

最後的一句“餘生北望,心有定邦,困老潤州”一揚一抑,形成了強烈的情感落差,令人難以自己。

中年男子道:“韓老哥不必自謙,這首詞開合動宕,情調幽咽,又不失開闊深沉,能夠體現出韓老哥未忘國憂的情感。”

蘇宸停在原地在猶豫,要不要過去打個招呼,又擔心像上次那樣唐突。

這時候,韓熙載轉頭的時候,正好發現了不遠處的蘇宸,怔了一下,旋即露出笑容道:“蘇宸小兄弟,過來一敘!”

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縣告破第十二章 新的財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所好轉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張無形的網第一百二十八章 越老越摳門第一百七十六章 略懂略懂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五章 才女解詞第二百二十一章 治國的看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衙內克紈絝第五百五十一章 監軍之職第五百八十章 發展軍醫第五百一十六章 春闈之後第五百二十一章 朝會參政第四百一十一章 爲難境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對王之王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箐箐的成長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求而來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四百三十九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第一百零一章 詩會落幕第一百四十四章 拉攏人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五百八十五章 傳授醫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第一百一十七章 排練探班(第四更)第三百四十章 都是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八十六章 治國之見第四百二十六章 聚首金陵渡!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國使節團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步步有局第六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戰雄關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膽預測第六百二十二章 彈劾前方統帥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東獅吼第三百二十二章 情愫暗生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覽秦淮河第五十三章 才女相邀第五百九十一章 加強防範第五百二十二章 未雨先綢繆第一百二十三章 宣傳鋪天蓋地第五百二十八章 格物致知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所準備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國使節團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四章 附庸風雅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震動第三百三十九章 洗脫嫌疑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三百三十九章 洗脫嫌疑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讚不絕口(求首訂!)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刺史上任第十六章 起衝突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等開刀第八十三章 酒精退燒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第一百五十六章 酸酸澀澀女兒心第二百八十章 危機來臨第四百二十八章 蜀國亂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車內被催婚第五百四十章 不容樂觀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裝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賜的驚喜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第四百二十四章 秋闈餘波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圍殺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六百零五章 刺客風波第三百五十三章 詩會相邀第一百九十八章 擔憂與怒火第二百二十四章 幻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第一百七十五章 坦白身份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坦白身份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這個才子不風流第五百五十六章 臨行前叮囑第一百九十章 上門滋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乘一騎第一百五十七章 靠靠肩膀沒什麼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張無形的網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
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縣告破第十二章 新的財路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所好轉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張無形的網第一百二十八章 越老越摳門第一百七十六章 略懂略懂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五章 才女解詞第二百二十一章 治國的看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衙內克紈絝第五百五十一章 監軍之職第五百八十章 發展軍醫第五百一十六章 春闈之後第五百二十一章 朝會參政第四百一十一章 爲難境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對王之王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箐箐的成長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求而來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四百三十九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第一百零一章 詩會落幕第一百四十四章 拉攏人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五百八十五章 傳授醫術第一百七十七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第一百一十七章 排練探班(第四更)第三百四十章 都是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八十六章 治國之見第四百二十六章 聚首金陵渡!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國使節團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步步有局第六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戰雄關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膽預測第六百二十二章 彈劾前方統帥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東獅吼第三百二十二章 情愫暗生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覽秦淮河第五十三章 才女相邀第五百九十一章 加強防範第五百二十二章 未雨先綢繆第一百二十三章 宣傳鋪天蓋地第五百二十八章 格物致知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所準備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國使節團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四章 附庸風雅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震動第三百三十九章 洗脫嫌疑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三百三十九章 洗脫嫌疑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讚不絕口(求首訂!)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刺史上任第十六章 起衝突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等開刀第八十三章 酒精退燒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第一百五十六章 酸酸澀澀女兒心第二百八十章 危機來臨第四百二十八章 蜀國亂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車內被催婚第五百四十章 不容樂觀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裝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賜的驚喜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第四百二十四章 秋闈餘波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圍殺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六百零五章 刺客風波第三百五十三章 詩會相邀第一百九十八章 擔憂與怒火第二百二十四章 幻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第一百七十五章 坦白身份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坦白身份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後第二百一十四章 這個才子不風流第五百五十六章 臨行前叮囑第一百九十章 上門滋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共乘一騎第一百五十七章 靠靠肩膀沒什麼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張無形的網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